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4)
2023(10977)
2022(9326)
2021(8766)
2020(7475)
2019(16721)
2018(16448)
2017(31630)
2016(17351)
2015(19254)
2014(18852)
2013(18497)
2012(17016)
2011(15320)
2010(15295)
2009(14056)
2008(13559)
2007(11961)
2006(10179)
2005(9178)
作者
(55789)
(46314)
(46282)
(43621)
(29720)
(22815)
(20817)
(18200)
(17641)
(16628)
(15981)
(15683)
(15161)
(14870)
(14860)
(14245)
(14237)
(13850)
(13537)
(13391)
(11980)
(11593)
(11319)
(10534)
(10531)
(10474)
(10276)
(10135)
(9550)
(9496)
学科
(66087)
经济(66008)
管理(47600)
(45734)
(36973)
企业(36973)
方法(34792)
数学(31397)
数学方法(30805)
(18169)
(18015)
(16904)
中国(15896)
业经(13911)
(13816)
贸易(13810)
(13476)
(12292)
农业(11971)
技术(11080)
(10770)
财务(10730)
理论(10714)
财务管理(10700)
(10660)
银行(10594)
企业财务(10197)
地方(10185)
环境(10127)
(10103)
机构
大学(247109)
学院(246612)
(94568)
经济(92655)
管理(90872)
研究(89588)
理学(79640)
理学院(78629)
管理学(76557)
管理学院(76176)
中国(66206)
科学(63163)
(59464)
(53260)
(49224)
业大(48405)
农业(47695)
研究所(45716)
(41432)
中心(40263)
(36679)
财经(33482)
北京(32881)
(32832)
农业大学(31155)
(30738)
(30365)
(29711)
师范(29119)
(28811)
基金
项目(179187)
科学(138553)
基金(131319)
(121747)
国家(120852)
研究(114808)
科学基金(100667)
自然(72115)
社会(71669)
(70511)
自然科(70457)
自然科学(70431)
基金项目(69282)
自然科学基金(69196)
社会科(68009)
社会科学(67988)
(60611)
资助(55466)
教育(52829)
编号(42836)
重点(41466)
计划(38495)
(38139)
(36902)
(36772)
科研(36242)
创新(34707)
科技(34620)
成果(32436)
(32070)
期刊
(94959)
经济(94959)
研究(63047)
学报(56678)
(52339)
科学(47544)
中国(47479)
大学(40428)
学学(39081)
农业(35644)
管理(32277)
(31435)
(20742)
金融(20742)
教育(20328)
(19882)
技术(19421)
经济研究(16778)
业大(16769)
财经(16236)
业经(16141)
(14905)
(13928)
农业大学(13843)
科技(13541)
统计(13072)
林业(13035)
问题(12880)
(12140)
资源(11985)
共检索到35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乾  滑莎  宋小双  赵红盈  遇文婧  范海娟  
通过不同损伤处理模拟地下害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根部,分析测定不同程度损伤后红皮云杉幼苗根部中保护性酶和防御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损伤处理模拟地下害虫取食后,均不同程度诱导了幼苗根部保护酶和防御酶活力的升高,表明模拟昆虫取食后诱导红皮云杉幼苗增加了抗虫性;其中25%损伤诱导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均较对照升高明显,而50%和75%损伤程度诱导与对照相比较有所升高,但不明显;其中25%损伤后5 d CAT活力,25%损伤后12 h和3 d、50%损伤后6 h和10 d SOD活力,25%损伤后3、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乾  刘欣  邓勋  赵红盈  宋小双  范海娟  
以2年生红皮云杉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程度损伤模拟昆虫取食、外源物质茉莉酸(JA)、水杨酸(SA)、茉莉酸和水杨酸(JA+SA)(1:1)混合物处理后,分析不同时间内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损伤模拟昆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后,25%损伤不能诱导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除阿魏酸外,损伤50%和75%后,均不同程度地诱导了红皮云杉幼苗体内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其中损伤75%诱导酚酸含量的变化较损伤50%持续时间长;外源物质处理后,JA、SA、JA+SA均不同程度地诱导了红皮云杉幼苗体内绿原酸、苯乙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降低,而苯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力  郭世荣  阎君  朱为民  
以番茄‘1479’和‘2300’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抗病性,并测定BTH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00 mmol·L-1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抗效果,其中0.50 mmol·L-1BTH处理效果明显,诱导效果可达42.7%。BTH可以提高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能缓解由TYLCV侵染带来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趋势。喷施BTH或接种TYLCV均可提高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但喷施BTH诱导并接种TYLCV...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荣丽  陈万权  陈广艳  黄云  刘太国  蔡治荣  张胜恒  易红华  
以感病材料Thatcher和抗叶锈菌近等基因系TcLr28为材料,麦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用浓度为200 mg/L的BION(有效成分为苯并噻二唑,BTH)喷雾处理并在4d后接种叶锈菌,测定不同时期SOD、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变化的分析表明,经BION诱导后的小麦其体内的SOD、POD、PPO、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诱导小麦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笑宇  于肖夏  于卓  张武全  琚亮亮  薛玉凤  
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以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PPO、SOD和CAT这4种防御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36~96 h时,POD、PPO、SOD活性快速升高,抗病品种底西芮酶活性的增加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大西洋的增加值;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60 h达到最高,但处理时间内酶活性的增加值和品种抗病性不相关。处理96 h以后,POD和SOD的活性仍升高,但酶活性增加值在抗感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PO和CAT的活性增加值降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龙  王丹  俞飞  沈卫东  邹翠翠  张汝民  侯平  
为了探讨酸雨和凋落物对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柳杉幼苗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酸雨(pH 4.0),凋落物(500 g·m-2)和酸雨与凋落物复合等3种处理,测定了短时间(30 d)和长时间(90 d)处理后土壤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酸雨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凋落物极显著地提高其酶活性,复合处理极显著地降低其酶活性(P<0.01);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复合处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短时间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均对其具有抑制作用,长时间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慧芹  刘慧平  韩巨才  
