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5)
- 2023(7594)
- 2022(6489)
- 2021(6072)
- 2020(5183)
- 2019(11734)
- 2018(11588)
- 2017(22062)
- 2016(12076)
- 2015(13274)
- 2014(12865)
- 2013(12251)
- 2012(10912)
- 2011(9760)
- 2010(9730)
- 2009(9025)
- 2008(8556)
- 2007(7313)
- 2006(6206)
- 2005(5243)
- 学科
- 济(46471)
- 经济(46424)
- 管理(32279)
- 业(31879)
- 方法(26129)
- 企(25746)
- 企业(25746)
- 数学(24102)
- 数学方法(23583)
- 农(12477)
- 学(11472)
- 财(10465)
- 中国(10378)
- 贸(9943)
- 贸易(9940)
- 业经(9833)
- 易(9704)
- 农业(8299)
- 技术(7571)
- 理论(7407)
- 环境(7141)
- 地方(7056)
- 制(6796)
- 务(6751)
- 财务(6720)
- 财务管理(6710)
- 划(6313)
- 企业财务(6300)
- 银(6026)
- 银行(5988)
- 机构
- 学院(168439)
- 大学(167276)
- 管理(65646)
- 济(64467)
- 经济(63325)
- 理学(58270)
- 理学院(57642)
- 研究(56273)
- 管理学(56100)
- 管理学院(55861)
- 科学(40723)
- 中国(40651)
- 农(38517)
- 京(35388)
- 业大(34686)
- 农业(30513)
- 所(30187)
- 研究所(28477)
- 财(26042)
- 中心(25134)
- 江(23500)
- 北京(21916)
- 财经(21777)
- 院(21291)
- 农业大学(21010)
- 经(19978)
- 范(19244)
- 省(19241)
- 经济学(19209)
- 技术(19073)
- 基金
- 项目(126632)
- 科学(98147)
- 基金(92597)
- 家(85914)
- 国家(85306)
- 研究(80511)
- 科学基金(71663)
- 自然(51677)
- 省(50669)
- 自然科(50543)
- 自然科学(50528)
- 社会(50497)
- 自然科学基金(49634)
- 基金项目(49422)
- 社会科(48016)
- 社会科学(47997)
- 划(42911)
- 资助(38642)
- 教育(37330)
- 编号(30054)
- 重点(29238)
- 计划(27263)
- 创(26467)
- 部(26067)
- 发(25838)
- 科研(25708)
- 创新(24829)
- 科技(24813)
- 大学(22324)
- 业(21929)
共检索到225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博奇 牟长城 邢亚娟 王庆贵
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云冷杉红松林内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使用便携式土壤CO2通量观测仪LI-8100测定不同氮沉降浓度CK(0)、TL(50 kg.hm-2.a-1)、TM(100 kg.hm-2.a-1)和TH(150 kg.hm-2.a-1)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未显著改变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比CK,TL、TM和TH处理,分别使土壤日呼吸速率提高了13.72%、23.22%和5.12%,年呼吸速率提高了13.98%、18.26%和1.12%;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P<0.001),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CK,TL、TM和T...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呼吸 Q10值 云冷杉红松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宇 王庆贵 闫国永 姜思领 刘博奇 邢亚娟
本文通过野外控制试验,设置4个梯度的施氮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加氮)、低氮(T_L,5 g/(m2·a))、中氮(T_M,10 g/(m2·a))、高氮(T_H,15 g/(m2·a)),研究云冷杉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枫桦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出现了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臭冷杉和红松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其中臭冷杉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甚至死亡;花楷槭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响应,可能与该树种对不同梯度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同时还发现,各处理、各树种的胸径大小
关键词:
原始云冷杉红松林 树木生长 氮沉降 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英辰 陈晶 康峰峰 程小琴 韩海荣 朱江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沉降会影响土壤中碳储量变化。为阐明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并对林地表面进行对照(C)、去凋(B)、去根去调(A)处理。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影响,氮沉降并没有改变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个观测期内,模拟氮沉降促进了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且均在高氮水平下达到显著(P0.05),而与土壤温度的拟合关系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素琪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李云霞 于雷 胡波 刘婕
通过原位喷施,设置对照(CK,0 kgN·hm-2a-1)、低氮(T50,50 kgN·hm-2a-1)、中氮(T100,100 kgN·hm-2a-1)和高氮(T150,150 kgN·hm-2a-1)4个氮沉降处理,研究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CK,T50,T100和T150氮沉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4.31±1.14),(3.42±0.74),(2.81±0.38)和(2.49±0.32)μmol·m-2s-1,相对于CK处理,氮沉降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P<...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呼吸 Q10值 常绿阔叶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金松 赵秀海 张春雨 李化山 王娜 赵博
本文通过长期原位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暖温带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外源氮添加的响应过程与机制。从2009至2011年,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 kg/(hm2·a),N0),低氮(50 kg/(hm2·a),N1),中氮(100 kg/(hm2·a),N2)和高氮(150 kg/(hm2·a),N3)。利用土钻法研究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沉降降低了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表层土壤(0~20 cm)下降幅度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40~60 cm)。天然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下降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徐源 闫文德 马秀红 郑威 王光军 梁小翠
通过对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樟树林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m-2a-1)、低氮(LN,5 g.m-2a-1)、中氮(MN,15 g.m-2a-1)和高氮(HN,30 g.m-2a-1),利用LI-810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对其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以及与土壤表层温湿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氮沉降处理水平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K 4.09±0.66μmol.m-2s-1、LN 2.39±0.29μmol.m-2s-1、MN 2.18±0.19μmol.m-2s-1、HN 2.28±0.25μmol.m-2s-1。对照处理显著高于其它3种处理(P...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氮沉降 Q10值 樟树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杨万勤 李仁洪 胡畅
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巨桉人工林进行为期14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施氮量为0(CK),5(L),15(M)和30(H)g N·m-2a-1,共4个处理。每月下旬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定量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土壤呼吸速率均为1月最低,7月最高;施氮处理3个月后,随着施氮浓度增加,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效应明显,如7月份L,M和H处理较CK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8.80%,22.62%和33.17%;氮沉降使该巨桉林分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量增加了11.93%~30.82%;2008年4,7和10月土壤呼...
