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9)
2023(7767)
2022(6812)
2021(6205)
2020(5537)
2019(12734)
2018(12662)
2017(25258)
2016(13795)
2015(15749)
2014(15931)
2013(16004)
2012(15104)
2011(13756)
2010(13903)
2009(13231)
2008(13308)
2007(12055)
2006(10342)
2005(9149)
作者
(41393)
(34783)
(34666)
(33148)
(22086)
(16771)
(15853)
(13556)
(12916)
(12329)
(11720)
(11678)
(10944)
(10895)
(10833)
(10819)
(10792)
(10227)
(10041)
(10009)
(8689)
(8478)
(8462)
(7938)
(7834)
(7827)
(7741)
(7660)
(7029)
(6946)
学科
(63916)
经济(63855)
管理(43645)
(39227)
方法(35383)
数学(31930)
(31808)
企业(31808)
数学方法(31721)
(16997)
环境(16704)
(16424)
中国(14037)
(13967)
地方(12112)
(11805)
贸易(11804)
业经(11471)
(11442)
(11229)
财务(11216)
财务管理(11185)
(11039)
农业(10883)
企业财务(10672)
(10386)
(9899)
(8811)
金融(8809)
理论(8638)
机构
大学(209794)
学院(208028)
(87873)
经济(86113)
管理(81630)
理学(71119)
理学院(70349)
管理学(69283)
管理学院(68907)
研究(67548)
中国(50660)
(43288)
科学(42005)
(40133)
(35674)
(34305)
财经(32843)
中心(32134)
业大(31698)
研究所(31316)
(30868)
(29822)
农业(28205)
经济学(28000)
北京(27105)
(26824)
师范(26560)
经济学院(25742)
财经大学(24418)
(24342)
基金
项目(140107)
科学(110557)
基金(103101)
研究(100569)
(89696)
国家(88996)
科学基金(76322)
社会(65139)
社会科(61854)
社会科学(61833)
基金项目(55166)
(54419)
自然(49400)
自然科(48127)
自然科学(48111)
自然科学基金(47263)
教育(46592)
(46130)
资助(42878)
编号(39992)
(32194)
成果(31998)
重点(31996)
(30040)
(28746)
教育部(27632)
科研(27594)
国家社会(27291)
课题(27215)
创新(26934)
期刊
(91093)
经济(91093)
研究(56043)
中国(35090)
学报(33212)
(31998)
(30370)
科学(29858)
管理(25665)
大学(24670)
学学(23318)
农业(20335)
教育(17718)
(17642)
金融(17642)
财经(16798)
技术(16433)
业经(14763)
经济研究(14403)
(14295)
问题(12802)
(11436)
资源(10917)
技术经济(10848)
统计(10826)
(10271)
(10153)
理论(10076)
(9845)
商业(9793)
共检索到292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邓运员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跃龙,刘燕华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之间具一定的相关性,这节相关性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高低成反相关关系。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不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或加剧主要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相反,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西部各省、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阻障工业化进程,而低水平的工业化又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要想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既是摆脱贫困也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增帅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樊宏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北部。该地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 ,该区域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 ,被列为南方山地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 :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地貌状况和地面组成物质的脆弱性以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人为因素 :土地的过度垦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草场的过度放牧等 ,提出了改善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对策。结果表明 ,科学利用与发展林草植被 ,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 ,合理利用土地、重视干旱河谷的治理、聚落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强  王占岐  杨俊  于辰  
分析与把握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结合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可以为西藏地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究了西藏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基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与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西藏这类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现实意义,应积极探索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效结合的规划设计方式,扩充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的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娟  何佳琛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带上,生态环境自身的敏感性、不稳定性、摆动性问题突出,加之人类无节制开发耗用自然资源及不合理排放废弃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发展,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直逼阀值,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文章从压力、潜力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多角度综合评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程春满  杨建新  孙玉军  付晓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茹少峰  马茹慧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类。进一步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黄河流域202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别表现“低—中—高”的分布特征,且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存在区别:上游虽差异较大但波动相似,中游波动方向相反,下游在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相关性,上游呈现低—低聚集,下游呈现高—高聚集,中游空间相关性不显著。(3)预测2025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重度脆弱有所扩张,下游地区极度脆弱向中心区域明显收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某一流域单独能够完成的,黄河上、中、下游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定与之相适宜、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跃  
创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新疆农村地区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稳定性滞后、金融法制监管环境欠佳、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本文从优化金融生态经济环境、加强立法监管、强化政府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俊  王克林  陈洪松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脆弱生态区,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生态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各种生态问题突出,区域差异尤为明显,制约着区域的协调持续发展。本文以桂西北河池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研究区的脆弱生态特征和主要生态因子入手,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相关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来确定指标和权重,以算得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为基础,把河池地区划分为轻度脆弱类型、中度脆弱类型区、强度脆弱类型和极强度脆弱类型四种生态类型,针对各生态脆弱类型的特征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治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