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8)
2023(9538)
2022(8095)
2021(7382)
2020(6194)
2019(14134)
2018(13925)
2017(26447)
2016(14661)
2015(16215)
2014(15998)
2013(15520)
2012(14047)
2011(12767)
2010(12788)
2009(11484)
2008(11057)
2007(9603)
2006(8335)
2005(7278)
作者
(46024)
(38408)
(38190)
(36260)
(24212)
(18757)
(17049)
(15179)
(14588)
(13568)
(13291)
(12852)
(12464)
(12248)
(12111)
(11818)
(11713)
(11472)
(11026)
(10986)
(9967)
(9560)
(9312)
(8842)
(8764)
(8473)
(8422)
(8336)
(7907)
(7723)
学科
(56864)
经济(56773)
管理(42642)
(38077)
(31166)
企业(31166)
方法(29542)
数学(27048)
数学方法(26488)
(15953)
(14983)
(13329)
环境(13248)
中国(13075)
业经(11884)
(11474)
(11230)
贸易(11226)
(10964)
农业(9761)
(9369)
(8753)
技术(8655)
理论(8646)
(8536)
银行(8476)
地方(8148)
(8065)
(8054)
(8049)
机构
学院(208840)
大学(208702)
(80761)
管理(79698)
经济(79256)
研究(71506)
理学(70106)
理学院(69348)
管理学(67630)
管理学院(67313)
中国(52285)
科学(50057)
(46934)
(44382)
业大(41461)
(38170)
农业(37068)
研究所(35593)
(34667)
中心(32301)
(29806)
财经(28355)
北京(27756)
(26701)
(25857)
农业大学(25288)
经济学(24528)
(24218)
(23779)
师范(23749)
基金
项目(153227)
科学(118163)
基金(111758)
(103046)
国家(102323)
研究(98991)
科学基金(85579)
社会(62247)
(60902)
自然(60576)
基金项目(59221)
自然科(59189)
自然科学(59167)
社会科(59092)
社会科学(59076)
自然科学基金(58103)
(51808)
资助(46642)
教育(45510)
编号(36929)
重点(35250)
计划(32483)
(32212)
(31666)
(31380)
科研(30746)
创新(29789)
科技(29320)
大学(27082)
成果(27058)
期刊
(80067)
经济(80067)
研究(50847)
学报(46285)
(40858)
科学(39105)
中国(36644)
大学(33840)
学学(32874)
管理(27504)
农业(27190)
(25688)
技术(17187)
教育(15853)
(15836)
金融(15836)
(15404)
业经(14768)
林业(14240)
业大(13787)
经济研究(13603)
财经(13524)
科技(12164)
(12092)
统计(11611)
(11496)
(11016)
问题(10871)
农业大学(10571)
技术经济(9944)
共检索到287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晓  胡靖宇  刘静波  王丽娟  朱琳  刘苑秋  
【目的】探索楠木×杉木混交林可持续性经营策略,并且为我国森林碳汇的估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中亚热带楠木×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获取相应数据,应用FORECAST混合型模型,模拟不同立地条件和初植密度下(4000,3000,2500,2000,1600株/hm2)楠木×杉木混交林在未来300年(6个轮伐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结果】在300年的模拟时间里,不同初植密度多代连栽的楠木×杉木混交林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碳储总量、土壤碳储量、生态系统碳储量以及年均固碳量都有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曹小玉  唐涛  
以金洞林场杉木纯林、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和混交比例的林分进行研究,将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林分密度和混交比例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为人工混交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按其混交比例分为类型Ⅰ(10杉)、类型Ⅱ(9杉1楠)、类型Ⅲ(7杉3楠)、类型Ⅳ(5杉5楠)4种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同种类型林分设置3个密度等级,低密度(A:600~1 000株/hm2)、中密度(B:1 200~1 600株/hm2)、高密度(C:2 000~2 400株/hm2),对比分析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从类型Ⅰ至类型Ⅳ随着闽楠比例的增加其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增加。林下灌木及草本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类型Ⅳ>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林分密度及混交比例与林下灌木及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家胜  陈有全  金远东  于林  陈家明  
杉木与拟赤杨混交类型应选择在缓坡、低洼、有季节性积水的地块造林,采用1:1行间混交方式,这样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层林相,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大多数山坡地块上,到中龄林时形成了同层林,拟赤杨有被淘汰的趋势,而杉木长势良好,高径生长量比纯林杉木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任好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图9参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赖国桢  曹梦  潘萍  欧阳勋志  国瑞  向云西  吴自荣  
以飞播马尾松为研究对象,根据马尾松与木荷的树种组成比例,以不同混交比例的马尾松、木荷飞播林(Ⅰ:10马、Ⅱ:8马2木、Ⅲ:7马3木、Ⅳ:6马4木)为对象,设置标准样地,比较研究不同混交林植被层碳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乔木层碳密度范围为35.6456.04 t·hm(-2),从大到小依次是类型Ⅳ>Ⅲ>Ⅱ>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下植被层碳密度范围为0.610.86 t·hm(-2),表现为类型Ⅰ>Ⅱ>Ⅲ>Ⅳ,不同类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凋落物层碳密度范围为0.321.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玉国  郑小贤  刘波云  赵娜  侯绍梅  
【目的】研究杉木的生长过程,编制杉木碳储量密度控制图,为林业生产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方法】以福建省将乐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和2007年两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固定样地资料,先确定杉木林分3个地位级的划分标准,再根据已有的杉木林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式,取含碳率为0.5,推算杉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最后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密度的杉木碳储量估计模型。【结果】编制了福建将乐林场不同地位级的杉木碳储量林分密度控制图,图中包含了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举例说明了该图的使用方法,对于林分平均直径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盛  谢锦升  王义祥  刘艳丽  岳永杰  于占源  
