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4)
2023(7707)
2022(6931)
2021(6483)
2020(5918)
2019(14000)
2018(14062)
2017(27960)
2016(15493)
2015(17898)
2014(18143)
2013(18113)
2012(16690)
2011(15040)
2010(15560)
2009(14649)
2008(14726)
2007(13402)
2006(11567)
2005(10340)
作者
(45494)
(38164)
(37862)
(36587)
(24129)
(18319)
(17469)
(14932)
(14111)
(13863)
(12944)
(12897)
(12293)
(12056)
(12038)
(11903)
(11896)
(11328)
(10974)
(10951)
(9556)
(9542)
(9538)
(8739)
(8652)
(8647)
(8588)
(8556)
(7821)
(7645)
学科
(63673)
经济(63617)
管理(42335)
(40568)
方法(34512)
(33379)
企业(33379)
数学(31289)
数学方法(30720)
(21801)
税收(20347)
(20171)
(19540)
(16471)
中国(15071)
(12921)
(12070)
贸易(12063)
(11720)
地方(11708)
业经(11669)
(11135)
理论(11017)
(10842)
财务(10801)
财务管理(10771)
农业(10506)
(10496)
企业财务(10098)
(9088)
机构
学院(222716)
大学(221475)
(88201)
经济(86215)
管理(84892)
理学(73231)
理学院(72423)
研究(71388)
管理学(70751)
管理学院(70352)
中国(54526)
(46595)
科学(45857)
(45823)
(38715)
(37667)
财经(35036)
(34760)
业大(34274)
研究所(33902)
中心(33294)
(31512)
农业(30658)
北京(29562)
(28090)
师范(27788)
(27417)
经济学(27086)
财经大学(25636)
(24914)
基金
项目(143987)
科学(111364)
研究(103287)
基金(102340)
(89441)
国家(88771)
科学基金(75283)
社会(62679)
社会科(59391)
社会科学(59368)
(57564)
基金项目(53739)
自然(49816)
教育(49007)
自然科(48679)
自然科学(48664)
(48375)
自然科学基金(47752)
资助(44215)
编号(43871)
成果(36118)
重点(32629)
(31563)
(30299)
课题(29919)
(29808)
科研(28093)
创新(27878)
大学(27098)
计划(27041)
期刊
(93048)
经济(93048)
研究(66089)
中国(41269)
(36399)
学报(36063)
(34102)
科学(31120)
管理(28611)
大学(26355)
学学(24842)
教育(23912)
农业(22836)
技术(21165)
(17898)
金融(17898)
(16554)
财经(16472)
(15667)
经济研究(15609)
业经(14957)
(13986)
税务(13914)
统计(13497)
(13044)
问题(12461)
(12216)
技术经济(11836)
决策(11155)
(10939)
共检索到328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波  
逃税问题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逃税行为不仅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也使资源配置受到扭曲,加大诚实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本文通过对一个逃税模型的经济分析,阐明逃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并提出几点防范逃税的措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文  
本文建立了逃税的成本收益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影响逃税数额的各种因素,包括税率水平、逃税者的风险偏好、逃税可能受到的处罚、逃税的操作成本、舞弊的心理代价等,并结合我国税收管理及相关制度的现实,提出了建立科学严谨的税收制度;适当设置征管机构,健全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变税务机关工作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共品需求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机制,提高公共品供给的透明度;改变税收宣传方式;注重纳税人的权利,改善税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等遏制逃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庭  任子俊  
考虑到A-S模型和Sirnivasan逃税模型常常会高估逃税率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逃税处罚制度和风险理论,建立了风险效用最大化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查获概率、纳税人风险厌恶系数、刑罚严厉度等因素对纳税人逃税行为的影响。根据模型结论,本文认为加大刑事处罚力度、提高罚款率的刚性、合理化政策组合等措施是防治逃税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传志  
一、征纳双方的博弈关系博弈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税收征管中征税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博弈关系。作为国家利益的委托人,征税人为了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总是希望税收越多越好。然而,征税毕竟是国家对纳税人自身利益的强制占有,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将纳税人所创造的一部分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的一种手段。对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国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国民财富迅速增长,在邓小平同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已涌现出了一个高收入阶层。2001年在7万亿元的个人存款总量中,20%先富起来的人就占有80%的份额。然而,富人们所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个税收入总量的10%。在某经济发达地区,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额的2.33%。据权威人士估算,我国每年税款流失高达上千亿元,相当于西部地区五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全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富人逃税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福仁  
纳税人的逃税与政府对逃税行为的处罚,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从理论上说,逃税来自于纳 税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从政策上讲,逃税行为的发生取决于政府对逃税的处罚程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秀琴  
偷逃税成因的分析及其治理杨秀琴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在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税收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有关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其涵盖面之大、案发率之高,已经到了令人担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运平  
偷逃税成因的分析及其治理□张运平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在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税收征管仍难尽人意,特别是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其涵盖面之大,案发率之高,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霞  秦琴  
本文运用对伊兹哈基模型的推导,把分析建立在如何缩小申报收入同真实收入的差距上,指出了对逃税水平变化有重要意义的四个变量:所得水平、税率、发现的概率和罚款率。在社会经济中建立一种能促进所得水平显性化机制,比较容易查出逃税行为。逃税对整个经济具有三方面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光  萧艳汾  
本文利用研究逃税的经典模型(A-S模型)来探讨税收遵从成本与逃税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论对如何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给出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平路  
偷逃税问题的分析框架由Allingham和Sandmo最先提出,它的核心是期望效用最大化,一直占据着偷逃税理论研究的主流。然而,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偷逃税研究并不能很好解释现实。本文摒弃传统的期望效用分析工具。采用行为经济理论中Kahneman和Tversky的前景理论,对个人的偷逃税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经典A-S模型,新模型较好解释了税率对逃税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郁维  
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过渡,新的税收制度实施时间也不长,逃税自建国以来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国外逃税研究的方法与模型作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与前瞻,对研究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行健  杨碧云  易君健  
准确地把握逃税规模是对选税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自1985年到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和因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进行了测算。同时,还估算了我国地上经济中存在的逃税规模,通过对二者的合并,计算出了我国逃税的总体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逃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一是逃税对财政收入与GDP的效应,二是逃税的资源配置效应.三是逃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最后本文还对我国逃税的治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易君健  
个人所得税的逃税问题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的一大难题。纳税人的逃税决策受到税率、未申报所得或未纳税额、查处概率、罚款力度、以及纳税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和税收隐瞒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早期的个人所得税逃税模型主要着重于纳税人与政府强制征税能力的博弈分析,最近的文献则主要对包括税收隐瞒技术在内的更一般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综合述评西方个人所得税逃税理论模型的演进和最新发展,并籍此提出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