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5)
2023(6450)
2022(5293)
2021(4792)
2020(4008)
2019(8742)
2018(8657)
2017(15830)
2016(9128)
2015(10199)
2014(10044)
2013(9810)
2012(8925)
2011(7961)
2010(8058)
2009(7601)
2008(7654)
2007(6845)
2006(6045)
2005(5666)
作者
(27695)
(23362)
(23116)
(22022)
(14629)
(11152)
(10418)
(8817)
(8706)
(8118)
(7832)
(7660)
(7623)
(7603)
(7403)
(7167)
(6957)
(6832)
(6799)
(6619)
(5885)
(5810)
(5570)
(5311)
(5190)
(5144)
(5080)
(5056)
(4679)
(4578)
学科
管理(30502)
(28760)
经济(28687)
(25732)
(22759)
企业(22759)
(12540)
(12344)
方法(10598)
数学(8881)
数学方法(8690)
(8576)
(8479)
中国(8243)
(8040)
业经(7887)
(7759)
财务(7723)
财务管理(7705)
企业财务(7323)
体制(7316)
(7043)
(6682)
银行(6661)
税收(6605)
(6551)
(6302)
(6015)
金融(6013)
环境(5979)
机构
大学(128831)
学院(128413)
(48544)
经济(47391)
研究(45848)
管理(44617)
理学(37905)
理学院(37415)
管理学(36650)
管理学院(36424)
中国(35043)
科学(29740)
(27590)
(26778)
(24862)
(23956)
研究所(21598)
中心(20982)
(20739)
财经(20678)
业大(20637)
农业(19508)
(18646)
(16868)
北京(16458)
(16343)
(15818)
(15696)
师范(15559)
财经大学(15303)
基金
项目(87155)
科学(68719)
基金(64436)
研究(60048)
(57765)
国家(57334)
科学基金(48654)
社会(37999)
社会科(36010)
社会科学(36001)
(34552)
基金项目(33846)
自然(32910)
自然科(32120)
自然科学(32113)
自然科学基金(31545)
(29476)
教育(27706)
资助(25574)
编号(22963)
(21032)
重点(20600)
成果(19611)
(18978)
(18355)
(18232)
计划(17408)
创新(17391)
科研(17301)
课题(16942)
期刊
(56107)
经济(56107)
研究(38223)
中国(28859)
学报(25481)
(23744)
(23273)
科学(21679)
大学(18965)
管理(18271)
学学(18230)
农业(14864)
(12703)
金融(12703)
教育(12422)
财经(10792)
技术(10011)
(9186)
经济研究(8687)
业经(8394)
(7669)
(7557)
问题(7126)
科技(6915)
业大(6787)
(6380)
财会(6354)
会计(6230)
农业大学(5684)
(5577)
共检索到19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丹丹  吕春茂  孟宪军  张炜佳  邓晓雨  
为研究榛子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和活性炭表征,以农林果壳废弃物榛子壳作为原料,采用磷酸浸渍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为48.5%、活化温度为494℃、活化时间为117min、料液比为1∶2条件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029mg·g-1。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等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64.00m2·g-1,平均孔径为3.17nm,总孔容为1.08cm3·g-1,表明榛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开金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提金活性炭,研究温度、保温时间、水蒸气流量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在较佳的试验条件下,活性炭的强度、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97.5%,262mg·g-1,1072.7mg·g-1,1334.2m2.g-1,0.671mL.g-1和0.574mL.g-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丹  陈卫群  黄彪  
以低浸渍比的KMnO4为活化剂高效活化红麻秆芯,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与原料的浸渍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碘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本和高性能红麻秆芯活性炭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2%、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分别为985.36 m2.g-1、0.54 cm3.g-1和1.09 nm.通过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FT-IR、FE-SEM、EDX等手段对红麻秆芯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表面官能团、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KMnO4活化法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环境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朱铭强  蒋花  苏印泉  杨昇  马超  
以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探讨了氯化锌活化剂溶液浓度、液料质量比、超声波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50%、液料质量比为3.0∶1、超声波浸渍时间4h、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20min。所得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3.8%,碘吸附值为1180.8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简相坤  刘石彩  边轶  
以玉米芯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以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作为考查的4个因素,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作为活性炭性能的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的水平组合是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为2∶1,硼酸的添加量为4%,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80 min,制备出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 mg/g,焦糖脱色率为120%。在该水平组合下不添加硼酸作对比实验,得到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3 mg/g,焦糖脱色率为110%。用氮气吸附法对这两种活性炭进行表征,发现添加硼酸制备出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都有所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树娜  方振华  朱刚  霍燕燕  刘振  赵春宝  
