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4)
2023(6174)
2022(5422)
2021(4882)
2020(4484)
2019(10097)
2018(9753)
2017(19004)
2016(10647)
2015(12178)
2014(12346)
2013(12508)
2012(11786)
2011(10744)
2010(10834)
2009(10199)
2008(10360)
2007(9669)
2006(8114)
2005(7136)
作者
(33955)
(28712)
(28690)
(27459)
(17979)
(13886)
(13044)
(11359)
(10544)
(10140)
(9830)
(9535)
(9167)
(9154)
(9063)
(9037)
(9029)
(8434)
(8333)
(8302)
(7336)
(7052)
(7047)
(6608)
(6424)
(6358)
(6327)
(6307)
(5832)
(5822)
学科
(47832)
经济(47788)
管理(28303)
(28125)
方法(25438)
数学(23099)
数学方法(22901)
(21712)
企业(21712)
(13049)
(12165)
(11581)
中国(11011)
(9574)
贸易(9574)
(9290)
地方(9077)
业经(8885)
农业(8603)
(7768)
(7344)
财务(7331)
财务管理(7310)
(6966)
环境(6966)
企业财务(6892)
(6643)
银行(6610)
(6542)
金融(6540)
机构
大学(163542)
学院(161880)
(68106)
经济(66747)
管理(61066)
研究(56145)
理学(52950)
理学院(52352)
管理学(51398)
管理学院(51095)
中国(41150)
科学(36981)
(34955)
(33026)
(30147)
(30052)
业大(29003)
研究所(27817)
中心(25867)
农业(25813)
财经(24582)
(24556)
(22314)
北京(22260)
经济学(21840)
(20827)
(20290)
经济学院(20158)
师范(20075)
(18908)
基金
项目(110869)
科学(85349)
基金(79760)
研究(76822)
(71570)
国家(71043)
科学基金(58850)
社会(47850)
社会科(45395)
社会科学(45376)
(43440)
基金项目(42645)
自然(39085)
自然科(38121)
自然科学(38105)
自然科学基金(37441)
(36916)
教育(35137)
资助(33271)
编号(30433)
重点(25467)
(24515)
成果(24053)
(23832)
(22392)
科研(22304)
计划(21667)
创新(21064)
课题(20996)
教育部(20483)
期刊
(70000)
经济(70000)
研究(43870)
学报(31131)
(28236)
科学(27145)
中国(26635)
(23647)
大学(23097)
学学(22110)
管理(18732)
农业(18464)
技术(13252)
教育(13198)
(12720)
金融(12720)
业经(12394)
财经(12152)
经济研究(11562)
林业(11046)
(10457)
问题(10384)
(10368)
技术经济(8834)
(8673)
统计(8418)
科技(8265)
(7989)
商业(7952)
理论(7870)
共检索到228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生  闫文德  项文化  梁小翠  伍倩  
文章对比分析长沙城区内与城郊樟树人工林2011年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得出结论:城郊樟树林年降水量为2 028 mm,年截留量为515.8 mm,林内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4.57%,达1 512.2 mm;市区樟树林年降水量、截留量、林内降水量均低于城郊,虽然年截留量低于城郊,但截留率则高于城郊。市区和城郊樟树林的穿透水变化规律虽存在差异,但整体趋势相似,两块检测样地在雨量极低时截留作用差异较为明显,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截留率差异变小。通过研究分析两块样地的监测数据可看出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城郊樟树人工林林冠均有明显的截留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汉强  邱治军  张宁南  徐大平  周光益  
2006、2007年对位于高要市高要林场的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进行了监测,结合大气降雨数据,分析了马占相思人工林对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结果表明:(1)高要林场2006、2007年降雨量分别为1767.1 mm和1 692.7 mm,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的4~9月份,其降雨量分别占2006、2007年降雨量的81.7%和84.5%;(2)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林冠截留量、穿透雨率、树干流率与降雨量呈对数曲线关系;截留率与降雨量呈乘幂指数曲线关系;(3)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年平均穿透雨率、树干流率和林冠截留率分别为84.2%、7.3%、8.5%;由于降雨和林冠层的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文星  邓湘雯  赵仲辉  
根据1999—2002年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林冠截留在杉木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年林冠截留降雨量267·0mm;林冠截留蒸发散量占杉木人工林总蒸发散量的27·2%,林冠截留水分的物理蒸发量占杉木林集水区水分输出的18·97%;林内净降水的营养物质为143·329kg·hm-2a-1,比冠上大气降水输入的63·924kg·hm-2a-1多74·905kg·hm-2a-1,增加了117·2%;林冠截留减少了到达林地表面和入渗土壤的水分,减少了集水区地表水和土壤漏水的输出,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输出,可见,林冠截留是系统保存营养物质的重要机制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燕  鲁绍伟  杨新兵  岳德鹏  宋庆丰  杨卓  
【目的】探讨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油松人工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机理。【方法】基于2006-05-10的21场降雨和气象及林分结构资料,用修正的Gash林冠截留模型对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结果】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的模拟值分别为57.33,1.03和229.51mm,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的模拟值分别比实测值减小12.6和0.39mm,相对误差分别为18.02%和27.46%,穿透雨量模拟值高于实测值13.17mm,相对误差为6.09%;累计林冠截留量模拟值小于实测值,累计林冠截留量相对误差最小值为6%,最大值为32.64%,相对误差在20%~30%的占7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茂瑞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以直线形式增加;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上升。在杉木林内,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减少,而林冠截留率增大,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相比,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较大,而林冠截留率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准生  孙长忠  赵明扬  
利用2008—2011年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冠截留量(I)与林外降雨量(P)可用非线性模型I=a Pb进行回归模拟,回归方程为I=0.584P0.576;该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方程参数稳定性良好,经检验,方程均达到显著性要求,可在该区域油松人工林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俊峰  马钦彦  刘世海  田平  陈圆  
