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1)
2023(15985)
2022(13412)
2021(12542)
2020(10364)
2019(23969)
2018(24087)
2017(45933)
2016(24912)
2015(27993)
2014(28045)
2013(27191)
2012(24441)
2011(21847)
2010(21938)
2009(19935)
2008(19362)
2007(17137)
2006(14981)
2005(13278)
作者
(71333)
(58994)
(58800)
(55993)
(37745)
(28311)
(26754)
(23225)
(22522)
(21157)
(20157)
(19753)
(18848)
(18708)
(18247)
(18060)
(17818)
(17467)
(16995)
(16908)
(14664)
(14578)
(14467)
(13530)
(13333)
(13109)
(13078)
(13076)
(11871)
(11649)
学科
(100683)
经济(100580)
管理(75462)
(73853)
(62951)
企业(62951)
方法(47619)
数学(41150)
数学方法(40432)
中国(27659)
(26732)
业经(24384)
技术(23582)
(22524)
(21342)
地方(19904)
理论(19217)
农业(18209)
(17384)
(17341)
贸易(17328)
(16799)
(15809)
(14537)
环境(14510)
银行(14490)
(14374)
技术管理(14337)
财务(14282)
财务管理(14262)
机构
大学(351490)
学院(350443)
管理(142262)
(135170)
经济(132106)
理学(123959)
理学院(122604)
管理学(120056)
管理学院(119426)
研究(112688)
中国(82381)
(75232)
科学(71955)
(59595)
(55854)
(54130)
业大(52774)
研究所(51142)
(50936)
中心(50915)
财经(48356)
北京(47395)
(47258)
师范(46825)
(43984)
农业(42220)
(41882)
(41367)
技术(39757)
经济学(39753)
基金
项目(244067)
科学(192980)
研究(178486)
基金(176185)
(153569)
国家(152290)
科学基金(132052)
社会(111670)
社会科(105802)
社会科学(105775)
(96996)
基金项目(93216)
自然(86742)
自然科(84844)
自然科学(84828)
教育(83343)
自然科学基金(83298)
(81094)
编号(72947)
资助(72572)
成果(58263)
重点(54627)
(54044)
(52832)
(51554)
课题(50757)
创新(49775)
科研(46148)
教育部(45456)
大学(45404)
期刊
(144619)
经济(144619)
研究(99628)
中国(68814)
学报(54696)
管理(54028)
科学(51343)
(48837)
教育(45325)
(43936)
大学(41870)
学学(39102)
技术(35250)
农业(34307)
(26097)
金融(26097)
业经(24790)
经济研究(23363)
财经(22760)
图书(20393)
科技(19788)
(19445)
技术经济(19025)
(18678)
问题(18568)
统计(16550)
理论(16291)
(16039)
(15883)
现代(15820)
共检索到503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党兴华  张首魁  
将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结点企业看做模块化组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网络化合作创新的特点要求结点间采用松散的耦合关系。结合价值网络的分析方法,将模块化组织之间耦合的要素分为依赖要素、联系要素和激励要素,建立了技术创新网络结点组织间的三要素(DCS)耦合模型,应用DCS耦合模型研究了核心模块协调型和分散型网络结点组织间的耦合关系,从理论上界定了控制耦合、信息耦合和关系耦合三种耦合方式,为创新网络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首魁  党兴华  
从合作结点间关系结构与关系质量出发,构建了基于耦合关系的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绩效分析模型。在对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特性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松散的耦合结构、紧密的耦合政策,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束超慧  王海军  刘俊峰  
颠覆性技术被认为是后发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利器,构建创新网络成为企业撬动该类创新范式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围绕这一关键问题,以模块化为切入视角,以智能语音技术为研究对象,以专利数据为分析手段,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并分析其基本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发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密度低、小世界特征不明显等特点;技术模块化解构与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双重嵌入,有利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发现、突破及应用;整体网络的弱连接、模块化组织网络内部的强连接以及网络异质性,能提高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耀吾  谈媛嫡  
模块化创新网络中主导企业的地位和领导作用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从企业、平台、行业3个层面剖析了其结构,构建了基于研发能力、技术与产品架构能力和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三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技术领导力结构三螺旋演化机理和规律,并以华为公司手机模块化创新网络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检验了理论推导。研究发现,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随着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呈递增态势;在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的不同阶段,技术领导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力有所不同。这对于模块化创新网络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首魁  党兴华  李莉  
将技术创新网络看成是由模块化结点形成的复杂网络组织,网络结点模块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性和模块结点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协调,超越了传统的组织理论。Weick等的松散耦合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及其结点模块特征的分析,从网络整体性与模块独立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Network-Modularity)矩阵,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是一个松散耦合系统的观点,并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松散组织结构与弱耦合关系强度及耦合过程进行了讨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柴国荣  许瑾  洪兆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模块化的组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型组织模式。文章根据模块化组织理论,从外部市场需求和功能模块自身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阐明模块供应商之间由"背对背"竞争到合作创新是模块化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创新主要途径,指出模块之间在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协调和配合能够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潘松挺  
