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2)
- 2023(8339)
- 2022(7111)
- 2021(6456)
- 2020(5526)
- 2019(12460)
- 2018(12231)
- 2017(23297)
- 2016(12792)
- 2015(14125)
- 2014(13819)
- 2013(13304)
- 2012(11786)
- 2011(10609)
- 2010(10646)
- 2009(9726)
- 2008(9227)
- 2007(7881)
- 2006(6697)
- 2005(5673)
- 学科
- 济(51849)
- 经济(51803)
- 管理(34583)
- 业(34270)
- 方法(29364)
- 企(27647)
- 企业(27647)
- 数学(27101)
- 数学方法(26557)
- 农(13653)
- 学(11567)
- 中国(11358)
- 财(11087)
- 业经(10911)
- 贸(10845)
- 贸易(10842)
- 易(10580)
- 农业(9219)
- 技术(8336)
- 理论(8334)
- 环境(7980)
- 地方(7529)
- 制(7248)
- 务(7061)
- 划(7051)
- 财务(7031)
- 财务管理(7021)
- 企业财务(6625)
- 银(6586)
- 银行(6536)
- 机构
- 学院(182271)
- 大学(181324)
- 济(71222)
- 管理(70673)
- 经济(69975)
- 理学(63204)
- 理学院(62460)
- 管理学(60850)
- 管理学院(60576)
- 研究(60519)
- 中国(43329)
- 科学(42959)
- 农(41798)
- 京(37582)
- 业大(36112)
- 农业(33983)
- 所(32476)
- 研究所(30520)
- 财(28477)
- 中心(27289)
- 江(25490)
- 财经(24017)
- 农业大学(23350)
- 北京(22523)
- 经(22036)
- 经济学(21630)
- 院(21536)
- 范(21525)
- 师范(21113)
- 技术(20756)
- 基金
- 项目(136225)
- 科学(106458)
- 基金(100362)
- 家(92269)
- 国家(91612)
- 研究(87105)
- 科学基金(77655)
- 社会(55699)
- 自然(55384)
- 省(54416)
- 自然科(54225)
- 自然科学(54211)
- 基金项目(53424)
- 自然科学基金(53225)
- 社会科(53061)
- 社会科学(53044)
- 划(46506)
- 资助(41837)
- 教育(41150)
- 编号(32922)
- 重点(31439)
- 计划(29120)
- 部(28847)
- 创(28757)
- 发(27943)
- 科研(27239)
- 创新(26975)
- 科技(25614)
- 业(24276)
- 大学(24121)
共检索到24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泽 王华 徐华勤 王文娟 魏甲斌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强度的酸雨下水稻土p H值、磷素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酸雨对水稻土磷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酸度为3.5、4.5、5.5的酸雨淋溶40 d过程中,水稻土p H值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水稻土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而水稻土中全磷变化不大,速效磷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一定酸度的酸雨(p H=5.5)淋溶下水稻土中速效磷含量最低。随酸雨酸度的增强,水稻土中微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研究揭示p H≥4.5的酸雨可以促进水稻土中微生物生物量磷活性,当酸雨p H>3.5时可以促进水稻土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酸度的酸雨(p H<4.5)对水稻土中...
