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9)
- 2023(6673)
- 2022(5122)
- 2021(4641)
- 2020(3573)
- 2019(8339)
- 2018(8427)
- 2017(15564)
- 2016(8245)
- 2015(9152)
- 2014(9294)
- 2013(8822)
- 2012(8503)
- 2011(8093)
- 2010(8443)
- 2009(8194)
- 2008(7992)
- 2007(7054)
- 2006(6973)
- 2005(6636)
- 学科
- 济(59776)
- 经济(59722)
- 管理(21312)
- 地方(15921)
- 业(15756)
- 方法(15358)
- 企(14455)
- 企业(14455)
- 学(12967)
- 中国(12962)
- 数学(12493)
- 数学方法(12403)
- 业经(12156)
- 地方经济(12049)
- 制(10561)
- 体(9050)
- 理论(8968)
- 财(8710)
- 农(8350)
- 融(8048)
- 金融(8048)
- 教育(7350)
- 银(7350)
- 银行(7343)
- 经济学(7287)
- 行(7186)
- 和(7095)
- 环境(6688)
- 产业(6682)
- 体制(6672)
- 机构
- 大学(128603)
- 学院(126205)
- 济(64529)
- 经济(63361)
- 研究(50330)
- 管理(43375)
- 中国(37211)
- 理学(35903)
- 理学院(35454)
- 管理学(35005)
- 管理学院(34719)
- 财(30496)
- 京(27060)
- 科学(26341)
- 所(24981)
- 财经(22941)
- 研究所(22201)
- 经济学(22135)
- 经(20670)
- 中心(20461)
- 江(20149)
- 经济学院(19365)
- 范(19101)
- 师范(18999)
- 北京(17800)
- 院(17587)
- 财经大学(16748)
- 师范大学(15594)
- 州(15511)
- 社会(15047)
- 基金
- 项目(71849)
- 研究(57036)
- 科学(57025)
- 基金(51770)
- 家(43673)
- 国家(43265)
- 社会(39195)
- 社会科(37032)
- 社会科学(37021)
- 科学基金(36894)
- 省(27099)
- 教育(26644)
- 基金项目(25763)
- 编号(22426)
- 划(22143)
- 资助(20858)
- 成果(20245)
- 自然(19661)
- 自然科(19121)
- 自然科学(19116)
- 自然科学基金(18782)
- 发(17164)
- 国家社会(16882)
- 课题(16766)
- 重点(16708)
- 部(16470)
- 性(15152)
- 发展(14963)
- 教育部(14933)
- 济(14818)
共检索到214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认为改革不是简单的政府决策,而是一个社会内生的、整个社会共同选择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社会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相互冲突、其相互关系不断发展、调整的"博弈"过程。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是由于改革旧体制阻力较大,即无法进行存量改革时,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逐步改革整个经济的体制结构,为"存量"的最终改革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一、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依据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范式的特点,追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结合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认识,本文提出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1.理论基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包含几层含义:一是立足于新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二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龙婷玉
一、城乡转型作为政治经济问题城乡转型的最主要理论来源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跟增长理论的最大分歧就是结构问题。当大多数的主流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穷人问题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问题不一致。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变,这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的定义,也就是发展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结构变迁问题,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从农业经济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在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的市场化、新技术革命的特殊环境下,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中国自己的现实竞争力。中国应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既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又要尽可能发挥制造业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实现科技大国与世界工厂的融合。而中国整体的发展,还应通过体制改革、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旭菲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仍然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新政治经济学浪潮。其特点是:将主流经济学长期视为外生变量排除在外的制度性因素重新纳入经济研究体系。它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经济思想历程是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大舞台上逐步展开的。其所著《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主要是总结了现代经济学的成果;《"苏联范式"批判》一文,是对束缚改革实践的教条的宣战;《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则是第一次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尝试,实现了从学习西方经济学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跨越。因应中国目前的市场化改革提出的理论需求,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分析",樊纲开展了过渡经济学的研究,其代表性成果为1996年出版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民生
陆立军教授、王祖强副教授合箸《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部近45万字的学术专著旨在创立一部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在理论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该书所论及的大多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我读后认为,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春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智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周来
一个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标准的改革方案,将可能因利益不一致性,而无法被采纳;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是做实"卡尔多补偿",使方案符合"帕累托改进";而要做实"卡尔多补偿",改革受益者的事前承诺并不可信,只能依赖于国家承诺。中国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是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标准的,但也遇到了利益不一致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于利益相对受损者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偿,加之贴现率太高,因而坚持后续改革的积极性下降;而既得利益者则由于预期后续改革将轮到他们分担更多成本,因而也变得保守起来。由此导致了所谓"改革冷漠症"出现。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国家及时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再分配政策,使改革成果为大众所共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光炳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的改革讨论进行过多次。目前该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部制"的体系结构造成理论冲突和学科定位的二重性。文章就这一学科创新提出了构想,即把政治经济学分设马克思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学两门课,并对中国经济学构建中如何坚持马克思理论、经济人假设、主题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禹飞
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我国的中、高等院校中,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各专业,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它既是培养能力、训练方法的一门必须的工具课程,又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目前我们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进。由于时代发展的速度快,以及理论形成周期长的原因,还不可能建立一部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操之过急反受其累,但改革又是时不可待、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从事教材改革的尝试已历四五载,并进行过教材改革的问卷调查,现就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谈些个人意见,就教于大家,共行商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敦胜
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张敦胜一,中国传统经济学亟待创新和发展按照经济学界流行的看法,中国传统经济学是指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学经济系科作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开设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50年代在斯大林主持下编写的苏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笔者通过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制和税制变化所形成的财局与政局之间的互动演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最重要内因;财政困境的突破和矫正分利失衡是政府推进财政经济改革的直接动力;财政改革经历了从控税源到改税制的发展演进。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中国财政改革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财政逻辑和发展逻辑四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保障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权威是改革不可动摇的政治逻辑,适应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是财政改革的经济逻辑,经济决定财政是财政改革的自身依存逻辑,财政经济矛盾的展开和克服的无限循环过程是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