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0)
- 2023(6649)
- 2022(5438)
- 2021(5165)
- 2020(4191)
- 2019(9381)
- 2018(9426)
- 2017(17729)
- 2016(9868)
- 2015(10697)
- 2014(11211)
- 2013(10612)
- 2012(9889)
- 2011(9048)
- 2010(9036)
- 2009(8429)
- 2008(8500)
- 2007(7653)
- 2006(6649)
- 2005(6175)
- 学科
- 济(35394)
- 经济(35330)
- 管理(28913)
- 业(26461)
- 企(23530)
- 企业(23530)
- 方法(15679)
- 数学(12039)
- 数学方法(11857)
- 学(11514)
- 财(11066)
- 理论(10332)
- 中国(10146)
- 制(9955)
- 农(8750)
- 业经(8432)
- 体(8263)
- 银(7532)
- 银行(7514)
- 融(7419)
- 金融(7412)
- 行(7260)
- 务(7019)
- 财务(6993)
- 财务管理(6980)
- 企业财务(6764)
- 教育(6450)
- 和(6287)
- 体制(5682)
- 策(5621)
- 机构
- 大学(143026)
- 学院(141198)
- 济(52598)
- 经济(51235)
- 管理(51043)
- 研究(49285)
- 理学(43892)
- 理学院(43333)
- 管理学(42441)
- 管理学院(42171)
- 中国(36708)
- 科学(31093)
- 京(30747)
- 财(27570)
- 农(25508)
- 所(25423)
- 研究所(23221)
- 中心(21973)
- 财经(21642)
- 江(21639)
- 业大(21411)
- 农业(20247)
- 经(19708)
- 范(19699)
- 师范(19428)
- 北京(19226)
- 院(17781)
- 州(17354)
- 财经大学(16245)
- 技术(16209)
- 基金
- 项目(93680)
- 科学(73588)
- 基金(67974)
- 研究(66939)
- 家(60506)
- 国家(59986)
- 科学基金(50742)
- 社会(41900)
- 社会科(39594)
- 社会科学(39584)
- 省(36354)
- 基金项目(35214)
- 自然(33413)
- 自然科(32691)
- 自然科学(32678)
- 自然科学基金(32116)
- 教育(32102)
- 划(31182)
- 资助(27885)
- 编号(26845)
- 成果(23139)
- 重点(21454)
- 部(20896)
- 课题(19572)
- 创(19297)
- 发(18952)
- 性(18752)
- 科研(17975)
- 创新(17932)
- 教育部(17775)
共检索到212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农 王宏印
翻译主体性研究已经受到翻译界较多关注,但总体上还仅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认为,译者主体的主体性是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统一,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翻译主体具有文化创造者的身份。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 客观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施莱尔马赫、贝尔曼以及德里达的影响,有着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归化和异化并非二元对立。归化没有"遮蔽"译者主体性,异化也没有"彰显"译者主体性,任何译作都凝结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都是译者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体现和结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芳
随着西方翻译研究在七十年代后发生"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关注。根据近来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文章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显著作用,认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其主体意识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译者地位 译者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学界对其认识却并未统一。单义性是术语的本质属性,而哲学和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各有定义,译者主体性在实际使用中的多义现象不利于后续研究的深入。译者主体性多义现象是翻译学在其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反映,既要对此保持理性的宽容,也要厘清术语背后所指称的概念,以期实现术语的准确性和单义性。从术语学的视角分析译者主体性有助于厘清其概念。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嘉颖
译者主体性一直是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译者虽成功地摆脱了其在传统译论中所背负的"仆人"、"媒婆"、"翻译机器"等身份,转而成为翻译活动中不可忽略的主体性存在,但译学界长期以来以单一实体为主导的研究倾向却也时常导致对译者主体性无节制地过分张扬。本文依托哲学阐释学理论,从主体间性的高度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依次论证了译者主体的回归及其间性存在,强调译者主体性正是在主体间性的对话即视域融合的过程中才得以真正彰显。同时指出,要确保译者主体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就必须在对话过程中坚持平等性,并尊重差异性。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主体间性 对话 视域融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丽敏 王文霞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的构建者。翻译即解释、译者就是解释者、理解和解释的无穷性、效果历史原则等理论为我们审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并呈现出主体性意义的哲学本质。作为一种解释行为,译者的主体性已经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得以传承,并将继续以其巨大的潜力使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域文学走进本民族并广泛传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玲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译者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是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文化贡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再被看成是对原作不负责任的改写,而是其个人经历、自身的双语文化能力、翻译动机、时代背景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寒山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寒山所创作的诗作,自从被译介到美国后出现了多个版本。而在众多的英译本中,加里.斯奈德的译本最为成功。在翻译寒山诗时,加里.斯奈德的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从对译本的选择、译本的理解、译本的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译者主体性 寒山诗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渠天花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反映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文章以《边城》戴乃迭英译本为例,从戴乃迭的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文本选择、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影响,阐释译者的文化资本和其翻译活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
文化资本 译者主体性 戴乃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露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中西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经常遭到忽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出现,译者主体性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拟从语义理解、翻译策略和译本翻译风格三方面比较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译本,探讨译者主体性在两译本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要悟 柴楠
教学交往先后经历了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他者性三种不同的范式。主体性范式通过主体性原则实现主体在教学交往中的支配性地位,但却导致了自我中心化倾向,同时也呈现出交往的知识论特征;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范式力图避免主体性范式面临的困境,使交往双方在民主、参与、合作中达成彼此的理解,然而理解却并不能保证接受,而且主体间性在面对情感和价值内容时表现出的无奈也使其成为一种在想象中构建的乌托邦式的交往世界;教学交往的他者转向使同一性哲学的认识主体得以解构,从而确保了交往中他者的他性。他者性教学交往是为了他者并对他者承担责任的交往,它通过重建主体性最终得以完成。
关键词:
教学交往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他者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立耘
在传统的信息组织中,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强调信息组织者的主体观念,其信息产品往往体现信息组织者的某种意旨。现代信息组织者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由于工具理性、商业理性的盛行而逐步丧失了主体性。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组织者与信息生产者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对于信息用户构建知识系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与重构信息组织者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组织 主体性 信息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广全 计洁灵
当下中国职教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成绩喜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职教理论研究者在研究中缺乏中国本位观与民族自决意识,未能确立民族自主立场,有意无意地漠视中国国情与中国职教发展的时代实际,实证欠佳,理性失范,偏爱介绍、移植、阐释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职教及其理论研究成果,淡化乃至消解了职教理论研究中研究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
民族自决 职教理论研究 主体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和学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一、活动是人的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艳 袁颖
Incorporating the viewpoints of different readers an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nsion,extension,essence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user's leading role,and expounds their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library wor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