关键词:
酸雨 水稻土 磷素 动态变化 模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杰民 潘根兴 仓龙 杨建军 王敬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亚利 曹卫星 柳新伟 周治国 荆奇
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间试验 ,建立了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水稻茎蘖增长与消亡的模拟模型。用指数函数描述潜在茎蘖数增长量与叶龄之间的关系。采用品种分蘖特性、有效分蘖叶位数、群体叶面积指数 (LAI)以及植株含氮量等影响因子对潜在茎蘖增长量进行调节 ,从而得到实际生长条件下茎蘖数增长动态模型。拔节至抽穗期间 ,分蘖的衰亡量决定于分蘖的生理年龄和同化物供应状况。利用有广泛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变异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 ,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茎蘖数增长和衰亡动态。
关键词:
水稻 茎蘖动态 模拟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铖香 张明如 邹伶俐
以盆栽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阳及设置不同p H值的模拟酸雨复合处理的方式,探讨4种光环境(全光,遮光30%,遮光50%,遮光80%)和4种酸液(p H 3.0,p H 4.0,p H 5.6,p H 7.0)下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p H 4.0和p H 5.6处理提高了芒萁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p H 3.0处理降低了荧光参数和色素质量分数。2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芒萁荧光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博英 徐礼根 蒋德安
研究模拟酸雨(pH2.5、pH3.0)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6h胁迫引起假俭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pH2.5处理比pH3.0处理的下降幅度大;酸雨处理停止24h后,Fv/Fm、Fv/F0、qP、ФPSⅡ、ETR、NPQ回升;酸雨处理停止48h后,回升至接近对照。研究还表明,利用非损伤的叶绿素荧光技术可快速检测草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假俭草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燕 伊力塔 殷秀敏 余树全 刘美华 管杰然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马尾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2 a的酸雨喷施,马尾松幼苗叶片的Fv/Fm和Fv/Fo等荧光参数变化较为一致,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续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也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马尾松在酸雨胁迫下,其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的转换效率、激发能利用情况和电子传递效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及生长,故在酸雨严重的地区,马尾松的生长不是很好,不适合大范围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会 汤亮 刘小军 曹卫星 朱艳
【目的】建立水稻主茎上不同叶位叶片茎鞘夹角动态变化的模拟模型。【方法】基于不同株型品种和氮肥处理的水稻试验,连续观察并记录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的茎鞘夹角,进一步利用动态建模技术构建水稻主茎不同叶位茎鞘夹角的动态模拟模型。【结果】水稻茎鞘夹角随生长度日(GDD)不断加大,夹角从开始形成到基本稳定大致经历3个叶龄,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第三叶的最大茎鞘夹角最大。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描述不同品种、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茎鞘夹角随GDD的变化过程,使用直线型分段函数可以描述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引入品种参数(第三叶位茎鞘...
关键词:
水稻 茎鞘夹角 动态模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昊 余树全 江洪 方江保
为探明酸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pH 2.5,3.5,4.5和5.6(ck)共4个模拟酸雨处理,于2006年10月,2007年4月、7月、10月,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的山核桃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叶绿素的变化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降低,pH 2.5的处理下降幅度比较大,说明模拟酸雨对这个处理的山核桃有一定的伤害,其他处理之间变化不大。各个月表现基本一致,尤其2007年10月差异明显,说明模拟酸雨处理的山核桃更容易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会 汤亮 刘小军 刘蕾蕾 曹卫星 朱艳
【目的】以高斯函数为基础构建空间曲线模型,模拟研究水稻叶曲线空间变化特征。【方法】基于不同年份与施氮水平的水稻桶栽试验,定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FastScan获取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曲线空间坐标数据,并利用动态建模技术构建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曲线动态模拟模型。【结果】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曲线末端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AH)随生长度日(GDD)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符合S型曲线;从第1叶到第7叶,AH的最大值随叶位增加而增加,随后随叶位增加而减小;鞘叶夹角∠BFC与AH呈极显著线性关系。本文利用Logistic方程分别描述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主茎各叶位叶曲线对应的AH以及叶曲线模型参数Sm随生长度日G...
关键词:
水稻 叶曲线 动态模拟 高斯函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阳春 魏广彬 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目的】研究水稻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水稻主茎出叶与有效积温关系的动态模拟模型。【方法】选用16个水稻品种分别在云南丽江、江苏南京两个生态地区进行播期试验,观察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结果】主茎叶片出伸所需有效积温与叶位的关系总体随叶位的上升而增加,且在整个叶龄进程中出现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出现在第3叶龄期,第二个拐点出现在第N-n-2叶龄期。据此,对叶龄进程进行分段模拟,建立叶龄模型。利用不同环境下播期试验的出叶动态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不同类型品种模拟叶龄与实测叶龄的根均方差(RMSE)都小于0.1。【结论】以各叶位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的叶龄分段函数模型具...
