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
- 2023(233)
- 2022(277)
- 2021(284)
- 2020(337)
- 2019(323)
- 2018(305)
- 2017(387)
- 2016(388)
- 2015(397)
- 2014(396)
- 2013(383)
- 2012(368)
- 2011(367)
- 2010(353)
- 2009(320)
- 2008(310)
- 2007(318)
- 2006(234)
- 2005(185)
- 学科
- 学(934)
- 害(872)
- 虫(755)
- 虫害(690)
- 病虫(653)
- 病虫害(653)
- 桃(512)
- 防(487)
- 治(474)
- 防治(474)
- 及其(415)
- 生物(412)
- 业(338)
- 病害(323)
- 水产(307)
- 管理(279)
- 各种(276)
- 微(267)
- 微生(266)
- 微生物(266)
- 鱼(259)
- 动物(254)
- 企(251)
- 企业(251)
- 生物学(250)
- 济(231)
- 经济(230)
- 类(228)
- 其他(223)
- 动物学(223)
- 机构
- 学院(5697)
- 大学(5561)
- 农(4397)
- 农业(3509)
- 科学(3469)
- 研究(3445)
- 业大(2664)
- 所(2527)
- 研究所(2435)
- 室(2281)
- 实验(2243)
- 农业大学(2230)
- 实验室(2187)
- 重点(2082)
- 业(1981)
- 省(1938)
- 中国(1787)
- 技术(1604)
- 科学院(1557)
- 生物(1485)
- 京(1389)
- 中心(1309)
- 林(1274)
- 院(1143)
- 江(1115)
- 部(1103)
- 家(1096)
- 林业(1055)
- 农业科学(1054)
- 科技(1040)
共检索到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瑛 蔡宇良 宛甜 张姗姗 张雪
【目的】对近几年西安灞桥地区甜樱桃发生的冠瘿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探讨其地上部发病机理,为防治樱桃冠瘿病奠定基础。【方法】从陕西西安樱桃冠瘿病发病树体取样,通过发病部位镜检、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病原菌生理生化检测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樱桃枝条和根系上的幼嫩冠瘿瘤分离纯化出6株细菌和1株真菌;通过刺伤接种樱桃幼嫩枝条、胡萝卜圆盘及烟草茎部,编号为CG04的菌株能够产生幼瘤并可重新分离出来;将CG04菌株的16SrDNA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登录号:KC107786)比对,同源性高于98%的菌株均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spp.,结合生化指标鉴定C...
关键词:
樱桃 冠瘿病 根癌农杆菌 16SrDN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鸿 康亚男 唐荣宏 陈冰 郁宏伟 鲍恩东
[目的]本文旨在对临床表现为肝、脾坏死的病死鸭进行鸭呼肠孤病毒(NDRV)分离与鉴定。[方法]通过接种10日龄鸭胚进行病毒的初步分离培养,结合PCR检测及σC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NDRV分离毒株接种鸡肝癌细胞(LMH)、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肝细胞(CEL),经绒毛尿囊膜接种11日龄樱桃谷肉鸭胚,经腿部肌肉接种4日龄雏樱桃谷肉鸭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通过测定NDRV分离毒株对氯仿和胰蛋白酶的敏感性进行理化特性鉴定。[结果]分离到5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分别为RPVA1311、RPVA1312、RPVA1313、RPVA1314和RPVA1315。NDRV分离毒株σC基因序列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98%,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相似性较低,分别为38%~41%和40%~50%; NDRV分离毒株能在LMH、CEF和CEL中增殖并产生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的细胞病变,2株番鸭源分离病毒的LMH细胞毒滴度(lg[TCID_(50)]:6.32、6.63)明显高于3株樱桃谷肉鸭源病毒的滴度(lg[TCID_(50)]:5.83、5.68、5.63); NDRV分离毒株能100%致死11日龄樱桃谷肉鸭胚,且2株番鸭源分离病毒的鸭胚组织毒滴度(lg[ELD_(50)]:5.50、5.63)稍高于3株樱桃谷肉鸭源病毒的滴度(lg[ELD_(50)]:5.32、5.17、5.00),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性出血; 4日龄雏樱桃谷肉鸭接种NDRV分离毒株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鸭相似的病症,发病率为100%,同时能从病死鸭的肝、脾中再次分离到原病毒;病死鸭主要病变为脾脏肿大、坏死,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坏死,肝细胞变性、炎性细胞在汇管区周围浸润;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显示,NDRV分离毒株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结论]分离的5株病毒是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一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珊珊 杨超沙 尹伟平 王国华 张立永 尹庆珍
为筛选多抗优质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利用PARMS(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技术对59个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共696份番茄材料进行11个抗病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含有Ty-1抗病基因的资源约占35.3%,含有Ty-2抗病基因的资源约占17.8%,而含有I-2、I-3和Sw-5的抗病基因的植株仅占全部植株的5.9%、3.2%和5.2%,资源较为稀缺;对植株抗病基因的个数进行统计,选出25个代表性多抗(三抗及以上)樱桃番茄资源;对筛选出的多抗资源进行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贮藏品质分析,综合抗病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及外观品质,筛选出多抗优质资源6份:180-4、179-7、176-6、165-6、205-10和168-5;综合抗病性、番茄红素含量及外观品质,筛选出多抗、番茄红素含量高的资源6份:177-9、219-11、192-2、202-3、214-4和216-5。本研究筛选的资源可为多抗优质樱桃番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资源基础。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抗病基因检测 品质鉴定 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灵芝 秦嗣军 吕德国 王冰营
【目的】分离、筛选樱桃园土壤优势放线菌菌株,研究其在生物防治与植物促长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皿内拮抗与发酵液促生试验分析优势放线菌菌株抗生与促进生长功能。对具有良好抑菌与促进生长作用的菌株F4-5,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从樱桃[(Cerasus avium Moench(L.)/C.sachalinensis(L.)Kom.)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32株优势放线菌菌株。与5月和11月相比,8月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最多。各时期分离优势放线菌的抑菌作用与促进生长能力随生育期而各异,总体上,2010年8月分离菌株抑菌与促进生长效果较为明显。放线菌菌株F4-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放线菌 抗生谱 抑菌活性 樱桃 山荆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九零 乔光 刘沛宇 陈楠 文晓鹏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与横径,固酸比与糖酸比、可溶性糖,呈显著相关性;12项指标反映的品质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55%,第1主成分值在综合品质评价上起关键作用,5个大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和斯帕克里综合品质较优,桑提娜属中等,黑珍珠和艳阳较差。
关键词:
