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6)
- 2023(9682)
- 2022(8725)
- 2021(8293)
- 2020(7024)
- 2019(16032)
- 2018(16060)
- 2017(30626)
- 2016(17013)
- 2015(19172)
- 2014(19146)
- 2013(18958)
- 2012(17376)
- 2011(15460)
- 2010(15245)
- 2009(13718)
- 2008(13120)
- 2007(11138)
- 2006(9531)
- 2005(8074)
- 学科
- 济(61012)
- 经济(60947)
- 管理(46264)
- 业(43463)
- 企(36683)
- 企业(36683)
- 方法(30635)
- 数学(26411)
- 数学方法(26088)
- 学(17031)
- 农(16215)
- 中国(14992)
- 财(14839)
- 业经(13886)
- 地方(12502)
- 理论(11073)
- 贸(10965)
- 和(10961)
- 贸易(10959)
- 农业(10871)
- 易(10633)
- 环境(10297)
- 技术(10276)
- 制(10100)
- 务(9835)
- 财务(9762)
- 财务管理(9743)
- 企业财务(9214)
- 教育(8960)
- 划(8890)
- 机构
- 大学(238328)
- 学院(236151)
- 管理(94289)
- 济(83824)
- 理学(82642)
- 经济(81771)
- 理学院(81651)
- 管理学(80002)
- 研究(79701)
- 管理学院(79614)
- 中国(56276)
- 科学(55828)
- 京(51543)
- 农(45396)
- 业大(43116)
- 所(41550)
- 研究所(38598)
- 财(36566)
- 农业(35751)
- 中心(35535)
- 江(33414)
- 北京(32441)
- 范(30631)
- 师范(30269)
- 财经(30187)
- 院(29732)
- 经(27541)
- 技术(27435)
- 州(27404)
- 省(24843)
- 基金
- 项目(173947)
- 科学(133628)
- 基金(124165)
- 研究(120973)
- 家(110609)
- 国家(109717)
- 科学基金(92737)
- 社会(72082)
- 省(69366)
- 社会科(68105)
- 社会科学(68085)
- 基金项目(67288)
- 自然(64199)
- 自然科(62622)
- 自然科学(62599)
- 自然科学基金(61458)
- 划(58304)
- 教育(54997)
- 资助(51493)
- 编号(49025)
- 成果(39059)
- 重点(38887)
- 部(36627)
- 发(36247)
- 创(35929)
- 科研(34247)
- 计划(34012)
- 课题(33910)
- 创新(33492)
- 大学(31611)
共检索到327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璐璐 孙墨珑 徐国祺 刘泽旭 王立海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
关键词:
樟树叶提取物 木材 防霉 作用机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冬 孙锦 韩丽君 马书智 于庆文
探讨了海藻提取物对番茄CMV病毒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对CMV有很好的体外钝化效果和预防CMV侵染的作用,其中以3.0g.L-1的浓度较为合理;番茄接种CMV病毒后施用海藻提取物,病株的SOD、POD酶活性明显升高,并明显降低了病株的病毒含量,降低了病毒对叶绿体的破坏。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番茄 CMV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世奇 邱军强 曹海鹏 夏文伟 杨先乐
本试验研究了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异噻唑啉酮、尼泊金乙酯等6种常用的防霉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在浓度分别为1.5和6.3 mg/L以上时可使80%的水霉游动孢子的活性被抑制,当浓度分别为8和32 mg/L以上时对水霉菌丝具有杀灭作用。而其它四种防霉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中可能的使用浓度。本试验还研究了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对水霉菌的后抑菌效应以及两者的联合抑菌效应,异噻唑啉酮在不低于6.25 mg/L,尼泊金乙酯在不低于25 mg/L时能够显著减缓水霉菌丝的生长速率,12.5 mg/L异噻唑啉...
关键词:
防霉剂 水霉菌 抑菌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艳 宋旭红 黄衍章 华红霞 杨长举
采用药膜法、滤纸药膜法和饲料拌药法分别检测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等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β-细辛醚157.30、78.63μg/cm2浓度处理玉米象成虫96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100.00%和93.22%,处理96 h后的触杀毒力LC50为28.22μg/cm2;157.30、78.63、39.32μg/cm2浓度处理的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平均驱避率在Ⅴ级以上,较低浓度19.66μg/cm2处理的驱避率也达到了Ⅳ级;0.500 g/kg的浓度处理7 d后,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1.11%,处理45 d后,对子代种群抑制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清来 张良菊 徐慧慧 徐志红 李俊凯
【目的】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探寻新的生物农药。【方法】对对节白蜡树叶中的化合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并将提取物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红腐病菌、核桃根腐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为了进一步锁定有效成分,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初步分离,并进行了组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在500μg/m L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整体表现出较好活性,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棉花红腐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8.0%、69.0%。组分1和组分4整体表现出优于其他组分的杀菌活性,其
关键词:
对节白蜡 提取物 杀菌活性 生物农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群 王春台 杜爱玲 林滢
以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从樟树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棕黑色粉末,该提取物主要为有色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化合物A的含量成倍高于化合物B;经silicagel、Al_2O_3及sephadex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红棕色化合物A,经PAGE、PLC及TLC检测均为单一谱带或单一斑点;该化合物熔点为280.29℃,λ_(max) ̄(KOH)为213nm,E1cm1%为342.5,肩峰为257nm,pI为3.7,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及毛霉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樟树叶片,抑菌物,抗菌活性,分离,纯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该文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菌体生长过程、孢子萌发过程及对其体内蛋白质含量与合成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叶枯病菌菌丝部分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产生溶壁现象,也能使其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而且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与对照相比,经提取物处理48 h的叶枯病菌菌体的蛋白质含量是对照的6.7%,显著降低;经提取物处理过的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电泳谱带的颜色、数目、位置,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表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能够抑制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使菌体蛋白不仅含量下降显著,而且在表达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关键词:
绒白乳菇 提取物 叶枯病菌 抑制机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芳 何雪香 马红霞 谢桂军 张燕君 王剑菁
采用5种竹木防霉剂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进行了防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防霉剂对竹材的防霉效果逐渐减弱。防霉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处理材的载药量随着增大,其对应试样的防霉效果随着增强。不同防霉剂,对竹材表现出不同的防霉效果,竹材处理试样的防霉效果从强到弱分别是茶秆竹、毛竹和水竹。在第8~12周时,SMR,UD和PCP-Na防霉效果好于其他2种。但从防霉剂在6个月的防治效力来看,环保型防霉剂SMR处理竹材在6个月后的防霉效果与PCP-Na防霉剂的防治效力...