网络强弱关系被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界对于何种强度的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尚无定论。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强弱关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海正药业50年来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存在耦合性,弱关系因为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两个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的异质性信息,有利于探索式创新;强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传递复杂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并且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也需要网络关系强度进行相应的转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军  冯军政  
桥接模块化理论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种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解构提升创新竞争力的价值信条并赋予相应模块,可以在平衡企业的创新策略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外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领导企业为核心,融合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在内的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能力互补、协调分工,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化的过渡;将模块化嵌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并辅以相关运行机制,可以改进协同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军  冯军政  
桥接模块化理论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种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解构提升创新竞争力的价值信条并赋予相应模块,可以在平衡企业的创新策略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外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领导企业为核心,融合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在内的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能力互补、协调分工,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化的过渡;将模块化嵌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并辅以相关运行机制,可以改进协同创新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晓泓  
本文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模块理论,从过程、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生产运行模式,进而探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创新机制,提出模块化网络组织是提高和增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意企业应充分利用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收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娟  
本文基于价值网络视角,首先构建出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的解构模型,进而阐述了模块化价值网络下企业的商业模式逻辑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以期为企业构建或融入模块化价值网络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平  梅胜军  
客户导向已经成为产品创新重要的趋势之一,但是也存在短视性和失败率较高等不足,用户创新通过对客户导向创新理论的修正成为新的更受欢迎的产品开发模式,但现有用户创新理论和用户工具箱理论存在作用有限、运用范围小等问题。竞争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整合相关合作伙伴的能力和资源来构建一个价值网络开展竞争,在价值网络的视角下,每一种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置于价值网络的背景下的战略考虑。文章基于价值网络理论和模块化创新,发展了用户创新理论,并提出了模块化的用户创新模式来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四阶段模型:(1)客户资产导向下的领先用户识别;(2)模块化用户工具箱的开发;(3)交互式产品创新;(4)最终产品的整合。最后,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扬  
本文旨在探讨流通企业管理新手段与模块化组合的耦合程度,并分析其对企业绩效和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中,基于已有理论分析,构建了解释回归分析模型,收集深交所上市物流企业2005-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协调不同环节指数和信息共享指数对新手段和模块化组合的耦合程度有显著影响。文章揭示了流通企业管理新手段与模块化组合耦合的关键因素和机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能够进一步提高协调程度、加强信息共享、持续改进和提升效率质量,最终有助于优化流通企业管理策略,提升企业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企业组织结构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并由此推动了组织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其中,以模块化创新效应最为显著。本文从组织起源的问题出发,通过对组织和组织结构内涵的界定,将组织结构划分为企业内组织结构和企业间组织结构两个大类;在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差异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它们的创新特征,并提出四种创新效应;最后,从模块化理论的角度集中剖析了网络型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创新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海华  张为付  
本文探讨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价值创新。通过分析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冲击,作者认为模块化生产方式将是今后的主导生产方式,它能促进企业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着重阐述了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的具体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