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2)
- 2023(7177)
- 2022(6408)
- 2021(5887)
- 2020(5457)
- 2019(12539)
- 2018(12436)
- 2017(23462)
- 2016(13603)
- 2015(15699)
- 2014(15982)
- 2013(15848)
- 2012(15135)
- 2011(13759)
- 2010(14038)
- 2009(13245)
- 2008(13375)
- 2007(12538)
- 2006(10727)
- 2005(9624)
- 学科
- 济(53401)
- 经济(53336)
- 业(34359)
- 管理(33540)
- 企(26695)
- 企业(26695)
- 方法(26323)
- 数学(23244)
- 数学方法(23006)
- 农(16308)
- 中国(14467)
- 财(13813)
- 学(13700)
- 贸(10625)
- 贸易(10624)
- 农业(10416)
- 易(10300)
- 地方(10232)
- 制(10206)
- 业经(10073)
- 银(9194)
- 银行(9135)
- 和(8888)
- 融(8827)
- 金融(8824)
- 行(8696)
- 理论(8396)
- 务(8187)
- 财务(8161)
- 财务管理(8133)
- 机构
- 大学(199926)
- 学院(198379)
- 济(77462)
- 经济(75592)
- 研究(73322)
- 管理(70773)
- 理学(60016)
- 理学院(59264)
- 管理学(58010)
- 管理学院(57663)
- 中国(53997)
- 科学(48852)
- 农(44327)
- 京(44323)
- 所(40602)
- 研究所(37310)
- 业大(35946)
- 财(35711)
- 农业(35234)
- 中心(33633)
- 江(31685)
- 北京(28431)
- 财经(28164)
- 范(26378)
- 院(26292)
- 师范(26083)
- 经(25402)
- 州(24950)
- 省(24072)
- 经济学(23775)
- 基金
- 项目(131793)
- 科学(99290)
- 研究(92217)
- 基金(91299)
- 家(83254)
- 国家(82156)
- 科学基金(66308)
- 社会(54294)
- 省(53155)
- 社会科(51142)
- 社会科学(51122)
- 基金项目(48057)
- 划(45045)
- 自然(44011)
- 教育(42938)
- 自然科(42906)
- 自然科学(42885)
- 自然科学基金(42122)
- 资助(38923)
- 编号(37999)
- 成果(32344)
- 重点(30611)
- 部(28723)
- 发(28492)
- 课题(27582)
- 计划(26557)
- 创(26446)
- 科研(26013)
- 科技(24871)
- 创新(24777)
共检索到297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张建忠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
关键词:
樟树 苗期生长 种源/家系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银祥 姚小华 任华东 胡炜良 张建忠
从60 个樟树种源苗期试验中, 选取10 个有代表性的种源, 对苗期8 个性状进行观测, 并通过方差分析、两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苗期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 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7 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 与苗期总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主导因子是地径。表5参3
关键词:
樟树 实生苗 种源试验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孙银祥 张建忠 曹建实
1996年从我国樟树全分布区采集50个樟树种源种子,1997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对1年生樟树苗生物量及相关性状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樟树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苗期单株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性状是地径(rP=0.847,rG=0.802)。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综合表现,并选出广东连州、江西井冈山、福建建瓯、浙江庆元、福建上杭5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
关键词:
樟树 种源 苗期生物量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谦 曾令海 蔡燕灵 何波祥 连辉明 周丽华
以广东天然分布的208株樟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为对象,在粤东河源开展遗传测定,分别测量了9 a时的3个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与2个形质性状(通直度和树干数)指标。结果表明:上述5个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变异受较强程度的遗传控制,其中家系遗传力为0.56~0.85,单株遗传力为0.23~0.82。遗传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间紧密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0,但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以及形质性状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相关。利用综合选择指数I c和20%入选率筛选到生长和干形优良的家系共41个,其生长性状均具有较高遗传增益,但形质性状的遗传增益不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婧 李培 陈晓阳 曾曙才 邓小梅 林家怡 彭昌操
比较广东省乳源县天井山林场、鹤山市宅梧镇、梅州市径南镇3个黄樟种源/家系试验林早期生长,为黄樟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中黄樟的树高、地径在种源间和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种源、家系选择有效;地点、种源/家系、种源×地点、家系×地点互作的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宅梧试验林生长最好,径南次之,天井山最差。在3个试验点上,树高、地径种源遗传力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遗传力。不同试验点的树高、地径与经纬度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性,地理变异趋势不明显。根据幼林长势及种源加性效应值和家系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关键词:
林芝云杉 种源 苗期性状 早期选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孙银祥 张建忠 孙海菁 卓仁英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 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 0cm以上,7月份前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 9%和7 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 10和0 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阳 毕泉鑫 句娇 于丹 范思琪 陈梦圆 崔艺凡 傅光辉 王利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Bunge)的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山东省安丘地区苗期性状差异,了解文冠果不同种源变异特征,为文冠果在山东安丘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新疆、陕西等地的27个种源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在山东省安丘市开展种源试验。[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差异可以稳定遗传(遗传力均大于0.9);苗期苗高与种源地降水、年均气温及地径与降水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日照及地径与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种子宽、种皮厚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文冠果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较强遗传控制;文冠果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降水、年均气温、年均日照3个环境主导因子的影响,种子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的影响。综合种源苗期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山东东营、山东安丘、内蒙古库伦、辽宁关山和辽宁海城5个适合安丘地区育苗的速生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文才 宁连云 刘忠亮 许彦国 和丽岗
通过对橡胶树3个全同胞家系927株1.5年生苗木的株高、茎围调查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家系内变异系数为17.09%~29.92%,家系间平均值变异系数为2.60%~7.98%,其中家系间株高变异系数为17.72%~27.26%,茎围变异系数为16.80%~26.70%。橡胶树3个全同胞家系中家系云研277-5×IAN873的株高和茎围生长量均明显优于家系GT1×热研8-79和家系RRIC103×云研73-477(P<0.01),家系GT1×热研8-79的株高生长量优于家系RRIC103×云研73-477(P<0.01),而家系GT1×热研8-79和家系RRIC103×云研73-477...
关键词:
橡胶树 全同胞家系 生长量性状 变异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赵培方 吴转娣 覃伟 赵俊 杨昆
以5个组合的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对实生苗根系性状、地上部性状及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实生苗苗期根冠比、根直径差异不显著,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枝数、根交叉数差异显著。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相关性,且根系鲜重与植株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干重与植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根系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康文玲 李生 王开良 段福文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原产澳大利亚的优良速生多用途树种。20世纪50年代作为优良的栲胶原料引入我国(贺近格等,1991),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成为重要的栲胶原料资源,近年来,该树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