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1)
2023(7636)
2022(6347)
2021(5979)
2020(5046)
2019(11197)
2018(11045)
2017(21272)
2016(11424)
2015(12606)
2014(12204)
2013(11660)
2012(10230)
2011(9149)
2010(9210)
2009(8379)
2008(8056)
2007(6891)
2006(5848)
2005(4908)
作者
(34371)
(28504)
(28432)
(26821)
(18062)
(13830)
(12745)
(11268)
(10859)
(9913)
(9628)
(9544)
(9113)
(8853)
(8815)
(8668)
(8632)
(8600)
(8122)
(8122)
(7337)
(6984)
(6651)
(6492)
(6470)
(6320)
(6175)
(6152)
(5753)
(5716)
学科
(46830)
经济(46781)
管理(33213)
(32475)
(26477)
企业(26477)
方法(26208)
数学(24214)
数学方法(23708)
(12137)
(10809)
中国(10597)
(10010)
贸易(10006)
业经(9827)
(9773)
(9251)
农业(8235)
技术(7876)
理论(7349)
(7018)
(6986)
财务(6955)
财务管理(6939)
环境(6766)
地方(6607)
企业财务(6550)
(6351)
(6267)
银行(6235)
机构
学院(161581)
大学(160367)
管理(65099)
(64136)
经济(63001)
理学(58261)
理学院(57635)
管理学(56215)
管理学院(55967)
研究(50175)
中国(37242)
科学(34302)
(33028)
(32686)
业大(29709)
农业(26536)
(26141)
(25676)
研究所(23985)
中心(23093)
(21936)
财经(21832)
(19994)
北京(19814)
经济学(19181)
(18803)
师范(18463)
农业大学(18359)
经济管理(18083)
(18009)
基金
项目(117736)
科学(92724)
基金(87314)
(78970)
国家(78369)
研究(77190)
科学基金(67435)
社会(50368)
社会科(47954)
社会科学(47940)
自然(47311)
(46716)
基金项目(46585)
自然科(46343)
自然科学(46329)
自然科学基金(45523)
(39555)
教育(36395)
资助(36021)
编号(29437)
重点(26550)
(25217)
(25097)
计划(24004)
(23967)
创新(23539)
科研(23386)
大学(21235)
教育部(21235)
国家社会(21126)
期刊
(60677)
经济(60677)
研究(39093)
学报(31279)
(28477)
科学(27502)
中国(27105)
大学(23013)
管理(22517)
学学(22225)
农业(19331)
(19236)
技术(13912)
教育(13071)
经济研究(11410)
业经(11361)
(11272)
金融(11272)
(10788)
(10437)
财经(10221)
统计(10031)
科技(9575)
业大(9039)
(8784)
商业(8734)
(8682)
技术经济(8468)
决策(8349)
问题(7902)
共检索到21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模仿说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就是一个很重要且颇具影响力的学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理论学家和哲学家都为模仿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两人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各有其道理。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学说的论述,并结合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说明在文学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模仿现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於贤德  
试论导游讲解对文学作品的运用於贤德汕头大学中文系OntheApplicationofLiteraryWorksinTour-Guiding¥byYuXiandeAbstract:Thearticlepointsoutthatliteraryworks...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成诗怡  
后殖民背景中,奈保尔笔下的模仿不再只是一种殖民策略,其中更蕴含着对强势文化的背离倾向。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模仿与背离构成了一对矛盾,最终在对立和博弈中指向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模仿者》中的辛格一直为文化上的"无家可归"感所困扰,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错位造成了他文化身份的模糊以及自我认知的障碍。文章以小说的故事时间为序,分析辛格对其文化身份的追寻之路,从自觉模仿到拒绝模仿,最终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辛格的转变反映了奈保尔笔下的模仿不再只是一种殖民策略,更蕴含着对强势文化的背离。这种背离展现了作者对殖民地人民文化身份的思考,具有文化寻根的意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长期以来文学作品表现着城市形象,同时用它隐喻的魅力赋予地点以生命,赋予物品以使用方式。面对着文学作品从其幻想及批判作用中隐退,今天何以代替这隐喻化的形象和地点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昭凤  范开阳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技术以及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手段。后动企业往往以模仿先动企业行为为基础,再进行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对先动企业的赶超。在现实的模仿行为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是关心模仿对象及其所能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模仿成本及模仿成本在模仿过程中的影响。本文系统阐述了企业模仿行为、模仿成本的内涵,以及企业模仿成本对模仿结果的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左连村  徐久香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仿消费在引导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念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一种广泛认可的社会消费模式。模仿消费具有普遍性、从众性、跟随性、多样性等特点,并受群体、个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它对促进消费的扩展与创新,推动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模仿消费行为兼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对其必须加以积极引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科举制度特有的内涵规范和涵养了中国文人的思维模式和人文性格,即便终生徘徊在科举边缘的读书人亦不例外。他们怀着极度失落愤慨及向往的复杂心情,利用他们手中为“及第”而积聚的知识和屡次“不第”的辛酸,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世人展示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的众生像,“儒生不幸文坛幸”,繁荣和拓展了文学的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被科举所遗弃的文人,通过鞭挞科举而成为科举制度虔诚的守护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义  
外国文学作品以著作者的国籍为分类标准,是为了显示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轨迹。但是如果按照作品写作时使用的语言来分类,就更符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并以此为排架号,将检索用分类号和排架用分类号分开。不仅可以增加检索点,还能更好地反映一国文学发展的完整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平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的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文章认为,意象对于文学本体的属性和特征具有强大的生成作用和意义,同时,意象与文学的交流融合具有历史的合法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新悦  谢富纪  
基于资源依赖与获取行为理论的视角,构建一个关于技术模仿强度、创新能力、企业长短期绩效和外部环境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后发企业通过技术模仿获取技术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的二次型曲线关系,其中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一点在短期绩效方面较为显著。此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欣  
一般认为,"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而中国则缺乏模仿观念,至少模仿观念很不发达。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中国在先秦已产生了有别于古希腊的模仿观念——文化模仿观,在这种模仿观念中,又蕴涵了两种特有的模仿观念——艺术模仿观和符号模仿观。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说重形似相比,中国先秦的模仿观则重视对道(包括天道和人道)的仿效。先秦模仿观对后世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岳华新  
没有模特的身材,却买来模特的衣服并穿在自己身上,效果往往不敢恭维。同样,别人的成功经验是难以复制的。能使穿着效果理想的方法是量体裁衣,加以模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灿  程青雷  
"学我者生,类我者死。"作为市场的后来者,模仿行业中的领先者从来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在模仿中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致津  林志扬  
作为组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模仿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组织模仿的过程,并根据模仿动机和模仿复杂性将组织模仿分为四种类型,列举了四种典型的模仿形式,比较了不同模仿类型的特点,分析了组织模仿与组织同形的关系,发现山寨模仿和标杆学习更可能导致组织竞争性同形,追求时尚和习俗跟随更可能导致组织制度性同形。因此,组织要全面地认识组织模仿,重视制度性同形,重视模仿能力的培养,以减少模仿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