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7)
2023(10263)
2022(9139)
2021(8742)
2020(7372)
2019(16974)
2018(16936)
2017(32604)
2016(18042)
2015(20255)
2014(20276)
2013(20083)
2012(18441)
2011(16503)
2010(16275)
2009(14708)
2008(14263)
2007(12261)
2006(10520)
2005(9143)
作者
(53139)
(44092)
(43728)
(41668)
(28263)
(21272)
(19803)
(17479)
(16841)
(15606)
(15275)
(14835)
(14088)
(14048)
(13557)
(13510)
(13317)
(13085)
(12595)
(12493)
(11047)
(10986)
(10654)
(10020)
(9931)
(9900)
(9702)
(9667)
(8882)
(8726)
学科
(67924)
经济(67847)
管理(47700)
(45453)
(38257)
企业(38257)
方法(32798)
数学(28055)
数学方法(27677)
(21324)
(17093)
中国(16337)
(16059)
业经(14556)
地方(13492)
理论(12825)
(11918)
(11653)
贸易(11647)
农业(11492)
(11271)
技术(10726)
(10612)
环境(10611)
教育(10338)
(10314)
财务(10242)
财务管理(10226)
企业财务(9702)
(9227)
机构
大学(255865)
学院(251327)
管理(100519)
(92712)
经济(90529)
理学(87730)
理学院(86709)
研究(85786)
管理学(85055)
管理学院(84621)
中国(60835)
科学(57906)
(55169)
(44274)
(42878)
业大(41445)
(41223)
研究所(41063)
中心(38295)
(35565)
北京(34974)
(34914)
师范(34548)
财经(33939)
农业(33799)
(31729)
(30874)
(29098)
师范大学(28363)
技术(27445)
基金
项目(180670)
科学(140307)
基金(129829)
研究(128978)
(114831)
国家(113904)
科学基金(96501)
社会(77819)
社会科(73491)
社会科学(73472)
(70559)
基金项目(69973)
自然(65434)
自然科(63864)
自然科学(63848)
自然科学基金(62679)
(60142)
教育(58908)
资助(53757)
编号(52711)
成果(42864)
重点(40636)
(39019)
(37832)
(37124)
课题(36139)
科研(35353)
创新(34588)
计划(33866)
大学(33359)
期刊
(97304)
经济(97304)
研究(71655)
学报(45833)
中国(42329)
科学(41046)
(37584)
管理(34859)
大学(33528)
学学(31462)
教育(29378)
(29134)
农业(26677)
技术(20672)
(16418)
金融(16418)
业经(15583)
图书(15538)
财经(15362)
经济研究(15035)
(13725)
科技(13443)
理论(13184)
林业(13027)
(12870)
问题(12586)
实践(12397)
(12397)
业大(12051)
(12026)
共检索到353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振忠  孙瑾  吴鸿  涂登云  关丽涛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瑾  吴鸿  孙同兴  高振忠  李凯夫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弯  樊莉丽  许笑蒙  邢国珍  郑文明  樊巍  李春奇  
为系统地研究流苏树的分类、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对华北地区14个主要类型的流苏树的形态特征和叶片及叶柄的解剖学特征进行分析。形态比较结果表明:14个不同类型的流苏树在外观形态有显著差异,其树冠、枝姿、树皮性状和叶形等形态特征都有显著不同,反映类型间可能存在遗传分化;解剖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1)14个类型流苏树叶片均为异面叶,表皮细胞和栅栏组织均为1层,排列紧密,叶片和叶柄表面均覆有毛被和角质层;2)叶片和叶柄横切面结构有差异,叶柄中部横切面形状均为近半圆形,但维管束轮廓有近半圆形、半圆形和近圆形3种形状;3)维管束类型均为近周韧,但每个类型的维管束数目和大小都不尽相同。并根据筛选出的19个解剖特征数据对14个类型流苏树的分化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综合比较形态和解剖特征可以发现在各类型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为流苏树的类型鉴定及植株选优提供依据,在株型定向培育和资源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侯小改  刘改秀  乔琦  张有福  
用植物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对5种野生牡丹成熟叶片的表皮细胞形态和横切面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野生牡丹叶片均属于异面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3个部分.表皮细胞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方形或长方形细胞构成,外被角质膜,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特征存在种间特异性;中脉及其外围基本组织分化形成的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程度存在差异.从顶面观,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细胞壁呈平直状、浅波状或波状.从植物的生态习性来看,叶片的结构特征表明5种野生牡丹属于中生植物类型,同时叶片的结构特征也为野生牡丹种群鉴别及实际栽培过程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爱文  冯国禄  卜晓英  金海孝  
