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0)
- 2023(12531)
- 2022(10583)
- 2021(9636)
- 2020(7916)
- 2019(18203)
- 2018(17970)
- 2017(34352)
- 2016(18704)
- 2015(20592)
- 2014(20449)
- 2013(19885)
- 2012(18526)
- 2011(16872)
- 2010(17133)
- 2009(15598)
- 2008(15112)
- 2007(13257)
- 2006(11965)
- 2005(10856)
- 学科
- 济(84459)
- 经济(84386)
- 业(47828)
- 管理(47225)
- 企(35379)
- 企业(35379)
- 方法(35068)
- 数学(31695)
- 数学方法(31137)
- 农(24001)
- 中国(23977)
- 地方(22862)
- 学(18278)
- 业经(18142)
- 农业(16892)
- 财(16164)
- 贸(15819)
- 贸易(15806)
- 易(15299)
- 环境(13204)
- 地方经济(13191)
- 制(13185)
- 银(12991)
- 银行(12935)
- 发(12584)
- 融(12579)
- 金融(12579)
- 行(12477)
- 技术(12346)
- 理论(11297)
- 机构
- 学院(264836)
- 大学(260933)
- 济(108175)
- 经济(106061)
- 管理(98253)
- 研究(96372)
- 理学(84678)
- 理学院(83659)
- 管理学(81722)
- 管理学院(81288)
- 中国(72464)
- 科学(63645)
- 京(56645)
- 农(56536)
- 所(50993)
- 研究所(46809)
- 业大(46346)
- 财(46214)
- 农业(44641)
- 中心(43479)
- 江(40446)
- 财经(36373)
- 北京(35863)
- 院(34853)
- 范(34541)
- 师范(34024)
- 经(33003)
- 经济学(32638)
- 州(32596)
- 省(32042)
- 基金
- 项目(181974)
- 科学(141724)
- 基金(130808)
- 研究(124347)
- 家(118186)
- 国家(117253)
- 科学基金(98670)
- 社会(78483)
- 社会科(74534)
- 社会科学(74517)
- 省(73144)
- 基金项目(68824)
- 自然(66672)
- 自然科(65146)
- 自然科学(65127)
- 自然科学基金(63919)
- 划(61723)
- 教育(56753)
- 资助(54253)
- 编号(48607)
- 发(44376)
- 重点(42014)
- 部(38283)
- 创(37917)
- 成果(37249)
- 计划(36186)
- 创新(35573)
- 科研(35181)
- 课题(34711)
- 发展(34135)
- 期刊
- 济(119579)
- 经济(119579)
- 研究(73697)
- 中国(56018)
- 农(51814)
- 学报(50103)
- 科学(44622)
- 管理(36521)
- 大学(36482)
- 农业(35389)
- 学学(34938)
- 财(33531)
- 教育(26381)
- 融(24510)
- 金融(24510)
- 技术(23954)
- 业经(21720)
- 经济研究(20566)
- 业(19607)
- 财经(17264)
- 问题(15660)
- 经(14888)
- 统计(14411)
- 业大(13936)
- 资源(13837)
- 科技(13799)
- 版(13577)
- 技术经济(13510)
- 策(13485)
- 商业(13253)
共检索到397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宇堃 孙宗玖
为探讨水热交互作用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模拟温度(对照,增温2、4、6℃,依次用T_0、T_2、T_4、T_6表示)、模拟增水(对照,增水5%、10%、15%、20%,依次用W_0、W_5、W_(10)、W_(15)、W_(20)表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0-10 cm土层中的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植物种类、数量及其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0-10 cm土层可萌发土壤种子库的种子萌发密度和植物多样性随降水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先增后降,但温度和降水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 0.05)。T_2W_(20)处理下萌发密度最大,为350.3粒·m~(-2),较T0W0增加了119%;T6W0最小,为95.5粒·m~(-2),较T0W0下降40%。T2W20处理下可萌发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密度和其中双子叶植物的萌发密度均达到最高,0-5 cm土层依次为350.3和318.5粒·m~(-2),而5-10 cm土层依次为222.9和159.2粒·m~(-2)。随温度和降水增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时间和枯黄期提前。总之,试验设计范围内,降水增加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而温度升高则抑制了种子萌发;适度增温增水(T≤T4, W≤W20)对土壤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而过度增温不增水(T=T6, W=W0)则不利于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郎鹏 王勇辉 徐海量 赵万羽 刘星宏 金额斯别克·木哈德勒 哈勒哈什·唆坦哈机 库丽沙依拉·吾那提汗
为明确温性荒漠草地群落对围栏封育及土壤环境的响应,采取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禁牧年限(未禁牧、禁牧5年和禁牧9年)对春秋牧场草地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与管理春秋牧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禁牧年限的增加,草地群落的平均高度、平均盖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禁牧草地群落(P<0.05);未禁牧的草地群落平均密度显著高于禁牧5年和9年的草地群落(P禁牧5年>未禁牧,但禁牧5年草地群落空间分布较为均匀,而禁牧9年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禁牧年限草地植被生长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含水量(39.7%),其次为土壤pH (9.6%)。围栏禁牧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地群落恢复的有效措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江康威 张青青 王亚菲 李宏 杨永强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下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本研究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轻度放牧(LG)和重度放牧(HG)处理下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探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来看,HG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Chao1和ACE物种丰富度指数(P 0.05)。2)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来看,LG显著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的相对丰度,HG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 <0.05)。