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0)
2023(7072)
2022(5924)
2021(5892)
2020(4827)
2019(10906)
2018(11226)
2017(20117)
2016(11676)
2015(13272)
2014(13099)
2013(12207)
2012(11631)
2011(10789)
2010(11398)
2009(10445)
2008(10130)
2007(9441)
2006(8613)
2005(7920)
作者
(29595)
(24223)
(24089)
(22968)
(15381)
(11418)
(11071)
(9270)
(9229)
(8771)
(8089)
(7914)
(7713)
(7678)
(7602)
(7309)
(7152)
(7125)
(7080)
(6963)
(6540)
(5901)
(5866)
(5718)
(5578)
(5499)
(5436)
(5431)
(4897)
(4741)
学科
(34232)
经济(34204)
管理(34123)
(32974)
(28618)
企业(28618)
教育(20770)
中国(19675)
技术(17644)
方法(14086)
技术管理(12562)
理论(11664)
数学(11484)
数学方法(11310)
(9836)
(9601)
教学(9462)
(9453)
(9037)
业经(8956)
(8486)
银行(8479)
(8230)
(7350)
贸易(7341)
(7199)
(7136)
(6717)
金融(6717)
(6645)
机构
大学(162391)
学院(158169)
(59116)
管理(57806)
经济(57616)
研究(53275)
理学(48887)
理学院(48288)
管理学(47610)
管理学院(47255)
(35825)
中国(35811)
教育(32078)
(31404)
师范(31277)
(30428)
科学(28408)
(25650)
师范大学(25625)
(25370)
北京(24058)
财经(23447)
中心(22917)
研究所(22511)
(21124)
技术(20740)
(20549)
职业(19447)
(18745)
经济学(17749)
基金
项目(92585)
研究(80696)
科学(75387)
基金(62355)
(51605)
国家(50975)
社会(48750)
社会科(45996)
社会科学(45988)
教育(45601)
科学基金(43977)
(38201)
编号(36774)
成果(33608)
(33524)
基金项目(32525)
课题(28350)
(25599)
(24195)
自然(24089)
自然科(23567)
自然科学(23560)
资助(23436)
自然科学基金(23174)
项目编号(23163)
创新(22677)
(22486)
规划(22070)
重点(21708)
(21294)
期刊
(67835)
经济(67835)
研究(62471)
教育(57044)
中国(42810)
管理(24576)
(21833)
技术(19634)
科学(16586)
学报(15633)
(14998)
金融(14998)
职业(14317)
大学(13801)
(13111)
财经(11721)
业经(11440)
经济研究(11083)
(10748)
论坛(10748)
学学(10742)
(10204)
图书(10029)
技术教育(9380)
职业技术(9380)
职业技术教育(9380)
科技(9162)
农业(9028)
问题(8915)
技术经济(8476)
共检索到25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钟启泉  
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 ,本土行动”的准则 ,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 ,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本文主要围绕“知识”、“学习”、“课堂文化”等概念作一辨析 ,借以澄清制约我国课程创新的若干模糊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海福  李军强  王振杰  
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政变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而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并非轻视了知识教育,而是在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并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有宝华  
本文根据王策三先生的学术论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结合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产生的疑惑,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试图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本文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策三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 ,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干扰教育、课程改革 ,必须坚决克服。它有复杂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片面道理 ,要认真对待。它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 ,对教育改革误解。我们必须赋予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教育的科学内涵 ,加强教育理论建设 ,倡导多样综合原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当前我国教育界存在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这一判断是不确切的;为了突出对"知识"的重视,不加限制地、任意地将"知识"抬高到凌驾一切、支配一切的地步是可疑的;就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现状而言,真正的问题并不出于公众、教育者开始不重视"知识"了,而是出在"唯知识教育"以及"不恰当的知识教育方式"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升业  
经过十年的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和金融事业都有了飞速发展,金融理论研究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金融教育在院校机构、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毕业学生人数等诸方面也都取得很大成绩。在这些鼓舞人心的形势的背后,也必须看到金融教育面临的某些严重问题,甚至可以说潜在的危机。当然,各院校、系科的情况不尽相同,仅就个人见闻提出几点认识。一、稳定教师队伍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近些年已培养出一批教师,并涌现出一些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但是,从教师队伍总体上说,突出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的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青霞  
税之法性由税的基点所决定,具体包括:税法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为正义和效率;税法所要实现正义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是以税收法定为基础和原则,包括多种路径在内的一种智识和实践。税法作为平衡、协调经济利益之法,实用性是其内核;正义、效率是其基本目标;法定性是其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纳税人诉讼、纳税人用税监督权是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方向;税收司法的独立最终决定了税收司法正义和税法效率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敏友  
如何认识我国入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把我国在WTO争端解决中的表现放在WTO十三年争端解决活动的大环境中来分析,清晰地展现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最新发展,总结了七年来我国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我国参与WTO争端活动提供了有益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谭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泛展开,“学生的需要”这个口号被用来作为许多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本文就此概念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并不能简化为其主观的“我想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时代中国教育理论对“学生需要”的建构过程和建构逻辑。最后,本文将“学生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等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并简要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春发  孙霄兵  
通过制定大学章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仅要正确行使好学术权力,还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从参与主体看,高校学生参与权既是一种个体性权利,也是一种群体的权利;从权利内容看,学生参与权包括学术性事务与非学术性事务;从权利的层级看,学生参与权是通过宪法和普通法规定的各种权利。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要处理好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参与权之间的冲突。高校要认真对待学生参与权,通过章程明确学生参与权的范围,拓展学生参与的渠道,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民主管理的健康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朝阳  
物权法规则存在着固有的空缺结构。依我国《物权法》第六条之规定,不动产的变更、取得均须登记始生效力。我国不动产登记主要采取形式审查,一般不涉及实质审查,这就可能造成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权利人和真正权利人不相符,以致实际物权和名义物权的对立。鉴于此,应设立一种制度:物权虽经登记,但经真正权利人证明登记的名义物权不具有正当性,则其应获得实际物权,名义物权人和实际物权人理应重归统一。应允许司法者运用合理司法裁量权以使实际物权人获得司法审查的最终救济路径,从而填补物权法规则的漏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文军  
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必须认真考虑公平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中所追求的公平是承认适度收入差距的公平,公平与效率何者为先的问题,要根据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来确定。兼顾公平的重点是协调好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事关全局的大公平。当前,社会上分配不公的声音有些是人们的观念滞后于分配制度改革所产生的不公平感。消除这种分配不公主要是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收入差距的拉大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予以控制而不可能消灭。只要得大于失,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大可不必忧心重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世安  翟明姝  
为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提高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的能力,支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人民银行于1988午6月1号起对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实行上浮:存款利率可上浮到70%,贷款利率可上浮到100%。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自全面实行上浮以来的几个月,全国信用社储蓄存款明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知识概念"重建"论者并不是绝对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而是试图把知识真理性的思考与知识批判精神和态度紧密结合,这样的转向对学习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重建论者对"知识"和"学习"概念的论述,是对知识和学习性质的一种新表述和新挖掘,批评者认为他们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否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和学校教育价值,这种批评渗透了两分法的思维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正江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党和政府及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近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提法,根本不存在什么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教育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不应该以知识为本,这决不是轻视知识。应试教育作为"唯分数论"背景下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一种学校教育范式,不是指我国整个的基础教育,而是对当下基础教育中弊端的概括,它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客观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素质教育由此提出,并超越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地位,这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价值选择,因而成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