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2)
- 2023(10455)
- 2022(9151)
- 2021(8519)
- 2020(7061)
- 2019(16219)
- 2018(16308)
- 2017(31063)
- 2016(16926)
- 2015(19077)
- 2014(19093)
- 2013(18889)
- 2012(17172)
- 2011(15301)
- 2010(15015)
- 2009(13501)
- 2008(12892)
- 2007(11117)
- 2006(9550)
- 2005(8122)
- 学科
- 济(66273)
- 经济(66208)
- 管理(51484)
- 业(49347)
- 企(41784)
- 企业(41784)
- 方法(32627)
- 数学(28184)
- 数学方法(27868)
- 农(17298)
- 技术(16777)
- 学(16440)
- 中国(16248)
- 业经(15001)
- 财(14766)
- 地方(13391)
- 环境(12648)
- 农业(11824)
- 理论(11802)
- 和(11407)
- 贸(11375)
- 贸易(11371)
- 易(11034)
- 划(10292)
- 务(9815)
- 教育(9784)
- 财务(9750)
- 财务管理(9736)
- 制(9608)
- 技术管理(9592)
- 机构
- 大学(240559)
- 学院(239238)
- 管理(99432)
- 济(90225)
- 经济(88155)
- 理学(87135)
- 理学院(86208)
- 管理学(84754)
- 管理学院(84335)
- 研究(77944)
- 中国(54700)
- 科学(51232)
- 京(51152)
- 农(39339)
- 所(39129)
- 业大(39021)
- 财(37906)
- 研究所(36225)
- 中心(34816)
- 江(33274)
- 北京(32111)
- 范(31695)
- 财经(31505)
- 师范(31356)
- 农业(31018)
- 院(28818)
- 经(28728)
- 技术(27716)
- 州(27518)
- 经济学(25662)
- 基金
- 项目(173381)
- 科学(135480)
- 研究(125855)
- 基金(124578)
- 家(109157)
- 国家(108256)
- 科学基金(92807)
- 社会(77068)
- 社会科(73021)
- 社会科学(72999)
- 省(68849)
- 基金项目(67256)
- 自然(61822)
- 自然科(60358)
- 自然科学(60346)
- 自然科学基金(59220)
- 划(57778)
- 教育(57133)
- 编号(51348)
- 资助(50943)
- 成果(40308)
- 重点(38583)
- 部(37304)
- 创(36883)
- 发(36878)
- 课题(34992)
- 创新(34374)
- 科研(33374)
- 项目编号(31894)
- 计划(31849)
共检索到331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云超 羊玉梅 刘春胜 杨毅 王爱民 顾志峰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正凯 吴遵林 刘海洋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蓝泽桥 王洪亮 雷晓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柴雪良 方军 张炯明 肖国强 仇建标 林志华 李昌达 周志明
2003-2005年,进行了宽壳全海笋繁殖的初步观察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观察,揭示了宽壳全海笋繁殖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筛选出了受精卵孵化、幼虫生长和采苗的适宜环境条件。在浙南沿海,宽壳全海笋的自然繁殖时间是每年的4-6月份,水温为18~22℃。壳长6 cm以上的雌性成熟个体1次产卵可超过2 000万颗,成熟卵的卵径约50μm。受精卵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盐度21~26,在适宜条件下经过18 h左右发育至D形幼虫。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2~26℃,而盐度范围为16~26;幼虫前期培育的最适宜饵料为球等鞭金藻;经26~50 d培育幼虫进入变态附着期...