关键词:
氮沉降 巨桉 土壤呼吸 华西雨屏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高保丹
【目的】研究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量的响应,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对照(CK,0g/(m~2·a))、低氮(L,5g/(m~2·a))、中氮(m,15g/(m~2·a))和高氮(H,30g/(m~2·a))4个氮沉降水平的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以及氮沉降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呈单峰型,在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模拟氮沉降处理4次后,各氮沉降处理开始表现出对CO_...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华西雨屏区 氮沉降 土壤呼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袁颖红 樊后保 王强 裘秀群 陈秋凤 李燕燕 黄玉梓 廖迎春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氮沉降增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2.a-1),N1(60 kg.hm-2.a-1),N2(120 kg.hm-2.a-1),N3(240 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以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2 a的处理后发现,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各处理土壤pH值、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性钙和土壤交换性镁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而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则不断上升。各处理中,不同层次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彩霞 焦如珍 董玉红 孙启武 周新华 李峰卿
【目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是衡量土壤氮素循环生化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短期氮沉降中不同氮素形态的沉降量对土壤中可培养固氮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以及初期的变化趋势对森林氮素调控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深入研究氮沉降对杉木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5月,在杉木幼龄林内建立30个1 m×1 m的样方,进行5种氮沉降量[N0(对照)、N1(20 kg·hm-2a-1)、N2(40 kg·hm-2a-1)、N3(60 kg·hm-2a-1)、N4(80 kg·hm-2a-1)]和2种氮形态(I铵态氮、II硝态氮)的模拟沉降试验。分别于2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颖红 樊后保 李辉信 刘文飞 沈芳芳 郭虎波
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N0(对照),N1(60kgN·hm-2a-1),N2(120kgN·hm-2a-1)和N3(240kgN·hm-2a-1)4种水平氮沉降模拟试验,连续处理7年后,探讨外加氮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层中,低氮处理(N1)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而中、高氮处理(N2和N3)则呈抑制作用;低氮处理(N1)能提高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而中、高氮处理使指数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为碳水化合物和羧酸,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的碳源类型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东 苏连波 王克勤 宋娅丽 李芸 胡淳
【目的】探究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氮沉降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了解该地区森林土壤养分循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以滇中亚热带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0 g·m-2·a-1)、低氮(LN,10 g·m-2·a-1)、中氮(MN,20 g·m-2·a-1)和高氮(HN,25 g·m-2·a-1)4种氮沉降梯度处理。【结果】氮沉降可使蔗糖酶活性升高7.45%~14.04%,脲酶活性下降11.16%~27.17%,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5.18%~16.67%,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7.22%~23.35%。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出了显著的时间梯度变化(P<0.05),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出现单峰曲线形势,分别在氮沉降后第31、29个月达到最低和最高值;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在氮沉降后第33个月达到最高值。土壤pH、有机碳和全磷含量随氮沉降水平增加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59%~4.79%、21.25%~45.96%和17.68%~46.15%,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在中氮和高氮达到最高值。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性质均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的垂直土层分布特征。氮沉降下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协同效应较高(P<0.05);土壤pH和氨态氮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正敏感因子,土壤有机碳和全磷是影响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正敏感因子(P<0.05)。【结论】氮沉降加强了土壤酶之间的协作机制,改变森林土壤的环境因子,影响了土壤酶活性,进而改变了土壤中养分元素循环。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云南松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金松 王晨 赵秀海 张春雨 李化山 王娜 赵博
通过长期原位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暖温带油松林单一和混合叶凋落物分解对外源氮添加的响应过程与机制。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 kg/(hm2·a),N0),低氮(50 kg/(hm2·a),N1),中氮(100 kg/(hm2·a),N2)和高氮(150 kg/(hm2·a),N3)。利用凋落袋法对天然林油松针叶、辽东栎阔叶、油松-辽东栎混合叶以及人工林油松针叶进行原位分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天然林油松针叶、辽东栎阔叶、油松-辽东栎混合叶、人工林油松针叶分解95%所需时间分别为7.58、4.89、6.92、8.03年。氮沉降显著促进了人工林油松针叶的分解,抑制天然林辽东栎阔叶的分解;分解...
关键词:
氮沉降 凋落物分解 人工林 天然林 油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唐剑东
【目的】研究不同氮沉降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及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CK,0g/(m~2·年))、低氮(L,5g/(m~2·年))、中氮(m,15g/(m~2·年))和高氮(H,30g/(m~2·年))4个氮沉降水平,从2013年11月开始,每15d进行1次模拟氮沉降,于2014年5月和11月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pH值等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氮沉降背景下(CK),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4.66~16.97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俊强 郭瑞红 李东升 李东 李金功 朱保坤 韩士杰
氮沉降和降水减少耦合作用对我国北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还知之甚少,通过常规的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了对照(CK)、施氮(N,50 Kg/(hm2·a))、降雨减少(RP,-30%)和降雨减少加施氮(RP+N)4个处理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叶凋落物分解和碳、氮元素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6.025~15.167年,椴树的分解速率最快,其次是蒙古栎,红松最慢,三者混合后分解率介于期间。分解系数结果显示: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紫椴叶凋落物的分解;施氮对红松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分解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降雨减少对分解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旱情况下施氮后4种凋落物的分解系数介乎氮沉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