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9)
- 2023(4467)
- 2022(3802)
- 2021(3276)
- 2020(2800)
- 2019(6373)
- 2018(6070)
- 2017(11319)
- 2016(6102)
- 2015(6826)
- 2014(6549)
- 2013(6657)
- 2012(6207)
- 2011(5823)
- 2010(5906)
- 2009(5434)
- 2008(5457)
- 2007(4917)
- 2006(4495)
- 2005(4160)
- 学科
- 济(23717)
- 经济(23688)
- 管理(16780)
- 业(15658)
- 企(13729)
- 企业(13729)
- 方法(9425)
- 学(8837)
- 数学(7622)
- 数学方法(7456)
- 财(6355)
- 中国(6195)
- 业经(5940)
- 农(5694)
- 理论(4975)
- 制(4632)
- 务(4417)
- 财务(4398)
- 财务管理(4389)
- 地方(4279)
- 和(4259)
- 企业财务(4204)
- 农业(4024)
- 环境(3999)
- 贸(3844)
- 贸易(3842)
- 发(3776)
- 易(3722)
- 教育(3606)
- 技术(3301)
- 机构
- 大学(93192)
- 学院(91190)
- 研究(38041)
- 济(32378)
- 经济(31537)
- 管理(30461)
- 中国(27558)
- 科学(27436)
- 理学(26189)
- 理学院(25812)
- 管理学(25083)
- 管理学院(24944)
- 农(22849)
- 京(22298)
- 所(21719)
- 研究所(20081)
- 农业(18414)
- 业大(18142)
- 中心(15853)
- 财(14999)
- 江(14746)
- 院(14673)
- 北京(14284)
- 省(13346)
- 范(12545)
- 师范(12272)
- 科学院(12007)
- 室(11966)
- 农业大学(11737)
- 财经(11590)
- 基金
- 项目(63850)
- 科学(48574)
- 基金(45655)
- 家(43703)
- 国家(43384)
- 研究(40729)
- 科学基金(34926)
- 自然(25520)
- 省(25049)
- 自然科(24862)
- 自然科学(24849)
- 自然科学基金(24404)
- 社会(23995)
- 基金项目(23574)
- 划(22547)
- 社会科(22523)
- 社会科学(22512)
- 资助(19174)
- 教育(18533)
- 重点(15510)
- 编号(15272)
- 计划(14587)
- 发(13839)
- 科技(13607)
- 部(13365)
- 创(13148)
- 科研(12990)
- 成果(12343)
- 创新(12302)
- 课题(11719)
共检索到141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庭周 杨大荣 许继宏
对榕树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并对聚果榕、鸡嗉果榕的成熟果实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除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外 ,聚果榕、鸡嗉果榕的榕果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 C的含量特别丰富 ,分别为 0 .68mg· g-1和 0 .2 8mg· g-1。矿质元素中 ,以钾、钙、镁的含量最为丰富。榕果能为食果动物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成分 ,榕果具有数量多、产量高、一年四季均挂果的特点 ,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榕树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综合利用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栗忠飞 刘文胜 张彬 郑征
在西双版纳选取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季节雨林中4种优势种幼树,测定了幼树叶中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目的在于揭示雨林树种对环境变化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山地雨林幼树叶中碳含量平均值为478.67 mg·g-1,高于季节雨林的463.33 mg·g-1;(2)幼树叶中P含量季节雨林显著高于山地雨林,平均值分别为1.92 mg·g-1和0.93 mg·g-1;(3)幼树叶中C︰N季节雨林和山地雨林的平均值基本相当,分别为27和27.4,但树种间差异较大;(4)叶中C︰P和N︰P均表现出季节雨林显著低于山地雨林的特征,2种雨林的平均值分别为254.2、606.9和9.7、21.4。4种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阚望 许姗姗 杨太源 刘悦 王连春 李红祥 谭元花 吴德喜 孔宝华 李成云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对随机7个调查采样点采集的39个无细菌症状的植物样品测序。【结果】草本样本细菌与木本植物细菌相比,共有的OTUs数量相似,木本植物细菌间差异的OTUs数量相对小于草本植物间的。在门(phylum)水平上主要检测注释到Cya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及未归类细菌门。在纲(class)水平上主要检测注释到Alphaproteobacteria、Bacteroidia、与Bacilli、Clostridia及未归类细菌纲。在属种水平上,Methylobacterium、Acinetobacte分布最广,Pseudomonas、Sphingomonas次之。Geobacter、Exiguobacterium、Nocardioides、Hymen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Pseudarthrobacter、Comamonas、Vogesella、Massilia与Aeromonas等细菌寄主范围窄,但是分布普遍。【结论】研究检测注释到植物病原细菌、益生细菌、其他细菌及未归类细菌。弄清了西双版纳叶围细菌群落结构,为开发利用潜在生物防治、医疗有益细菌,了解潜在植物致病细菌,认识细菌对热带雨林生态稳定性的角色与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细菌 群落 叶际 多样性 西双版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大荣 王瑞武 宋启示 张光明 赵庭周
