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791)
- 2022(8751)
- 2021(8518)
- 2020(7162)
- 2019(16090)
- 2018(16263)
- 2017(30369)
- 2016(17005)
- 2015(19902)
- 2014(20142)
- 2013(19052)
- 2012(17152)
- 2011(15579)
- 2010(15817)
- 2009(14748)
- 2008(14559)
- 2007(12956)
- 2006(11614)
- 2005(10974)
- 学科
- 济(71000)
- 经济(70925)
- 管理(42266)
- 业(39096)
- 方法(32001)
- 企(31573)
- 企业(31573)
- 数学(27901)
- 数学方法(27313)
- 中国(25852)
- 农(19615)
- 业经(16078)
- 贸(14433)
- 贸易(14419)
- 易(14099)
- 制(13948)
- 理论(13880)
- 财(13565)
- 教育(12843)
- 学(12809)
- 农业(12475)
- 地方(12119)
- 银(11681)
- 银行(11675)
- 行(11282)
- 融(10541)
- 金融(10539)
- 发(10422)
- 和(10116)
- 体(9992)
- 机构
- 大学(239146)
- 学院(233091)
- 济(99125)
- 经济(97166)
- 管理(85446)
- 研究(82858)
- 理学(72572)
- 理学院(71699)
- 管理学(70018)
- 管理学院(69591)
- 中国(64132)
- 京(52348)
- 科学(47118)
- 财(44714)
- 所(40363)
- 中心(37249)
- 研究所(36457)
- 江(35654)
- 财经(35291)
- 范(34767)
- 师范(34514)
- 北京(34143)
- 农(33392)
- 经(32269)
- 经济学(31825)
- 业大(29852)
- 院(29755)
- 经济学院(28531)
- 州(28258)
- 师范大学(27897)
- 基金
- 项目(149351)
- 科学(119036)
- 研究(113767)
- 基金(108841)
- 家(93793)
- 国家(93027)
- 科学基金(79979)
- 社会(73584)
- 社会科(69805)
- 社会科学(69790)
- 省(56004)
- 教育(55576)
- 基金项目(55068)
- 自然(48794)
- 划(48233)
- 自然科(47823)
- 自然科学(47815)
- 自然科学基金(46980)
- 编号(46402)
- 资助(46070)
- 成果(40360)
- 部(34531)
- 重点(34299)
- 课题(33706)
- 发(32298)
- 国家社会(31058)
- 大学(30954)
- 创(30917)
- 教育部(30422)
- 中国(28987)
共检索到369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茹宁 闫广芬
中国大学自清末以来的百年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模仿日、德、美、法和苏联大学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国大学百年现代化进程虽以西方模式为显性主导,但却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隐性运作的,模式频繁转换的背后恰恰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选择怎样一种大学模式来整合西方学术文化的问题。这一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打造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办学模式 现代化 传统学术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彬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光临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简而言之,大学理念是指大学校长用什么指导思想办大学,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办学首先是理念办学,没有理念的大学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没有科学的大学教育理念,其教育的行为是短暂的,目标是片面的,发展是被动的。大学理念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即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办学结果。大学校长是大学办学方向的主要掌握者,其选择方向的依据即是他持有的大学理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陈红
在高职教育"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规律、文化特质、人际关系冲突已成为一种常态,影响了"双主体"办学的价值、心理、文化和管理基础,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文化冲突管理,建立有效的冲突管理、利益共享、文化认同、沟通疏导、民主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双主体"办学的需要。
关键词:
“双主体”办学 校企文化冲突 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力
针对一批新办地方多科性院校的涌现,笔者根据所在高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要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其次要坚持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再次要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提高科研水平;要发挥地方优势,以特色办学。
关键词:
新办地方多科性院校 办学理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作为制度的教育及其枢纽意义——以"现代化"为视域教育之重要,非仅在于其教化育人之功、国家长治久安兴国之本,更在于其扮演着社会金字塔的枢纽性资本转换调节器的角色。故此,大凡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乃至一姓朝代之兴替、转型,它既是首当其冲必遭调整的重点领域,又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强
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大学理念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研究院制度等模式。19世纪末以来,美国创造性地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开创了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巨型大学的模式。在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时有必要借鉴巨型大学的模式,实现多重理念在大学的融合,使大学体现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理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理念。
关键词:
博雅教育 专业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巨型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英杰 张金宝
提出并阐述了"老年大学+"办学理念,以山东省老年大学为例探讨了实践操作机制,对当前我国老年大学,特别是省市办老年大学转型发展,推进现代老年教育体系和积极老龄化社会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老年大学+” 办学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浩
"生本"理念下,由文化价值差异和权利争夺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大学英语教师若想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就需要对各种文化进行整合,在交流与扬弃的教学过程中促进文化发展。
关键词:
“生本”理念 大学英语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纪平
理念文化是大学精神类文化要素的概括、提炼与升华,是大学文化的思想精髓。本文在系统地总结、研究广播电视大学的历史与独特文化基础上,提出了电大理念文化基本内核,即广播电视大学理念文化的灵魂是使命,主题是价值,核心是开放,而文化的特质则是创新。广播电视大学理念文化的新发展应当是可持续发展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志海 张君 耿艳秋 王丕武 蔚荣海 邵玺文
为了适应农林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实施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学习国外高等农业院校课堂先进理念,构建适合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和实践需求为核心,依托学生基础知识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建新知识并解决问题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局面,教师作导演,学生作演员,形成主动教与学的新型课堂。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欢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人类文化领域的主题。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文教育产生了一些冲突与弊端。深刻分析造成这些弊端与冲突的根源,促进科学教育技术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发展,对实现我国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人文教育 冲突与消解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紧紧抓住改革、稳定、发展、质量、特色、水平六个关键词,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办学理念 科学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许联
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和自治为生命的价值信念系统,此信念系统潜意识地作用于其承载者的行为系统。大学文化冲突是大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冲突的焦点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西方大学的学术自治是以学术团体的力量和理性精神来保证的,形成了与中国大学截然不同的学术文化。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同大学学术文化冲突之间息息相关的特殊关系。中国大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人的人格和大学学术自由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重塑每个现代知识人的独立批判人格才能从根源上缓解当前大学文化的冲突,促使大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冲突 知识人 学术自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