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1088)
- 2022(8999)
- 2021(8750)
- 2020(7180)
- 2019(16699)
- 2018(16943)
- 2017(30584)
- 2016(17658)
- 2015(20522)
- 2014(20747)
- 2013(19453)
- 2012(17707)
- 2011(16304)
- 2010(16721)
- 2009(15266)
- 2008(14977)
- 2007(13495)
- 2006(12229)
- 2005(11799)
- 学科
- 济(71329)
- 经济(71255)
- 管理(41719)
- 业(38876)
- 方法(31061)
- 企(30222)
- 企业(30222)
- 中国(28935)
- 数学(27946)
- 数学方法(27330)
- 教育(21448)
- 农(20179)
- 业经(15225)
- 学(14884)
- 理论(14691)
- 贸(14609)
- 贸易(14594)
- 财(14424)
- 制(14279)
- 易(14160)
- 农业(12851)
- 地方(12168)
- 发(12100)
- 银(11819)
- 银行(11812)
- 行(11406)
- 融(10615)
- 金融(10614)
- 教学(10506)
- 体(10152)
- 机构
- 大学(246582)
- 学院(240294)
- 济(100082)
- 经济(97983)
- 研究(89389)
- 管理(84506)
- 理学(71501)
- 理学院(70618)
- 管理学(68957)
- 管理学院(68486)
- 中国(65891)
- 京(55310)
- 科学(50625)
- 财(45849)
- 所(44455)
- 范(41308)
- 师范(41049)
- 研究所(40101)
- 中心(39290)
- 江(37850)
- 北京(36778)
- 财经(35615)
- 教育(34917)
- 农(34551)
- 师范大学(33643)
- 经(32502)
- 经济学(32098)
- 院(31896)
- 业大(30249)
- 州(29804)
- 基金
- 项目(150763)
- 科学(120988)
- 研究(117743)
- 基金(108424)
- 家(93594)
- 国家(92753)
- 科学基金(78957)
- 社会(74376)
- 社会科(70332)
- 社会科学(70314)
- 教育(62341)
- 省(57085)
- 基金项目(54386)
- 划(50790)
- 编号(49078)
- 自然(47923)
- 自然科(46947)
- 自然科学(46939)
- 自然科学基金(46098)
- 资助(46089)
- 成果(43336)
- 课题(37735)
- 部(36137)
- 重点(35605)
- 发(33540)
- 教育部(32004)
- 年(30868)
- 创(30832)
- 国家社会(30828)
- 性(30058)
共检索到38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彬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既是一种手段化的行为趋向,又是模范化了的活动方式。模式由于揭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方法、措施、途径等,因而为人们趋向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行为提供了一般的手段。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内涵、类型,对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作了深入分析,并概括为后发外生型、目标发展型、政府推动型、双重任务型、重心偏低型和切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型等6种模式。
关键词:
模式 西藏 高等教育 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不是其内部独立要素的反映,而是高等教育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具有共性的特殊关系的体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智运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而言,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说它是"后发"的,是说"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在中国出现得较晚;说它是"外生"的,主要是指它不是由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渐进演化而来,而主要是在外部力量刺激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进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成都七中夏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献忠 伍星怡 聂羽西 成明洁 王永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战略支撑。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多元主体参与,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关于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流动化办学模式之思考刘振天在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高教整体功能的讨论中,人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笔者认为深化高教改革,极有必要确立实施大学生流动化办学模式(简称“流动化办学模式”)。一、流动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平
关于减负问题的两点思考杨俊平(山东省冠县农业委员会)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到有两个问题比较棘手,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参考。(一)县乡财政体制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是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志伟 戚满均
一、商业“四放开”的成效值得肯定,但不能估价过高自1991年元月重庆市进行商业“四放开”试点后,全国各地都相继进行了商业“四放开”的试点和推广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商业“四放开”的成效已初露端倪。从理论上讲,放开经营,作价灵活,强化了企业竞争机制,使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分配放开,奖勤罚懒,强化了动力机制,使企业真正向多劳多得迈进;用工放开,实行双向选择,强化了职工的风险机制,使职工有了危机感,紧迫感。从实践看,商业“四放开”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如重庆市,1991年全市商业供销系统销售总额达到100亿元,比上年增长8%。实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新才
关于科技兴农的两点思考高新才(兰州大学经济系兰州730000)农业再上新台阶,从发展战略上看,科技兴农才是中国农业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极为有限的人均耕地资源,使我们没有别的路子可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提高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魏杰
一、为什么要推进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来看,教育产业化非常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需求增长,解决目前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人类有两种需求,一种是物质产品需求,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茹宁 闫广芬
中国大学自清末以来的百年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模仿日、德、美、法和苏联大学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国大学百年现代化进程虽以西方模式为显性主导,但却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隐性运作的,模式频繁转换的背后恰恰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选择怎样一种大学模式来整合西方学术文化的问题。这一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打造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办学模式 现代化 传统学术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