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4)
2023(10381)
2022(9005)
2021(8275)
2020(7295)
2019(16847)
2018(16742)
2017(32176)
2016(17881)
2015(20117)
2014(20144)
2013(19743)
2012(18094)
2011(16397)
2010(16600)
2009(15532)
2008(15394)
2007(13853)
2006(11730)
2005(10237)
作者
(56412)
(47184)
(47127)
(44667)
(29737)
(22987)
(21344)
(18843)
(17618)
(16698)
(15920)
(15686)
(15043)
(15001)
(14830)
(14666)
(14602)
(14079)
(13597)
(13535)
(12198)
(11708)
(11423)
(10829)
(10577)
(10482)
(10442)
(10434)
(9656)
(9610)
学科
(73345)
经济(73273)
管理(49584)
(48640)
方法(39919)
(39332)
企业(39332)
数学(36244)
数学方法(35641)
(19608)
(17885)
(16744)
中国(16578)
(15445)
贸易(15442)
(15032)
业经(14684)
农业(13012)
地方(12360)
(11894)
(11587)
财务(11549)
财务管理(11519)
理论(11336)
企业财务(10838)
技术(10778)
(10589)
环境(10281)
(10187)
银行(10121)
机构
学院(261916)
大学(261862)
(102637)
经济(100535)
管理(100265)
理学(88006)
研究(87081)
理学院(87007)
管理学(85035)
管理学院(84599)
中国(63560)
科学(60023)
(56335)
(54806)
业大(48510)
(46733)
农业(45314)
(44016)
研究所(43361)
中心(40186)
(38335)
财经(36211)
北京(33843)
(32851)
(31923)
师范(31388)
经济学(31256)
(31109)
农业大学(30424)
(30324)
基金
项目(183598)
科学(141885)
基金(132710)
研究(122192)
(120353)
国家(119410)
科学基金(100249)
社会(75813)
(73635)
社会科(71927)
社会科学(71900)
基金项目(70731)
自然(69830)
自然科(68286)
自然科学(68263)
自然科学基金(67055)
(62559)
教育(57244)
资助(55485)
编号(48147)
重点(42092)
(39402)
(38345)
(38182)
计划(38109)
成果(37161)
科研(36814)
创新(35776)
科技(33981)
课题(33404)
期刊
(102279)
经济(102279)
研究(65346)
学报(52614)
(49286)
科学(45044)
中国(44518)
大学(37759)
学学(36323)
(34280)
管理(33539)
农业(32973)
技术(22576)
教育(22101)
(19092)
金融(19092)
(18615)
业经(17923)
经济研究(17570)
财经(17377)
统计(14977)
(14800)
(14740)
业大(14401)
问题(13985)
(13839)
技术经济(13627)
科技(13511)
商业(13045)
决策(12392)
共检索到360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娟  童新雨  夏晓雨  符群  郭庆启  
【目的】以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处理后的红松籽油为材料,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烹饪温度预处理后的红松籽油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测定脂肪酸组分。根据国标测定热处理前后的红松籽油理化性质。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的羰基价和酸值显著上升(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花  张云  王容  梁攀  刘芳  吴立潮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茶油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茶油应用范围的拓展、茶油品牌的建设及油茶栽培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9个立地的茶油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茶油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了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065%,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感官品质、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不饱和度;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是出油率及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理化品质;决定第4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色泽;2)9个立地茶油的综合品质得分排序为: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下坡>南坡上坡>东坡中坡>东坡上坡,各主成分得分排序与综合品质得分排序间存在差异;3)茶油品质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优于上坡。基于上述结果说明立地是影响茶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茶油的综合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林  孙萍  胡海清  张俪斌  
以红松针叶床层为例,研究风速对其失水系数的影响,为在更多的可燃物类型、更多样的可燃物床层结构和更大的风速范围研究风速对可燃物失水系数的影响提供支持。以当年凋落的红松针叶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风速和床层密实度,在实验室内近恒温湿条件下,每隔0.5 h测定一次针叶床层的含水率,获得含水率动态数据。根据Simard平衡含水率模型,计算各床层的失水系数。利用方差分析研究风速和密实度对失水系数的影响,确定影响因子。以密实度为分类条件,拟合红松针叶床层失水系数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模型,分析风速对失水系数的影响。结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金鑫  毕金峰  胡丽娜  樊一鸣  辛广  
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香菇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选用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以及不同干燥温度(50、60、70℃)对新鲜去茎香菇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了香菇的干燥特性、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微观结构、营养物质、挥发性成分和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干燥工艺为MIRD70℃时香菇干燥时间最短,为532min,水分比和干基含水率都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干燥工艺为MIRD50℃时香菇硬度相对较小,为13237.08g。干燥工艺为HAD50℃时体积收缩率相对较小,为73.77%。干燥工艺为HAD50℃时复水比相对较大,为312.68%,MIRD70℃时复水比为238.19%。干燥工艺为MIRD70℃、60℃和HAD 60℃时总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6.66%、26.22%、26.28%。干燥工艺为MIRD70℃和HAD60℃时粗蛋白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36.61%和36.64%。干燥工艺为MIRD70℃和MIRD50℃时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83mg·100 g~(-1)和2.47mg·100 g~(-1)。所有干燥工艺的香菇维生素B2含量都较鲜香菇明显增加。在6种干燥工艺的干香菇中共鉴定出89种挥发性成分, HAD70℃时干制香菇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主要为1-辛烯-3-醇、异戊醇、正己醇、苯甲醇、苯乙醇、2-苯基-1-丙醇、二甲基三硫醚、2,3,5-三硫杂己烷、甲基磺酰甲烷、乙酸、异丁酸、异戊酸、4-羟基丁酸乙酰酯及丙位戊内酯。不同干燥工艺的单位能耗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MIRD的单位能耗大于HAD,HAD70℃的单位能耗最小,为25.09kJ·kg~(-1),MIRD70℃的单位能耗相对较大,为47.18kJ·kg~(-1)。主成分分析法对干制香菇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单位能耗高于热风干燥,但其他指标都优于热风干燥。过高的干燥温度和过长的干燥时间均会对干香菇的品质有负面影响。此外,中短波红外干燥70℃干燥香菇效果最好,中短波红外干燥60℃干燥效果次之,热风干燥50℃的产品较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群  傅凌韵  郑宝东  宋洪波  张龙涛  许正金  
