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1)
2023(8916)
2022(7686)
2021(6779)
2020(5985)
2019(13740)
2018(13594)
2017(25922)
2016(14393)
2015(16767)
2014(17176)
2013(17197)
2012(16418)
2011(15212)
2010(15570)
2009(14486)
2008(14327)
2007(13280)
2006(11669)
2005(10605)
作者
(44698)
(37843)
(37617)
(36139)
(24157)
(18037)
(17298)
(14840)
(14042)
(13531)
(13083)
(12486)
(12256)
(11976)
(11958)
(11799)
(11568)
(11201)
(10999)
(10838)
(9711)
(9553)
(9328)
(8659)
(8627)
(8513)
(8463)
(8275)
(7787)
(7569)
学科
(83808)
经济(83741)
管理(41364)
(39774)
方法(32465)
(31767)
企业(31767)
数学(28935)
数学方法(28731)
地方(19097)
(17840)
中国(17613)
(15694)
(14894)
业经(14386)
技术(14196)
地方经济(13144)
农业(12070)
(11818)
贸易(11815)
理论(11427)
(11384)
(11379)
环境(10424)
(10370)
(9679)
金融(9677)
(9315)
银行(9280)
(8871)
机构
学院(223659)
大学(222564)
(102173)
经济(100127)
管理(81462)
研究(79522)
理学(69365)
理学院(68586)
管理学(67442)
管理学院(67022)
中国(58002)
科学(47961)
(46849)
(42726)
(41910)
(39636)
研究所(37929)
中心(35561)
(35242)
财经(34174)
业大(33607)
经济学(32802)
农业(31153)
(30732)
北京(29855)
经济学院(29444)
(28922)
师范(28648)
(27684)
(27318)
基金
项目(140806)
科学(108811)
研究(103418)
基金(99036)
(86136)
国家(85444)
科学基金(71683)
社会(64825)
社会科(61443)
社会科学(61420)
(56936)
基金项目(52255)
教育(48842)
(46962)
自然(44652)
自然科(43577)
自然科学(43560)
自然科学基金(42761)
编号(42273)
资助(41264)
成果(34309)
重点(32259)
(31908)
(31574)
课题(30119)
(29688)
创新(27895)
教育部(26918)
国家社会(26621)
科研(26457)
期刊
(118152)
经济(118152)
研究(68162)
中国(45896)
(35792)
学报(35105)
(34197)
科学(31763)
管理(29695)
大学(26122)
教育(25996)
学学(24758)
技术(24122)
农业(24113)
经济研究(19633)
(18408)
金融(18408)
财经(18225)
业经(16860)
(15828)
问题(15431)
技术经济(14789)
(13333)
统计(12099)
(12025)
世界(10978)
(10808)
科技(10426)
商业(10418)
(10210)
共检索到34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孝贵  符策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唐甸伟  刘杰  
玉兰笋是以食用性笋为主的楠竹品种。自70年代从广东佛山引种海南,80年代末经科技人员与笋农的精心培育,艰苦摸索,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引发了玉兰笋经济开发的契机。90年代初,形成规模生产,玉兰笋产量逐年提高,海南省现有笋园达4000多公顷,食笋能自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衍平  陈会英  董智勇  
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具有较高的增产增收效果和较强的推广价值。通过抽样调查,据样本资料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文登市地膜花生投入产出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地膜花生技术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代义   李泽银   付跃民  
一、技术措施的实施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时间 为了使蕃茄提早上市,及时连作水稻,蕃茄种籽选用高产优质早、中熟杂交一代种中蔬4号、5号、早半1号为主,在11月下旬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整好苗床,每边苗床埂高3—5寸、苗床宽1—1.4米,长度视田块定。施足底肥即可播种。20—25天分苗移栽到新的整好的苗床。 水稻选用汕优63或汕优72均可。4月25—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刘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连海  吴黎明  倪荣新  颜福花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采用2+2和2+5苗龄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嫁接苗建园,20 a一个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香榧栽培建园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一般需要10 a左右,但经济效益良好,其内部收益率达15.00%。香榧15 a以后才开始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100 a以上,所以,从长远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香榧生产上应采用2+5以上大苗建园,其盈亏平衡点为31.64%,预期经济效益稳定。在同样的变动率下,销售收入的变动对香榧栽培净现值的影响最大,从现实情况分析,其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都是很小的。在香榧产业资金扶持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升  
一、人参生产现状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ginseng的根。野生为山参,栽培的为园参,具有大补元气、养血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人参是我国珍贵的中药材,在中药材中一直占居首位。世界上栽培人参的国家,主要是中国、朝鲜、日本和苏联。我国的人参栽培历史之久,分布之广,面积之大,产量之多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黑龙江省人参主产区在北部和东部山区。我省有计划的种植人参是1958年,距今已有28年历史。现有43个县市种植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华  吴黎明  颜福花  倪荣新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中的动态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良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栽植从第1年开始到第30年为一个经济生产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动态经济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设计产量和价格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以及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a的生产时段中,按7%基准贴现率和2010-2012年茶油市场平均价格60.00元·kg-1计算,累计净现值为4.38万元·hm-2,内部收益率为12.05%;投资回收期为16.41 a;当整个生产时段的销售收入减少19.50%或生产成本增加24.20%时,发展良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碧照  
早稻-再生稻的配套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福建沙县凤岗镇农技站苏碧照凤岗镇地处沙县城关,年均温19.30℃,全年活动积温(>0℃)7026℃,年降雨量1612mm,是具备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良好生态条件。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粮经争地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碧林  洪秀明  张毅  史方春  
三杂配套连作是在油—稻—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凯  周芳芝  徐卫  
吨粮田栽培技术的形成始于 80年代初期 ,现已在粮食生产中得以广泛运用 ,并为农作物实现多熟制创造了条件。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不同经济区域或流域内吨粮田生产技术认识的不断提高 ,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不断充实了新的内容 ,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区域特点。本文通过对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效果及潜在作用等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提出今后在喀拉喀什河流域应用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慧  刘桂华  吴平  
双季稻改植再生稻后 ,再生稻的头季优于早稻 ,再生季优于二晚 ,增效显著 ,2 0 0 1年调查显示 :增效 2 3 0元 亩 ,增幅达 1 0 0 % ;调优水稻结构 ,发展再生稻 ,在种植技术上抓好品种选择、温光资源利用、栽培模式等增效环节 ;并在种植规模、科技推广、购销等方面做大再生稻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