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
- 2023(590)
- 2022(512)
- 2021(489)
- 2020(439)
- 2019(932)
- 2018(866)
- 2017(1423)
- 2016(934)
- 2015(1036)
- 2014(1000)
- 2013(1019)
- 2012(950)
- 2011(768)
- 2010(885)
- 2009(713)
- 2008(655)
- 2007(576)
- 2006(510)
- 2005(427)
- 学科
- 业(2163)
- 企(1501)
- 企业(1501)
- 学(1439)
- 济(1216)
- 经济(1215)
- 农(1014)
- 管理(1014)
- 镇(1000)
- 乡(990)
- 乡镇(989)
- 乡镇企业(989)
- 中小(987)
- 中小型(987)
- 小型(987)
- 小型企业(987)
- 农业(869)
- 虫(753)
- 害(671)
- 收入(666)
- 水产(628)
- 虫害(608)
- 分配(591)
- 及其(561)
- 动物(553)
- 财(534)
- 物(498)
- 防(493)
- 治(470)
- 防治(470)
- 机构
- 学院(12251)
- 大学(11822)
- 农(7173)
- 研究(6111)
- 农业(5932)
- 科学(5900)
- 业大(4969)
- 所(4166)
- 中国(4034)
- 研究所(4001)
- 农业大学(3966)
- 室(3663)
- 实验(3560)
- 省(3455)
- 实验室(3438)
- 重点(3283)
- 业(3226)
- 技术(2992)
- 京(2707)
- 中心(2604)
- 科学院(2413)
- 江(2319)
- 工程(2212)
- 部(2211)
- 济(2133)
- 院(2115)
- 经济(2044)
- 管理(1908)
- 研究院(1836)
- 生物(1830)
共检索到18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冬 王涛 豆威 王进军
【目的】在测定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基础上,克隆获得橘小实蝇GAD基因(BdGAD1)全长序列,进一步解析GABA、GAD以及BdGAD1在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成虫不同体段以及经阿维菌素刺激后的表达模式,分析橘小实蝇GAD对阿维菌素作用的应激反应,为系统解析GABA介导的阿维菌素抗药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小实蝇体内GABA含量,分析阿维菌素刺激对GABA含量的剂量和时间效应;以谷氨酸为底物,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测定橘小实蝇经阿维菌素刺激后GAD活力的变化;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远 陆兆新 孙力军 吕凤霞 别小妹 刘战民
从爬山虎茎中分离到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EJC-1具有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当湿菌体与10 g.L-1谷氨酸钠溶液比例为1∶10(W∶V)时,在30℃和120 r.min-1下振荡反应24 h,细胞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浓度为(3.07±0.23)mmol.L-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EJC-1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时基于16S rDNA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EJC-1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megateriumEJC-1 GAD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6。低于40℃,GAD在pH5-6范围内较稳定。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小民 杨晓贺 吴显荣 沈黎明
林生山黧豆谷氨酸脱羧酶的亚基分子为量70kD,天然分子量为140kD,是2个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N-末端氨基酸为丙氨酸。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该酶在207.5nm和215nm有一平缓的负峰,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4.28%,β-折叠占33.24%,无规则卷曲占32.28%,紫外吸收表现一般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光谱,在278nm处有最大吸收。酶最适pH5.4,对谷氨酸的Km值为1.62×10-3mol·L-1,最适温度40℃,酶特异性地使谷氨酸脱羧,不能使门冬氨酸等其他氨基酸脱羧。比较结果说明该酶在已知结构和性质上与人及大鼠脑的谷氨酸脱羧酶接近,但和已知的几种植物的酶相差较远。
关键词:
林生山黧豆 谷氨酸脱羧酶 性质 比较研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辉 廖攀 许明 黄志伟 程祖锌 董彦君 开国银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8个水稻品种中克隆到谷氨酸脱羧酶基因OsGAD3,并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OsGAD3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性很小,都在1%以内,在氨基酸序列上都具有保守的结构域,在C末端均具有类似于OsGAD1结合CaM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但不同于OsGAD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OsGAD3在进化上可以分为粳稻和籼稻两大类,与水稻常规分类相一致.此外,对不同水稻品种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发现,OsGAD1、OsGAD2、OsGAD3、OsGAD4和OsGAD5在测试的11种水稻叶片中都有表达,但表达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与品种特性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莹果 张晖 马晓博 姚惠源
【目的】分离纯化米胚芽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DEAE-Seph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Superdex 200凝胶过滤色谱和Glu SephroseCL 4B亲和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米胚芽GAD进行分离纯化。用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米胚GAD的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测定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米胚GAD的最适温度和pH,通过酶动力学试验测定其动力学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测定KCl和MgSO4等化学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了米胚G...
