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7)
2023(8289)
2022(7267)
2021(6787)
2020(5994)
2019(13985)
2018(13726)
2017(26790)
2016(15104)
2015(16871)
2014(17201)
2013(17336)
2012(16500)
2011(14998)
2010(15064)
2009(13975)
2008(14179)
2007(12978)
2006(11092)
2005(9960)
作者
(47186)
(39812)
(39429)
(37846)
(25282)
(19430)
(18107)
(15406)
(14960)
(14474)
(13690)
(13561)
(13040)
(12640)
(12621)
(12588)
(12395)
(11857)
(11743)
(11627)
(10093)
(9937)
(9842)
(9147)
(9106)
(8958)
(8915)
(8854)
(8144)
(8069)
学科
(65700)
经济(65649)
(39200)
管理(38142)
方法(32925)
(30581)
企业(30581)
数学(28525)
数学方法(28277)
(17970)
(16764)
(16573)
地方(15074)
中国(14913)
业经(12666)
农业(12159)
(11933)
(11692)
贸易(11690)
(11291)
(10774)
财务(10756)
财务管理(10729)
企业财务(10234)
理论(9596)
(9455)
(9434)
银行(9387)
(9368)
金融(9365)
机构
学院(225086)
大学(224532)
(88567)
经济(86659)
管理(82165)
研究(78924)
理学(70964)
理学院(70017)
管理学(68612)
管理学院(68184)
中国(57637)
科学(53257)
(48420)
(46399)
(42235)
(40610)
(39337)
研究所(38916)
业大(38471)
农业(36815)
中心(36164)
财经(32854)
(30965)
师范(30566)
(29717)
北京(29602)
(28057)
(27680)
经济学(27596)
(26028)
基金
项目(152228)
科学(118334)
基金(110178)
研究(104148)
(98620)
国家(97868)
科学基金(81926)
社会(65055)
社会科(61701)
社会科学(61678)
(61475)
基金项目(59378)
自然(55740)
自然科(54355)
自然科学(54334)
自然科学基金(53384)
(51278)
教育(47844)
资助(46708)
编号(40454)
重点(35473)
(33693)
(33400)
成果(32255)
(30515)
科研(30215)
计划(30089)
课题(28880)
创新(28708)
教育部(27585)
期刊
(95614)
经济(95614)
研究(59125)
学报(43435)
(40815)
中国(38960)
科学(37943)
(31923)
大学(31255)
学学(29969)
农业(27378)
管理(26595)
(18729)
金融(18729)
教育(18356)
技术(17576)
财经(16371)
业经(16337)
(15068)
经济研究(15007)
(14026)
问题(13423)
(12405)
资源(11642)
业大(11017)
技术经济(11001)
统计(10703)
商业(10698)
(10531)
科技(10381)
共检索到32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毅  郑永华  刘建虎  付梅  吴荣华  冯兴无  
2011年4月对横江中下游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现存量、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评价了横江流域水质营养状况。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26科33属78种(含变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藻类总种数的71.80%和16.67%。优势种主要有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C.a.ag)、偏肿桥弯藻(CyMblla veatriCosa Kütz)、短小舟形藻(naviCula exigua(grey.)Mull.)、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agare bory.)、系带舟形藻(naviCula CinCta(ehr.)Kütz)、中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红春  王晓宁  吴虎  范泽宇  侯杰  何绪刚  
为了解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于2017年7月、11月和2018年5月对汉江中下游6个断面进行采样,并以此对汉江中下游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镜检出浮游植物7门75属145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7.57×10~6 cell/L,变化范围为1.51×10~5~4.33×10~7 cell/L;生物量均值为4.849 5 mg/L,变化范围为0.088 7~17.259 3 mg/L;共划分出23个不同的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相对生物量大于10%的功能群有2种,分别是P和D功能群;根据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Qr指数综合评价汉江中下游水质整体处于轻-中污染状态,夏季水质差于春季和秋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贤芬  陈受忠  曹文宣  
2002年4月,在汉江中下游从丹江口坝上至其河口沿途设17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10科26属33种,其中桡足类4科10属11种,枝角类6科16属22种。根据各采样点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采用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不同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并运用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分布呈现出中游高于下游的特征,而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则是下游高于中游;中游上段的属于密度高但多样性低的群落、中游下段和汉江口属于密度较低但多样性高的群落,下游除汉江口外属于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娅菲  王金辉  程宏  黄冰来  陈拥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燕琴  申志新  刘玉婷  李柯懋  
于2012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长江上游曲麻莱至玉树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3门62种(属),以硅藻门最多,42种(属),占67.8%,其次是绿藻门11种(属),占17.7%,蓝藻门9种(属),占14.5%。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长等片藻(Diatoma elongatum)、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曲壳藻(Achnanthes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脆杆藻(Fragilaria sp.)、直链藻(Melosirasp.)、异极藻(Gomphone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台衡  刘国祥  胡征宇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作为湖泊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会显著影响湖泊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模型来模拟湖泊等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而VGPM模型和Talling模型综合考虑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湖泊叶绿素浓度和真光层深度等因素,能较准确地模拟水柱初级生产力。1987~1991年、2001~2005年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59~0.105和0.070~0.167mg/L,湖泊TP浓度升高,导致湖泊藻类初级生产力增大。15a间湖区的初级生产力由0.139~0.381gC/(m2.d)上升到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宋以兴  张逸譞  徐丹  刘园  
