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7)
- 2023(3450)
- 2022(2848)
- 2021(2788)
- 2020(2297)
- 2019(5695)
- 2018(5657)
- 2017(10658)
- 2016(5903)
- 2015(6521)
- 2014(6417)
- 2013(6199)
- 2012(5838)
- 2011(5109)
- 2010(4950)
- 2009(4395)
- 2008(4154)
- 2007(3443)
- 2006(2931)
- 2005(2504)
- 学科
- 济(21604)
- 经济(21586)
- 管理(12390)
- 业(10858)
- 地方(9716)
- 农(7456)
- 方法(7425)
- 企(7396)
- 企业(7396)
- 数学(6927)
- 数学方法(6732)
- 中国(5398)
- 农业(5097)
- 业经(4440)
- 学(4375)
- 地方经济(4176)
- 财(3937)
- 环境(3594)
- 制(3481)
- 城市(3078)
- 贸(2912)
- 贸易(2909)
- 和(2833)
- 理论(2713)
- 易(2673)
- 土地(2610)
- 资源(2514)
- 技术(2460)
- 发(2395)
- 教育(2337)
- 机构
- 学院(71139)
- 大学(70563)
- 管理(26143)
- 研究(24948)
- 济(24326)
- 经济(23619)
- 理学(22381)
- 理学院(22012)
- 管理学(21359)
- 管理学院(21216)
- 中国(18818)
- 京(18640)
- 科学(17278)
- 农(13013)
- 中心(12561)
- 北京(12327)
- 业大(12219)
- 所(12105)
- 范(11720)
- 师范(11645)
- 江(11194)
- 研究所(11088)
- 财(10720)
- 农业(10095)
- 院(9650)
- 师范大学(9552)
- 州(9422)
- 省(8495)
- 财经(8268)
- 市(8173)
- 基金
- 项目(52241)
- 科学(40580)
- 研究(37528)
- 基金(36416)
- 家(31745)
- 国家(31434)
- 科学基金(27356)
- 社会(22405)
- 社会科(21062)
- 社会科学(21054)
- 省(20867)
- 基金项目(20035)
- 自然(18923)
- 自然科(18444)
- 自然科学(18441)
- 自然科学基金(18100)
- 划(18083)
- 教育(16835)
- 编号(15835)
- 资助(14779)
- 成果(12396)
- 发(11942)
- 重点(11498)
- 课题(11338)
- 创(10385)
- 部(10358)
- 科研(9931)
- 计划(9915)
- 创新(9722)
- 大学(9377)
共检索到109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特奇 赵韶雅 廖聪
入学公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对社会公平有重要的意义。既有研究表明,富裕阶层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的空间循环累积是造成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距离在其中有关键性的影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就近入学等入学分配制度中。随机分配被认为是打破这种空间不平等机制的重要方式,目前已有城市开始试行。虽然地理学早在196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学区优化,且教育学正在出现"空间转向",但引入随机机制的学区优化研究仍很少。文章沿用学区优化研究中的交通类比传统,引入蒙特卡洛交通流模拟研究进行问题类比,进而定义"就近—随机"入学的公平优化问题,即寻求各个学校到各个小区最优的学位分配方式,使入学机会趋于空间均等化。采用概率分布描述入学机会,将入学机会空间公平定义为概率分布相似程度最大化;借鉴区划问题中属性距离的计算方法,将概率分布相似程度最大化问题转换为多维空间内概率分布向量的距离最小化问题,进而构建包含最大距离约束和学校容量约束的概率分布相似最大化"就近—随机"空间分配优化模型。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进行模型应用,采用PSO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模型可以显著提升入学机会的空间公平。文章还进一步讨论概率分布相似建模思路在其它公平优化研究中的可能应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少峰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以推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难以达到公众要求,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个能准确评估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量化指标体系。文章以北京市西城区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测度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公平指数,并对西城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试图为准确评估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等微观领域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提供科学工具和具体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北京市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机构养老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对其布局公平性和合理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预测了自然增长状态下2020年北京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然后建立设施布局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各需求点到养老设施的可达性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对北京市养老设施进行以公平最大化为目标的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平最大化的目标下,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即中心城区)所提供的机构养老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本地需求。城市发展新区在满足当地的机构养老需求之外,还将为中心城区提供大量机构养老服务,生态涵养发展区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少量机构养老服务。该布局导向与《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提出的布局建议相一致,且符合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郊区自然环境较舒适的现实情况。研究结果能为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建议,所采用的方法也能为其他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磊 李林 童健 菅壮
