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4)
2023(10555)
2022(9021)
2021(8294)
2020(6966)
2019(15347)
2018(15313)
2017(28704)
2016(15576)
2015(17053)
2014(16039)
2013(15319)
2012(13337)
2011(11930)
2010(11906)
2009(11114)
2008(10340)
2007(9008)
2006(7473)
2005(6377)
作者
(44993)
(37457)
(37359)
(35307)
(23562)
(18177)
(16699)
(14555)
(14176)
(13040)
(12643)
(12545)
(11935)
(11570)
(11502)
(11502)
(11376)
(11196)
(10835)
(10666)
(9570)
(9169)
(8851)
(8568)
(8460)
(8224)
(8213)
(8190)
(7570)
(7479)
学科
(56837)
经济(56778)
管理(42963)
(40343)
(33049)
企业(33049)
方法(29443)
数学(26687)
数学方法(26115)
(16562)
中国(14034)
(13873)
业经(13119)
(12860)
贸易(12856)
(12543)
(12252)
农业(11000)
理论(9863)
(9577)
技术(9136)
环境(9089)
(8952)
财务(8912)
财务管理(8899)
地方(8860)
企业财务(8336)
(8205)
银行(8154)
(8140)
机构
学院(210332)
大学(206481)
管理(80857)
(80136)
经济(78525)
理学(71301)
理学院(70549)
管理学(68719)
管理学院(68408)
研究(67291)
中国(49709)
科学(46121)
(42712)
(42261)
业大(37895)
(34475)
农业(34312)
(34273)
研究所(32050)
中心(31187)
(29831)
财经(28102)
(25619)
北京(25595)
(25172)
(24822)
技术(24771)
师范(24716)
(24129)
经济学(24020)
基金
项目(152610)
科学(118844)
基金(110430)
研究(103149)
(99904)
国家(99141)
科学基金(84299)
社会(65037)
社会科(61804)
社会科学(61785)
(61540)
基金项目(58272)
自然(58232)
自然科(56981)
自然科学(56961)
自然科学基金(55915)
(51967)
教育(48481)
资助(45564)
编号(40919)
重点(34933)
(32433)
(31931)
(31922)
计划(30851)
创新(30302)
科研(30294)
成果(30209)
课题(28214)
大学(27526)
期刊
(80506)
经济(80506)
研究(51392)
学报(40768)
(38259)
中国(36928)
科学(35216)
大学(29750)
学学(28800)
管理(28586)
农业(26279)
(25830)
教育(20196)
技术(18515)
业经(15596)
(15170)
金融(15170)
经济研究(14591)
(14142)
财经(12830)
(11747)
业大(11713)
统计(11540)
科技(11381)
(11052)
(10982)
商业(10714)
问题(10066)
技术经济(10001)
农业大学(9850)
共检索到28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彦  高燕  张英鹏  孙明  陈清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在山东平均降雨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褐土各组分无机磷含量及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模拟降雨后,在0~10 cm土层中,各施磷处理的无机磷总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土层的加深(10~50 cm),各土层无机磷总量是施磷量为P2(180 kg/hm2)时最高。而在10~30 cm土层,是施磷量为P3(1 440 kg/hm2)的土壤无机磷总量高于P1,而在30~50 cm则是P1高于P3。同时,不同施磷量对磷组分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都发生了改变,当施磷量分别为P1、P2和P3时,各无机磷组分的含量及所占比例按高低排序分别为:Ca10-P>Al-P,O-P>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瀚之  余新晓  樊登星  孙佳美  常玉  梁洪儒  
为研究褐土坡面径流流速受坡面黑麦草覆盖度的影响,在2个雨强(0.5、1.0 mm/min)和2个坡度(10°、20°)条件下人工模拟降雨,分析研究了5个不同黑麦草覆盖度(0、20%、40%、60%、80%)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径流流速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最后达到稳定流速。坡面流的稳定流速与雨强和坡度呈正相关,与黑麦草覆盖度呈负相关。60%的坡面草覆盖度是一个拐点,高于此拐点时,坡面径流的流速差异较小,且坡度对流速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以黑麦草覆盖度拐点为界,分2段拟合了坡面流的稳定流速(V)与草覆盖度(C)、雨强(R)、坡度(θ)的方程:在草覆盖度≤60%时,V=47.75(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雪艳  王宇莹  龚会蝶  涂永峰  宋海英  何强  颜杰  陈波浪  盛建东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品种及施用方式对灌耕风沙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为不同磷肥在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灌耕风沙土进行为期120 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对照(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滴施(APP-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并分析120 d时土壤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5 cm土层,磷肥滴施处理(MAP-D、APP-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在5~10和10~20 cm土层,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菊  王改兰  王振宙  聂冰  熊静  黄学芳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栗褐土中无机磷的积累,有机肥与磷肥配施效果更加明显。Ca-P是栗褐土无机磷的主体,占无机磷总量的80.0%,其次是O-P、Fe-P和Al-P。长期施肥处理的无机磷各组分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增加,而单施氮肥处理无机磷各组分略有下降。无机磷中Ca2-P、Ca8-P、Ca10-P、Al-P、Fe-P与Olsen-P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 7,0.886 5,0.915 5,0.860 2,0.848 4,均达极显著水平,O-P与Olsen-P的相关性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芳莉  林佳旭  乔琳  蒋晓娇  谢艾楠  胡绍刚  
