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8)
2023(3699)
2022(3165)
2021(2860)
2020(2397)
2019(5239)
2018(5204)
2017(9747)
2016(5419)
2015(5986)
2014(5901)
2013(5679)
2012(5530)
2011(4820)
2010(4984)
2009(4572)
2008(4741)
2007(4245)
2006(3671)
2005(3277)
作者
(15588)
(13151)
(12974)
(12067)
(8518)
(6212)
(5954)
(4917)
(4906)
(4733)
(4575)
(4536)
(4207)
(4197)
(4022)
(3909)
(3816)
(3814)
(3814)
(3748)
(3281)
(3258)
(3125)
(3096)
(2943)
(2904)
(2904)
(2885)
(2727)
(2568)
学科
(18245)
经济(18212)
管理(12089)
(12011)
(10074)
企业(10074)
方法(7846)
业经(6031)
中国(5815)
(5754)
(5421)
数学(5397)
数学方法(5252)
理论(4880)
产业(4149)
(4041)
教育(3867)
农业(3850)
文化(3773)
(3545)
金融(3543)
(3401)
地方(3393)
(3328)
(3327)
银行(3311)
(3233)
(3230)
贸易(3230)
(3120)
机构
大学(79391)
学院(77700)
(28841)
研究(28626)
经济(28205)
管理(27374)
理学(23725)
理学院(23342)
管理学(22774)
管理学院(22625)
中国(20251)
科学(18318)
(17300)
(14980)
研究所(13852)
(13642)
(13540)
师范(13417)
(13230)
中心(12205)
(12062)
业大(11274)
师范大学(11073)
农业(10814)
财经(10707)
北京(10636)
(10129)
(9730)
(9468)
经济学(9053)
基金
项目(53011)
科学(42169)
研究(38961)
基金(38677)
(34437)
国家(33979)
科学基金(28500)
社会(25352)
社会科(23925)
社会科学(23916)
(20343)
基金项目(20113)
教育(18132)
自然(17860)
(17803)
自然科(17475)
自然科学(17468)
自然科学基金(17171)
编号(15567)
资助(15205)
成果(13987)
重点(12405)
(11811)
(11797)
(11235)
课题(11057)
国家社会(10602)
创新(10325)
教育部(10097)
(10050)
期刊
(31851)
经济(31851)
研究(22599)
中国(15560)
学报(14318)
科学(13264)
(13103)
教育(11922)
大学(10870)
管理(10613)
学学(10055)
(9511)
农业(9126)
(6212)
金融(6212)
技术(5609)
(5518)
图书(5297)
财经(5254)
(5101)
业经(4708)
(4608)
经济研究(4492)
世界(4302)
问题(4217)
书馆(4177)
图书馆(4177)
(4056)
论坛(4056)
科技(3934)
共检索到115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曙琼  
明人周朝俊传奇《红梅记》对后世戏曲影响深远,"李慧娘"为剧目的戏曲改编本众多,呈现了不同形象与文化内涵的李慧娘,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昆剧本和京剧本等。但无论是原作《红梅记》,还是后世改编本,在结构上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皆有所欠缺。而樊粹庭豫剧改编本《李慧娘》不仅突破原作艺术格局,又与其他改编本的李慧娘形象迥然有别,作者通过精心的关目安排与情节设置,塑造了至情至义的李慧娘;并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赋予李慧娘鬼魂以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意识,从而塑造了具有全新人格气质的李慧娘。这不仅显现了作者一贯的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建男  张冰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而获得了愈发广泛且深入的关注,演员随之面临着更高水平的人物形象塑造标准与演绎期待。人物形象的塑造成果凝聚着戏剧艺术的精魂,直接决定着戏剧表演的呈现质量,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能够引起观众的极大共鸣,有效实现优秀艺术文化与民族自强精神的长久传承。由戏剧理论家与教育家胡导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戏剧表演学》一书,以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话剧表演为主题,作者立足自身的切实参与和实践体验对斯氏表演理论进行验证与说明,着力促成其内涵本质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充沛完善,对戏剧表演理论的健康发展与辩证演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乔艳阳  张积家  
跨文化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群体在注意、归因、分类和推理上存在认知方式的差异:提倡辩证思维、强调内部成员合作的东亚团体更倾向于从整体角度加工信息;提倡分析思维、强调个体利益为主的西方群体更倾向于从局部角度加工信息。为了解释上述认知方式差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认知神经科学也研究了文化影响整体-局部认知方式的机制。文化影响整体-局部认知方式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祖仪  
组织文化理论是 2 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组织文化在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追求卓越 ,提高高等院校办学的实际效益 ,学校领导必须有较高的文化鉴赏力和文化意识 ,致力于组织文化的提升与组织形象的塑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建设金融文化塑造工行形象工商银行南浔区支行近几年来,工商银行南浔区支行紧紧围绕全行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建设金融企业文化为载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了改革和业务的发展。一、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金融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金融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统计已到了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了。世界在塑造自己的形象。当今世界阴影与曙光并现,西方发达国家为经济危机所困扰,而且苏复缓慢。亚太地区的经济反而迅猛增长,中国经济在邓小平南巡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经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一叶  王娜  
李涵秋的《广陵潮》在反映历史、描绘社会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温良贤淑、以夫为天的传统女性,初具民主思想的女性,鱼目混珠似的新式女性。由于时代以及作者自身的经历,作者对这三类女性的态度各不相同,对传统女性的褒扬、对初具民主思想女性的不赞同以及对徒有其表的"新式"女性的鄙夷构成了书中女性的全貌,并且通过她们折射出了清末民初扬州女性的生存现状以及精神面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尚鑫  郑敏  顾海英  
雇主品牌是公司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的雇主品牌可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有利于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向心凝聚力。本文以A公司为例,介绍其塑造公司雇主品牌的措施与特色,并提练出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文章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并着重从文化软实力、国际沟通力、城市软实力的整合等方面对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必须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并配有专门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国际组织、会议产业、传媒和影视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倍增器,而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塑造活动的整合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飞  
跨国银行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在于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与股东价值的增值。而跨国银行一旦经营失败,不仅无法实现上述目标,而且会使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重大损失,并严重削弱东道国的金融体系。对部分跨国银行经营失败原因的分析,无疑有利于我们对跨国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作出更加客观的认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坚   许铭  
卫生公共产品供应是新冠疫情下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议题,其核心是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全球公共卫生产品的有效、平等供给。市场塑造策略作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可及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提供卫生公共产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更加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应。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应立足于自身实力与责任,积极借鉴国外市场塑造策略,激励国内企业提高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应能力,为全球提供更多卫生公共产品,从而使得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市场和全球卫生治理变得更高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伟凡  
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让世界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关系到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战略问题。同时,国家形象塑造问题对于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战略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中国的现实状况,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俊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反思表明 ,一方面 ,我们应尽快完善证券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另一方面 ,决不能忽视证券行业的文化理念建设 :只有建立起内在的 ,以服务、诚信、合规为核心价值观的证券文化理念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实现多赢的局面。在目前法制规范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应充分发挥中小投资者、社会公众及新闻部门的舆论监督作用 ,建立广泛的对话机制 ,促进证券文化的内生 ,以塑造证券行业新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