运用临时装片法、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粉叶爬山虎、异叶爬山虎、爬山虎叶及异叶爬山虎与爬山虎营养枝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3种爬山虎叶均为典型异面叶,1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角质层发达,含蜡质;栅栏组织近2层,排列紧密,叶肉有含晶细胞;仅下表皮具气孔.2)粉叶爬山虎叶两面具腺毛,腺毛由3~12个细胞构成;爬山虎叶仅腹面具腺毛,腺毛由3~5个细胞构成,而异叶爬山虎叶不具腺毛;角质层厚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粉叶爬山虎,爬山虎,异叶爬山虎;粉叶爬山虎叶表面覆盖颗粒状蜡质,腹面覆盖盾状鳞片蜡质;爬山虎叶表面覆盖颗粒状蜡质,腹面具发达盾状鳞片蜡质;异叶爬山虎叶仅腹面具有盾状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国内外有关爬山虎属植物除有一些定名和形态学等基本生物学性质描述外,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爬山虎的绿化、美化以及通道工程等城市绿化和种质资源方面:Endress,Okinaka,江仲春等对爬山虎攀缘能力,陈传峰、孙振元等对爬山虎繁殖方法,董爱文、王双明等对爬山虎化学成分,刘慧民等对爬山虎抗性及病虫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祁  邬志荣  钟学敏  杨志荣  
对产自东亚的八角科八角属八角组的5种植物和八角茴香组的13种1亚种植物,共43个材料做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报道它们的木材解剖特征。因八角科植物木材为散孔材,单管孔,导管分子长、直径小、管壁薄、管孔多角形,端壁高度倾斜,具细密的梯状穿孔,穿孔板上横隔数多,管间纹孔式梯状,单列射线中均有横卧细胞,异形射线Ⅱ型,木薄壁组织少,星散状排列等较原始的木材解剖特征,而从木材解剖方面说明八角科是现存具导管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中最为原始的类群之一。根据对八角组和八角茴香组木材性状指标比较,发现2个组之间的木材解剖特征在形态上相似,在数量上有差异。根据对八角科与五味子科木材解剖特征比较,发现二者木材解剖结构的大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莎  吴义强  刘元  黄军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分析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成本低廉和对样品无损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木材材性预测、木材加工利用、木质复合材料、木材防腐与木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在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等木材解剖特征中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玲   高心明   刘思琪   吕耀平   戴庆敏   胡则辉   梅祖飞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及H. E染色技术研究了唇(鱼骨)脾脏、头肾及中肾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唇(鱼骨)脾脏单个,暗红色,呈扁平椭圆形,脾实质被起自被膜的结缔组织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叶,小叶内红髓与白髓界限不明显,含红细胞、淋巴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等,血管丰富。肾脏分为头肾和中肾。头肾位于体腔前端的心腹隔膜上方,分左右两叶,对称分布。头肾实质部分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分红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内含丰富的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一定数量的黑色素巨噬细胞,在细胞组成上与脾脏有类似特征。中肾位于鱼体的胸腹段,紧贴体腔背部脊椎两侧,实质部分主要由肾单位、集合管及淋巴组织等构成;淋巴组织在细胞组成上与头肾有相似之处,含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唇(鱼骨)脾脏、头肾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器官,中肾除了泌尿功能外,在免疫及造血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玲   高心明   刘思琪   吕耀平   戴庆敏   胡则辉   梅祖飞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及HE染色技术研究了唇?脾脏、头肾及中肾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唇?脾脏单个,暗红色,呈扁平椭圆形,脾实质被起自被膜的结缔组织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叶,小叶内红髓与白髓界限不明显,含红细胞、淋巴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等,血管丰富。肾脏可明显的分为头肾和中肾。头肾位于体腔前端的心腹隔膜上方,分左右两叶,对称分布。