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2)
2023(12696)
2022(11101)
2021(10352)
2020(8479)
2019(19605)
2018(19603)
2017(37173)
2016(20563)
2015(23055)
2014(23182)
2013(23059)
2012(21485)
2011(19562)
2010(19582)
2009(17707)
2008(17143)
2007(15060)
2006(13326)
2005(11841)
作者
(62256)
(51387)
(51103)
(48273)
(32901)
(24675)
(23205)
(20265)
(19590)
(18547)
(17612)
(17371)
(16432)
(16361)
(15871)
(15793)
(15498)
(15220)
(14785)
(14628)
(12991)
(12879)
(12544)
(11725)
(11575)
(11532)
(11529)
(11435)
(10489)
(10186)
学科
(85322)
经济(85238)
管理(54994)
(53598)
(43058)
企业(43058)
方法(34498)
数学(29373)
数学方法(29027)
中国(25211)
地方(23551)
(23380)
业经(19844)
(19732)
(17762)
农业(16023)
(14766)
贸易(14753)
(14209)
(14064)
环境(14042)
(13952)
技术(13794)
理论(13638)
(13514)
银行(13460)
(13181)
金融(13179)
(12979)
地方经济(12872)
机构
大学(291245)
学院(290756)
管理(113118)
(111047)
经济(108453)
研究(103541)
理学(97306)
理学院(96100)
管理学(94393)
管理学院(93890)
中国(75598)
科学(67748)
(64115)
(53865)
(53122)
(49455)
研究所(49267)
业大(47004)
中心(45757)
(43257)
农业(41495)
北京(41078)
(40146)
师范(39702)
财经(39210)
(37917)
(35830)
(35572)
技术(32940)
(32281)
基金
项目(200224)
科学(155379)
研究(144475)
基金(142164)
(125145)
国家(124041)
科学基金(105053)
社会(87696)
社会科(82922)
社会科学(82902)
(80293)
基金项目(76018)
自然(69744)
自然科(68068)
自然科学(68045)
(67377)
自然科学基金(66788)
教育(65672)
编号(59413)
资助(58845)
成果(48423)
(46769)
重点(45021)
(42625)
课题(41848)
(41565)
创新(38728)
科研(38350)
计划(37261)
发展(36696)
期刊
(128007)
经济(128007)
研究(87195)
中国(58911)
学报(51046)
(49356)
科学(46108)
管理(42397)
大学(37678)
教育(35786)
学学(35444)
(34901)
农业(34706)
技术(25406)
(25400)
金融(25400)
业经(22492)
经济研究(19772)
财经(18179)
(17468)
图书(17105)
问题(16526)
科技(15731)
(15360)
理论(14525)
技术经济(13910)
(13681)
业大(13601)
实践(13477)
(13477)
共检索到43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静  李国华  周明  许丽月  肖春云  
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湿度和碳源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8℃,最适温度25℃;适宜的pH范围为6~8;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的湿度对分生孢子的萌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麦芽糖中萌发率最低。在保湿和自然条件下,测定白粉菌分生孢子在4、10、20、23、28℃存活时间,结果表明,保湿条件下白粉菌孢子存活时间较自然条件下长,温度对孢子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4℃下白粉菌分生孢子9 d后还有存活的孢子,而28℃下白粉菌分生孢子6 d后就全部死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蔡忠杰  关天舒  吕振环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条件对木霉菌Tr01菌株孢子萌发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5 ̄30℃及高湿环境是木霉菌Tr0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pH值6 ̄5的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碳源中,麦芽糖能极大地促进孢子萌发,蔗糖、葡萄糖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的蛋白胨对孢子萌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无机氮源中NH4Cl、NH4NO3也能较好地促进孢子萌发,KNO3、NaNO3等则对萌发无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一定浓度的MnSO4.4H2O、ZnSO4.7H2O能够明显地促进孢子萌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王舒婷  甘林  杜宜新  阮宏椿  陈福如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 d的分生孢子数量最高(4.19×106个.mL-1).然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菌丝干重、孢子数量和pH明显下降,培养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在15-33℃和13-23℃自然变温条件下培养48 h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81.79%和44.20%,而4℃存放168 h后能使分生孢子在28℃条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义庆  何东兵  张正光  郑小波  王源超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pH及相对湿度对该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条件为28℃、pH 8.0;湿度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孢子不能萌发,95%和100%时萌发率仅为23.4%和46.3%,在水滴中孢子萌发率达95.3%;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蒋继宏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体结晶。用熔点、旋光度、红外、和GC MS得到的MS数据与文献相应数据对照鉴定了这 7种生物碱 ,它们分别是 :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莱曼碱、槐定碱、苦豆碱、野靛碱。用纸环法生测表明这 7种生物碱对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的EC50 为 :苦豆碱 72 0 μg/mL ,野槐胺碱 1 98 0 μg/mL ,苦参碱 86 0 μg/mL ,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霞  林春花  康迅  金洋  刘晓  何其光  刘文波  缪卫国  郑服丛  
