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0)
- 2023(3399)
- 2022(2719)
- 2021(2522)
- 2020(2057)
- 2019(4485)
- 2018(4285)
- 2017(7707)
- 2016(3869)
- 2015(4450)
- 2014(4386)
- 2013(4266)
- 2012(3989)
- 2011(3413)
- 2010(3362)
- 2009(3083)
- 2008(3023)
- 2007(2900)
- 2006(2596)
- 2005(2457)
- 学科
- 业(18135)
- 管理(17008)
- 企(16801)
- 企业(16801)
- 济(16073)
- 经济(16063)
- 技术(11801)
- 方法(7225)
- 技术管理(6716)
- 数学(5608)
- 数学方法(5529)
- 业经(4913)
- 中国(4058)
- 贸(3939)
- 贸易(3939)
- 理论(3938)
- 易(3882)
- 农(3704)
- 学(3503)
- 财(3084)
- 和(3048)
- 信息(3010)
- 划(2965)
- 产业(2917)
- 教学(2902)
- 制(2876)
- 新技术(2838)
- 高新(2831)
- 高新技术(2831)
- 农业(2784)
- 机构
- 大学(61715)
- 学院(60762)
- 管理(26350)
- 济(24279)
- 经济(23755)
- 理学(22559)
- 理学院(22338)
- 管理学(21985)
- 管理学院(21847)
- 研究(20020)
- 中国(13888)
- 京(13231)
- 科学(12433)
- 江(9834)
- 所(9739)
- 中心(9685)
- 财(9288)
- 业大(9282)
- 农(9274)
- 技术(9095)
- 研究所(8865)
- 北京(8176)
- 范(8128)
- 师范(8013)
- 财经(7651)
- 州(7497)
- 农业(7333)
- 院(7317)
- 经(7060)
- 经济学(6995)
- 基金
- 项目(42807)
- 科学(35030)
- 基金(31902)
- 研究(31135)
- 家(28458)
- 国家(28276)
- 科学基金(24978)
- 社会(20438)
- 社会科(19437)
- 社会科学(19433)
- 省(16818)
- 基金项目(16709)
- 自然(16420)
- 自然科(16145)
- 自然科学(16143)
- 自然科学基金(15881)
- 教育(14535)
- 划(14146)
- 编号(12098)
- 资助(12072)
- 创(10498)
- 创新(9805)
- 重点(9678)
- 成果(9463)
- 部(9424)
- 发(9143)
- 国家社会(8983)
- 教育部(8127)
- 业(8083)
- 课题(8050)
共检索到9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洪明 郭蔓蔓 赵长轶
大国重器的研发面临外部技术封锁与内部资源约束等困境,企业特别需要构建并发展创新网络来驾驭分散的资源与能力,推动网络成员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本文通过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公司研制G50重型燃气轮机的纵向案例研究,探索焦点企业编排创新网络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重大创新的效应。结果表明,驱动焦点企业编排创新网络的动力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焦点企业在构建网络的不同阶段采取“蓄能式—协作式—共生式”的编排过程,促进创新网络呈现“聚势型创新网络—目标型创新网络—生态型创新网络”的动态演进,推动焦点企业自身提高“知识流动能力—创新杠杆能力—网络稳定能力”的编排能力,加速了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升级。本文提出研制大国重器的焦点企业编排创新网络的过程模型,为创新网络和网络编排的文献提供新的见解,在实践上为企业突破“卡脖子”困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长轶 许康 杨草园 谢洪明 郭蔓蔓 余正宜
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类重大创新活动,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其组织边界的演化,克服国际技术封锁和开放式创新“悖论”的双重冲击,优化重大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内容,也是亟待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东方电气集团G50重型燃气轮机研制的实践,本文从过程机制和机理逻辑两个维度构建了理论模型,打开了企业通过管理边界演化实现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全过程逻辑黑箱,从边界渗透维度为大国重器领域的企业厘清了通过管理边界演化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机理逻辑。本文从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视角发展了组织边界理论,从组织边界的微观层面推进了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前沿研究;也为大国重器领域的企业管理组织边界演化、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中国式创新管理理论亦有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景辉 张媛媛
近年来,全球钢铁业的并购整合浪潮风起云涌,给国际钢铁业乃至世界经济以巨大震动。中国是世界钢铁大国,但并非世界钢铁强国,脆弱的中国钢铁企业如不加快自身整合速度,就很可能成为跨国企业并购的目标。战略整合是我国钢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并购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并购重组 战略整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发勤 彭煜 晏斌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大量具有跨学科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受传统观念、人力、物力等限制,存在着资源不足、与需求脱节、趋同化、实践环节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适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史金艳 余聪慧 李延喜
本文从供应链纵向链条关系上探讨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讨论了横向链条关系上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配合与竞争胁迫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要客户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该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地,本文从主要客户购买行为的视角构建了客户耦合协调度指标,发现客户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会增强客户适度集中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及客户过度集中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深化了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为多角度阐释供应链中主体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耦合协调度 企业绩效 倒U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壮 吴福象 龚恩泽
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此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提升效果会受到企业规模、行业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天柱 马青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动态能力演化视角出发,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构建四阶段机理模型,指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企业动态能力演化与生态化创新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过程,由前序、转换、跃迁和扩散4个能力演化阶段构成。其中,前序阶段的重点是感知能力和捕捉能力,转换阶段的重点是感知能力、捕捉能力和重构能力,跃迁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内重构能力,扩散阶段的重点是跨组织层面生态化重构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通过接力创新完成“应用—研发”逆向突破、采用不同技术路线构建“技术—产品”体系、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培育平台化创新生态系统4个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戴伟
我国高科技企业受国外限制的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卡脖子”制约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利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举国体制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然而,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新时代下应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统筹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和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慧 张薇玮