探讨沈阳草甸土区不同植被类型与降雨强度对自然堆土产沙量、径流量的影响,为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三重复平行试验,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对3种植被类型(农田、荒地、林地)自然堆土进行3种降雨强度(0.64,1.05,1.52mm·min-1)的降雨试验,并对自然堆土泥沙侵蚀量、径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类型相同时,降雨强度与产沙量、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产沙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639,0.644;与径流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0.682,0.628);在降雨强度相同时,不同植被类型堆土流失量差异明显,呈农田>荒地>林地,农田径流量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劲松  焦晓燕  王立革  董二伟  
日光温室的施肥管理和生态条件会影响土壤P素循环和利用,明确山西石灰性土壤P素变化对提高温室P肥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山西中南部栽培年限为0~15年的温室土壤分析表明:随栽培年限增加,土壤全P、无机P、Olsen-P及无机P组分的Ca2-P,Ca8-P,Ca10-P,Al-P,Fe-P含量均明显增加,但Olsen-P含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全P和无机P含量的增加;Ca10-P含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其他无机P组分Ca2-P,Ca8-P,Al-P,Fe-P含量的增加,其中,Ca8-P含量增加最为明显。栽培年限对无机P占全P的比例没有影响;粮田Ca2-P,Ca8-P,Ca10-P,Fe-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凯  段颖丹  吴伯志  
[目的]明确烤烟植株对降雨再分配及产流的影响,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法,测定了40,80和120 mm/h降雨强度下烤烟旺长期的茎秆流、穿透雨、径流和渗漏,并进一步探讨了茎秆流和穿透雨与产流的关系。[结果]茎秆流量、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茎秆流率则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降雨强度下茎秆流率和穿透雨率分别为24.66%~28.79%和71.21%~75.34%。当降雨强度为40 mm/h时,茎秆流几乎不参与径流形成,当降雨强度为80和120 mm/h时,茎秆流再分配后形成径流和渗漏的比例分别为16.90%~20.54%和79.46%~83.10%;穿透雨再分配后形成径流和渗漏的比例分别为40.14%~66.19%和33.81%~59.86%。径流中来源于茎秆流和穿透雨部分的比例分别为0.82%~10.07%和89.93%~99.18%,而在渗漏中来源于茎秆流和穿透雨部分的比例分别为42.19%~44.21%和55.79%~57.81%。[结论]降雨经烤烟植株再分配后,茎秆流主要形成了渗漏,对地表径流的贡献相对较小;而穿透雨主要形成了径流和渗漏,是两者的主要来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王艺  金国庆  周志春  
【目的】讨论不同产区木荷种源在NH4+-N或NO3--N沉降下的生长表现和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形态氮素对木荷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在大气氮沉降环境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木荷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荷北缘种源区-浙江杭州种源、中部种源区-福建建瓯种源和中部靠南边缘种源区-江西信丰种源3个有代表性的木荷种源作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形态氮沉降(NH4+和NO3-)增加对不同土壤磷素处理下木荷幼苗生长和叶片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设置土壤低磷(1.1 mg·kg-1)处理和高磷(25 mg·kg-1)对照,以人为喷施NH4Cl和Na NO3溶液进行氮沉降模拟,分别设置3个氮沉降量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媛珍  周怀平  解文艳  杨振兴  关春林  
针对土壤中重金属Hg污染的现状,为研究北方半湿润偏旱区褐土农田Hg元素的长期变化规律,对连续进行22年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试验0~40 cm农田土壤及2013年玉米籽粒中的H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长期施肥条件下褐土Hg元素的盈亏状况、年际变化和剖面特征及对玉米籽粒中H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土壤Hg含量有所亏缺,其他施肥处理Hg含量均有盈余;随着施肥年限的增长,土壤Hg呈下降趋势,比基础土样降低了29.3%~74.2%;高量施肥均可能会引起表层Hg含量的向下迁移,导致20~40 cm土壤Hg含量升高。2013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Hg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长期氮磷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肖波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在坡面施入硝酸铵对土壤矿质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和入渗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降雨-地表径流-土壤矿质氮素的有效作用深度(Effective Depth of Interaction,EDI),分别用反推法和拐点法确定了不施肥试验和施肥试验时的土壤矿质氮素EDI。结果表明:①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增加了土壤矿质氮素的地表流失量,施25,50和100 g NH4NO3处理矿质氮分别多流失了55.22,73.32和85.50 mg/m2;②施肥使土壤肥料的入渗量增加,但对肥料的入渗深度和土壤矿质氮素EDI影响很小;③同一坡面不同坡位NO3--N的EDI值不同,表现为坡中下部较大,坡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候银莹  叶祖鹏  冯琳  顾惠敏  关娇娇  刘美娟  陈波浪  
