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1)
2023(9276)
2022(7363)
2021(6950)
2020(5664)
2019(13160)
2018(12867)
2017(24763)
2016(13062)
2015(14972)
2014(14955)
2013(14318)
2012(12933)
2011(11657)
2010(12557)
2009(12030)
2008(10835)
2007(9815)
2006(8869)
2005(8448)
作者
(36002)
(29493)
(29206)
(28251)
(18844)
(14121)
(13421)
(11390)
(11244)
(10733)
(10202)
(9896)
(9597)
(9326)
(9216)
(8984)
(8773)
(8600)
(8504)
(8360)
(7484)
(7242)
(7097)
(6951)
(6787)
(6696)
(6648)
(6621)
(6049)
(5862)
学科
(52525)
经济(52467)
管理(35501)
(35388)
(29808)
企业(29808)
(27305)
金融(27303)
(24752)
银行(24749)
(24039)
方法(23595)
中国(22510)
数学(20935)
数学方法(20370)
(14588)
(14509)
(14391)
业经(12880)
地方(12819)
(11334)
贸易(11319)
理论(11282)
中国金融(11116)
(11055)
农业(9830)
(9191)
财务(9145)
财务管理(9127)
(8868)
机构
学院(178571)
大学(176807)
(73486)
经济(71608)
管理(67119)
研究(57667)
理学(56347)
理学院(55818)
管理学(54602)
管理学院(54289)
中国(52655)
(36957)
(36701)
科学(32071)
中心(30015)
财经(28426)
(28120)
(27885)
(25645)
(24901)
研究所(24766)
(23668)
北京(23612)
(23021)
经济学(22866)
师范(22810)
业大(22563)
(22375)
银行(21597)
财经大学(21270)
基金
项目(112603)
科学(88188)
研究(85827)
基金(79913)
(67994)
国家(67403)
科学基金(58317)
社会(53588)
社会科(51054)
社会科学(51040)
(44626)
教育(40908)
基金项目(40444)
(37355)
编号(36278)
自然(35974)
自然科(35212)
自然科学(35207)
自然科学基金(34539)
资助(34517)
成果(30570)
课题(26191)
重点(25647)
(24946)
(24310)
(24249)
项目编号(22677)
创新(22615)
(22161)
(21951)
期刊
(83138)
经济(83138)
研究(58321)
中国(39720)
(36159)
金融(36159)
(28312)
管理(26548)
教育(24812)
(24037)
学报(23197)
科学(21783)
大学(18884)
技术(17862)
学学(17457)
农业(15156)
财经(13999)
经济研究(13828)
业经(13421)
(12020)
国际(10788)
问题(10483)
统计(10362)
(10155)
理论(9536)
(9397)
图书(9129)
实践(8672)
(8672)
技术经济(8580)
共检索到289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秦聪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给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点战略性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再斌  黄运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亮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有全局性的国家战略。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积聚,品种的创新和金融服务的优化是重中之重。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商业银行必须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塑造企业品牌的个性特征,努力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以自身品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先进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实践及其作用,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品牌战略时的切入点以及具体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  
首先对现有的各种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观点与政策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通过建设离岸金融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种流行观点的缺陷及其理论根源。提出了在考虑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时,必须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出发,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增长首先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上海建设国际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志刚  
上海、台北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比较及应采取的完善措施蔡志刚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整体比进程的发展,各国间金融交往日趋增多,导致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较快,而建立离岸国际金融市场则成为各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30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树森  许少强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两种形成模式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传统的模式。即,在综合国力强盛、对外大量资本输出的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这种模式的典型如当今最重要的三个国际中心:伦敦、纽约、东京。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形成阶段在19世纪,其背景是,当时英国是“世界工厂”,其对外贸易与海运、保险业居世界之首。强大的经济实力使英镑成为国际结算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有其内在的规律,各类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果导致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演替。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本文重点探讨了前两个层次。文中分析了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特点,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典型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并按主导因素、辐射范围两个纬度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种模式。最后,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康霖  
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金融竞争,金融竞争主要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在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衡量标准后,探讨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以及制度建设问题,并指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重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张晨  张智楠  
2019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再度提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可见,十年来,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战略安排和重点突破?这是在动荡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王建华  
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和步骤措施景学成,王建华一、理论与政策设计思路1.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是作为在全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与国际经济相连接的一项战略措施。中央把经济、金融、贸易一体地提出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