关键词:
林业工程 竹材 防霉剂 防霉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揣红运 石延霞 柴阿丽 杨杰 谢学文 李宝聚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傅深渊 陈利江 葛申进
采用直接添加山茱萸果核生物提取物的方法,对淀粉胶进行研究后发现,提取物对淀粉胶具有防霉和提高稳定性的作用,防霉效果与提取物添加量基本呈线性关系,但提取物对淀粉胶耐水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山茱萸 果核提取物 淀粉胶 抗微生物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宁平 黄艳花 黄微 邢政杰 陈婵 王小欣
【目的】明确喜树叶斑病病原菌,并探究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活性,为防治大田喜树叶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喜树叶斑病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中草药园的喜树叶斑病上分离到一株真菌,菌株命名为XS-1,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引起喜树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国内首次报道,将该病害命名为喜树棒孢霉叶斑病。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2种杀菌剂对菌株XS-1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20%苯甲咪鲜胺微乳剂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_(50)为0.0980 mg/L,其次是20%戊菌唑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抑霉唑水乳剂、250 g/L丙环唑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其EC_(50)分别为0.3737、0.4557、0.4878、0.5746和0.5956 mg/L。【结论】经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分子鉴定,确定引起喜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 cassiicola);20%苯甲·咪鲜胺微乳剂、20%戊菌唑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抑霉唑水乳剂、250 g/L丙环唑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喜树棒孢霉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喜树棒孢霉叶斑病田间防治参考用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悦 张华梦 姚志鹏 王莹 陈雯 蒋春号 牛冬冬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进一步测定拮抗菌株的水解酶活和透明圈半径,通过对抑菌圈和透明圈半径进行统计赋值得到对半夏软腐病较高防治效果的复筛菌株。最后通过离体及温室防效试验验证复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初筛得到20株对半夏软腐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及其抑菌圈、透明圈半径大小,按照统计结果对20株菌株进行赋值,结果显示5YN8、XZ231和7Ze3赋值分数最高,分别为11.0分、11.0分和10.5分;经离体防效验证得到20株初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腐烂程度的不同影响,对比赋值大小及半夏块茎的腐烂程度发现建立的赋值体系与菌株的生防效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赋值分数越高,半夏块茎的生防效果越好;将筛选得到的赋值分数最高的三个生防菌株5YN8、XZ231与7Ze3进行温室防效验证,发现它们对半夏软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01%、79.55%和79.62%,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5YN8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Z231和7Ze3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5YN8、XZ231与7Ze3三株生防菌株能够有效防治半夏软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健 王群 孙修涛 马向东 刘德月 仝翔2
喹酸对养殖动物主要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 (MIC) 3.8~ 5 .6μg/ml;对中国对虾、黑鲷、鲈、鲤、罗非鱼、中华鳖等生物毒副作用不明显 ;对浮游植物、大型、中国对虾和真鲷胚胎孵化的毒性也较低。临床试验表明 ,药浴质量浓度 4mg/L治疗细菌病效果显著。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鲈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得到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建议休药期 15~ 2 0d。
关键词:
喹酸 病害防治 药物代谢 残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涛 曹远银 肖淑芹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拮抗作用的6株细菌和10株放线菌。其中,拮抗细菌B4和放线菌A10对辣椒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对辣椒疫病有较高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法抑菌作用最佳的是B4和A10,抑制率分别为79.5%和74.5%;孢子囊萌发抑制率试验最佳的是B4和A10,它们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2.8%和89.3%。在温室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的混合使用,防效为72.5%;促生作用最佳的是B4,辣椒鲜重增加44.1%,干重增加36.2%。在田间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混合使用,在接种11d后,防效为76...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拮抗细菌 拮抗放线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行善 王娜娜 崔传斌 王平平 杨明明 颜霞 黄丽丽
【目的】从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为烟草赤星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细菌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形态的影响;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用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28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Xh629A,通过16S r RNA-gyr 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滤液在体积分数1%,2%,10%比例混合下,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抑制率分别可达72.98%,77.75%和92.30%。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拮抗细菌Xh629A能够引起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畸形,结节增多、断裂,原生质外渗。温室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h629A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离体防效可达83.32%,田间防效为57.62%,明显优于化学药剂菌核净(43.79%)和多抗霉素(45.08%),同时显著提升烤烟品质。【结论】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h629A,其在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