该文对密云水库集水区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尝试用合适的统计模型和概念模型描述单场降雨下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通过在油松试验地外测定大气降雨量,在林内测定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得出了在不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下的林冠截留量.结果显示:以S型曲线作为统计模型能很好地模拟降雨量与截留量的关系;比较简单的概念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其中的降雨蒸发率α和林冠吸附降雨容量Im的参考数值分别为0.025和3.297 mm;把降雨强度加入半理论模型,可以得出截流量与降雨强度成负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泽平  
本文描述了一个预测林冠总截留损失的统计模型.该模型从冠层的水分平衡方程出发,对冠层的截留蒸发过程进行了分析.模型所包含的参数有:林分郁闭度及林冠饱和蓄水容量等林冠参数,降雨量及截留水蒸发系数(截留水蒸发强度与降雨强度的比率)等降雨参数.这些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学意义,而且易于确定.模拟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些降雨能使林冠完全湿润或不能使林冠完全湿润.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林冠对这两类不同降雨的截留模式.最后,根据华北地区(北京、河北隆化)油松人工林的观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预测与实测的截留损失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54%~1.24%之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徐源  闫文德  马秀红  郑威  王光军  梁小翠  
通过对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樟树林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m-2a-1)、低氮(LN,5 g.m-2a-1)、中氮(MN,15 g.m-2a-1)和高氮(HN,30 g.m-2a-1),利用LI-810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对其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以及与土壤表层温湿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氮沉降处理水平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K 4.09±0.66μmol.m-2s-1、LN 2.39±0.29μmol.m-2s-1、MN 2.18±0.19μmol.m-2s-1、HN 2.28±0.25μmol.m-2s-1。对照处理显著高于其它3种处理(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江泽慧  费本华  林汉  
樟树人工林株内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递增 ,而后趋于稳定 ;木材基本密度髓心处稍大 ,由髓心向外先稍递减而后递增 ,再趋于稳定 ;纤维长度和基本密度性状与生长轮年龄关系模型可用来预测其性状值。樟树木材幼龄期约为 7~ 9a ,株内幼龄材基本密度较成熟材小 1.0 %~ 9.9% ,株内幼龄材与成熟材基本密度差异多不显著 ;其浸提物含量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差异不显著。纤维长度株内变异系数大于株间 ,木材基本密度均值和浸提物含量二性状则是株间变异大于株内变异。生长速度对樟树木材纤维长度、基本密度、浸提物含量等性状影响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光军  田大伦  朱凡  闫文德  郑威  李树战  
用LI-COR-6400-09测定并研究湖南长沙樟树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樟树林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5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相一致,2者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3;樟树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显著,呈不规则曲线波动,平均呼吸速率为4.0μmolCO2.m-2s-1,与5cm深处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指数相关,拟合方程为y=0.3242e0.1064x,R2=0.903,P=0.001,与5cm土壤湿度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模拟方程为y=-0.0261w2+1.869w-28.406,R2=0.436,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华平  王光军  耿赓  
2007年7月至8月,在长沙天际岭林场,用树脂芯原位法测定去除凋落物、添加凋落物对樟树人工林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林凋落物处理7个月后,去除、添加凋落物和对照处理土壤中无机氮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添加凋落物(18.96mg/kg)>对照(16.36mg/kg)>去除凋落物(10.99mg/kg)。经过28d的培养,3种处理土壤中NO3--N含量培养前后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NO3--N含量从培养前的0.67、0.51和0.39mg/kg分别上升到3.10、7.11和6.67mg/kg;NH4+-N含量培养前后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汲  闫文德  刘益君  梁小翠  高超  
20世纪以后,全球工业、农业飞速发展,从而导致大量活性氮输入至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部分,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氮元素的转换过程及其对外源性氮输入的响应机制越来越被重视。以亚热带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施加氮肥(低氮5 g·m-2、中氮15 g·m-2、高氮30 g·m-2)的基础上,用树脂芯法对其不同季节土壤氮矿化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施氮肥处理后,在1、4、7月份樟树人工林的土壤氮矿化量均表现为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但10月份的高氮浓度处理樟树人工林土壤氮矿化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处理,说明施氮肥处理可以增加樟树林土壤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贺康宁  朱金兆  
在山西省吉县研究了当地的水土保持林刺槐、油松、油松刺槐混交林,以及沙棘、虎榛子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探讨了林内降雨、林冠截留的规律,并采用季节模型对各林分的截留作用进行了模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培  郭冬青  王本楠  
该文将文献[14,15]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应用到郁闭度不等于1的情况下,用数值方法计算了截留量、截留率、透流量和透流率,并与文献[16]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在定量上获得了较好的符合。尤其是,它的定性行为的合理性是经验的回归方程难以做到的,该文还讨论了这个模型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QBASIC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