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1)
- 2023(6544)
- 2022(5446)
- 2021(4942)
- 2020(4092)
- 2019(8874)
- 2018(8506)
- 2017(15250)
- 2016(8659)
- 2015(9056)
- 2014(8517)
- 2013(8260)
- 2012(7468)
- 2011(6526)
- 2010(6369)
- 2009(5817)
- 2008(5618)
- 2007(4793)
- 2006(4097)
- 2005(3412)
- 学科
- 济(27896)
- 经济(27865)
- 管理(23860)
- 业(21661)
- 企(16540)
- 企业(16540)
- 方法(12925)
- 数学(11638)
- 数学方法(11559)
- 环境(10483)
- 学(10196)
- 农(9633)
- 财(7493)
- 中国(7091)
- 贸(6978)
- 贸易(6977)
- 业经(6869)
- 易(6830)
- 农业(6702)
- 划(6018)
- 制(6007)
- 生态(5978)
- 技术(5324)
- 教育(5280)
- 地方(5213)
- 研究(4715)
- 务(4668)
- 财务(4667)
- 财务管理(4663)
- 和(4600)
- 机构
- 大学(121153)
- 学院(119910)
- 研究(46116)
- 济(44837)
- 经济(43858)
- 管理(43163)
- 理学(38601)
- 理学院(38093)
- 管理学(37247)
- 管理学院(37072)
- 农(34153)
- 科学(33219)
- 中国(30699)
- 业大(27530)
- 农业(27336)
- 京(25592)
- 所(24600)
- 研究所(23325)
- 中心(19721)
- 农业大学(18698)
- 财(17584)
- 江(17175)
- 院(17053)
- 省(15963)
- 室(15658)
- 北京(15650)
- 科学院(15166)
- 财经(14919)
- 范(14776)
- 师范(14434)
- 基金
- 项目(94075)
- 科学(72442)
- 基金(68832)
- 家(65094)
- 国家(64595)
- 研究(58807)
- 科学基金(53324)
- 自然(38091)
- 社会(37758)
- 省(37691)
- 基金项目(37655)
- 自然科(37113)
- 自然科学(37090)
- 自然科学基金(36453)
- 社会科(35827)
- 社会科学(35817)
- 划(32707)
- 资助(26518)
- 教育(26265)
- 重点(22210)
- 计划(21424)
- 编号(20795)
- 发(20388)
- 创(20202)
- 科技(19944)
- 部(19273)
- 科研(19142)
- 创新(18984)
- 业(17932)
- 大学(16392)
共检索到15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柏霞 闫建芳 潘凤荣
【目的】明确樱桃果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生态效应,为选择适宜的人工生草种类和生产优质的甜樱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清耕为对照,在8年生樱桃果园行间进行种植鼠茅草(Vulpia myuros)、黑麦草(Lolium perenne)以及覆盖园艺地布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土壤温湿度、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处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樱桃果园行间种植鼠茅草和黑麦草在春季可以提高土壤的温湿度,夏季则是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湿度。樱桃果园生草栽培能明显提高樱桃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了2203个OTUs,主要分布在21个门,39个纲,85个目,119个科,221个属,263个种。多样性分析显示,鼠茅草处理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各处理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后使酸杆菌门细菌丰度增加,而种植黑麦草则富集了γ-proteobacteria纲的细菌。【结论】樱桃果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微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显著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柏霞 闫建芳 肖敏 郑玮 李俞涛 夏国芳 张立恒 潘凤荣
为了探究甜樱桃(Prunus avium)果园生草对土壤代谢物的影响,本研究以甜樱桃果园行间覆盖鼠茅草(Vulpia myuros)(S)的土壤和行间清耕的土壤(Q)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土壤中差异代谢产物。结果发现,两组样品中共检测出441种代谢物,其中405种为两者共有,S组样品检测出427种,Q组样品检测出419种。在鉴定出的代谢物中,脂类和类脂分子数量最多,占代谢物总数的33.33%,其次是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占代谢物总数的23.19%。两组土壤样品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203种(P <0.01),占共有代谢物的50.12%,其中上调2个,下调20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是脂肪酸及衍生物、氨基酸及衍生物、胺类、萜类、吲哚及衍生物、固醇类及其他物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34种差异代谢物富集到了20条代谢通路,其中显著富集(P <0.05)到色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通路之中。综上,樱桃果园生草对土壤代谢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生草后土壤代谢物种类增加。与清耕对照相比,13个差异代谢物显著下调,分别富集到色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通路中。其中色氨酸代谢中的邻苯二甲酸下调显著。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通过参与各种生物过程,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种群。研究结果为樱桃果园生草种植模式影响果园土壤微生态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周陆波 甘一萍 谢响明
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实地调查和小区试验,来评估检验再生水灌溉对城市草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长期再生水灌溉的调查表明,自来水灌溉、二级水和一般三级水灌溉对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都没有显著影响.短期试验结果表明,反渗透和超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微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放线菌总数,但都对草坪土壤真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总数的岭回归方程表明,土壤总N(TN)和硫化物有利于细菌总数的提高,但是土壤盐分(EC),Cd、Cr,氯化物,NH4+、NO2-、NO3-等与土壤细菌总数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再生水 草坪 土壤微生物 灌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绾彤 孟彤 齐彬 张威 张兆荣 林冬梅 林占熺 刘艳玲
对6个菌草品种种植前后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菌草土壤的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种植菌草的对照组(P<0.01),酸性磷酸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和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蔗糖酶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种植不同品种菌草后,巨菌草、象草、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AC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桂牧1号真菌多样性指数CHA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中多数细菌和真菌优势菌属均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之,种植菌草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泰新 惠竹梅 孙莹 张振文 南海龙 成宇峰
