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3)
- 2023(13703)
- 2022(11869)
- 2021(11278)
- 2020(9318)
- 2019(21210)
- 2018(20979)
- 2017(41021)
- 2016(21584)
- 2015(24019)
- 2014(23315)
- 2013(22192)
- 2012(19770)
- 2011(17548)
- 2010(17657)
- 2009(16401)
- 2008(15196)
- 2007(12954)
- 2006(11234)
- 2005(9634)
- 学科
- 济(82079)
- 经济(82001)
- 管理(66701)
- 业(61799)
- 企(51576)
- 企业(51576)
- 方法(40018)
- 数学(35750)
- 数学方法(35069)
- 农(24106)
- 财(23179)
- 中国(20486)
- 业经(18256)
- 环境(16412)
- 贸(16264)
- 贸易(16258)
- 易(15863)
- 农业(15562)
- 地方(14894)
- 务(14647)
- 财务(14575)
- 财务管理(14547)
- 制(14447)
- 学(14247)
- 理论(14128)
- 企业财务(13743)
- 划(13213)
- 策(13161)
- 技术(13012)
- 和(12960)
- 机构
- 学院(290659)
- 大学(284298)
- 济(118270)
- 管理(118155)
- 经济(115815)
- 理学(102990)
- 理学院(102036)
- 管理学(100011)
- 管理学院(99492)
- 研究(88180)
- 中国(68113)
- 京(57653)
- 财(55871)
- 科学(52760)
- 财经(44402)
- 中心(42545)
- 江(42282)
- 所(41589)
- 农(41405)
- 经(40430)
- 业大(40378)
- 研究所(37709)
- 范(36437)
- 师范(36097)
- 经济学(35581)
- 北京(35176)
- 州(33600)
- 院(33015)
- 财经大学(33013)
- 农业(32445)
- 基金
- 项目(201847)
- 科学(161286)
- 研究(150376)
- 基金(147635)
- 家(127052)
- 国家(126013)
- 科学基金(110993)
- 社会(95699)
- 社会科(90944)
- 社会科学(90927)
- 省(79762)
- 基金项目(77157)
- 自然(72275)
- 自然科(70652)
- 自然科学(70639)
- 教育(70634)
- 自然科学基金(69325)
- 划(66597)
- 编号(62808)
- 资助(60771)
- 成果(48624)
- 重点(45121)
- 部(44587)
- 发(43378)
- 创(43080)
- 课题(42210)
- 创新(40166)
- 国家社会(39469)
- 科研(39078)
- 教育部(38923)
- 期刊
- 济(123803)
- 经济(123803)
- 研究(80026)
- 中国(51159)
- 管理(43428)
- 财(42701)
- 学报(37651)
- 科学(37541)
- 农(36987)
- 教育(31194)
- 大学(29682)
- 技术(28377)
- 学学(28103)
- 农业(25711)
- 融(25227)
- 金融(25227)
- 业经(22698)
- 经济研究(20811)
- 财经(20452)
- 经(17533)
- 问题(15569)
- 统计(14572)
- 技术经济(13943)
- 策(13668)
- 商业(13490)
- 业(13412)
- 贸(13161)
- 理论(13108)
- 资源(12975)
- 现代(12734)
共检索到41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慕婧 滕春贤 孙嘉轶
文章在模糊的环境下对单周期二层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将不确定变量刻画为模糊变量,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回收再利用率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在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情形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优的定价决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香 谭越
考虑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构建由一个零售商与一个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有无政府规制下的集中与分散4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利用博弈论求解并分析不同环境下各供应链参与者的最优决策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规制程度、奖惩判别标准、回收支付系数对各利润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规制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回收产品质量,但规制程度与各级回收支付系数差值需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障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并且存在一个规制程度与一个奖惩判别标准,使无规制环境下的利润与规制环境下的利润差值最大化。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回收质量 政府规制 博弈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喜 熊中楷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旧产品,然后制造商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零售商销售产品。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对制造商占主导的正向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的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回收再利用率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存在最低或强制回收要求的前提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回收再利用率满足一定的阈值,并且回收再利用率越大,制造商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就越有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喜 马春梅
为了分析不同混合回收模式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决策和绩效的影响,采用Stackelberg博弈法,建立了三种具有替代性的混合回收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混合回收模式下的成员决策和绩效,通过算例分析了替代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回收模式中的利润最大,回收水平最高,零售价最低;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则相反。算例分析表明,价格与替代系数呈正向关系,回收率和利润与替代系数呈反向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燕娟 关启亮
研究了复合渠道回收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决策问题。在只有零售商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上增加了一条由制造商直接回收的渠道,组成复合渠道回收,建立相应线性数学模型,并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的最优价格决策和制造商占主导的非合作博弈最优价格决策。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在假设条件下无论是合作还是非合作情况下,复合渠道回收不会影响正向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及其相应需求,但回收量一定会增加,市场固定回收量a=0时利润一定会有所增加,反之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利润才会相应增加。另外,不同的条件下两种情况利润增加有多有少。最后给出数值分析。
关键词:
复合渠道 闭环供应链 再制造 回收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巍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回收旧品分级定价的最优化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通过数学建模,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各自的最优定价,比较分散决策和联合定价策略,得出联合定价策略下该闭环供应链的系统收益大于分散决策的结果。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分级定价回收 联合定价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丽君 黄祖庆 张宝友 杨玉香
