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1)
- 2023(3291)
- 2022(2755)
- 2021(2523)
- 2020(2178)
- 2019(4896)
- 2018(4851)
- 2017(8421)
- 2016(5076)
- 2015(5625)
- 2014(5603)
- 2013(5503)
- 2012(5395)
- 2011(4937)
- 2010(5063)
- 2009(4477)
- 2008(4753)
- 2007(4130)
- 2006(3752)
- 2005(3280)
- 学科
- 济(16259)
- 经济(16237)
- 管理(9708)
- 学(9529)
- 业(9343)
- 企(7322)
- 企业(7322)
- 方法(7211)
- 数学(6169)
- 数学方法(5994)
- 农(4541)
- 中国(4101)
- 壤(3810)
- 土壤(3797)
- 财(3518)
- 业经(3225)
- 税(3159)
- 农业(3082)
- 地方(3059)
- 理论(3013)
- 和(2935)
- 税收(2902)
- 制(2875)
- 收(2869)
- 环境(2828)
- 贸(2734)
- 贸易(2733)
- 森(2684)
- 森林(2684)
- 林(2623)
- 机构
- 大学(78762)
- 学院(76736)
- 研究(34750)
- 科学(27603)
- 中国(24240)
- 济(23064)
- 农(23048)
- 管理(22792)
- 经济(22464)
- 所(20835)
- 研究所(19802)
- 理学(19707)
- 理学院(19304)
- 京(18682)
- 农业(18465)
- 管理学(18406)
- 管理学院(18292)
- 业大(17841)
- 中心(14347)
- 院(13280)
- 室(13173)
- 省(12742)
- 江(12707)
- 实验(12494)
- 范(12018)
- 实验室(12003)
- 农业大学(11823)
- 师范(11819)
- 北京(11805)
- 科学院(11589)
- 基金
- 项目(58001)
- 科学(43869)
- 基金(42142)
- 家(41949)
- 国家(41719)
- 研究(33389)
- 科学基金(32452)
- 自然(25117)
- 自然科(24516)
- 自然科学(24505)
- 自然科学基金(24042)
- 基金项目(22356)
- 省(22147)
- 划(20828)
- 社会(18774)
- 社会科(17645)
- 社会科学(17638)
- 资助(17528)
- 教育(15156)
- 重点(14836)
- 计划(14776)
- 科技(14191)
- 科研(12313)
- 发(12275)
- 部(11895)
- 专项(11546)
- 编号(11524)
- 创(11162)
- 创新(10685)
- 农(9942)
共检索到11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关键词:
樟树林 无林地 土壤 多环芳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勇军 田大伦 唐大武 康文星
利用气相色谱仪 (GC)对樟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各器官和林地土壤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乔木层樟树各器官中树皮的PAHs含量最高 ,为 86 4 1μg·kg- 1 ;树干最低 ,为 2 84 3μg·kg- 1 ;其他依次为籽实 (75 2 0 μg·kg- 1 ) >树根 (7115 μg·kg- 1 ) >树枝 (5 35 2 μg·kg- 1 ) >树叶 (4 4 81μg·kg- 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含量空间分布为 :枯枝落叶层 (92 35 μg·kg- 1 ) >乔木层 (5 995 μg·kg- 1 ) >草本层 (36 31μg·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颖丽 闫文德 田大伦 梁小翠 彭钢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苯环组成的一类复杂烃类,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由包含C和H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形成的(Ribes et al.,2003)。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钢铁和石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和城市非工业区室外环境供暖燃煤和机动车燃油中的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樟树叶片 日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丽 雷丕锋 戴凌
对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和汨罗桃林林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三个林龄的樟树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林龄的不同土层SOC、N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4种绿化树种对柴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开展修复后土壤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年后栽培植物土壤中PAHs含量在L1,L2,L3水平下比对照分别降低50.6%,61.4%,43.9%,平均为51.9%,且在3~6个月内PAHs含量减少最快;PAHs组分中以苯并蒽、蒽、芘减少最多,分别达74.8%,69.6%,58.1%。不同树种对PAHs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将平均效应区间中值作为警戒水平,计算得到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性,结果显示L3污染水平下植物处理中PAHs组分芴、菲、芘的生态风险仍然很高,说明治理PAHs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PA...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风险评价 绿化树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峰 祁士华 高媛 邢新丽
通过挑选绵阳市有代表性的点位土壤柱,应用GC-MS分析土壤柱垂直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得出其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0 cm深度中的PAHs含量最高,40 cm以下则含量锐减。由于表层(0~5cm)土壤与大气之间的土气交换频繁,PAHs含量相对较低,而5~20 cm处土壤受到表层土壤的遮盖,PAHs富集较高,含量达到整个土壤柱最高值。多环芳烃总体垂直剖面分布特征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PAHs总含量以江油市点位(330.24 ng/g)最高,其次是三台县点位(299.89 ng/g),最低是游仙区点位(112.74 ng/g)。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Nap、Phe和Chr/y...