关键词:
宽壳全海笋 人工繁育 胚胎发育 环境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斌 王士莉 杨爱国 陈超 李迪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对野生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进行驯养使其达到性成熟、配对、产卵。显微镜下观察其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同大多数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端黄卵盘状卵裂;在水温27.0±0.5℃条件下,经192~216h完成孵化;仔鱼在孵出的第2天开食轮虫,4~5d变态为稚鱼,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8~20d进入幼鱼期,45~50d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及碎虾肉。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胚胎发育 人工繁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赵峰 张涛 冯广朋 黄晓荣 闫文罡 侯俊利
2008年4~6月在海南进行了点篮子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共产卵610×104cell,孵化出仔鱼342.4×104ind,经过30 d土池生态培育,培育出体长约2.5 cm幼鱼32.5×104ind,土塘培育苗种成活率达16.1%。点篮子鱼适宜催产的环境条件为:水温25.5~27.7℃,盐度33.0~34.5,pH值7.9~8.5,DO值6.0~8.8 mg/L。A、B、C三种药品配伍进行催产效果最好,获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均最高,分别达到60.0%~80.0%、83.2%~90.5%和71.2%~76.8%,效应时间缩短到15~16 h。点篮子鱼受精卵为半浮性卵,孵化积温为649.25时度。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新富 庄志猛 孟振 雷霁霖 杨志
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具有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性强等特点,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理想的网箱养殖品种之一,已成为中、日、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由于存在雄鱼性成熟年龄高、人工驯养条件下难以实现自然产卵和初孵仔鱼弱小等难题,其稳定和高效的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本文综述了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现状,重点总结日本近20年在亲鱼繁殖、仔稚鱼培育和苗种中间培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旨为中国七带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王丰 问思恩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人工育苗 催产 驯化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新富 柳学周 连建华 王印庚 张福龄 于宏 马爱军 刘寿堂 翟介明
2005~2006年连续两年对引进苗种养成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全人工养殖亲鱼进行了繁育技术研究。两年间分别在威海和海阳两个实验基地共对33尾成熟雌鱼进行了LHRH-a肌肉注射催产和人工采卵授精,正常获产31尾,共获得受精卵7·3×106粒,平均受精率为64·3%,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0·5%。两个实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21~33mm苗种249万尾和全长22~36mm苗种112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62·7%和58·2%。本研究成功地通过人工催产的方法,稳定获得塞内加尔鳎批量受精卵,并达到苗种生产量连续超过100万尾的规模化育苗水平。
关键词:
塞内加尔鳎 人工催产 苗种培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姜作发 李永发 曹顶臣 王丙乾
1997年于乌苏里江段采捕17尾2+~4+龄(体重0.5~2kg)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在池塘环境下人工培育。2001年3月挑选3尾7+龄以上、体重超过5kg的雌性个体,用虹鳟脑垂体对其进行催熟。当水温在8℃以上时,胸腔注射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哲罗鱼性腺可发育至性成熟;催产药物HCG、S GnRH A和DOM的合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效应时间11d,产卵量约在1100粒/kg,体重8.7kg和7.4kg雌鱼受精卵分别为56.3%和70.3%,孵化率分别为47.1%和66.7%。从卵受精到仔鱼孵出积温需要281.12TU,到仔鱼全部上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之武 张同智 龙广怀 李玉金 张继新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加正 潘仙鹏 洪莉
在对台州梅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基础上,建立台州梅花品种资源圃,搜集和引进各类梅花品种14个类型、65个品种,提出了梅花在当地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筛选出以梅花秋梢为外植体、腋芽单芽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等技术方法。
关键词:
台州 梅花 品种 繁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红星 王开锋 权清转 方树淼 金跃林
采用回归自然生境又创建生态繁育工程的研究方法 ,依大鲵繁苗的生产实践和养殖中的生物学参数 ,论述了以基岩、植被定水源 ;以纬度与海拔定气候 ;以地形交通定场址 ;以工程设施保安全的大鲵生态繁育工程技术。为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大鲵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鲵 生态 繁育 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储一宁 李镇刚 吕志强 杜伟 陈松 计东风
考察了滇南地区113份长果桑资源材料,其中66份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果长最长达18 cm。66份开雌花结果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通过嫁接和扦插,育苗成功率分别达到92.42%和87.9%。对27份具有代表性材料经嫁接后与野生株进行比较,嫁接株大都表现出米条长产果量减少、果形和叶幅略变大、1年生枝条节距变短等幼龄化现象,充分利用长果桑种的特殊经济价值,对促进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果桑 资源 繁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