随着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引入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给出各企业的最优差异定价规则,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得到相关管理启示;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价格竞争强度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闭环供应链结构会影响再制品价格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但对OEM新品定价无影响。(2)回收风险的变化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取决于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当回收风险较低时,在激发消费者对再制品需求、促使消费者返回废旧产品、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等方面,OEM自行回收模式优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而当回收风险较高时,则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优于OEM自行回收模式。(3)回收风险的降低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而进一步体现到再制造的经济价值。(4)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需考虑到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强度,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弱时,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可为OEM带来更多的利润;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也有利于再制品需求的提升。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定价策略 回收风险 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田立平 李璐璐 李文龙
针对快递包装回收的定价问题,构建了由一个生产商、一个再制造商以及一个物流服务商构成的快递包装回收闭环供应链系统,利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对非专利保护和专利保护两种回收模式进行对比,可知专利保护对于生产商和再制造商都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实现双赢的局面,在专利保护下,通过考虑两者之间同时回收的竞争关系,可知竞争对两者都带来负面影响。对生产商何时参加竞争给出建议。最后通过数值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闭环供应链的理论研究,而且也对国家实行专利保护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专利保护 回收定价 快递包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焕焕 高天
考虑回收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与回收商努力水平,构建了利他中性的分散决策、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分散决策以及集中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三种决策模型的最优决策,探讨制造商对回收商利他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回收产品的可再制造比例和回收努力效应与废旧产品回收量、产品市场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利润呈正相关;制造商利他偏好能够提高零售商、回收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总体利润,但会降低制造商利润;回收商努力水平和回收价格随着制造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制造商利他偏好系数较高时,回收价格高于集中决策下的回收价格,这与传统“集中决策下回收价格最高”的观点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马方星 邵汉青
文章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基于废旧产品回收质量不确定,建立政府有差别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两种补贴方式,探讨了政府差别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回收质量有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政府差别补贴可以有效激励第三方回收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质量、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提高第三方回收商与制造商的利润;产品销售价格和零售商利润只与新产品制造成本相关,不受政府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的影响;在政府补贴制造商的情况下,当新产品制造成本提高时,制造商会选择回收更多高质量的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再制造成本和差别补贴系数大小对两种补贴方式的补贴效果影响较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发新 马方星 邵汉青
基于回收质量不确定研究政府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作用,运用博弈论分别构建闭环供应链集中和分散定价决策模型,并通过设计利润分享机制促使集中决策的实施。研究发现:无论是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废旧产品回收价格均随再制造质量门槛的提高而降低,随补贴系数的提高而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只与新产品生产成本相关;分散决策造成整个闭环供应链利润减少,需对其实施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马方星 邵汉青
文章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基于废旧产品回收质量不确定,建立政府有差别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两种补贴方式,探讨了政府差别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回收质量有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第三方回收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政府差别补贴可以有效激励第三方回收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质量、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提高第三方回收商与制造商的利润;产品销售价格和零售商利润只与新产品制造成本相关,不受政府补贴和回收质量不确定的影响;在政府补贴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锋敏 闫颍洛 刘珊 滕春贤
在考虑政府回收补贴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零售商主导型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分析了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及零售商的CSR投入行为对废旧产品回收及闭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模式下,政府回收补贴不仅能有效降低新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价格、增强各回收方的废旧产品回收积极性,也能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利润。零售商的CSR投入总是有利于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从提高零售商的CSR投入水平及改善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在制造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时,政府实施回收补贴机制效果最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易余胤 袁江
运用博弈理论在混合回收的情形下建立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在分散化定价决策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为了取得各自最优利润,如何确定自己的批发价、零售价、废旧品的回收价和回收补贴价格,以及分析了混合回收所带来的竞争和冲突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定价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基准,指出分散化定价决策将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最后,为弥补效率损失,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协调定价 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凯 李春发 李冬冬
E-闭环供应链(E-CLSC)管理须有科学的定价与服务决策支撑。针对集中和分散回收模式,构建电商平台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E-CLSC定价与平台服务决策。通过对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等均衡策略分析,揭示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回收转移价格等对E-CLSC均衡策略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回收模式优于分散回收模式;在分散回收模式下,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相同,制造商、平台均偏好制造商回收模式;平台回收与第三方回收模式相比,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相同,前者回收渠道效率较高;平台回收模式下,单位佣金与回收转移价格负相关,产品销售价格、平台服务水平、废旧产品回收率均与回收转移价格无关;若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程度较大,制造商回收模式并非总是最优的,回收主体投资有效性差异显著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回收渠道效率、平台服务水平和E-CLSC各成员利润。上述结论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