促进均衡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基于“机会均等化”新措施的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以北京市西城区在2020年推行的“多校划片”政策为例,从反映市场认可度的房地产资本化效应切入,理论推导和实证估计了基础教育“机会均等化”措施的政策效应。理论推导表明,“多校划片”政策通过引入公共服务的不确定性,放松房产与基础教育间的强捆绑关系,可以在整体上降低平均房价,并在各学区内部达到缩小优质教育资源溢价的作用,但是市场原本对优质小学的青睐将转变为对“高均值、高确定性”学区的偏好。基于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西城及周边城区的房产交易数据,文章利用双重差分和边界固定效应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此政策使得西城区的平均房价下降1.36%,并对同学区内的基础教育质量差异有“削峰填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享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门槛并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等化。然而该政策也使得学区内小学声誉分布替代原本的对口小学声誉,这成为购房决策中的重要因素,并导致房产交易量在短期内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研究结论为在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中适当引入随机性以促进“机会均等化”提供了分析框架和实证依据,也从居民的公共服务偏好、市场交易量稳定性等视角对该类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细节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萌 李燕 张文新 何岑蕙
通过回顾北京市1980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进程,从政策驱动的角度分析旧城区对改造的响应。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原西城区为例,对其旧城改造做出综合绩效评价。总体来看,北京原市西城区旧城改造综合绩效良好,只有少数几年的政策实施和相关投入与城市发展规律不相吻合。北京旧城改造各项法规的落实和各种经济投入,推动了旧城区经济的发展和旧城风貌的改变,但对社会空间结构优化和景观环境的作用比较微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晋锋
基于对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选取了社区图书室和室外健身场地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社区居民认知与使用以上两种设施的主要因素。认为影响社区居民认知与使用社区共服务设施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状况两方面。依据回归方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参数估计,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预测,并确定了规划配置的指标体系与配置标准,以促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梦华 耿金鹏 刘畅
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北京西城区实行“多校划片”政策前后的学区房价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GWR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和区位特征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城区房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教育特征变量在“多校划片”实施后对房价影响不显著,说明多校划片政策对于平抑学区房价格有作用,会使教育资源不均衡区域的房价趋于相同。建筑特征、区位特征在不同区域上对房价产生的影响不同且部分显著。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中帆 侯赛英 程锦 张璐
制造业作为我国传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些年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困境。投入能力不足、内部资金紧张、外部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行业转型升级。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财税部门随即出台配套政策予以落实。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和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投资初期的税收负担,改善企业现金流,调动企业提高设备投入、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驱动我国经济转型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北京市西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北京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北京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联合调查组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工作方针的四条建议,切实控制首都人口增长,1980年7月中下旬,北京市西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北京经济学院十五名师生和北京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三位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福绥境街道计划生育与痴呆、病残人口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赵继敏 姜苗苗
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属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文化景观,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本文以北京西城区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借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它们的相对价值。并利用资源经济学中的若干资产价值确定方法,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绝对价值。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计算,作者发现在西城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中,价值相对突出的是西城区以水体为核心景观的园林文物资源,而且这些园林的正外部效益也是最大的。本文为西城区“文化兴区战略”提出了空间规划上的建议,即以南海、中海、北海、什刹海一系水体为依
关键词:
地上不可移动文物 价值评价 城市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云生
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里充分体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理念。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安然
电影院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存在着空间分配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对电影院进行分类赋值,结合GIS缓冲区分析法,得出了北京市电影院的空间分布和街道供给能力情况,旨在为电影院空间布局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 电影院 空间分布 供给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和曦 李方星
研究目的:构建政府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市场的社会效用函数,并分析其最优政策选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动态优化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调控周期内最优干预力度应逐渐减小;(2)政策调控周期内应持续干预;(3)具体干预时间依赖于效用函数、存量运动方程及价格和干预之间关系等约束条件。研究结论:基于社会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土地政策路径可作为评估土地政策调控效果的有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