传统湘西腊肉经蒸煮、油炸和微波3种烹饪方式处理后,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腊肉共鉴定出117种挥发性成分,主体成分为酸类化合物(7种)、酯类化合物(15种)、羰基类化合物(29种)、酚类化合物(38种)、醇类化合物(10种)和碳氢化合物(18种).微波加热形成的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多,达60种,且醇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最多;蒸煮次之,为49种;油炸最少,仅42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静  吴建涛  杨俊贤  陈月桂  谭佳娜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8份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的15个品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除与甘蔗纤维分、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12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蒸煮液糖锤度、蔗渣水分、蒸煮液旋光读数、蔗渣糖度和蔗渣纤维分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7个蔗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主要受蔗汁蔗糖分、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糖度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蔗汁重力纯度的间接作用的影响,甘蔗纤维分则主要受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纤维分、出汁率、蔗渣水分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蒸煮液旋光读数的间接作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存宇  金森  周勇  张吉利  
以红松人工林的针叶为材料,在实验室内根据过去平地无风研究的试验设计,构建不同载量、高度和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在各层级风速条件下,共进行87次平地点烧试验。结果表明:风速在0.9~4.6 m·s-1时,红松针叶床层的风因子为1.24~14.51。现有风因子模型对红松均不适用,模型形式与参数合理化后,幂函数形式模型好于指数函数形式模型,含床层因子的多因子模型好于单因子模型。床层因子中,床层压缩比、含水率对风因子影响显著,二者的误差降低比例分别为3.7%~8.2%和2.9%~5.4%。床层载量与床层厚度对红松针叶床层风因子影响不大。以风速和可燃物床层压缩比为预测因子的多因子形式模型能够解释45.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经玲  朱甫芹  鲁绯  孙君社  
为解决PCA不适合多指标综合分析中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问题 ,采用核主成分分析 (KPCA)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16种腐乳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使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在高维空间进行了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 ,可使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 85 % ,避免了多个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的不一致。应用KPCA得到的腐乳品质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军  冯永祥  吕艳东  
对163份寒地早粳稻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吉林和黑龙江早粳稻品种(系)163个中:有67.5%的品种的整精米率和58.3%品种的直连淀粉含量能够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分别仅有6.1%和1.2%的品种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低。在选出的4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碾磨因子和外观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5.7%,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寒地水稻品质育种应首先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建基  祁建民  王晓飞  徐建堂  刘林锋  李爱青  
选用74份不同来源的红麻种质资源,对10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皮厚、单株生皮重3个性状对单株干皮重和纤维支数有重要影响;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分别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52.68%)、茎秆皮骨构成因子(12.96%)、纤维品质构成因子(10.77%)及晒干率构成因子(9.18%),其累计贡献率达85.61%.因此,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选择植株较高、中等茎粗、韧皮较厚、晒干率较高和品质优良的材料,以确保高产优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沁  吴珂剑  谢雯雯  贾丹  熊善柏  
采用4段加热法烹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头汤,研究加热电压、沸腾时间、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鱼头汤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电炖锅烹制鱼头汤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烹饪模式对鱼头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电压、沸腾时间、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均对鱼头汤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经正交试验得到的电炖锅熬制的鱼头汤最适宜烹制条件为:加热电压180V、沸腾时间20min、保温温度75℃、保温时间60min。采用该烹制工艺制作的鱼头汤的营养成分及感官评分显著高于电饭煲烹制的鱼头汤,电子舌及电子鼻检测表明两者滋味及气味相似。采用SPME-GC-MS分析发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瑞  胡笑涛  王文娥  苏苑君  乔源  张栋  
为了探究营养液浓度对水培菠菜的产品、质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植物工厂水培菠菜试验,以日本园试配方标准营养液为基准,设置1,3/4,1/2,1/4,1/8倍,比较不同浓度对菠菜产量、品质、营养元素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倍浓度园试配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8倍浓度处理硝酸盐显著较低,1,3/4,1/2倍处理下的硝酸盐均超出国家标准,1,3/4倍处理的Vc含量显著较高;营养液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是1/2倍浓度,在低浓度处理下的元素利用效率普遍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前3名是:1/8,1/4,1/2倍浓度,分别得分1.600,1.544,1.54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盖群  佟万红  桂仲争  危玲  曾益春  曾贞  殷浩  刘刚  郑继川  姚永权  李永远  
对28份果桑品种资源的水分、还原糖、总糖、总酸、p H值、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共7个主要理化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为理化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要大于85%,分析表明能体现果桑主要理化性状的主成分有3个,分别是总酸、水分以及可溶性固形物,这3个主成分代表的果桑品种经济性状的综合信息超过了96.943%。进一步构建了3个用于计算各样本主成分分值的函数式,经过排列比较,获得理化性状较优的前10个品种依次是剑阁18号、川桑83-6、天全16号、台湾果桑72C002、台湾果桑46C019、江椹7号、江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