头肾实质部分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分红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内含丰富的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一定数量的黑色素巨噬细胞,在细胞组成上与脾脏有类似特征。中肾位于鱼体的胸腹段,紧贴体腔背部脊椎两侧,实质部分主要由肾单位、集合管及淋巴组织等构成;淋巴组织在细胞组成上与头肾有相似之处,含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唇?脾脏、头肾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器官,中肾除了泌尿功能外,在免疫及造血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嘉言  王英  钟文翰  刘海冲  蒋火俊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鉴别樟科Lauraceae16个树种。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CTAB-SDS)法提取樟科16个树种192株(12株·种-1)木质部基因组DNA,用RAPD与ISSR技术对它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共筛选出8条RAPD引物与6条ISSR引物,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5条大小为1002 000 bp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53条,多态率为92.7%;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6条大小为1002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杭宇杰   陈志成   王林   牛保亮   刘松松   于博   王晓   刘世荣  
【目的】探究影响木材密度的解剖学机制,揭示茎叶解剖和生理性状的协同与权衡关系,有助于阐明不同树种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方法】选择宝天曼天然林中常见的8种落叶阔叶树,测定木材密度、木质部导管及纤维等解剖性状、叶片压力-容积曲线参数等21个茎叶性状,探究决定木材密度的解剖学性状,分析茎叶性状的协同和权衡关系。【结果】1) 8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与组成木质部的导管、薄壁组织和纤维组织这3大组织的比例都不相关,更多受到纤维细胞性状的影响。2)对木材密度影响最大的木质部性状是纤维细胞腔占横截面的比例,其次是纤维细胞壁占纤维细胞的比例、纤维细胞壁厚与腔直径比、纤维细胞壁厚度等性状。3)木材密度与叶片单叶面积、失膨压时相对含水量和弹性模量呈负相关。4)失膨压时相对含水量与导管水力直径、最大导管直径、平均导管直径、纤维细胞腔面积、纤维细胞腔直径呈正相关;与导管密度、纤维细胞壁厚与腔直径比、纤维细胞壁占横截面比例呈负相关。【结论】木材密度主要由纤维细胞性状决定,而非导管和薄壁组织性状;高的叶片忍耐失水能力耦合于致密的茎纤维细胞和木材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淑敏  江泽慧  任海青  古川郁夫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星  彭俊懿  石江涛  夏重阳  何锐  
【目的】为了探究针叶树幼龄材中应压区、过渡区和对应区木材的性质差异。【方法】取樟子松应力木的幼龄阶段试材(3~9年轮),通过解剖技术和化学分析比较研究了应力木中的管胞特征和微纤丝角,间接量化了木质素相对含量,并总结了幼龄材阶段这些特征在不同年轮及早晚材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年轮的增长,应压区管胞的双壁厚差异较大,而对应区与过渡区较为相似。应压区的管胞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壁增厚现象,早晚材双壁厚平均分别为6.16和7.54μm;过渡区分别为3.85和6.12μm;对应区为3.69和5.12μm。3个区域早材双壁厚数据均比晚材更离散。随年轮数增加,应压区和过渡区晚材微纤丝角快速减小,对应区晚材微纤丝角先减小后增大。应压区早材和晚材微纤丝角平均值分别为34.77°和28.88°,微纤丝角平均值均大于过渡区和对应区。光谱分析表明,应压区木质素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应压区早晚材木质素结构存在差异较大,早材低于晚材。对应区和过渡区均早材高于晚材。对应区木质素含量随年轮增大相对稳定。【结论】樟子松幼龄材应力木中,应压区与过渡区、对应区的构造特征及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与成熟材的规律相似。另外,在幼龄阶段,应力木在不同生长年份,早晚材也存在差异,说明应力木性质形成与环境因素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史且  苟文龙  张新全  泽柏  何光武  高荣  刘世贵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要大于相应的直立枝的气孔密度 ,匍匐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111 3~ 171 98个 mm2 ,而直立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90 91~ 14 6 2 2个 mm2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长度要大于相应的匍匐枝下表皮细胞长度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93 75~ 12 3 0 7μm ,而匍匐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76 94~ 99 92 μm ;直立枝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