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652)
2022(6586)
2021(6135)
2020(5144)
2019(11769)
2018(11652)
2017(22304)
2016(12188)
2015(13405)
2014(13145)
2013(12648)
2012(11262)
2011(10184)
2010(10247)
2009(9388)
2008(8926)
2007(7655)
2006(6501)
2005(5537)
作者
(37931)
(31735)
(31730)
(29796)
(19982)
(15525)
(14112)
(12571)
(11904)
(11129)
(10670)
(10525)
(10059)
(9856)
(9778)
(9680)
(9582)
(9525)
(9040)
(9008)
(8118)
(7915)
(7506)
(7282)
(7114)
(7030)
(6857)
(6803)
(6502)
(6421)
学科
(51239)
经济(51189)
(32543)
管理(32514)
方法(27474)
数学(25511)
(25396)
企业(25396)
数学方法(24986)
(14077)
中国(11022)
(10591)
(10578)
贸易(10574)
(10558)
业经(10321)
(10282)
地方(10000)
农业(9768)
环境(7794)
技术(7654)
理论(7275)
(7156)
(6609)
(6566)
财务(6537)
财务管理(6528)
(6258)
银行(6212)
(6208)
机构
学院(173414)
大学(171817)
(68116)
管理(67287)
经济(66922)
理学(59991)
理学院(59244)
研究(58427)
管理学(57737)
管理学院(57470)
中国(42394)
科学(41261)
(39352)
(36133)
业大(33479)
农业(31644)
(31353)
研究所(29405)
(27045)
中心(26603)
(23575)
财经(22762)
北京(22094)
农业大学(21468)
(20876)
(20786)
(20717)
经济学(20548)
师范(20497)
科学院(19366)
基金
项目(129176)
科学(100711)
基金(95074)
(87542)
国家(86913)
研究(83370)
科学基金(73225)
社会(53146)
自然(52002)
自然科(50865)
自然科学(50851)
(50792)
基金项目(50780)
社会科(50502)
社会科学(50486)
自然科学基金(49940)
(43950)
资助(39350)
教育(38612)
编号(31850)
重点(29753)
计划(27442)
(27314)
(27220)
(27111)
科研(25734)
创新(25427)
科技(24061)
大学(22831)
成果(22742)
期刊
(64721)
经济(64721)
研究(41104)
学报(36319)
(34686)
科学(31530)
中国(29176)
大学(25549)
学学(24815)
农业(23323)
管理(22730)
(19369)
技术(14493)
(13424)
教育(12866)
(11797)
金融(11797)
经济研究(11781)
业经(11741)
业大(10545)
财经(10523)
统计(10502)
(9917)
资源(9773)
(9479)
科技(9351)
(8984)
农业大学(8879)
决策(8730)
商业(8694)
共检索到23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明伟  邓辉  李贵才  范锦龙  任建强  
该文利用IPCC AR4模式资料和基于多年观测资料生成的格点数据,建立降水、最高/最低气温的统计降尺度关系,获取华北地区高分辨率未来气候情景空间分布;利用作物模型模拟IPCC-B1情景下冬小麦生长期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最高/最低气温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比较,相关系数(R2)大于0.70;降水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比较,相关系数最小为0.63;IPCC-B1情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期总体上变短,产量下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彦春,于静洁,刘昌明  
本文选择海河南系为华北地区的代表性区域,建立了该区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SD),对供需平衡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的正常运行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速度带来一定影响,但在本文假设的气候变化幅度范围,即(T≤1.8℃,ΔP≥-0.24%,气候变化不会改变水资源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和管理水平提高是水资源系统运行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决定着水资源系统及其供需平衡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预测结果可作为研究区需水管理和节水水平提高的定量参照指标,同时也为其经济规划、水资源调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晓飞  谢云  
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精确模拟冬小麦产量能够帮助生产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验资料调整了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部分参数后,用其对该地区的冬小麦生长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ALMANA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值为1.0552,可决系数R2为0.7021;生物量模拟的最大误差为-6.01%,经济产量模拟的最大误差为-5.41%。模型还可以揭示影响冬小麦生长的主要胁迫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丽  刘克  赵雪  赵茜  廖树华  周顺利  
以冬小麦石家庄8号为材料,对华北平原不同灌溉处理下应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节水栽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的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节水及不灌溉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生物量的模拟效果良好;在高水分灌溉条件下,模型对生育时期的模拟效果良好,对其他性状的模拟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模型过高估计了灌溉对产量的贡献率。该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基本特征,但稳定性有待提高。模型对不同灌溉处理2m土体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对吸氮量的模拟效果较差。要提高模型的系统性精度,需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茹晓雅  李广  闫丽娟  陈国鹏  聂志刚  
为明确水氮调控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的影响,研究自然降水条件下小麦产量达到最佳所需含氮量,将田间试验数据与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APSIM)结合,分别设定降水和施氮梯度为春小麦的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对模型予以检验。APSIM模型对春小麦产量模拟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模型一致性指标(D)分别为0.95、27.36%和0.91。随降水量或施氮量的增加,整体产量表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其次,在所有组合中降水增加到20%,施氮量为157.5 kg·hm~(–2)的处理较好,平均产量最高达到5 406.64 kg·hm~(–2);最后,根据产量变化曲面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方案:当自然降水增加55%,施氮量增加到257.25 kg·ha~(–1),产量达到最佳,为5 988 kg·hm~(–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双成  
尽管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及幅度大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存在许多分歧 ,然而植物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十年来 ,国内外学者从模型模拟的角度进行了多层面定量研究。归纳起来 ,已有的模型可以归并为生物地理相关模型、生态响应面模型、立地模型、植物生理模型以及统计模型等五类。本文逐一进行了评述 ,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 ,最后对模型模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菲  陈报章  陈婧  张慧芳  郭立峰  
