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5)
- 2023(12437)
- 2022(11198)
- 2021(10818)
- 2020(9154)
- 2019(21548)
- 2018(21546)
- 2017(41738)
- 2016(23005)
- 2015(26254)
- 2014(26540)
- 2013(25852)
- 2012(23644)
- 2011(21154)
- 2010(21537)
- 2009(19704)
- 2008(19519)
- 2007(17185)
- 2006(15199)
- 2005(13483)
- 学科
- 济(90854)
- 经济(90739)
- 管理(66191)
- 业(61798)
- 企(52938)
- 企业(52938)
- 方法(44707)
- 数学(38673)
- 数学方法(37849)
- 农(23772)
- 中国(22964)
- 财(21968)
- 学(20804)
- 业经(20103)
- 地方(18014)
- 理论(17811)
- 制(16529)
- 贸(15648)
- 贸易(15639)
- 农业(15590)
- 易(15158)
- 和(15078)
- 务(14327)
- 财务(14238)
- 财务管理(14199)
- 技术(13822)
- 环境(13580)
- 企业财务(13372)
- 银(13108)
- 银行(13070)
- 机构
- 大学(325906)
- 学院(324570)
- 管理(130055)
- 济(120771)
- 经济(117768)
- 理学(112321)
- 理学院(111063)
- 管理学(108587)
- 管理学院(108028)
- 研究(105687)
- 中国(79193)
- 京(70983)
- 科学(69145)
- 财(55802)
- 所(54134)
- 农(52020)
- 业大(49708)
- 研究所(49131)
- 中心(48458)
- 江(47603)
- 北京(45422)
- 财经(44437)
- 范(44294)
- 师范(43904)
- 农业(40600)
- 经(40102)
- 州(39425)
- 院(38517)
- 技术(36523)
- 师范大学(35283)
- 基金
- 项目(219584)
- 科学(171155)
- 研究(159272)
- 基金(156531)
- 家(136474)
- 国家(135313)
- 科学基金(116085)
- 社会(96333)
- 社会科(91116)
- 社会科学(91087)
- 省(87247)
- 基金项目(82845)
- 自然(77749)
- 自然科(75974)
- 自然科学(75957)
- 教育(74656)
- 自然科学基金(74514)
- 划(73362)
- 资助(66763)
- 编号(66372)
- 成果(54224)
- 重点(49090)
- 部(47450)
- 课题(46159)
- 发(45648)
- 创(44840)
- 科研(42060)
- 创新(41733)
- 项目编号(40843)
- 大学(40819)
- 期刊
- 济(133909)
- 经济(133909)
- 研究(94344)
- 中国(62346)
- 学报(52340)
- 管理(48021)
- 科学(47857)
- 农(46971)
- 财(42524)
- 教育(41775)
- 大学(39518)
- 学学(36774)
- 农业(32841)
- 技术(31200)
- 融(25381)
- 金融(25381)
- 业经(22261)
- 财经(20701)
- 经济研究(20249)
- 图书(19584)
- 经(17594)
- 问题(17135)
- 业(16954)
- 统计(16685)
- 技术经济(16545)
- 理论(16271)
- 科技(16102)
- 版(15247)
- 实践(14976)
- 践(14976)
共检索到47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为华
文章对模糊分类综合评价中常用的最大隶属原则、中位数原则与加权平均原则进行了研究。指出最大隶属原则与中位数原则存在的缺陷 ,认为加权平均原则才是最合理的模糊分类综合评价原则。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平均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化中 强凤娇 陈晓暾
文章针对当前模糊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对象的归类原则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以新思路重新设计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评价对象的归类原则,通过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希宋 敖德木
建立企业设备管理指标体系,采用合理设备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对提高我国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使设备管理从目前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向定量管理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设备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并且考虑了各因素不同的重要程度,对其他评价方法作了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设备管理 评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名华 颜晓晖
本文在对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但是在对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要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评价体系作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华伟
获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是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需要首先对满意度进行合理评价,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文章考虑对客户关系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客户价值分类基础上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方法,对满意度的评价及改进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 刘智平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运用较为普遍,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模式。但目前该方法中隶属函数普遍采用"降半梯形"形式建立,每一级别的隶属函数仅与相邻上、下两个级别存在隶属关系,当污染级别浓度分布过于离散时,可能会遗失很多有用的信息,使评价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创新性地将物元分析法中关联度函数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中,隶属度函数进行改进,建立了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将该模型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实例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相比于后者要更加合理、准确,实现了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模糊 物元 关联度 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永波 李霞
在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以及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生鲜电商市场呈现出多种商业模式和行业阵营竞相追逐的局面,但由于生鲜商品经营的特点,其电商模式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选取中粮"我买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要素视角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商业模式改善意见,以期为生鲜电商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永波 李霞
在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以及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生鲜电商市场呈现出多种商业模式和行业阵营竞相追逐的局面,但由于生鲜商品经营的特点,其电商模式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选取中粮"我买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要素视角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商业模式改善意见,以期为生鲜电商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文清
广告效果的多层次性使得广告效果具有模糊性。模糊数学中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为广告效果的测定提供了有效的评价途径。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测定广告效果,关键在于设计广告效果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关键词:
广告效果 模糊评价 权重 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静 张宁
组织效率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组织效率的定义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也缺乏对组织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因此,研究组织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就显得很有意义。文章首先对组织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组织的投入效率建模,最后还给出了实际的算例。通过构造组织投入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权重集,并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对组织投入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廖东升 沈永平 陈英武 黄朝峰 汪小伍
根据心理战特点,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模糊DEA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心理战效果评估和战法方案选择评价模型,并给出一个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心理战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DE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桂富,刘德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巢来春 胡其昌
CS是“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哲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即将来临,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变革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在C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辛金国
一、审计风险及固有风险 一般地说,风险计量是在对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某一(或某几个)特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频数)和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作出定量分析,预测出一个较精确的、定量的结果。风险计量的作用表现为:①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的风险;②对损失程度作出较精确的预测,加强风险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阮连法 温海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