聚果榕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优势树种。聚果榕和它的传粉媒介昆虫聚果榕小蜂是一对高度协同进化、互相依赖才能繁殖各自后代、互惠共生的生物。聚果榕必须依靠聚果榕小蜂的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 ;而聚果榕小蜂又必须依赖聚果榕的短柱头雌花作为繁殖后代的场所 ,才能获得种群的繁衍。研究结果表明 :聚果榕小蜂的种群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雨季种群数量高 ,干季种群数量低 ;但进入同一榕果内繁殖产卵的雌蜂数量则相反 ,雨季数量低 ,干季数量高。聚果榕小蜂的繁殖雌蜂进入每一隐头花序的数量多少 ,对聚果榕的授粉和发育种子成熟率、聚果榕小蜂在果内的产卵繁殖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张光明 李红梅 段文平
测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干季对雾露水的截留量及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加浓下沉而来。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夜间 ,各林冠层截留的雾露水总量可达 1 36mm ,其中最上层林冠截留 0 97mm(吸附水 0 4 5mm ,流落水 0 2 2mm) ,中间层林冠截留 0 4 0mm (吸附水 0 2 9mm ,流落水0 1 1mm) ,下层林冠截留 0 2 8mm ,(吸附水 0 2 3mm ,流落水 0 0 6mm)。林冠截留雾露水量的多少与最上层林冠处的风速、降温强...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林冠截留 雾露水 西双版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燕旋 黄小波 郎学东 唐荣 张锐 李聪 李俊松 李有寿 王校海 苏建荣 李帅锋
[目的]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不同生长型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揭示热带雨林不同生长型木本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基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补蚌和尚勇等片区3块1 hm~2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和木本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冗余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不同生长型木本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阐明热带雨林木本植物群落的功能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1)乔木的叶面积、叶碳含量、叶干物质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灌木和藤本,而藤本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的群落加权平均值显著高于乔木和灌木。(2)乔木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高于灌木和藤本,而灌木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异度均高于乔木和藤本。(3)乔木和藤本功能丰富度以及藤本功能离散度随物种丰富度、多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乔木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异度随土壤肥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而灌木功能离散度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大。(4)植物多度是影响乔木和灌木功能性状群落加权平均值的主要因素,而系统发育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土壤肥力是影响藤本功能性状群落加权平均值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不同生长型木本植物群落在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且植物多度和土壤肥力在热带雨林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维持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效东 刘宏茂 沙丽清 冯志立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 ,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 ,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 ,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 2 以上 )的分布 ,表现为山地雨林 (2 2类 ,4 974个 )多于季节雨林 (19类 ,16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磊 杨大荣 彭艳琼 魏作东
榕属的4个亚属在西双版纳均有分布,目前已报道榕树69种、亚种和变种,占全国已报道榕树种类的69.4%,其中榕亚属23个种和变种:白肉榕亚属4个种:聚果榕亚属2种和变种;无花果亚属41个种、变种和亚种。在榕树隐头果内生活着种类专一的传粉榕小蜂和一些非传粉小蜂。西双版纳地区目前已分类鉴定29种榕树的30种传粉小蜂和170多种非传粉小蜂,其它榕树种类及其隐头果内的小蜂种类还未获得活体标本而没有确切的分类定名。传粉小蜂与非传粉小蜂以及各种非传粉小蜂之间相互影响,并影响着榕树与传粉小蜂形成的共生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榕树隐头果内复杂的小蜂群落。对榕树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都集中在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窦军霞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孙晓敏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占年总辐射的百分率为净辐射59.98%、有效辐射28.68%、反射辐射11.34%、透射辐射7.13%.因季节间气候特征的差异,使得雾凉季林冠上的太阳辐射时间变率较小,而雨季的较大;干热季则受林冠集中换叶的影响,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变化较为特殊.在热带季节雨林,透射辐射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度,特别是干热季时数值较高;一天中,透射辐射数值在中午较高,并且干热季时存在“突跃现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军霞 张一平 赵双菊 宋清海
