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9)
2023(10719)
2022(9617)
2021(9073)
2020(7718)
2019(17848)
2018(17854)
2017(34264)
2016(19081)
2015(21452)
2014(21365)
2013(21310)
2012(19721)
2011(17760)
2010(17459)
2009(15845)
2008(15311)
2007(13320)
2006(11637)
2005(10148)
作者
(58078)
(48086)
(47748)
(45281)
(30682)
(23270)
(21552)
(19017)
(18409)
(17230)
(16583)
(16301)
(15491)
(15307)
(14994)
(14863)
(14631)
(14444)
(13717)
(13712)
(12201)
(11761)
(11748)
(10942)
(10778)
(10742)
(10623)
(10435)
(9859)
(9622)
学科
(72120)
经济(72031)
管理(52109)
(49181)
(41465)
企业(41465)
方法(35299)
数学(30249)
数学方法(29855)
(19762)
(18557)
中国(17883)
(17847)
业经(15732)
地方(14412)
理论(13116)
(12768)
贸易(12762)
农业(12472)
(12406)
(12381)
(12281)
技术(11362)
环境(11264)
(11208)
财务(11136)
财务管理(11113)
教育(10635)
企业财务(10563)
(10046)
机构
大学(271852)
学院(267248)
管理(104988)
(99573)
经济(97293)
研究(94355)
理学(91458)
理学院(90412)
管理学(88584)
管理学院(88145)
中国(67100)
科学(63530)
(59646)
(50976)
(49482)
业大(46623)
研究所(45738)
(44307)
中心(41594)
农业(40380)
(38511)
北京(37816)
财经(35937)
(35202)
(34874)
师范(34735)
(32741)
(31334)
技术(29874)
经济学(28854)
基金
项目(191397)
科学(147654)
基金(137575)
研究(133968)
(123226)
国家(122237)
科学基金(102430)
社会(80549)
社会科(76061)
社会科学(76038)
(75127)
基金项目(73660)
自然(70450)
自然科(68745)
自然科学(68724)
自然科学基金(67471)
(64391)
教育(60941)
资助(57704)
编号(53684)
成果(43614)
重点(43319)
(41310)
(40408)
(39546)
科研(37664)
课题(37529)
计划(37377)
创新(36898)
大学(34929)
期刊
(106387)
经济(106387)
研究(76955)
学报(52334)
中国(48936)
科学(45852)
(45542)
大学(38216)
管理(38201)
学学(36074)
(32071)
农业(31752)
教育(30113)
技术(22093)
(19308)
金融(19308)
业经(16890)
财经(16885)
(16605)
经济研究(16570)
图书(15446)
科技(14733)
林业(14502)
业大(14403)
(14266)
问题(13916)
理论(13672)
(13515)
实践(12744)
(12744)
共检索到38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江泽慧  鲍春红  曾光腾  龙光远  金发根  
测定了樟树 5个品系精油组分含量及木材纤维、导管分子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性状的变异 ,结果表明 ,樟树 5个品系间精油含量及精油中主要成份含量差异显著。品系间木材纤维形态 (纤维长度、宽度、直径、壁腔比、腔径比、长宽比、壁厚 )、导管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多数性状差异不显著 ,品系间热水浸提物含量差异显著。浸提前木材基本密度与浸提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5个品系中仅芳樟型类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成显著的负相关 ;根中精油含量与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目的】比较油樟和异樟根(主根和侧根)精油的化学组成成分,为其化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油樟和异樟根(主根和侧根)样品处理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对精油组分进行GC-MS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油樟主根和侧根精油中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其根中精油总量的95.14%和93.60%;从异樟主根和侧根精油中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其根中精油总量的92.64%和91.86%。油樟根(主根和侧根)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黄樟油素、1,8-桉叶油醇、樟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勇军  田大伦  唐大武  康文星  
利用气相色谱仪 (GC)对樟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各器官和林地土壤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乔木层樟树各器官中树皮的PAHs含量最高 ,为 86 4 1μg·kg- 1 ;树干最低 ,为 2 84 3μg·kg- 1 ;其他依次为籽实 (75 2 0 μg·kg- 1 ) >树根 (7115 μg·kg- 1 ) >树枝 (5 35 2 μg·kg- 1 ) >树叶 (4 4 81μg·kg- 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含量空间分布为 :枯枝落叶层 (92 35 μg·kg- 1 ) >乔木层 (5 995 μg·kg- 1 ) >草本层 (36 31μg·k...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为提高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的利用率,确定最佳采收期,对不同生长月份的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月份间的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差异极显著,变化规律为3—9月逐渐增加,9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最高,9月后至下一个生长期到来之前的1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呈下降的趋势,9月为最佳采收期;叶精油9种主成分中匙叶桉油烯醇和石竹烯氧化物2种主成分相对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异–橙花叔醇、1,8–桉叶油醇、α–松油醇、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醚、桧稀和三甲基–2–丁烯酸环丁酯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若分别以这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为目标对采收期进行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颖丽  闫文德  田大伦  梁小翠  彭钢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苯环组成的一类复杂烃类,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由包含C和H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形成的(Ribes et al.,2003)。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钢铁和石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和城市非工业区室外环境供暖燃煤和机动车燃油中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小青  刘杏娥  任海青  