关键词:
绵阳 多环芳烃 土壤 垂直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斌 庞碧剑 谭趣孜 巫冷蝉
研究了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幼苗期(2013年5月,春季)、中鱼期(2013年7月,夏季)和成鱼期(2013年10月,秋季)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组成、风险及来源,分析了养殖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中华乌塘鳢的富集响应,并评估了养殖环境的理论阈值及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系统内4个管理窗口(G1、G7、G3、G5)养殖水体的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变化为G5>G7>G1>G3,主要受管理窗口理化性质差异、海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时间变化为中鱼期>成鱼期>幼苗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以及地表径流输入有关。受管道颗粒物含量影响,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变化为G1>G3>G7>G5;时间变化为幼苗期>中鱼期>成鱼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有关。幼苗期管理窗口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石油燃烧排放,中鱼期主要是石油、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的混合源,成鱼期主要源于木、煤燃烧排放。而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来源。养殖水体多环芳烃的危害商值(HQ)小于1,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均低于效应区间低值(ERL),说明该系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较小。中华乌塘鳢的致癌风险指数(CRI)均低于1×10~(-6),没有致癌风险,CRI的时间变化主要与珍珠湾水质的季节变化有关,空间变化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中华乌塘鳢的CRI为可接受或较高时,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PAHs的剩余环境容量较高,养殖环境较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莹然 张娟 李乐 刘燕
为了解北京市常用常绿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以陶然亭公园和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健康生长的常绿植物冬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其中4种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9种植物叶片中,白皮松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最高,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排序为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侧柏>油松>粗榧>沙地柏>圆柏>白扦,其中白皮松叶片内轻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白扦的含量最低;粗榧叶片内中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沙地柏的含量最低;油松叶
关键词:
常用常绿树种 多环芳烃 富集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引文 闫文德 田大伦 王会勤 梁小翠 王光军
对樟树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中PAHs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与非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出16种PAHs组分,非根际土中PAHs质量分数呈现21~40 cm>41~60 cm>0~20 cm的分布规律,而根际土中PAHs质量分数呈现21~40 cm>0~20 cm>41~60 cm的分布规律;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的最高值均在21~40 cm土层,平均值分别为2.622 9和2.292 6 mg.kg-1;2环和3环低分子量PAHs的迁移能力强于4~6环多环芳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铸三 方晰
对长沙市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主要树种叶片和土壤中的N含量进行定位观测,探讨大气氮湿沉降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各分室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降水中NH4+-N含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特征,3、4和11月份较高,其中3月份为全年最高值,达6.7 mg.L-1,8月份为全年最低值,仅为2.7 mg.L-1,大气降水中NO3--N含量月变化相对平稳,3、8、10和11月份含量均高于1.2 mg.L-1,11月份为全年最高值,高达1.9 mg.L-1,7月份为全年最低值,仅为0.4 mg.L-1。樟树、红叶树、木莲叶片全N含量的平均值呈现出明显的月动态变化特征,4月份为全年最高值,达17.48 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运球 唐秀观 陈羽
[目的]分析桂林市果园土壤多环芳烃(PAHs)含量与来源,为评价果园地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桂林市葡萄园、柑橘园和桃园基地采集表土,分析美国环保署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_(16)),运用多环芳烃单体含量、谱系、丰度及诊断比值等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源识别。[结果]果园表土PAH_(16)含量平均为34.91 ng/g(10.0 ng/g,而柑橘园仅检出单体BbF(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朱凡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CK)、低(L1)、中(L2)、高(L3)不同污染浓度土壤,研究栾树幼苗PAHs的吸收累积情况及在其体内的再分配。结果如下:栾树幼苗可以吸收积累土壤中的PAHs。随土壤中PAHs浓度的增大,其体内的PAHs总含量及根、干、叶中的PAHs均呈递增趋势,L1、L2、L3处理组根、干、叶中PAH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栾树叶中PAHs占体内PAHs总量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根中PAHs占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干中PAHs含量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关键词:
栾树幼苗 土壤 多环芳烃 积累 再分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菊 伍钢 许云海 杨海君
以长沙市望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周边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采用网格布点法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分别布设3个(1#~3#)和12个(4#~15#)采样点,其中11#~15#采样点于2014年布设,探究土壤中苊(Ace)、苊烯(Acy)、蒽(Ant)、菲(Phe)、芴(Flu)、苯并[a]蒽(BaA)、芘(Pyr)、屈(Chr)、荧蒽(Fla)、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二苯并[a,h]蒽(DBA)、苯并[g,h,i]苝(BghiP)、茚并[1,2,3–c,d]芘(IcdP)共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值及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对土壤中PAHs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15种PAHs总含量为75.22~5 617.86 ng/g,均值为670.96 ng/g,其中7种致癌PAHs(BaA、Chr、BbF、BkF、BaP、DBA、IcdP)的含量为12.13~2 989.26 ng/g,均值为319.80 ng/g;2#和4#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均为中度污染,12#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为重度污染,其他点位土壤均处于轻度污染或未受污染;荧蒽、芘、菲是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除一级保护区土壤中芴含量稍高于二级保护区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其余14种PAHs单体含量均低于二级保护区;除12#点位样品外,其他点位样品土壤中3环和4环PAHs占比均大于60%;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污染物来源,显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污染,主要受区域内交通因素与上游工业、生活废弃物中PAHs迁移与沉降影响,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生物质、煤燃烧的混合污染,可能与区域内人为活动和交通因素有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世霞 朱淮武 张笑一 关小满
将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对贵阳红枫湖水样中16种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中16种多环芳烃总量为0.1671~0.3364μg/L,与国内其它水系相比,湖中存在多环芳烃轻度污染。7种(萘、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多环芳烃的总量未超出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对多环芳烃规定的限值,但作为饮用水源,红枫湖水中的苯并(a)芘含量已超出我国标准GB3838-2002中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苯并(a)芘限值,并且苯并(a)蒽、艹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的含...
关键词:
红枫湖 地表水 多环芳烃 来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农田土壤交换性镁(Mg)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0~20 cm)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255.1 mg/kg,变幅为78.1~641.8 mg/kg,其中85%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0~400 mg/kg之间,随地区不同而异。土壤剖面(0~100 cm)交换性镁含量为78.1~717 mg/kg,其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K/...
关键词:
土壤 交换性镁含量 土壤化学性质 山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