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0)
- 2023(18645)
- 2022(16072)
- 2021(14921)
- 2020(12685)
- 2019(29547)
- 2018(29669)
- 2017(57094)
- 2016(31211)
- 2015(35621)
- 2014(36180)
- 2013(35891)
- 2012(33575)
- 2011(30553)
- 2010(31179)
- 2009(28898)
- 2008(28551)
- 2007(25657)
- 2006(22600)
- 2005(20541)
- 学科
- 济(143905)
- 经济(143766)
- 管理(87851)
- 业(83387)
- 企(67785)
- 企业(67785)
- 方法(60833)
- 数学(52909)
- 数学方法(52122)
- 中国(37031)
- 农(36251)
- 地方(33302)
- 学(31728)
- 财(31009)
- 业经(29802)
- 农业(24386)
- 贸(23997)
- 贸易(23983)
- 制(23771)
- 易(23123)
- 环境(22563)
- 理论(22164)
- 和(21337)
- 银(20577)
- 银行(20515)
- 融(20369)
- 金融(20366)
- 行(19653)
- 技术(19593)
- 务(18810)
- 机构
- 大学(457864)
- 学院(457154)
- 济(186904)
- 经济(182770)
- 管理(175845)
- 研究(159409)
- 理学(150944)
- 理学院(149157)
- 管理学(146330)
- 管理学院(145508)
- 中国(119202)
- 科学(100395)
- 京(99379)
- 财(83900)
- 所(83098)
- 农(78096)
- 研究所(75543)
- 江(71830)
- 中心(71573)
- 业大(69058)
- 财经(66405)
- 北京(63334)
- 范(61814)
- 师范(61183)
- 农业(61133)
- 经(59909)
- 院(57294)
- 州(56158)
- 经济学(55986)
- 经济学院(50134)
- 基金
- 项目(301258)
- 科学(234678)
- 研究(218149)
- 基金(215444)
- 家(188187)
- 国家(186606)
- 科学基金(158666)
- 社会(135121)
- 社会科(127905)
- 社会科学(127868)
- 省(119114)
- 基金项目(113712)
- 自然(103841)
- 自然科(101336)
- 自然科学(101309)
- 教育(100765)
- 划(99888)
- 自然科学基金(99448)
- 资助(90867)
- 编号(89832)
- 成果(73607)
- 重点(67966)
- 发(66857)
- 部(65983)
- 课题(62769)
- 创(61397)
- 科研(57682)
- 创新(57349)
- 教育部(55850)
- 大学(55569)
- 期刊
- 济(214036)
- 经济(214036)
- 研究(136586)
- 中国(91272)
- 学报(73610)
- 农(70580)
- 科学(67254)
- 管理(65059)
- 财(63914)
- 大学(54758)
- 教育(52263)
- 学学(51426)
- 农业(48408)
- 技术(41943)
- 融(40740)
- 金融(40740)
- 业经(34458)
- 经济研究(34241)
- 财经(32425)
- 经(27712)
- 问题(27580)
- 业(25550)
- 图书(24615)
- 技术经济(24176)
- 统计(23045)
- 理论(21457)
- 科技(21267)
- 商业(21118)
- 版(21013)
- 资源(20921)
共检索到689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斌
“苏南模式”重政府作用,“温州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两种发展模式的差异既是由于两地独特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及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的,也渗透着当地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政策偏好。两种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化为“苏州模式”与“浙江模式”。在新的条件下,两种模式之间相互借鉴,但仍会保留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苏州模式 科学发展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
江浙沪 开放型经济 发展模式 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冰,王赛花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并比较了江苏省和浙江省经济周期演变发展过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影响度的差异,得出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对地区生产总值变动的影响更强且更具规律性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虹
用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就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浙江、上海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比较。从短期效应看当年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地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对上海的效应最大,浙江次之,江苏最小。从长期效应看,超前两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浙江、上海经济增长的长期供给创造以及溢出作用明显,对浙江的效应最大,上海次之,江苏最小。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量"的影响,故提出吸引更多高质外资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善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江苏、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卞显红
认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六种:周庄模式、乌镇模式、朱家角模式、南浔模式和同里模式。在对江浙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几种模式的特征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文化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芳芳 濮励杰 张健 赵艳 朱明
利用198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数据,基于邻接和距离规则定义空间权重矩阵,采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邻接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联系强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88—1993年,苏南与苏中、苏北空间差异并不显著;②1994—1996年,全省经济布局极化现象显著增强;③1997—2003年,极化现象有所缓解;④2004—2008年,苏南与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基于距离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初步推断江苏省县域经济之间正的空间关联性影响范围在240 km之内。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沿江地带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2009年前还有很大改观,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带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鑑民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劳动力配置体制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转型未能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以任职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大力开展和实施以独立择业和广泛就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结点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手段的最佳选择。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动态要求,迅速对专业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修改充实和更新,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应针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瞄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开展和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和内容特征的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独立择业能力和广...
关键词:
浙江经济 结构优化 创业教育 模式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明霞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有效发展模式。文章从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要素和生态效率的角度,结合脱构理论构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实现浙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脱钩理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淑芬 耿慧志
通过突破行政边界“跳跃式”空间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了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区域效益帕累托改进。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强行政导向的帮扶型反向飞地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但目前缺少对这一类型飞地的深度分析。研究了帮扶型反向飞地设立的内在逻辑和浙江省“产业飞地”的创新突破,剖析了其在要素配置、存量盘活、扩大税源等方面的双赢效应,也指出了面临的发展困境:过度追求新兴产业造成产业同质化、权责和利益冲突影响建设进程、话语权缺失阻碍增长极效应反哺。最后,从加强区域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优化权责划分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本地产业平台有效承接增长极效应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的优化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葛振林 缪卓然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土地闲置、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生产形式单一、乡村文明失落等一系列"农村空心化"问题。本文选取宁海县南岭村、双林村、峡山村等3个典型村作为调研对象,对村集体、村民、企业、政府部门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总结提出了"政府全力支持,引进企业社会资本,鼓励村民主体参与,村集体协调"的"PPVC"发展模式。并基于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等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了该模式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强力支持、村集体发挥积极作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外来企业投资促进、农民具备职业技能。
关键词:
乡村经济 空心化 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静和
浙江省山区县艰难地实现了温饱,但同时又出现了人口、资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它与半山区县和平原县的经济发展差距。文章对3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了比较分析,寻找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山区向小康水平发展需要选择的发展模式。要明确山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以及开发山区依靠谁;要运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推进山区工业化;要拼弃传统习惯推进山区集镇化。现在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是把山区置于现代社会之中,是在人口、资源、社区、经济协调中求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自然,社会和经济面貌,逐步实现小康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锦铭 娄金华
在明确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因素,提出其划分标志,并依据此划分标志和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划分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
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琰 方雯
该文在分析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生态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资源系统的消耗程度,进而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可持续性。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中印经济 增长模式 可持续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萍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博弈论的知识,探讨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提出了要致力于建设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