以小黑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树冠特征对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特征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对抗弯弹性模量(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显著;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影响不大;对胸高处湿心材、边材影响极显著。MO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冠长呈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的关系,R2值达到0.61;纤维长度、宽度与冠幅、冠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湿心材面积、边材面积与冠幅、冠长呈高度正相关,边材面积与冠幅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方程的R2值达到0.78,二次多项式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湿心材面积与冠幅的关系,R2值为0.9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安学惠  
木材为林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终级产品,增加木材数量和提高木材质量,是林业良种选育和种源选择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多数林业改良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林木的生长速度,干形和抗病虫害特征的选择,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忽视了林木材质的改良和选择。研究事实证明,多数树种的木材性质的性状因子,具有较强的遗传性,通过遗传改良和种源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璐璐  孙墨珑  徐国祺  刘泽旭  王立海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瑾  吴鸿  孙同兴  高振忠  李凯夫  李秉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期瑚  林丽平  薛春泉  罗勇  雷渊才  
以201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分布为基础,按2, 4, 6, 8,12, 16, 20, 26, 32和38 cm共10个径阶伐倒90株樟树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和总碳储量计算方法,计算了90株单木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广东樟树平均含碳率为0.509 6;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器官(P<0.01)。以胸径和D2H为变量的樟树碳储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以年龄为变量的模型,模型应用中应优先选择胸径和D2H为变量的模型进行碳储量估算,当胸径和D2H不易测量且年龄易知时,方可使用年龄为变量的碳储量模型进行估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特夫  黄洛华  
对大叶、厚荚、卷荚、马占和黑木等5种不同品系相思木材的灰分、综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多缩戊糖、木质素、相对结晶度等主要化学组成及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5种不同品系间相思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异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品系的相思木材中大叶相思、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木材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而厚荚相思与卷荚相思、黑木相思之间,马占相思与卷荚相思之间以及卷荚相思与黑木相思之间的主要化学组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性。大叶、厚荚、卷荚、马占和黑木相思木材的综纤维素含量分别为:71 25%、70 84%、75 47%、72 38%和71 77%;α纤维素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 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 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 6 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 60 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 46,43,44,29,25 和 25 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 90.48%,8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金明  肖艳辉  王羽梅  潘春香  
【目的】揭示氮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氮含量为标准1N,设计1/8N、1/4N、1/2N、1N和2N处理,研究不同氮浓度对茴香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茴香株高、分枝数、花序数、节数、地上部鲜重、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和单株精油产量等指标均表现为先不断增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并且最高值均为1N处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茴香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和色素含量呈不断增高趋势,全碳含量、可溶性糖、C/N比、精油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碳含量、可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