关键词:
水稻 叶龄 有效积温 模拟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丽英 汤亮 顾东祥 杨杰 曹卫星 朱艳
通过对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鞘和节间伸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水稻主茎和分蘖叶鞘与节间生长的模拟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主茎和分蘖叶鞘及节间的动态伸长过程;基于同伸叶鞘间的关系用二次曲线描述了分蘖叶鞘长度的变化;基于节间长度与直径的线性关系描述了节间直径的变化。另外,用叶片含水量和含氮量描述了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对叶鞘和节间生长的影响。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结果显示,主茎和分蘖叶鞘(一级分蘖和二级分蘖)长度模拟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0.65、0.52和0.46 cm;节间长度和直径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0.42、0.1...
关键词:
水稻 叶鞘 节间 模拟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颖 王旭东 王莺 泮吴洁 陆荣杰 阮忠强 屠雯雯
为探讨硅肥添加对磷肥利用率的提高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分别设立硅肥和磷肥3个不同水平[二氧化硅施用量分别为0(低),0.25(中),0.50(高)g·kg-1,五氧化二磷施用量分别为0(低),0.2(中),0.4(高)g·kg-1],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硅磷配施比例对水稻Oryza sativa土中速效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磷配施提高了土壤p 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在低磷和中磷条件下,有效硅质量分数随着硅磷配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高磷条件下,趋势不明显。硅磷配施也提高了水稻收获期的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糙米产量。在低硅和中硅(或低磷和中磷)水平下,随着磷肥(或硅...
关键词:
土壤学 硅磷配施 水稻土 速效养分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惠新 张孝羲 韦永保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以水稻群体为中心的水稻—稻纵卷叶螟—天敌系统进行研究,分别组建了水稻生长动态、稻纵卷叶螟种群消长和天敌亚模式(其中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型是以张孝羲等1988组建的通用系统模型为骨架构建的安徽广德县的地方化模型).通过稻纵卷叶螟取食危害模型作为接口,将水稻生长动态、稻纵卷叶螟—天敌动态两子系统模型耦联起来,组成了水稻—稻纵卷叶螟—天敌系统整体化计算机模拟模型,能对该系统进行逐日模拟.主要输出结果包括水稻各生育期和对应的日期,以及逐日的叶面积指数减少值、干物质减少值、水稻茎蘖数和稻纵卷叶螟各龄数量,产量损失等.对不同输入条件模型可以得到相应的模拟结果,据此可以研究稻纵卷叶螟的动...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天敌 系统模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唐若迪 谢锐
转基因水稻是一个涉及我国的主粮安全、食用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敏感问题的争议作物品种。本文基于对我国转基因水稻技术创新的分析,以转BT基因水稻为例,参考了当前转基因水稻生产效应的相应研究,设置两种情景并运用CGE模型测度了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动态影响,提出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和公众市场需求两个层面判断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清 荣湘民 黄运湘 胡瑞芝 朱红梅 张杨珠 袁正平 肖永兰
为了有效控制稻田甲烷排放量 ,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静态箱技术在模拟池中进行了不同稻作制处理甲烷排放通量动态变化的试验 .结果表明 ,稻田甲烷的年排放总量以稻 -稻 -冬泡制处理最高 ,为 1498.5 2 kg/ hm2 ,稻 -稻 -绿肥制处理居中 ,为 1437.6 6 kg/ hm2 ,稻 -稻 -油菜制处理最低 ,为 12 30 .95 kg/ hm2 .晚稻甲烷排放量多于早稻 .3种处理早稻的最大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 ,晚稻的出现在返青期 .讨论了稻田甲烷排放与环境温度及稻田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的关系 ,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无明显相关性 .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水稻土 甲烷 排放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