作物生长与气候的互馈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陆面模型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其模型框架、算法设计及参数化方案的不同会直接导致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探究陆面模型DLM(dynamic land model)和CLM5(community land model)在作物生长及农田热通量模拟方面的差异及原因,评估2个模型在华北平原作物研究中的适用程度,论文开展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站点的模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DLM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值更高,与观测值更为接近;CLM5模型则在冬小麦模拟中略优。DLM的潜热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普遍更高,可能反映了DLM采用的彭曼公式、双叶策略比CLM5采用基于水势梯度质量守恒、大叶策略的潜热计算方法更具优势。对于产量,模型当前的估测能力并不理想。总的来说,在默认设定下,2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基本反映研究区农田站点内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生长规律,但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偏差。模型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可能需要通过添加农田管理措施、算法优化和参数本地化等方式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耀  刘建刚  谷中颖  陈阜  褚庆全  
本研究利用DSSAT V4.5模型模拟近50年来沧州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在实际水肥条件下可获得产量的变化情况,分析沧州地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潜力的影响,旨在为分析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产系统的影响提供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沧州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平均降雨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但降雨分布发生了季节性转移。2)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近50年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7.94kg/hm2;气候生产潜力和可获得产量均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1.02和3.62kg/hm2;实际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绚  汤绪  陈葆德  田展  赵思健  
【目的】利用最新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30个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模式(AOGCMs)在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的气候预估结果,基于集合模拟的方法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未来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通常基于未来逐日的气象资料,然而AOGCMs模拟的逐日数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用"虚拟气候变暖"(PGW)的方法,将CMIP5模式预估的未来气候变化的信号与当前气候的逐日站点观测资料相结合,得到未来气候预估的逐日数据集合。结合作物过程模型CERES-Wheat,利用集合模拟的方法,以概率的形式量化表述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影响的不确定性。【结果】未来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新素  龙致炜  宋广鹏  陈长青  
【目的】全球气候正以变暖为主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制度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气象站点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黄淮海各省市地区1992—2013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农业气象站点多年长期观察的夏玉米-冬小麦物候数据,通过加权求平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夏玉米-冬小麦的生育期和茬口推移情况。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992—2013年来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周年产量变化。同时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绚  汤绪  陈葆德  谭燕  田展  
基于CMIP5的多模式气候预估资料,应用集合方法,评估了未来中国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并给出未来中国华北冬小麦增产或减产可能的概率。利用CMIP5的15个全球气候模式2006-2030年4种排放情景的54组逐日气候预估结果,运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了未来华北地区冬小麦的产量。结果表明,气温的预估结果较好,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气候预估值的不确定性较大。河北、山东和河南的3个代表点小麦产量的模拟集合表明,未来冬小麦产量年际波动较大,以弱增产的概率为主,但是随气候变化的冬小麦产量的低产概率明显上升。最后本文还给出了2011-2030年间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不同等级的概率分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治国  郑江平  徐祥德  白月明  温民  王春乙  
利用大型活动式遮雨棚遮挡自然降水 ,采用人工控制定量喷灌模拟冬小麦生产中 3、5、7、1 0、1 4a一遇的春旱年型 ,研究不同春旱年型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春旱年型的增加 ,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总生物量减少 ;春季干旱使冬小麦春生分蘖减少 ,单位面积总穗数减少 ,穗长变短 ,穗粒数减少 ,千粒重降低 ,不孕小穗数增加 ;3、5、7、1 0、1 4a一遇春旱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CK减少 2 6 %、1 4 6 %、2 2 1 %、4 3 0 %、4 7 2 %。春季干旱程度与冬小麦产量呈指数曲线相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展  刘纪远  曹明奎  
研究首先利用1980—2000年黄淮海农业区10个站点的农业数据对CER ES-W heat动态机理作物模型进行详细的验证,然后将CERESW-heat模型与两个全球气候模式(G ISS和H adley)结合,同时考虑到CO2对小麦的直接施肥作用,模拟了黄淮海农业区10个站点在IPCC SR ES A 2和B2两个气候情景下雨养和灌溉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变化趋势。得到如下结论:在不考虑CO2直接肥效的情况下,黄淮海农业区雨养小麦全面减产,空间分布特点是西部减产幅度大,东部减产幅度小;在充分灌溉的情况下,灌溉小麦产量维持了现有水平,但灌溉水量增加。因此,在未来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金栋  王石立  张建敏  
结合DKRZOPYC模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模拟试验结果 ,利用随机天气模式WGEN对该地区未来水热条件的可能变化进行数值模拟 ,由此可以克服以基准气候下建立的线性统计关系 ,通过大尺度平均气候要素研究气候资源变化的不足。文中不仅给出了农业气候资源基本特征量的变化 ,如作物生长季、≥ 0℃活动积温、≥ 1 0℃有效积温和不同时间尺度的平均降水量等 ,而且详细分析了 2×CO2 气候情景下 ,该地区极端气候要素值的可能变化 ,如生长季内极端平均最高气温、冷害低温始日、≥ 3 0℃高温日、≥50mm暴雨日和日最大降水量等。文中还针对不同作物类型 ,以作物需水量和缺水量 ,模拟了未来气候条件下 ,该地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君  王海波  董毓琨  
我们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 30多个品种进行了冬性程度的界定 ,提出并建立了界定小麦冬性程度及基本发育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在人工春化处理下 ,冬性最强的只需 30d即可 ,品种类型达 6 0 %以上 ,如东方红 3号、丰抗 8号、京双 15号、晋麦 2 9等 ,个别品种不需春化也可抽穗 ;将这些品种在大田播种 (石家庄 ,1998) ,只要不晚于 2月 17日都能正常抽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