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
2023(2075)
2022(1801)
2021(1619)
2020(1396)
2019(3185)
2018(3113)
2017(5575)
2016(3289)
2015(3825)
2014(3595)
2013(3727)
2012(3640)
2011(3315)
2010(3351)
2009(3038)
2008(2924)
2007(2724)
2006(2459)
2005(2304)
作者
(12935)
(10878)
(10629)
(10071)
(6991)
(5439)
(4853)
(4307)
(4279)
(3905)
(3775)
(3751)
(3742)
(3729)
(3579)
(3472)
(3319)
(3297)
(3265)
(3234)
(3005)
(2840)
(2643)
(2584)
(2580)
(2518)
(2460)
(2452)
(2343)
(2323)
学科
(10671)
经济(10652)
(7272)
管理(7183)
(6142)
企业(6142)
(5258)
方法(4720)
数学(4023)
数学方法(3954)
中国(3176)
(2980)
(2821)
(2371)
业经(2217)
水产(2085)
(2045)
贸易(2043)
理论(2013)
(1989)
及其(1958)
地方(1872)
(1856)
金融(1855)
农业(1838)
动物(1817)
(1769)
银行(1731)
(1682)
(1680)
机构
大学(49575)
学院(48046)
研究(22975)
(17909)
科学(17876)
中国(16486)
(16029)
经济(15610)
农业(14819)
(14033)
管理(13153)
研究所(13074)
业大(12440)
(12038)
理学(11111)
理学院(10903)
管理学(10462)
管理学院(10410)
中心(9724)
(9538)
农业大学(9360)
(9192)
实验(8725)
(8566)
(8428)
实验室(8391)
(8288)
重点(8015)
科学院(7777)
技术(7691)
基金
项目(34613)
科学(25463)
(24985)
国家(24808)
基金(24670)
科学基金(19092)
研究(18779)
自然(15228)
自然科(14892)
自然科学(14882)
自然科学基金(14640)
(13905)
(12897)
基金项目(12430)
资助(11173)
社会(10077)
计划(9589)
社会科(9420)
社会科学(9413)
科技(9263)
教育(8736)
重点(8730)
(7525)
科研(7431)
(7391)
专项(7369)
(7228)
(6994)
(6982)
创新(6644)
期刊
(17969)
经济(17969)
学报(17309)
(16273)
中国(13328)
研究(13261)
科学(12976)
大学(11839)
学学(11426)
农业(11124)
管理(6085)
(5997)
业大(5923)
(5516)
农业大学(5119)
教育(5056)
(4307)
金融(4307)
(3969)
中国农业(3653)
技术(3560)
林业(3411)
自然(3277)
经济研究(3242)
自然科(2968)
自然科学(2968)
财经(2877)
科技(2848)
(2512)
水产(2477)
共检索到77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迎刚  陈家骅  季清娥  何官榕  黄居昌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在提供蛋白+糖、水+糖有选择取食的条件下,16:00-16:30对蛋白+糖访问频次最高,13:00-13:30和14:30-15:00对水+糖访问频次最高.整个试验过程中雄性访问频次稍高于雌性,但不存在统计差异,其中,4、7、10日龄橘小实蝇对蛋白+糖访问频次最高,7、8、9日龄对水+糖访问频次最高.试验中橘小实蝇对食物诱剂访问频次最高的时段为16:00-16:30,访问频次最高的日龄为4、7、10日龄.各日龄和时段橘小实蝇对蛋白+糖的访问频次均比水+糖高,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建梅  胡黎明  宾淑英  廖泓之  林进添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橘小实蝇α1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α1-Bdortub。测序结果表明,α1-Bdortub开放阅读框全长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α1-Bdortub与黑腹果蝇α1-tubulin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8%。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α1-Bdortub在不同部位都有表达,雌虫翅中的表达是其生殖节中的12倍。从幼虫期到蛹期α1-Bdortub mRNA表达量逐渐提高;第1、2、3天幼虫中的含量分别为第10天蛹的0.71、1.16、4.01倍;在第1、4、7天蛹中的含量分别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汝晴  赵勇娟  张凌晶  谢泽伟  刘光明  曹敏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黎明  曾玲  申建梅  宾淑英  廖泓之  陈高峰  林进添  
【目的】克隆桔小实蝇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actrocera dorsalis serine protease,BdorSer),研究BdorSer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BdorSer,对其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信息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BdorSer 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了BdorSer,该基因ORF全长1 239bp。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BdorSer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思宁  黄居昌  陈家骅  谭非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诱芯及诱捕器对甲基丁香酚诱捕橘小实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芯的诱捕效果相同;3种诱芯的持效期依次为棉花>醋酸纤维>木纤维.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表现为市售诱捕器和自制离心管诱捕器效果较好,倒扣诱捕器和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效果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琼  王传铭  汪斌伟  张晓媛  李珣  谢昆  舒茜  黄镜梅  袁盛勇  
【目的】克隆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ent binding proteins, OBPs)基因,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学信息,为了解南瓜实蝇的嗅觉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南瓜实蝇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OB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验证鉴定OBPs基因,并采用sqRT-PCR检测OBPs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经PCR产物测序验证和BLAST比对后共鉴定得到6个南瓜实蝇OBPs基因,序列长度在498~955 bp,编码128~314 aa,预测分子量大小为14.67~36.24 kDa,等电点为4.69~8.16,且每个OBP序列的N端均具有16~26 aa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属于1个Minus型和5个Classic型。不同类型的OBPs均具有各自典型保守的Cys位点。6个OBPs分化明显,序列相似度在30%~51%。系统进化树表明,6个OBPs与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的OBPs亲缘关系较近,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次之。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6个OBPs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而OBP14在雄虫腹部不表达,OBP15在雌虫腹部不表达。【结论】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南瓜实蝇嗅觉识别分子机制和引诱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迎刚  陈家骅  季清娥  