大樱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东伟 蔡宇良 杨娟 赵桂仿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组合设计,探讨了野生中国樱桃的PCR-RFLP扩增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体系,并用PCR-RFLP技术对中国樱桃进行了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2种引物/酶组合,在13个中国樱桃居群中检测出多态位点比率为99.48%;在所有酶切片段中,发现了5种cpDNA单倍型(H1、H2、H3、H4、H5);根据单倍型的地理分布格局,将所研究的中国樱桃居群划分为4个地理单元,地理单元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397,cpDNA基因流(Nm)为0.758;中国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66,地理单元内的cpD-NA遗传多样性(Hs)为0.005。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拴仓 柴敏 姜立纲
采用RAPD、RGA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主要樱桃番茄品种进行了分子鉴别的研究。14个RAPD随机引物扩增后共产生了29个多态性位点;1对RGA引物产生了10个多态性位点;1对SRAP引物产生了5个多态性位点。分析单引物的品种鉴别能力发现,RGA和SRAP标记具有较高的鉴别效率。通过双引物组合分析发现,利用RAPD引物S311和RGA引物组PK1+PK2可以将10个樱桃番茄品种区分开来,获得了各品种独特的核酸指纹。另外,在标记位点较多的情况下聚类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各品种之间生物学性状的相似性及亲缘关系的远近,但当标记位点数过少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将使聚类结果失去本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瑶 艾佳音 何明莉 才丰 张琪静
软化是果实充分成熟的标志,软化成熟的果实具有理想的色泽、风味,并积累大量的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甜樱桃果实软化主要发生在转色期,果肉细胞迅速膨大,细胞壁开始溶解,胞间层消失,成熟期果实中细胞壁退化更为突出,细胞质的规则结构几乎完全消失。然而过度软化降低了果实对机械损伤和病原菌侵染的抵抗能力,严重缩短货架期,增加采后损失,甜樱桃果实成熟后软化已经逐渐成为产业问题。为解析甜樱桃果实软化的机制,提高果实品质,对甜樱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和组分变化、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rabinofuranosidase,α-L-Af)]、细胞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激素[脱落酸(ABA)、乙烯(ETH)、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s)]和栽培环境(温度、矿质元素和栽培管理)对甜樱桃果实软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甜樱桃果实软化在育种和分子方向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为提高甜樱桃果实品质和贮藏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樱桃 果实软化 细胞壁 研究进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焱
优秀销售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出客户购买这种产品背后的真正需求或价值观,然后调整自己的销售方式及产品介绍过程,让客户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产品能够符合其内在的价值观,并满足他们购买产品所需要获得的感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小环 彭向永 李青 张开春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1/2WPM,1/2F14,1/2MS)、培养方式(液体培养、根部黑暗、两步生根法)和生长素浓度对甜樱桃(PrunusaviumL.)品系"6-7"组培苗生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F14为最适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对组培苗的生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部黑暗条件培养次之,两步生根法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质量浓度配比以IBA1.0mg/L+NAA1.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9.7%。据此认为,要提高组培生根困难的木本植物的有效生根率,以岩棉为支撑物的液体培养是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甜樱桃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良厚 李吉跃 付祥建 李高阳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美国黑樱桃、加拿大黑樱桃、中国山樱桃苗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是中国山樱桃最大、美国黑樱桃居中、加拿大黑樱桃最小。3种苗木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6.381μmol.m-2.s-1、5.550μmol.m-2.s-1、4.952μmol.m-2.s-1,气孔导度分别为0.200 mol.m-2.s-1、0.151 mol.m-2.s-1、0.134 mol.m-2.s-1,胞间CO2浓度分别为251.7μmol.mol-1、234.7μmol.mol-1、230.1μmo...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亚萍 杨丙烨 田茜 胡方平 蔡学清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培养3~5 d后,菌落变扁平,周围开始分泌白色易流动物质,无烟草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周生鞭毛;经19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fusA、gyrB、leuS、pyrG、rpoB、rlpB等6个看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这3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莉 杨双昱 麻文建 周建华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关键词:
核桃 褐斑病 病原菌 发病规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学良 徐晓丽 李贺密 钟文慧 臧莉 李灏 杨超敬
为查明天津地区养殖红尾皇冠鱼(Aequidens rivulAtus)大量死亡的原因,取患病红尾皇冠鱼进行细菌分离,从病鱼肾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071901,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红尾皇冠鱼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及cfb(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检测对菌株071901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71901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链球菌属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相近,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071901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学良 徐晓丽 李贺密 钟文慧 臧莉 李灏 杨超敬
为查明天津地区养殖红尾皇冠鱼(Aequidens rivulatus)大量死亡的原因,取患病红尾皇冠鱼进行细菌分离,从病鱼肾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071901,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红尾皇冠鱼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及cfb(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检测对菌株071901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71901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链球菌属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相近,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071901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