中国既有相关研究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解构尚不够清晰。为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观,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与文献回顾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23年的205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论文,从关键核心技术的内涵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因素、组织模式和路径等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相关文献在2017年至2023年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实施全面封锁所导致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研究的热点聚焦于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技术识别等方面;对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从知识论、技术体系、产业链和国家战略等4种视角进行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解释,主要从关键核心技术本身及其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划分,分为驱动和制约两大类影响因素,并主要形成政府驱动、领军企业驱动和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组织模式,以及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基于技术创新发展阶段和基于特定产业/企业及技术范式的路径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可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拓展,需要更精准地界定和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拓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程度的测度方法,开展更多跨学科的实证研究,以揭示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同社会、经济及政策的互动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登峰 黄紫微 冯楠 梁中 沈鹤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往往处于底层架构类基础科学不足和上层技术应用场景狭隘并存的复杂技术情境中,面临着无标杆、无方向、无引领与无主导范式的风险与机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领域国产替代等,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处于技术前沿的新兴企业。基于传统领先战略的A—U创新模型与我国过去跟随战略的“二次创新”模型都无法解释这类新兴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同时现有研究对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新兴企业如何实现领先亦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对科大讯飞2000~2021年从跟随到领跑的智能语音技术国产替代过程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我国新兴企业实现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路径机制中,遵循着一条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范式预判的“技术链垂直化—产业链平台化—创新链生态化”的创新发展演进过程,其中基础技术科学创新与基础科学知识创新构成两个关键创新要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新兴企业实现价值链领先的重要路径。由此提出的“基于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纵横交替”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模型”,不仅推进了企业领先战略与技术创新管理两个领域理论的发展,而且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位增 朱芝洲
战略资源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不同的资源观导致组织资源利用范式及其发展战略的巨大差异。当前,高职院校资源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都可归于传统资源观主导。网络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走出传统资源观带来的局限性,关键在于确立以"虚拟资源观"为导向,转变发展战略,合纵连横,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虚拟资源观 合纵连横 高职院校 发展战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思翘 张天龙
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自贸区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美国"TPP"协定签署的大背景,面对国际经贸规则演变的新趋势,对我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规则制订、全球经济治理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筱恬 关月 于淼
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如何对创新网络多主体竞合关系进行有效治理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选取中核工程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竞合关系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国有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对创新网络竞合关系的治理机制。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对协同创新网络主体存在行政要素驱动、技术要素驱动和利益要素驱动3类竞合关系;(2)针对不同类型竞合关系,分别采取行政协调、柔性治理与规范合作3种细分机制,促进创新网络主体良性合作,同时对价值创造与分配中存在的竞合关系进行有效治理。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国有企业情境下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为国有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网络主体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雪辰 占迎 周吉峙
为避免陷入因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产业关联的上游制造业新企业进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窘境,尝试从行业层面探索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效应的外部性。利用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研发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造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跳跃性量化指标,以分配系数衡量不同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实证检验其如何影响新企业进入。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利于新企业进入,尤其是产业关联度高的上游企业,主要影响机制为使得产业关联度高的上游企业需求获取效率降低、技术转换频率增加,产生需求获取成本与技术转换成本吓阻效应;而且,中西部、高市场化水平的地区与低沉没成本、高规模经济的行业会受到更为显著的进入抑制作用,尤其长江经济带技术突破的新企业进入抑制力度远远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为了坚决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从优化重点区域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鼓励新进企业与在位企业开展创造性合作、建设创新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与行政审批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关键核心技术的概念界定、特征辨析及突破路径
军民深度协同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
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研究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如何系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突破“卡脖子”技术:知识开发模式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影响
从定位双星到布局寰宇: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借助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价值共创?
打破“小院高墙”:不确定情境下“单项冠军”企业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凹凸世界”背景下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路径选择——基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特质的分析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风投组合、上游企业协作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高端医疗设备行业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