将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该实验涵盖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测试等知识点;重点考察了活化剂种类、活化剂KOH与炭化料质量比及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该实验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海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热浸渍法在管状氧化铝载体上制备了气体分离用炭膜,考察热浸渍温度对炭膜表面形貌和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浸渍涂膜温度的提高,炭膜的厚度逐渐降低,H_2、N_2、CO_2、CH_4的渗透速率先增大后降低,CO_2/CH_4的分离因数变化较小;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炭膜由多孔结构的支撑体和其上覆盖的分离层组成。利用质量分数为36%的树脂涂膜液,在150℃下涂覆制备的炭膜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膜层厚度约1.5μm,等摩尔CO_2/CH_4混合气的渗透测试表明,室温下炭膜的CO_2渗透速率达到1.8×10~(-7)mol·Pa~(-1)·m~(-2)·s~(-1),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  刘石彩  杨华  
以废弃的松子壳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松子壳活性炭,系统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等关键工艺因素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松子壳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为500℃、活化温度为860℃、活化时间为90 min、水蒸气流量为2.5 m L/min,此时松子壳活性炭得率为26.08%,碘吸附值为1 33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0 mg/g。松子壳活性炭孔径主要集中在3 nm左右,其平均孔径为2.396 nm,BET比表面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涵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碳酸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浸渍比和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得率不断下降,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活化温度升高有利于中孔结构的发达.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033.2 m2·g-1,总孔容积、微孔容积和中孔容积分别为0.662、0.500、0.162 cm3·g-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为开发生物质导电材料,以木质素为原料,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热解炭化工艺制备木质素炭,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炭产率的4个主要因素即载气流量、升温速率、炭化温度、炭化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较显著,当载气流量为1.26 L/min,升温速率为20℃/min,炭化温度为700℃,炭化时间为60 min时,炭产率达到最大值46.04%,与实际值45.86%较为接近,说明优化结果可信。洗涤处理后的木质素炭呈片层堆积状,其结构类似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鹏  郭明辉  
以木质纤维为基体,Fenton试剂化学改性后的工业木质素为黏结相,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工艺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木质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探索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化学组分、聚集态结构、动态热机械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填加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70℃的工艺条件下,木质基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能够满足GB/T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MDF-...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建斌  
研究了胶粘剂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表明胶炭混合物的吸苯率随胶炭比的增加而减少,减少程度依胶粘剂种类不同而异。筛选出了适合于活性炭无纺布工艺的活性炭、胶粘剂和无纺布,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活性炭为60%,胶粘剂37%,无纺布3%,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无纺布对苯、甲醛、氨和三氯甲烷的吸附能力分别为32 5%,24 3%,26 7%和30 6%。图2表1参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慧  石苏华  周学辉  
Under the microwave,the activated carbon from bamboo shavings was prepared with the phosphoric acid according to orthogonal tes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bamboo shavings could be producted good activated carbon by the method of microwave_pho...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鹏  周素坤  王超  游婷婷  许凤  
【目的】与普通活性炭比较,介孔活性炭具有疏水性好、孔体积大、导电性能好等优势,然而传统制备方法繁杂,原料成本较高。因此,探究新型介孔活性炭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方法】以木糖渣为原料,采用NaOH预处理、低温硫酸辅助炭化与磷酸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介孔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NaOH预处理时间、浸渍比以及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NaOH预处理脱除木质素促使原料形成孔隙通道,同时使木糖渣纤维发生润胀,有利于活化剂与原料接触,从而获得高介孔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康  蒋剑春  李静  戴伟娣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林业恶性杂草,属亚灌木类,俗称"解放草"(王林等,2004),自从20世纪50年代从西南边境一带传入中国,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迅速泛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