为了解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共设置10个断面对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雅砻江大河湾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62种,其中硅藻门居多(84种)。2018年11月主要优势种为弧形蛾眉藻(Ceratoneis arcus)、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弯形弯楔藻(Rhoicosphenia curvata)和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等,2019年5月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尖针杆藻和颗粒沟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等。2018年11月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2019年5月。2018年11月除了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也占据一定比例;而2019年5月各个调查断面都以硅藻占据绝对优势。Cluster聚类结果表明,靠锦屏二级坝址的前四个断面基本上可聚为一类,而远离坝址的后六个断面可聚为一类。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2018年11月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氨氮和pH密切相关,2019年5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电导率、水温和氨氮相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丽华  左涛  陈瑞盛  王俊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甲藻门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25%。硅藻门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分别为1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33.33%)和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13.73%),甲藻门中以角藻属(Ceratium)为主,有10种,占甲藻总种数的58.8%。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1400.00×104cells/m3。硅藻的平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光   柴朝晖   朱孔贤  
为了厘清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汛前及汛后对长江中游通江故道进行了水环境及浮游植物调查,包括TP、TN、NH3-N、CODMn、BOD5等水质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构建优化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各故道水质状况及汛前汛后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各故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估,利用RDA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各故道水质基本为III~IV,在汛前闸控通江故道水质要好于自然通江故道,在汛后则相反;(2)影响故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P与CODMn,影响故道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水质指标主要为TN、NH3-N与CODMn;(3)建议通过营养盐阻控、水位控制与水动力调控等措施修复故道水质、优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丰富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映雪  王瑞  屈霄  夏文彤  辛未  郭传波  陈宇顺  
湖泊鱼类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然而不同鱼类养殖和管理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季节动态尚不明确。2016年3月~2017年1月按季度调研了长江中游9个湖泊的浮游植物,所研究湖泊包括以下4组:水库极低密度放养组(SR组)、禁养组(SN组)、低密度养殖组(SL组)和高密度养殖组(SH组)。研究表明:4组湖泊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10属,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水库组优势种季节演替明显,其余3组均存在比较稳定的优势种,其中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为平裂藻,低密度养殖组为假鱼腥藻。4组湖泊浮游植物丰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依赖于蓝藻优势度的变化。根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判断,4组湖泊水体污染状态(即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对水体污染状态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4组湖泊四季的浮游植物的数量进行了层序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水库组单独为一类;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除了夏季外,其余季节均为一类。不同鱼类养殖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季节动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短期的禁养并没有明显改变湖泊浮游植物群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珊  于明  刘全儒  周云龙  江源  付岚  孟世勇  
基于2010年1月对东江干流水体51个点进行的浮游植物及其群落结构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状况,分析了河流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并据此评价了东江干流水体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干流水体中物种丰富度中等,个体分布较均匀,共有浮游植物7门83种(包括2变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38种,占所有物种数的45.78%,其细胞生物量占总浮游植物的53.99%;主要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菱形藻(Nitzsch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振华  金海卫  潘国良  张洪亮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芳  陈威  宋以兴  周连凤  杨英  杨涵  马沛明  
为了解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在梯级水电站运行多年后的现状,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雅砻江下游流域的22个断面进行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采样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环境驱动因子。共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纲20目36科72属123种(包括变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春季物种数明显多于秋季,共有的物种有55种,干流与支流物种数接近,共有的物种有82种。全年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极小曲壳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a)、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和蓝藻门的尖头藻(Raphidiopsis sp.),春季优势种5种,秋季优势种4种,干流优势种6种,支流优势种4种。调查期间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17×10~6 cells/L,秋季平均丰度高于春季,支流高于干流。相关分析显示: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溶解氧(DO)、透明度(SD)、水温(WT)、硝氮(NO_3-N)、总氮(TN)、叶绿素a (Chl.a)、电导率(EC)分别与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呈显著的相关性。RDA结果显示:春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TN、磷酸盐(PO_4)、WT、SD、DO,干流断面分成两部分,各支流断面明显分开;秋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WT、SD、SS。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锦平  夏静  
根据2003年8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水生态调查20个站点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长江口丰水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共检出50种,主要分属3种生态类型。聚类分析将20个站点聚合为3类(类群I、II、III),类群I主要位于长兴岛以西水域,为淡水性群落类型;类群II和III则位于长兴岛以东水域,分别为河口近岸低盐性群落类型和外海高盐性群落类型。上述3个类群中,以河口近岸低盐性群落类型种类最多。结合三个类群的环境指标来看,盐度、悬浮物浓度、浊度在三个类群中差异很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喆  姜作发  马波  霍堂斌  唐富江  郭焱  蔡林钢  赵文阁  
2007年4月和8月对乌伦古湖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共计8门172种(含未定种)。其中绿藻门74种(含未定种),硅藻门50种(含未定种),蓝藻门27种(含未定种),其他种类占12.2%。4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3.49×104ind/L和0.4552mg/L;8月分别为276.28×104ind/L和3.6578mg/L。依据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和细胞密度,利用Bray-Curtis相似性测定,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结果显示,春、秋季布伦托海浮游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