【目的】探讨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在葡萄园行间分别种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分别在葡萄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采集葡萄园行间种草区0~40 cm土样,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与清耕(对照)相比,在葡萄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各处理之间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差异大多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生草处理土壤细菌含量在开花期最高,放线菌含量在萌芽期最高。与清耕相比,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C(SMBC)和土壤微生物N(SMBN)含量;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与高羊茅、清耕(对照)处理土壤SMBC和SMBN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 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 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个/g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志坚 张嶔 徐昌旭 刘光荣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稻田土壤施用不同类型除草剂后对紫云英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种群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除草剂(CK)相比,施用乙草胺和吡嘧磺隆后均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紫云英植株中含磷量;施用吡嘧磺隆后显著降低紫云英植株中氮、钾含量和土壤中真菌数量以及紫云英干物质累积量;施用乙草胺后主要影响土壤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施用吡嘧磺隆后则主要影响土壤中脲酶活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施用除草剂吡嘧磺隆相比,施用乙草胺能为紫云英作物提供更适宜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其吸收利用土壤养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亚婷 董云社 齐玉春 肖胜生 刘欣超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广泛影响。这些因素在直接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动态的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地下生态过程。土壤微生物是指示草地生态系统各地下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外部干扰响应的良好指标,其中微生物量是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大小度量的重要参数,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生态系统水平的微小变化,在各种土壤生化过程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综述了自然因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人为干扰(放牧、开垦、施肥)和全球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的研究由于基础薄弱、研究样地间的差异以及各研究处理间的差异,土壤微生物量对各种干扰的响应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长期性的野外定位试验研究、多因子的综合控制实验研究以及N输入对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等,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测量微生物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籍 廖明安 林立金 刘娟 汤福义 罗丽 梅洛银 刘雨
为研究镉污染下,不同生态型小飞蓬对酸樱桃镉积累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2类生态型(矿山生态型和非矿山生态型)小飞蓬与酸樱桃混种对2类植物生物量、镉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矿山生态型和非矿山生态型小飞蓬混种的酸樱桃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单种降低了31.92%和34.62%,根系生物量较单种分别降低了42.47%和33.33%;地上部镉含量分别比单种下降35.42%和44.44%,根系的镉含量分别比单种下降17.01%和28.70%。2种混种方式均使土壤有效镉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较各自单种有所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所下降。因此,2种不同生态型小飞蓬混种酸樱桃...
关键词:
酸樱桃 小飞蓬 混种 镉积累 土壤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慧芳 罗承德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Pogonatherum panideum and Erioophorum comosum) are broadly grown on the rock slope of road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 microfloras in the soil nearby the rhizosphere of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month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a...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区系 岩生植物 优势菌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晓凤 牛德奎 郭晓敏 邓邦良 周桂香 王书丽 朱丛飞 罗汉东
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退化草甸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除20-40cm土层轻牧和中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差异外(P>0.05),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均表现为在0-20cm土层轻牧显著大于中牧和重牧(P<0.05);3)碱解氮和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在不同土层,轻牧和中牧含量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4)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土层下,轻度和中牧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生 于国峰 高增贵 郭永新 张勇
研究了3种旱田除草剂(氟乐灵、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对玉米品种瓦试13(抗)和瓦试15(感)内根圈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等)种群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的生长,不同抗性品种内根圈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呈增长趋势,而放线菌则在幼苗初期数量最多。从抗感玉米内根圈的分离获得的细菌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经常规鉴定明确玉米内根圈土壤有真菌6个属,细菌6个菌落形态,放线菌3个菌落形态。通过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试验表明,拮抗菌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和放线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内根圈 微生物 除草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林 张丽娜 王桔红 陈文 陈晓芸 朱慧
【目的】研究外来种入侵对地下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植物与地下微生物互作的角度探索外来种的入侵机制。【方法】通过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和比色法,研究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不同入侵程度(未入侵、轻度入侵和中度入侵)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殊功能微生物及其多样性水平的影响。【结果】供试土样中共检测到33种PLFA生物标记,其中细菌24种、放线菌4种、真菌4种、原生动物1种。随红毛草入侵程度增加,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减少,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全小龙 陈梦词 史慧兰 段中华 乔有明
【目的】探究毒杂草降解对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毒杂草粉碎干样埋土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比较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细叶亚菊(Ajania tenuifolia)、圆萼刺参(Morina chinensis)、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6种毒杂草植株降解过程中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6种毒杂草分解影响下,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甘肃马先蒿、细叶亚菊和密花香薷土壤有效氮显著增加(P<0.05),黄帚橐吾、甘肃马先蒿、细叶亚菊和密花香薷土壤有效磷显著增加(P<0.05)。与6种毒杂草影响的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细菌相对丰富度ACE指数(1384.48)和Chao1指数(1385.89)均为低值,但与最高值1392.71和1393.25相差较小;与对照相比,6种毒杂草埋土处理,不仅提高了土壤真菌丰度ACE指数和Chao1指数,也提高了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但试验组间因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增加幅度。7组土壤样品的测序结果显示细菌分属于24个门、339个属;真菌分属于11个门、282个属。与对照相比,细菌OTUs变化较小,介于1388~1392之间。但6种毒杂草分解影响下真菌OTUs变化较大,对照仅为833,而黄帚橐吾真菌OTUs达1013。【结论】毒杂草降解增加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提高了真菌丰度和多样性,而未对土壤细菌造成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