关键词:
米胚芽 谷氨酸脱羧酶 酶学性质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轩 刘颖 杨柏明 张帆 宋嘉欣 粟柴静 张卫华 吴颖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催化谷氨酸脱羧的裂解酶,对GABA合成通路起关键作用,并对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有重要调控作用。前期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关联分析筛选得到3个西瓜GAD基因家族成员(Cla97C01G007270、Cla97C01G007290和Cla97C04G079700)。在此基础上克隆了3个西瓜GAD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ClGAD1、ClGAD2和ClGAD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ClGAD1、ClGAD2和ClGAD3的CDS分别为1 524,1 497,1 497 bp,其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507,498,498。3个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保守结构域为谷氨酸脱羧酶;其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CAAT-box和TATA-box,以及与逆境胁迫相关的MYB、MYC等相应元件。3个GAD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无规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均为同源六聚体结构。系统进化树显示,GAD基因家族成员与苦瓜、拟南芥的GAD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显示,ClGAD1和ClGAD2在茎中表达量最高,而ClGAD3在花中表达量最高。ClGAD1、ClGAD2、ClGAD3分别在盐胁迫12,24,48 h表达量最高;冷和干旱胁迫下3个GAD基因的表达模式较为相似,均在胁迫早期发生大量表达,且ClGAD3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他2个家族成员。获得了西瓜3个GAD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丰富西瓜抗非生物胁迫基因资源提供了试验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斌 胡超 谢达平
为提高大肠杆菌单位发酵液中谷氨酸脱羧酶的产量,采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组成与发酵条件等9因素进行优化,后续分析以逐步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并推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1)基于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最优组合酶活性预测值(1.611)高于实测值(1.263),表明各因素与酶活性间更多地呈现非线性关系.2)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互作项)获得的最优组合相同,但酶活性预测值(2.090)高于实测值(0.927);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平方项)获得的最优组合预测值(1.920)与实测值(1.933)接近.显示各因素与酶活性更多地呈现二次曲线关系,但各因素间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咨余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何珲 范樱川
多胺对细胞生长、存活以及增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体内多胺水平变化与疾病和衰老的关系密切。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是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能催化细胞内鸟氨酸脱羧转化成腐胺。因此,ODC可通过对细胞内多胺水平的调节来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过程。近年来,对ODC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ODC调控多胺水平、细胞增殖、癌症以及ODC表达调控等方面研究较多。文章对ODC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ODC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硕知 刘球 吴际友 李志辉 程勇
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幼苗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下Tc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效应研究。实验设置了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干旱胁迫梯度,干旱结束后,喷施了1 mmol/L的外源腐胺(Put)、亚精胺(Spd)及精胺(Spm)溶液作为修复处理,旨在探索湖南本土珍贵树种红椿Toona ciliata在遭受季节性干旱胁迫后的生理变化以及有效修复措施。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红椿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Tc SAMDC)基因片段,测序得到一条532碱基对的DNA。2)外源Put、Spd和Spm溶液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红椿Tc 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效果都非常显著(α=0.01)。3)3种外源多胺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对红椿叶片的Tc SAMDC基因表达表现出不同的修复调节作用,其中以外源Spd效果最佳。因此,人为施加外源多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红椿TcSAMDC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植株的干旱修复能力。采用人工喷施外源多胺诱导Tc SAMDC基因表达,于对抗干旱胁迫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玉兰 孙艳香 冯雪 赵学良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EC 4.1.1.50)是多胺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以日本百脉根EST序列为基础,通过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编码cDNA,命名为LcSAMDC1。LcSAMDC1基因组序列全长2 626 bp,存在3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1 799 bp,存在3个植物SAMDC基因特征性ORF,其中tORF编码2个氨基酸残基,sORF编码55个氨基酸残基,mORF编码354个氨基酸残基;mORF编码产物推断的分子量为38.6 kDa,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功能结构域(酶原剪切位点和PEST结构域);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LcSA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梅 王然 马春晖 段艳欣 李鼎立
以杜梨为试材,采用同源序列法和RACE技术对杜梨SAMDC基因进行了克隆,命名为PbSAMDC,GenBank登陆号为:JX6242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bSAMDC基因全长1 683 bp,编码35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9.767 7kDa,等电点为4.96;其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PbSAMDC基因与MdSAMDC1同源性最高,达到96%,其次是葡萄、甜橙等,同时对该基因的生物活性等进行了讨论,研究对梨属植物SAMDC基因的逆境调控机制和抗逆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梨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 生物信息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晓丽 张莹雪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罗坤 曹宝祥 曹家旺 陈宝龙
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对虾甘氨酸脱羧酶(FcGLDC)基因的全长cDNA及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cGLDC基因的cDNA全长为3481 bp,其中ORF为2829 bp,5′UTR长17 bp,3′UTR长86 bp。完整的阅读框编码94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04.66 kDa,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51。Fc GLDC基因DNA序列全长共4964 bp,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GLDC基因与节肢动物的GLDC基因聚为一类,氨基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金仙 阙友雄 郭晋隆 许莉萍 徐景升 陈如凯
【目的】克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并进行序列特征、原核表达和不同逆境胁迫下表达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对甘蔗茎全长cDNA文库测序和分析,获得SAMDC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Sc-SAMDC,并进行序列分析。随后将编码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的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至Es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最后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甘蔗幼苗中该基因在不同外源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序列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立辉 郑新艳 冉婷婷 徐朗莱 王伟武
为深入了解沙门氏菌草酰乙酸脱羧酶的生化特性及功能,将该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monomeric avidin-Sepharose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了纯的沙门氏菌草酰乙酸脱羧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草酰乙酸脱羧酶经SDS-PAGE检测,呈现3条蛋白谱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5×103、46×103、8.8×103左右;该酶不耐高温,50℃温浴1h后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其最适pH为6.0左右;1mmol·L-1Zn2+、0.5mmol·L-1草酸和20mmol·L-1丙酮酸几乎完全抑制该酶的活力,10~20mmol·L-1NaCl对该酶有明显激活作用,但2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慧 侯海霞 杨琼 王淑会 毛旭连 刘永杰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基因cDNA全长,研究虫酰肼对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DNA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饲料浸毒法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用亚致死剂量虫酰肼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DD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了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 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5′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