【目的】土壤磷形态的组成和强度对提高作物磷的生物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磷肥用量对棉田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数量的影响,为集约化棉花生产体系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基础。【方法】本文以新陆早57号、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供磷水平[0 kg/hm~2(P0)、75 kg/hm~2(P75)、150 kg/hm~2(P150)、400 kg/hm~(2 )(P400)],在棉花磷素营养关键的苗期和花铃期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无机磷含量。【结果】与对照(P0)相比,低量施磷(P75)下,苗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68.5%、42.0%、-17.6%、38.8%、60.5%,花铃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52.8%、18.8%、-17.7%、38.3%、44.7%;适量施磷(P15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48.9%、88.1%、-31.5%、65.6%、46.7%,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13.7%、54.5%、29.4%、77.6%、27.7%;过量施磷(P40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8.6%、53.4%、44.4%、105.8%、32.8%,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2.3%、19.3%、40.8%、143.8%、13.7%。不同棉花品种的比较显示,不同供磷条件下,苗期土壤Ca_8-P、Ca_(10)-P、Fe-P以XLZ50较高,Ca_2-P、Al-P以XLZ57较高;花铃期土壤Ca_8-P、Ca_(10)-P以XLZ50较高, Ca_2-P、Fe-P、Al-P以XLZ57较高。【结论】不同施磷水平和不同基因型棉花对土壤无机磷的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棉田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最高,XLZ57基因型棉花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在施磷75~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显著高于XLZ50和XLZ13。因此,合理施用磷肥(150 kg P_2O_5/hm~2)和合理种植棉花品种(XLZ57)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源,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玉  余新晓  陈丽华  樊登星  梁洪儒  孙佳美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雨强条件下枯落物覆盖对坡面产流过程和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越大,坡面产流越迟,并且枯落物覆盖延迟地表径流产生的作用在30 mmh雨强下较60 mmh更为突出;2)坡面总径流量随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大而减小,30 mmh雨强下减少率在4.8%~54.8%之间,60 mmh雨强下减少率在4.2%~26.8%之间,30 mmh雨强下枯落物的减流效应要优于60 mmh雨强;3)坡面产沙率和总产沙量均随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枯落物生物量为50 g时,坡面的总产沙量相比裸坡可降低56.2%~68.0%,枯落物生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珊珊  李占斌  李聪  赵宾华  
【目的】分析不同覆沙条件下坡面降雨的产流产沙过程,为揭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风水复合侵蚀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雨强(0.5,1.0,1.5mm/min)和3种覆沙方式(全坡、半坡、无覆沙)在室内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雨强和覆沙条件下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坡面覆沙与无沙坡面(裸坡)相比延长了降雨初始产流时间1~30min;坡面覆沙后使得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复杂化,出现多峰多谷现象;坡面的累计径流量和累计产沙量均与降雨历时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9以上;累计径流量与累计产沙量之间呈函数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以上。【结论】坡面覆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侵蚀的发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采用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石灰性土壤经柠檬酸和草酸浸提后,其Ca2P、Ca8P和OP的含量增加;而Ca10P、FeP和A1P的含量下降。柠檬酸和酒石酸对红壤无机磷的形态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A1P含量增加,FeP和CaP含量下降,OP变化不大。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促进难溶性磷酸盐溶解,从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还表明,施磷能明显提高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含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蓓蓓  姜艳丽  邵明安  温明霞  
论文基于田间坡地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料浆石覆盖及嵌入对入渗过程的影响,对比了其入渗速率及拟合参数的变化趋势。其结果表明,随料浆石覆盖度及料浆石嵌入含量的增加,入渗补给系数逐渐减小,且后者对其影响显著;料浆石嵌入小区的平均入渗速率及稳定入渗速率随料浆石含量的增加而缓慢减小。Kostiakov入渗经验公式和Ph ilip方程均可以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描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