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4)
- 2023(2294)
- 2022(1862)
- 2021(1711)
- 2020(1514)
- 2019(3194)
- 2018(3178)
- 2017(5457)
- 2016(3342)
- 2015(3638)
- 2014(3636)
- 2013(3593)
- 2012(3480)
- 2011(3112)
- 2010(3121)
- 2009(2712)
- 2008(2731)
- 2007(2334)
- 2006(1998)
- 2005(1780)
- 学科
- 济(9038)
- 经济(9029)
- 学(6436)
- 管理(5347)
- 业(5193)
- 方法(4109)
- 企(3946)
- 企业(3946)
- 数学(3742)
- 数学方法(3643)
- 税(2705)
- 农(2494)
- 税收(2491)
- 收(2460)
- 中国(2219)
- 森(2144)
- 森林(2144)
- 生态(2137)
- 林(2091)
- 财(2078)
- 环境(2023)
- 农业(1703)
- 贸(1660)
- 贸易(1659)
- 土地(1651)
- 地方(1637)
- 和(1631)
- 易(1601)
- 壤(1585)
- 土壤(1584)
- 机构
- 大学(47580)
- 学院(47062)
- 研究(23655)
- 科学(20244)
- 中国(16824)
- 农(16678)
- 所(14820)
- 研究所(14188)
- 农业(13484)
- 业大(13359)
- 济(12648)
- 管理(12603)
- 经济(12275)
- 京(12142)
- 理学(10782)
- 室(10594)
- 理学院(10511)
- 实验(10306)
- 管理学(9941)
- 实验室(9918)
- 中心(9916)
- 管理学院(9871)
- 省(9798)
- 院(9680)
- 重点(9371)
- 农业大学(8792)
- 科学院(8278)
- 研究院(7944)
- 江(7799)
- 北京(7770)
共检索到68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颖丽 闫文德 田大伦 梁小翠 彭钢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苯环组成的一类复杂烃类,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由包含C和H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形成的(Ribes et al.,2003)。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钢铁和石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和城市非工业区室外环境供暖燃煤和机动车燃油中的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樟树叶片 日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勇军 田大伦 唐大武 康文星
利用气相色谱仪 (GC)对樟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各器官和林地土壤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乔木层樟树各器官中树皮的PAHs含量最高 ,为 86 4 1μg·kg- 1 ;树干最低 ,为 2 84 3μg·kg- 1 ;其他依次为籽实 (75 2 0 μg·kg- 1 ) >树根 (7115 μg·kg- 1 ) >树枝 (5 35 2 μg·kg- 1 ) >树叶 (4 4 81μg·kg- 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含量空间分布为 :枯枝落叶层 (92 35 μg·kg- 1 ) >乔木层 (5 995 μg·kg- 1 ) >草本层 (36 31μg·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关键词:
樟树林 无林地 土壤 多环芳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莹然 张娟 李乐 刘燕
为了解北京市常用常绿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以陶然亭公园和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健康生长的常绿植物冬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其中4种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9种植物叶片中,白皮松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最高,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排序为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侧柏>油松>粗榧>沙地柏>圆柏>白扦,其中白皮松叶片内轻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白扦的含量最低;粗榧叶片内中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沙地柏的含量最低;油松叶
关键词:
常用常绿树种 多环芳烃 富集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4种绿化树种对柴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开展修复后土壤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年后栽培植物土壤中PAHs含量在L1,L2,L3水平下比对照分别降低50.6%,61.4%,43.9%,平均为51.9%,且在3~6个月内PAHs含量减少最快;PAHs组分中以苯并蒽、蒽、芘减少最多,分别达74.8%,69.6%,58.1%。不同树种对PAHs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将平均效应区间中值作为警戒水平,计算得到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性,结果显示L3污染水平下植物处理中PAHs组分芴、菲、芘的生态风险仍然很高,说明治理PAHs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PA...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风险评价 绿化树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运球 唐秀观 陈羽
[目的]分析桂林市果园土壤多环芳烃(PAHs)含量与来源,为评价果园地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桂林市葡萄园、柑橘园和桃园基地采集表土,分析美国环保署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_(16)),运用多环芳烃单体含量、谱系、丰度及诊断比值等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源识别。[结果]果园表土PAH_(16)含量平均为34.91 ng/g(10.0 ng/g,而柑橘园仅检出单体BbF(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郑威 梁小翠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3种多环芳烃污染水平(重度L3:371.79 mg.kg-1)、(中度L2:186.35 mg.kg-1)、(轻度L1:77.79 mg.kg-1)下对1年生南方绿化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绿化树种均能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经6个月和12个月的胁迫处理后,马褂木的茎高和地径在L1、L2污染水平下均比对照高,且马褂木地径生长变化率与多环芳烃L2污染水平呈显著差异关系,而广玉兰只有高生长在L2污染水平下比对照高;马褂木地径增长量与广玉兰相比,12个月后分别在L1和L2水平...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绿化树种 生长 广玉兰 马褂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海星 张德顺 商侃侃 陈香波 达良俊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应用于中国南方各省,但最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樟树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上海不同典型地段(植物园、休闲广场、公路)和不同黄化程度的樟树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樟树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相对含量降幅达91.2%,叶绿素b降幅达95.1%,类胡萝卜素降幅达82.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降幅为5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幅度为46.4%,过氧化物酶(POD)降幅则为66.6%。3~7级黄化叶片有效铁相对含量则为正常樟树的5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菊 伍钢 许云海 杨海君
