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
2023(1974)
2022(1699)
2021(1604)
2020(1575)
2019(3411)
2018(3312)
2017(5968)
2016(3903)
2015(4341)
2014(4385)
2013(4358)
2012(4212)
2011(3902)
2010(3812)
2009(3576)
2008(3599)
2007(3333)
2006(2843)
2005(2635)
作者
(14044)
(12099)
(11777)
(11490)
(7907)
(6060)
(5397)
(4788)
(4512)
(4457)
(4303)
(4172)
(4145)
(4059)
(3927)
(3925)
(3642)
(3591)
(3571)
(3522)
(3380)
(3118)
(3071)
(2856)
(2818)
(2791)
(2762)
(2684)
(2652)
(2643)
学科
(12049)
经济(12037)
(8034)
管理(7754)
方法(6223)
(6222)
企业(6222)
数学(5354)
数学方法(5262)
(5057)
(3577)
(3574)
中国(3342)
地方(2581)
农业(2439)
(2386)
财务(2383)
财务管理(2379)
企业财务(2290)
(2288)
业经(2239)
(2104)
贸易(2104)
(2086)
(2037)
理论(1976)
(1958)
银行(1925)
(1844)
(1807)
机构
大学(55311)
学院(54698)
研究(24523)
科学(19223)
(18612)
(17266)
经济(16734)
中国(16537)
管理(16267)
(15441)
农业(14960)
研究所(14471)
业大(13913)
理学(13763)
理学院(13516)
(13090)
管理学(13068)
管理学院(12983)
中心(10526)
(10423)
农业大学(9562)
(9542)
(9148)
(9096)
实验(8464)
北京(8389)
(8367)
实验室(8102)
技术(8029)
科学院(7981)
基金
项目(40250)
科学(28763)
(27192)
基金(27168)
国家(26976)
研究(23500)
科学基金(20421)
(17077)
自然(15430)
自然科(15080)
自然科学(15072)
自然科学基金(14810)
(14644)
基金项目(14279)
社会(12547)
资助(12305)
社会科(11750)
社会科学(11748)
教育(10898)
科技(10855)
计划(10529)
重点(9895)
科研(8571)
(8569)
编号(8562)
专项(8350)
(8221)
(8174)
(7904)
(7694)
期刊
学报(18391)
(18206)
经济(18206)
(16574)
科学(13907)
研究(13760)
大学(12388)
学学(11948)
中国(11580)
农业(11235)
林业(6353)
(6336)
(6261)
业大(5888)
教育(5476)
管理(5447)
农业大学(4543)
(4218)
(4009)
金融(4009)
科技(3678)
技术(3471)
中国农业(3211)
自然(3086)
财经(2945)
经济研究(2836)
业经(2818)
自然科(2763)
自然科学(2763)
图书(2727)
共检索到8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银祥  姚小华  任华东  胡炜良  张建忠  
从60 个樟树种源苗期试验中, 选取10 个有代表性的种源, 对苗期8 个性状进行观测, 并通过方差分析、两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苗期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 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7 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 与苗期总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主导因子是地径。表5参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张建忠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孙银祥  张建忠  曹建实  
1996年从我国樟树全分布区采集50个樟树种源种子,1997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对1年生樟树苗生物量及相关性状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樟树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苗期单株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性状是地径(rP=0.847,rG=0.802)。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综合表现,并选出广东连州、江西井冈山、福建建瓯、浙江庆元、福建上杭5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模  吴家胜  应叶青  姚建祥  
利用 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 5 40株 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 ,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器官生物量 (烘干 )所占比例为 ,干 2 9.5 4% ,枝 9.2 0 % ,叶 30 .75 % ,根 2 2 .74% ,皮 7.77% ,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 ;参试的 18个种源中 ,以 4号福建、8号和 9号江西、11号和 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 ,其中以 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 ( H)和地径 ( D)估测叶片生物量 ( m1)和总生物量 ( m2 )的数学模型 ,用 m=a Db Hc,m=a Dbe CH +d/H ,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共4个性状组的22个性状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变异较小,较稳定;(2)1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3)苗高、地径和苗皮重3个性状的多重比较说明,龙山石牌种源的苗木生长量最大,生产力最高;(4)建立了7对性状变异与采种地主要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海拔高、纬度、年均降水量与子叶出土高、幼苗高、苗高、第五柄高、节间数、第一小叶长和宽等性状变异呈负相关,而经度、年均温反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平  陶建平  刘晋仙  何泽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孙银祥  张建忠  孙海菁  卓仁英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 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 0cm以上,7月份前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 9%和7 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 10和0 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阳  毕泉鑫  句娇  于丹  范思琪  陈梦圆  崔艺凡  傅光辉  王利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Bunge)的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山东省安丘地区苗期性状差异,了解文冠果不同种源变异特征,为文冠果在山东安丘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新疆、陕西等地的27个种源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在山东省安丘市开展种源试验。[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差异可以稳定遗传(遗传力均大于0.9);苗期苗高与种源地降水、年均气温及地径与降水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日照及地径与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种子宽、种皮厚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文冠果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较强遗传控制;文冠果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降水、年均气温、年均日照3个环境主导因子的影响,种子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的影响。综合种源苗期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山东东营、山东安丘、内蒙古库伦、辽宁关山和辽宁海城5个适合安丘地区育苗的速生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耀国  竺肇华  林镜中  曾宗泽  
1983年至1985年在四川省资中县林场对泡桐属9个种的16个苗期性状进行了观测,并通过两两性状的相关分析和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13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各种间、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重复力的差异显著。与苗高相关紧密的主要因子有节数、地径、维管束痕长、叶痕宽、叶宽和叶柄夹角;影响地径的主导因子为维管束痕宽、叶长和苗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雷  金志农  黎祖尧  李晓霞  李芳  张艳华  
为了揭示樟树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境和地理因子对种子性状和结构的影响,采集樟树主要分布区内7省41县(市)164棵樟树种子,调查每棵母树生长地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生长环境,测量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种皮厚度、千粒重和比重,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种子性状及与生境和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并对种子结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樟树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重之间相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比重与高度和千粒重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度和种皮厚度之间显著正相关。(2)对种子体积和千粒重影响最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