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C库总量为2 2 2 5 0 8t hm2 ,比纯林增加了 2 1 85 %,其中活植物体部分和土壤碳库分别为 139 75 5t hm2 和 80 2 81t hm2 ,分别占C库总量的 6 2 81%和 36 0 8%.混交林和纯林杉木乔木层有机碳年均积累量 6~ 11年最大 ,分别达 7 35t hm2 和 5 79t hm2 .混交林乔木层 2 7~ 2 8年C净固定量为 7 970t hm2 ,折算成CO2 为 2 9 2 2 3t hm2 ,是纯林的 1 19倍 ,其中凋落物和死细根C年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林瑞余  谢锦升  陈银秀  
应用连续土芯法和热值测定对福建三明地区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的能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以揭示杉阔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维持地力机制差异 .结果表明 ,混交林群落细根的能量现存量达 10 371MJ m2 ,是纯林群落的 1 17倍 ,其中杉木、观光木、林下植被细根分别占 72 12 % ,14 88%和 13 0 0 % ;而不同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何宗明  谢锦升  刘剑斌  
通过对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净生产力的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群落的总年净增量达9 899t·hm- 2 a- 1 ,是纯林的 1 15倍 ,其中乔木层的是纯林的 1 30倍 ,而纯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则分别是混交林的 1 0 6倍和 1 93倍。混交林和纯林群落总凋落物分别为 6 75 9t·hm- 2 和 6 80 4t·hm- 2 ,其中混交林乔木层的是纯林的 1 0 5倍 ,而纯林林下植被层的则是混交林的 1 39倍 ;混交林和纯林细根枯死物年归还量分别占相应地上年凋落物量的 35 6 6 %和 33 42 % ,乔木层枯死细根在群落细根年枯死量中占 80 %以上 ,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 4~ 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芳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86 44%和30 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木光皮桦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图 2表 3参 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梓晴   段爱国  
【目的】建立适用于不同产区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以便准确估算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方法】基于四川、广西、江西和福建共109株杉木的树干、树皮、枝、叶和根实测生物量数据以及四川、广西和福建共40株杉木的树干、枝、叶和根的含碳量实测数据,建立不同产区、不同林龄和综合产区成熟林的可加性生物量、碳储量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对可加性模型系统中的参数进行联合估计,并用调整后确定系数R_a~2和总相对误差TRE检验模型拟合精度。【结果】1) 4个产区和不同林龄杉木生物量模型的R_a~2为0.635 0~0.995 8,TRE为-17.88%~21.39%,树干、树皮和全株生物量模型的R_a~2均在0.91以上,适用于建模地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预测。广西分侧根拟合的生物量模型除一级侧根外,R_a~2均在0.80以上,TRE为-5.42%~7.21%,可用于预测广西杉木人工林侧根生物量。枝、叶、根的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较干、树皮低。2)四川、广西和福建3个产区碳储量模型R_a~2为0.805 0~0.994 0,TRE为-19.34%~19.84%,树干、根和全株模型R_a~2在0.93以上,适用于各地区杉木人工林碳储量预测。枝、叶的碳储量模型拟合精度较干和根低。3)不同产区的生物量、碳储量模型通用性存在地域差异,位于中亚热带西区的四川生物量模型通用性最差,位于南亚热带的广西带皮干和全株生物量模型通用性较好,位于中亚热带东区的福建和江西生物量模型可进行相互预测;南亚热带广西的碳储量模型通用性最好,而四川和福建的碳储量模型仅适用于本地碳储量预测。4)综合生物量模型R_a~2为0.733 5~0.966 9,根据交互检验结果,综合模型可准确估算不同产区成熟林和福建幼龄林、中龄林的带皮干和全株生物量,TRE为-10.47%~19.88%;还可对江西和福建成熟林及福建中龄林除枝以外的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进行准确预测;综合碳储量模型R_a~2为0.802 9~0.982 6,除对广西杉木人工林枝碳储量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以外,其他检验样本TRE为-9.57%~15.70%,说明模型的通用性好,可准确预测不同产区的杉木人工林各器官和全株碳储量。【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均适用于建模地生物量和碳储量的预测;模型的通用性受产区差异的影响;综合模型可用于不同地区生物量和碳储量的预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严逸伦  严其鹏  胡立中  
采用蒽酮比色法、Warburg呼吸计法分别研究了杉木、檫树及其混交林吸收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呼吸速率 ;用愈创木酚法及双缩脲法测定了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浸出液中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结果表明 :①杉檫混交林根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比对应的纯林小 ;②纯林杉木根系的浸出液电导率和浸出液蛋白质含量比混交林根系大 ,而檫树根系与杉木根系的结果相反 ;③混交林杉木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呼吸速率则要明显大于纯林杉木 ,而混交林檫树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则要小于纯林 ,纯林檫树与混交林檫树根系的呼吸速率变化不大。表 1图 4参 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国钦  
枫香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及生态特性研究表明 ,枫香与杉木混交种间关系协调 ,林分生长量和生产力较高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 ,可以调节林分小气候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营造枫香杉木混交林是改造杉木低产林、防治地力衰退及扩大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植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 ,值得推广应用。表 7参 1 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薛秀康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