【目的】Pbs2是MAPK信号途径HOG-MAPK通路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植物病原菌渗透压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橡胶树白粉病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菌,论文借助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研究橡胶树白粉病菌OhPbs2的功能。【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以橡胶树白粉病菌基因组DNA和c DNA为模板,PCR扩增OhPbs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结构域,对该基因和其他真菌的7个同源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MEGA6中最大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要妹  张佳祺  张双凤  包满珠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采集时间、贮藏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百日草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E3+16%PEG4000+12%蔗糖;上午10:00采集花粉萌发率要显著地高于下午3:00采集的;在4℃湿润条件下贮藏18 h,J6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而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几乎失去活力;相对湿度在66%以下时极不利于花粉保存;11个百日草自交系花粉离体萌发率差异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劲秋  刘文波  林春花  郑服丛  缪卫国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神经网络建模来预测橡胶树白粉病病害流行趋势。【方法】采用人类专家综合利用传统经验方法预报病害的相关经验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样本,选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结构,以Adam算法为训练算法,成功训练得到了橡胶树白粉病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其拟合优度达88.11%,田间试验验证的实际符合率为87.8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橡胶树白粉病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提供防治建议上已具备与橡胶树白粉病专家相当的水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结合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以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预测算法,建立橡胶树白粉病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实现橡胶树白粉病害预测预报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漳  徐乐勤  江涛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志敏  郝杰  李志勇  董金皋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通过降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产生IP3和DAG两个第二信使分子,分别激活下游的Ca2+途径和蛋白激酶C。研究表明,PLC与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及发育过程有关。利用PL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初步研究了玉米大斑病菌PLC的功能。结果显示,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抑制剂浓度升高而增强;并且可引起芽管的缩短和不规则膨大。此外,U-73122也可以导致病菌粗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明显降低。由此说明PLC可以通过影响菌丝及芽管的极性生长,而调控玉米大斑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发育;同时参与病菌的毒素合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真辉  
The presence of endomycorrhiza in rubber trees was found long ago. But compared with other plants, few research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e in rubber tree was conducted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ces and main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ed the survey of en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春太  苏运  魏孝民  李维国  黄华孙  
对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选育的5个主栽品种和3个幼态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白粉病抗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热研7–20–59外,其余材料间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体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总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SPAD值无显著相关,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光合速率和白粉病抗性均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中存  彭清才  田纪春  
以黔麦 7号和辐 6 3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小麦幼苗白粉病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感病品种辐 6 3在 6℃就可被侵染 ,但不能扩展 ,适宜温度为 14~ 2 2℃ ,最适为18℃左右 ,感病品种辐 6 3在任何湿度下 ,白粉病都可完成侵染 ,但随着湿度的升高 ,发病率增高 ;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 ,感病品种的白粉病始发期、盛发期变短 ,发病率升高 ,但变化不如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大 ,且中低氮下 ,变化基本一致 ,随着光线强度的减弱 ,小麦幼苗白粉病的始 /感发期变短 ,发病率升高 ,但变化不大。两类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抗病品种黔麦 7号在任何条件下都表现出了对白粉病的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萍  张建  吴杰  陈倩倩  宁伟  
以东北地区5种蒲公英为试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其花粉数量以及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丹东蒲公英、亚洲蒲公英、蒙古蒲公英和朝鲜蒲公英的单花花粉数量分别为5028粒、2948粒、3184粒、2460粒和3017粒。花粉在含有PEG和ME3培养基上才能萌发,萌发率为2.8%~16%;蔗糖对蒲公英花粉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开放阶段的花粉活力不同,柱头为Y字状时活力最强;相同开放阶段的花粉在9:00~10:00时活力最强。此外,各种蒲公英花粉的离体萌发均有多重花粉管现象,二重花粉管的比例为9.8%~24%,三重花粉管的比例为0~13.8%。试验蒲公英花粉需要PEG和ME3互作才能萌发,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