以长沙市望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周边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采用网格布点法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分别布设3个(1#~3#)和12个(4#~15#)采样点,其中11#~15#采样点于2014年布设,探究土壤中苊(Ace)、苊烯(Acy)、蒽(Ant)、菲(Phe)、芴(Flu)、苯并[a]蒽(BaA)、芘(Pyr)、屈(Chr)、荧蒽(Fla)、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二苯并[a,h]蒽(DBA)、苯并[g,h,i]苝(BghiP)、茚并[1,2,3–c,d]芘(IcdP)共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值及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对土壤中PAHs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15种PAHs总含量为75.22~5 617.86 ng/g,均值为670.96 ng/g,其中7种致癌PAHs(BaA、Chr、BbF、BkF、BaP、DBA、IcdP)的含量为12.13~2 989.26 ng/g,均值为319.80 ng/g;2#和4#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均为中度污染,12#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为重度污染,其他点位土壤均处于轻度污染或未受污染;荧蒽、芘、菲是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除一级保护区土壤中芴含量稍高于二级保护区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其余14种PAHs单体含量均低于二级保护区;除12#点位样品外,其他点位样品土壤中3环和4环PAHs占比均大于60%;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污染物来源,显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污染,主要受区域内交通因素与上游工业、生活废弃物中PAHs迁移与沉降影响,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生物质、煤燃烧的混合污染,可能与区域内人为活动和交通因素有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立芳 胡志彪 陈克华
对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2011年秋季、2012年冬季以及2012年春季河水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控断面河水中PAHs总量浓度变化为9.9~178.8ng/L,其组成特征是以3环(56.7%)、5环(24.6%)和4环(15.1%)为主,表明3环、4环及5环PAHs是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水中PAHs的最主要成分。地表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红坊赤坑、雁石桥、捷步桥、顶坊4个采样点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值(EBaP)均超出我国环境保护部(CEPA)制定的EBaP=2.8ng/L的国家标准。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水 分布 风险 来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卫先 李世杰
区别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大型天然浅水湖泊,江苏天目湖是一个较深的水库型湖泊,也是重要的城乡生活及工农业水源地之一。为了解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2006年在天目湖全湖采集7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GC/MS分析了16种优控PAHs。结果表明: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总量介于287.50~713.93 ng/g(干重),平均值为458.52 ng/g;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受污染程度高于南部,主要是北部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PAHs总量呈显著相关;利用特征化合物指数对PAHs的来源进行判别,指示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
关键词:
天目湖 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污染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峰 祁士华 高媛 邢新丽
通过挑选绵阳市有代表性的点位土壤柱,应用GC-MS分析土壤柱垂直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得出其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0 cm深度中的PAHs含量最高,40 cm以下则含量锐减。由于表层(0~5cm)土壤与大气之间的土气交换频繁,PAHs含量相对较低,而5~20 cm处土壤受到表层土壤的遮盖,PAHs富集较高,含量达到整个土壤柱最高值。多环芳烃总体垂直剖面分布特征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PAHs总含量以江油市点位(330.24 ng/g)最高,其次是三台县点位(299.89 ng/g),最低是游仙区点位(112.74 ng/g)。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Nap、Phe和Chr/y...
关键词:
绵阳 多环芳烃 土壤 垂直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朱凡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CK)、低(L1)、中(L2)、高(L3)不同污染浓度土壤,研究栾树幼苗PAHs的吸收累积情况及在其体内的再分配。结果如下:栾树幼苗可以吸收积累土壤中的PAHs。随土壤中PAHs浓度的增大,其体内的PAHs总含量及根、干、叶中的PAHs均呈递增趋势,L1、L2、L3处理组根、干、叶中PAH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栾树叶中PAHs占体内PAHs总量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根中PAHs占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干中PAHs含量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关键词:
栾树幼苗 土壤 多环芳烃 积累 再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兴友 赵永光 周丽艳 尹伟伦 王华芳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双峰型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它们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在一日内百里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小花溲疏;百里香叶片气孔的结构特点、叶绿素含量的生理基础以及百里香植株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小花溲疏的主要原因,也使得百里香较小花溲疏更适应旱生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伊敏 龚粤宁 习丹 李炯 旷远文 王发国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