橘小实蝇在有选择取食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倒挂取食,在无选择性取食的情况下位置对取食无影响(P>0.05).橘小实蝇对染料的排空试验结果表明,甲酚红和荧光素钠在4 h内即可到达后肠,通过染料J-管技术测得橘小实蝇取食量在2 h内就能达到最大,所以在测定橘小实蝇食量时饲喂时间以2 h为宜.染料J-管技术测定结果表明:3日龄和6日龄雌雄橘小实蝇2 h内个体食量分别为(4.0412±0.3348)、(3.4409±0.1132)、(5.6543±0.2852)、(4.6808±0.2654)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迎刚  夏海波  陈家骅  季清娥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田间施用蛋白诱剂条件下的实蝇杀虫剂种类和用量,室内测定了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分别与阮酵母水解蛋白组配后对橘小实蝇自由取食的胃毒毒性.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均适合与水解蛋白组配防治橘小实蝇.多杀菌素和荧光桃红B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5h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2.7570、13.9535和779.9378、826.6259mg/kg,16和100mg/kg多杀菌素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1904、4.9730h和2.4877、2.6755h,630和1000mg/kg荧光桃红B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5.3507、4.9462h和4.765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建梅  胡黎明  宾淑英  廖泓之  林进添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GOB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cucOBP。测序结果表明,BcucOBP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三维结构同源建模表明,此序列具有OBPs的典型特征,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和6个α螺旋区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cucOBP,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在IPTG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迎刚  季清娥  陈家骅  赖钟雄  
采用触角电位技术系统测试了橘小实蝇对啤酒废酵母酶解液挥发性成分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啤酒废酵母酶解液挥发性成分中,3-甲基-1-丁醇、苯甲醛、苯乙腈、辛酸乙酯、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是对橘小实蝇起引诱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对橘小实蝇激发的触角电位相对值均超过了参照正己醇.当v样品∶v石蜡=1∶100时,乙酸苯乙酯对雌性橘小实蝇激发的触角电位相对值和3-甲基-1-丁醇对雄性橘小实蝇激发的触角电位相对值与正己醇相比差异显著;苯甲醛对雄性橘小实蝇激发的触角电位相对值达1.7895,与正己醇相比差异极显著.当v样品∶v石蜡=1∶10时,对雌性橘小实蝇而言,苯甲醛、乙酸苯乙酯激发的触角电位相对值与正己醇差异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光明  史千玉  蔡秋凤  潘冰青  翁武银  苏文金  曹敏杰  
以日本鳗鲡皮与肌肉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酸溶、盐析、冻干等方法纯化得到胶原蛋白,采用加热、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纯化得到两种亚型的小清蛋白(PV-Ⅰ和PV-Ⅱ),纯化的目标蛋白经动物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印迹实验确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纯化的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分别与鱼类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二者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体外模拟胃液消化实验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均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提示,日本鳗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二者可引发不同患者的IgE介导特异性超敏反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国富  贾平凡  季清娥  郑敏琳  
为探究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亚实蝇卵共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技术分析3种实蝇不同种群卵共生菌的16S rDNA V3-V4高变区序列。结果表明,7个种群的实蝇卵共生菌序列共注释3 49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注释到界、门、纲、目、科和属水平的比例分别为96.08%、76.37%、74.48%、70.99%、61.09%和41.46%。放线菌门细菌主要在南亚实蝇卵中聚集,拟杆菌门细菌主要在橘小实蝇卵中聚集,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在3种实蝇卵中均有聚集。从3种实蝇实验室种群和橘小实蝇福州种群6~10代卵共生菌中筛选到相对丰度存在差异的细菌属为沙雷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漫游球菌属、Cosenzaea、米勒氏菌属、乳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其中,沙雷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肠球菌属和乳球菌属为3种实蝇卵共生菌的优势属。此外,橘小实蝇安顺种群与橘小实蝇福州种群第10代、南亚实蝇安顺种群、南亚实蝇实验室种群的卵共生菌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3种实蝇引诱活性菌筛选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印  杨建全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杜迎刚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冬  王涛  豆威  王进军  
【目的】在测定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基础上,克隆获得橘小实蝇GAD基因(BdGAD1)全长序列,进一步解析GABA、GAD以及BdGAD1在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成虫不同体段以及经阿维菌素刺激后的表达模式,分析橘小实蝇GAD对阿维菌素作用的应激反应,为系统解析GABA介导的阿维菌素抗药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小实蝇体内GABA含量,分析阿维菌素刺激对GABA含量的剂量和时间效应;以谷氨酸为底物,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测定橘小实蝇经阿维菌素刺激后GAD活力的变化;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建峰  杨建全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何榕宾  
观察研究了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经辐射后田间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雄虫经辐射后释放,第6天最远扩散距离可达207.89 m,田间最长存活期为15 d,与田间野生雌性橘小实蝇交配后,其卵不育率为91.15%,而对照区卵不育率仅为21.02%,达到了较好的释放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