3)在HG和LG水平下土壤理化性质并未出现显著变化;4)从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全氮是导致土壤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该结果揭示了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同时为荒漠草地土壤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梦茹 魏岩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是藜科驼绒藜属植物,优良牧草,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通过调查温度、盐分、苞片及贮藏时间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新疆地区心叶驼绒藜的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变温;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0.4mol·L~(-1)开始,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将经过不同NaCl溶液处理14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P>0.05);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0个月萌发率降低至24%。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丽 孙宗玖 刘慧霞 周磊 周晨烨
以新疆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为对象,采用尿素模拟氮沉降,研究了施氮量[0、0.4、0.8、1.2、1.6 g·(m~2·a)~(-1)]和施氮频率(施1次、施3次)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频率对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 0.05),依次为84.75%~89.50%、81.50%~88.50%和16.14~19.17。氮添加显著影响了伊犁绢蒿根长、芽长和幼苗干重(P <0.05)。总之,试验处理范围内氮沉降水平不影响伊犁绢蒿种子萌发出苗,但会抑制其幼苗生长发育,且相同氮添加量下多次施氮会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颖娟 王玉山 李绍舜
研究不同贮藏条件(20℃室温、4℃冷藏、-20℃冷冻和野外土壤埋藏)和时间(3,6,12个月)对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荒漠植物(沙冬青、四合木、长叶红砂、蒙古扁桃及霸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和条件对长叶红砂和蒙古扁桃的种子生活力没有显著影响,12个月后的生活力仍达90%以上;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种子的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贮藏条件和时间对长叶红砂和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也不显著;贮藏条件对四合木和霸王的种子萌发率影响不显著,而贮藏时间对其萌发率影响极显著;贮藏条件和贮存时间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均极显著。种子贮藏和萌发的特点可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杏锁 孙海博 刘一心 和建云 董娇 杨秀云
以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Na_2SO_4、MgCl_2、复合盐(2NaCl+Na_2SO_4)溶液模拟盐胁迫。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5%、1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不大,15%、2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5%浓度处理下的种子没有萌发。2)盐胁迫下Na_2SO_4、复合盐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在浓度为0~0.3%时降低,0.3%~0.6%升高,高于0.6%呈降低趋势;NaCl、MgCl_2盐胁迫下,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NaCl盐胁迫下,幼苗无法生长;幼苗叶面积与Na_2SO_4、MgCl_2、复合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芽长在0.3%浓度Na_2SO_4、MgCl_2和复合盐受到促进作用,在浓度高于0.6%时受到抑制作用;胚根长在Na_2SO_4、MgCl_2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复合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旱和盐胁迫对半枝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查向浩 努热曼古丽·图尔荪 林宁 张胜楠 李有文
【目的】本文分析了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生物量动态规律。【方法】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类型图,结合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类草地区域19个采样点的生物量野外调查数据,对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生物量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类草地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异质性,总生物量在83. 63~4782. 79 g·m-2之间波动,均值为1123. 14 g·m~(-2);地上生物量以灌木为主,草本生物量随海拔增高而显著增多(P 0. 05);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类草地根冠比较大,灌木NPP占比为62. 92%,草地生物量和NPP均与降水具有显著相关性(P 0. 05)。降水是影响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类草地生物量分布的重要因素。【结论】经纬度的变化、不同的海拔梯度、降水量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喀什地区温性荒漠类草地生物量动态分布。
关键词:
喀什地区 温性荒漠类草地 生物量 动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博 蔺雄奎 冯占荣 闫聚辉 李志刚
为了探讨乡土牧草补播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在宁夏盐池县设置了以放牧地(FM)为对照,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单播(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单播(N)、蒙古冰草+牛枝子混播(MN)、蒙古冰草+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混播(MS)和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混播(MX)为补播模式,研究不同补播措施对荒漠草地土壤持水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间土壤持水性的综合排序为M> MS> MN> MX> N> FM。2)所有补播处理的地下生物量均高于放牧草地,且单播牧草的地下生物量M高于N;而处理间地上生物量表现为MS> MX、M、MN> N> FM的趋势。3)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植被地下、地上生物量和表征土壤持水性的指标间显著相关(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由于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单播或与豆科混播均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持水性,进而利于植被的恢复,故而在未来草地补播中应因地制宜采用根系生物量大的牧草进行单播或与其他牧草混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白可喻 杨云卉 张睿洋 韩国栋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生长季内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试验设置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减少,且生长旺季(8月),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比禁牧分别降低了7.47%、41.96%和51.75%;草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P>0.05);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无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旭东 张睿 麦吾丽代·卡哈尔 古丽娜尔·努尔达吾列提 许立新