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了林内不同高度和全光照条件下不同波长太阳辐射.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热带季节雨林垂直方向上不同波长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雾凉季时昼间各辐射要素值均随高度的下降而递减,而干热季和雨季时,受光斑的影响,个别时刻出现了较低观测点的辐射值高于较高观测点的现象;各季节不同高度各测点的总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日总量值及其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均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各测点比值均呈现红外辐射>总辐射>可见光的趋势;各测点的辐射值、辐射日总量值、日总量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以及红外辐射和可见光在总辐射中所占份额均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且这些值在各季节间的大小顺序随测点高度的不同而变化.受林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赵双菊 窦军霞 刘玉洪
该文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的气温和树表温观测资料 ,通过实测、对比方法 ,探讨了热带季雨林平均气温及其树表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通过对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 ,发现由于热带季节雨林受地方气候和森林结构影响 ,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的差异 ,导致气温和树表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在林冠附近 ,树冠表温和气温及温度日较差均呈现最大值 ,显示了林冠面具有较强的热力效应 ,且其效应在干热季显著 .在 12 :0 0— 16 :0 0 ,树冠附近空气与树冠表层间的热力传输 ,雾凉季树冠附近气温低于林冠表温 ,热量从树冠传向空气 ;而干热季则反之 ,树冠附近气温高于林冠表温 ,林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奇 吴怀栋 谭运洪 张教林
【目的】揭示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雨林内木质藤本多样性特征,阐明木质藤本对热带季雨林共存树木的攀援方式,为研究木质藤本对热带森林更新、动态和碳固定等生态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参考巴拿马热带季雨林木质藤本普查规范,调查并鉴定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20 hm2动态监测大样地中500块20 m×20 m样地中胸径≥1 cm的木质藤本,分析其空间分布、多样性、丰富度、径级、攀援方式及其对共生树木的攀援状况。【结果】20 hm2大样地中胸径≥1 cm的木质藤本共有21 781株(包括分株),密度为1 089.1株·h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熊壮 叶文 张树斌 陈辉
为了比较热带季节雨林和橡胶林2种植被类型凋落物层的持水能力差异,在云南西双版纳选取了这2种森林,收集了地表凋落物,对比研究2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地表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速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等持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橡胶林凋落物地表现存量(3.79±0.34)t·hm~(-2)显著高于热带季节雨林(2.19±0.14)t·hm~(-2)(独立样本t检验,P=0.012);橡胶林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12.50 t·hm~(-2))显著高于热带季节雨林(5.53 t·hm~(-2))(独立样本t检验,P=0.000);同时,橡胶林和热带季节雨林凋落物的有效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0.63和4.71 t·hm~(-2),橡胶林具有显著更高的有效最大持水量(独立样本t检验,P=0.000)。因此,橡胶林凋落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持水能力上都优于热带季节雨林,橡胶林凋落物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持水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伦灯 李玉蕾 李平宇 杨远才 谢拥群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roperties and utilization of fast growing trees have caused wide public concer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vere shortage of forest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its protection.According to the recent reports,we have only exploited few kind of fast growing trees, and utilize grade...
关键词:
任豆树 阻燃人造板 综合利用 工艺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栗忠飞 郑征
【目的】揭示热带季节雨林中幼树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及林下更新的适应机制,为全球气候变化下山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生长于林下的网脉核实幼树,分别在雾凉季(1月)、干热季(4月)和雨季(7月),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及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林下网脉核实幼树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雨季>干热季>雾凉季,分别为4.105,3.021和2.125μmol/(m2.s),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人工光源下,雨季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相对更高,最大值分别达到0.149...
关键词:
热带雨林 网脉核实 光合特性 西双版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