以番茄不同抗性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浸渍法研究了低浓度的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叶片防御酶(SOD、POD、PAL)活性及活性氧(O2-和H2O2)的诱导作用,为探讨病菌毒素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番茄经叶霉菌粗毒素诱导后,抗、感品种叶片的SOD活性下降,但抗病品种的下降比率小,且比感病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活性;抗、感品种的POD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二者间的酶活性变化差异不大;抗、感品种PAL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增加更快,且增加比率高于感病品种;抗、感品种的O2-产率和H2O2含量的变化呈增加趋势,抗病品种的增加比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增加峰值出现早。说明叶霉菌粗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碧华  罗庆熙  张百俊  
试验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而不耐热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梦云  范铭庆  
杉木幼苗用 PEG6 0 0 0渗透胁迫 (- 1.5MPa,- 2 .5MPa) ,在 4 8h内其叶片中 H2 O2 含量和MDA含量明显增加 ,H2 O2 含量从 35.5μmol.g-1分别增加到 4 3.0 μmol.g-1和 4 8.0 μmol.g-1;MDA含量从 170 .5μmol.mg-1分别增加到 349.5μmol.mg-1和 36 5.2 μmol.mg-1,其变化与胁迫强度成正比 ;4 8h后 H2 O2 含量下降 ,但 MDA含量继续增加。与此同时 SOD和 POD活性随胁迫强度加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在 - 1.5MPa和 - 2 .5MPa下渗透胁迫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Salahuddin  董慧  及利  杨立学  
落叶松幼苗在其人工林内难以更新。为探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是否具有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成功定植并替代落叶松更新的潜力,采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Ⅰ:1 300株·hm~(-2)的平地,样地Ⅱ,660株·hm~(-2)的平地;样地Ⅲ,330株·hm~(-2)的平地;样地Ⅳ,660株·hm~(-2)的坡地)下进行人工更新。结果表明:1)样地Ⅰ和样地Ⅱ更适宜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存活,且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成活率均高于青海云杉的;2)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青海云杉的,并且在样地Ⅰ和样地Ⅱ红皮云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青海云杉的;3)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均有较好的外生菌根侵染;4)红皮云杉幼苗的1级根直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皮层厚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同一样地内,2种云杉幼苗的1级根解剖结构除在样地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在其它样地基本无显著差异。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均适宜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存活,但相对高密度的林分更适宜云杉幼苗的生长,且红皮云杉比青海云杉更具生长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超  沙品洁  李秀霞  杨文玲  仲丽  史雪岩  高希武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小麦防御性的影响,考察了吡虫啉、灭多威和氧乐果处理对小麦苗3种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使用杀虫剂的田间推荐浓度、高于和低于其推荐浓度1倍的质量浓度3个处理,考察了吡虫啉、灭多威和氧乐果营养液内吸处理小麦苗后5d内,小麦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7.5和35.0mg/L吡虫啉处理小麦苗后6h时,小麦苗中PAL均受到抑制,活性显著降低,处理后12h时,PAL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上升,分别上升了38.9%和40.0%;100、200和400mg/L灭多威处理小麦苗后12h时,小麦苗中PAL活性显著升高。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凤芝  黄彩红  赵凤艳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丙烯酸为代表性酚酸类物质 ,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 2种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鲜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减小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苯丙烯酸比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 (CK)相比 ,2种酚酸物质对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呈现出先升高、然后下降 ,最后低浓度处理有回升趋势而高浓度无回升趋势 ;对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则呈现出低浓度处理其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回升的变化趋势 ,高浓度处理首先表现为活性降低、然后略有升高、最后下降而无回升趋势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翠芳  刘连涛  孙红春  李存东  
以子叶全展期的棉花幼苗为材料,在1/4 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50,100,200μmol/L SNP(硝普钠)处理棉花幼苗,研究外源NO对棉花幼苗叶片和根系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供体SNP处理使棉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显著降低,SOD、POD活性增加,但是CAT活性下降。10~100μmol/L SN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生理指标之间差异优先表现在叶片中。结果表明,外源N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棉花幼苗的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荣  姚博  张宏  甘瑞勋  李钰  张璠  张宇婧  张振粉  
为明确成团泛菌CQ10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CQ10 Lipopolysaccharide,CQ10-LPSp)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作用,以紫花苜蓿‘巨能551’种子(种子表面消毒组和未消毒组)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浓度(0、0.067和0.134 EU·mL~(-1))和高浓度(0.200和0.267 EU·mL~(-1))的CQ10-LPSp与紫花苜蓿互作,研究CQ10-LPSp对紫花苜蓿幼苗的抗氧化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和防御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未消毒组和消毒组苜蓿幼苗的SOD、POD和PPO、PAL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0.200 EU·mL~(-1)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CAT活性却持续下降。低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幼苗CAT、MDA,PAL和LOX活性都大于消毒组,而POD、SOD和PPO却低于消毒组;高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幼苗CAT和MDA小于消毒组,POD、SOD和PAL高于消毒组。综上所述,紫花苜蓿幼苗对CQ10-LPSp的耐受能力存在浓度阈值效应,其耐受能力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而减弱,耐受阈值为0.200EU·mL~(-1);低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和防御酶活性高于消毒组。研究结果可为脂多糖的开发及诱导紫花苜蓿的先天免疫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胜求  张艳  徐久玮  甘莉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