为研究赤霉素浸种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对多年生黑麦草"麦迪"进行了4种浓度(0、100、200和3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处理。浸种24 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PEG(0、5%、10%和15%PEG)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在第5天时测定发芽势,第14天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芽抑制率、根抑制率和根冠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呈现减小趋势,根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5%和10%PEG胁迫中,赤霉素浸种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在15%PEG胁迫时,200和300 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能够明显缓解干旱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在各干旱胁迫下,200和300 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能降低芽抑制率,且能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根冠比。综上所述,缓解干旱对多年生黑麦草萌发的抑制作用,促进其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处理浓度为200~300 mg·L~(–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亚西 周杨 李杨 刘金平 王丹
为研究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代谢规律及水分胁迫对萌发过程生理调控的影响,连续观测黑麦草种子48 h内吸水情况,设置干旱和淹水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淀粉代谢、无氧呼吸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种子0~24 h为快速吸水期,吸水36 h后趋于饱和。干旱处理显著影响了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率(P <0.05)。本研究结果为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的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彤 段媛媛 李捷 李婕娜 王小正 郭正刚
光伏电站建设时受损植物和土壤性质恢复是光伏电站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陕西省靖边县建成的“伊当湾100 MW光伏电站”为试验区,分析了光伏建设及其不同光伏阵列类型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植物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板间和未干扰区(CK)没有显著差异,但植物群落的盖度、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板下显著低于未干扰区(P<0.05);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在板下显著提高(P<0.05),板间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盖度、地上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表现为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板下显著高于固定可调光伏阵列(P<0.05),而两类光伏阵列的板间表现无显著差异。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板下显著高于固定可调跟踪光伏阵列板下(P<0.05),但两类阵列在板间的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植物群落恢复状况和土壤质量恢复综合评价均表现为板间高于板下。综上,光伏阵列的板下和板间应该依照恢复程度的不同分类施策,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更有利于荒漠草地的生态恢复。本研究为荒漠草地光伏电站建设中光伏阵列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樊后保 臧润国
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对樟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严重地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伤害了幼苗的叶片,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了细胞的透性,使叶汁液和土壤酸化,从而阻碍了幼苗的生长。pH3.5的模拟酸雨尽管对幼苗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但却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pH5.0和pH6.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成珺 赖慧捷 范辉华 林智榕 戴渊 刘爱琴
【目的】研究氮沉降对2种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南方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选择2,6和12 g/L硝态氮(KNO_3)、铵态氮((NH_4)_2SO_4)、混合氮(NH_4NO_3)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抑制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随着KNO_3、(NH_4)_2SO_4、NH_4NO_3质量浓度的升高,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发芽抑制率逐渐提高。由上述5种发芽指标可知,同一氮源下,其不同质量浓度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均表现为2 g/L>6 g/L>12 g/L;同一质量浓度下,3种氮源中以(NH_4)_2SO_4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木荷和卷荚相思均以主成分1能够反映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因此选择主成分1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排名,结果在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各处理中综合排名第1的均为2 g/L(NH_4)_2SO_4处理。【结论】当质量浓度为2~12 g/L时,3种氮源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差异,但最适宜的处理均为2 g/L (NH_4)_2SO_4。
关键词:
木荷 卷荚相思 种子萌发 氮沉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