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8)
2023(14106)
2022(11568)
2021(10542)
2020(8513)
2019(19244)
2018(19175)
2017(36008)
2016(19407)
2015(21646)
2014(21304)
2013(20430)
2012(18800)
2011(17100)
2010(17694)
2009(16290)
2008(16010)
2007(14769)
2006(13384)
2005(12418)
作者
(55870)
(46158)
(46123)
(43733)
(29895)
(22076)
(20722)
(17814)
(17787)
(16710)
(15811)
(15631)
(15226)
(14917)
(14387)
(14178)
(13805)
(13342)
(13219)
(13214)
(11705)
(11569)
(11310)
(10806)
(10508)
(10356)
(10336)
(10316)
(9266)
(9183)
学科
(85531)
经济(85441)
(57403)
管理(55992)
(46853)
企业(46853)
方法(29893)
中国(29084)
数学(25175)
数学方法(24620)
(24558)
地方(23057)
业经(22162)
技术(20343)
农业(16713)
(16697)
(16038)
(15767)
(15523)
银行(15498)
(15212)
金融(15211)
理论(15087)
(15054)
(14459)
(13917)
贸易(13899)
技术管理(13532)
(13376)
环境(12409)
机构
学院(274888)
大学(272956)
(112829)
经济(110486)
管理(103042)
研究(96960)
理学(86955)
理学院(85952)
管理学(84200)
管理学院(83683)
中国(73896)
(59134)
科学(58620)
(51751)
(48892)
(44294)
研究所(43998)
(43809)
中心(43634)
财经(40010)
(39258)
师范(38885)
北京(37961)
业大(37829)
(36090)
(35961)
(35036)
经济学(34086)
农业(33634)
技术(31121)
基金
项目(176866)
科学(141112)
研究(132742)
基金(126463)
(110357)
国家(109031)
科学基金(94079)
社会(84852)
社会科(80448)
社会科学(80429)
(72409)
基金项目(65398)
教育(61525)
(59744)
自然(58586)
自然科(57329)
自然科学(57320)
自然科学基金(56312)
编号(53543)
资助(50540)
成果(44387)
(43506)
(42059)
重点(40449)
课题(39198)
创新(38408)
(37566)
发展(35299)
国家社会(35110)
(34699)
期刊
(136731)
经济(136731)
研究(88042)
中国(65554)
管理(44214)
(42514)
学报(41202)
教育(40000)
科学(39912)
(39291)
大学(31975)
学学(29581)
(28680)
金融(28680)
农业(28597)
技术(27892)
业经(23866)
经济研究(21673)
财经(20654)
(18008)
问题(17379)
(16151)
科技(15518)
技术经济(15461)
图书(14877)
(13816)
论坛(13816)
(13576)
统计(13553)
商业(13057)
共检索到437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俊芳   蒯迪梦   张珏  
生产总是在特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但历史上任何生产方式都不曾以纯粹的状态存在过,通常的情况则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和联结在其周围的一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包含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决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性质。这种关系延伸到世界范围内也同样适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完成了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并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从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世界经济体系在实质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在本质上有一种不断向外扩张的倾向,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形式,从国际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柏华  
最不发达国家(Least Dereloped Countries,以下简称LDC_s),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贫困,生产力水平最低,最落后的国家群。 1991年3月,联合国发展规划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确定了LDC_s的最新定义和最新标准。LDC_s的最新定义被表述为:LDC_s是指那些长期遭受发展障碍的低收入国家,特别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或有严重结构性缺陷的国家。根据这一标准,发展规划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玄  
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39个,其中27个在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是指经济上最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最不发达国家的三条标准是: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00美元: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凯杰  
90年代最不发达国家的“边缘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包括WTO在内的国际经济组织采取积极举措试图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但由于这些组织本身存在问题 ,再加上最不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均较为落后 ,使得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的继续恶化 ,WTO必须在新一轮谈判中关注涉及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利益的议题 ,并应给予必要的技术与资金援助使最不发达国家能充分利用出口机会 ,同时最不发达国家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 ,保证国内经济稳定 ,改革经济结构 ,积极参与WTO的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尽可能争取有利条件发展经济。在这方面中国将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汝祥  
以第三世界国家为对象的发展研究中,最大的突破之一可以说是对于政府功能的再认识。发展理论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规则与行为等诸方面问题的探讨,突破了不少传统西方理论的“金科玉律”,这使得任何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或讨论,如果忽略了政府的位置和作用,都会被认为有缺点或者至少说是不全面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志军  
1991年3月,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就最不发达国家问题完成了一项报告。该报告给最不发达国家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同时,对现行最不发达国家的确定标准的精确性进行了评价,并进而提出了扩展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经济多样性指数及一些定性指标来补充和完善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要发展指标的传统确定标准。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上述工作,对于国际社会理解不发达及发展的含义,对于提供援助的国家及机构公正地分配其发展援助,对于积极实施《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介绍联合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统计标准、界定原则、指标体系以及进入和退出最不发达国家的界线,国际社会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林  肖艳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对比中国、美国以及欧盟与最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商品结构,总结及分析了我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经贸关系新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加快制定和实施对最不发达国家经贸新战略及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雷声  
战后,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西方学者在传统的和现代的资本主叉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内,研究和制定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型,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一大批出生于不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提出有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依附论”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从70年代初期到目前是第三阶段,与同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相适应,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在其研究立场、方法、视角、内容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郭浑仪  
截至1998年11月6日,世贸组织已经有135个成员,其中发达国家仅26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达109个占81%,最不发达国家28个,低收入发展中国家40个。同其他国际经济、政治组织相比,世贸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维护像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弱小国家的正当权益,使其拥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不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和人口多少,每个成员有且仅有一票投票权。按照重大决策3/4成员通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明  
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变化的技能需求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又能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因此,今后更多的国家需要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持续更新,仅通过基础教育无法获得。鉴于技能在决定一个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的能力中具有核心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体突破低技能平衡方面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耀东  
一、引言本文主要考察我国工业化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一般而言,技术是投入组合信息集,是一种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技术创新就是开发与运用新技术的方法,熊彼特认为是“一种生产函数向另一种生产函数突进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的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枫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历了由模仿向独立自主创新转变的内在逻辑和过程。政府干预下企业低成本竞争对于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低价工业化发展是后进国家由模仿通向创新的必由之路。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的低价工业化是增长路径向最优增长路径回归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一鸣  
通过分析英、美、德、韩诸国的工业化过程特点,归纳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工业发展均遵循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阶段发展路线;工业化水平距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阐明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