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
- 2023(1383)
- 2022(1119)
- 2021(1062)
- 2020(743)
- 2019(1589)
- 2018(1624)
- 2017(2537)
- 2016(1569)
- 2015(1554)
- 2014(1705)
- 2013(1614)
- 2012(1546)
- 2011(1427)
- 2010(1496)
- 2009(1377)
- 2008(1259)
- 2007(1163)
- 2006(980)
- 2005(1042)
- 学科
- 济(4465)
- 经济(4456)
- 管理(3877)
- 业(3615)
- 教学(3087)
- 企(3032)
- 企业(3032)
- 中国(2165)
- 教育(2164)
- 理论(2117)
- 计算(1601)
- 算机(1582)
- 计算机(1582)
- 机化(1573)
- 计算机化(1572)
- 业经(1533)
- 农(1518)
- 学(1345)
- 财(1265)
- 地方(1242)
- 技术(1187)
- 方法(1128)
- 策(1098)
- 农业(1097)
- 学法(1090)
- 教学法(1090)
- 和(1059)
- 制(971)
- 税(919)
- 税收(894)
- 机构
- 大学(20778)
- 学院(19303)
- 研究(7499)
- 济(6477)
- 管理(6294)
- 经济(6266)
- 理学(5315)
- 理学院(5172)
- 教育(5058)
- 管理学(5009)
- 管理学院(4968)
- 范(4931)
- 师范(4900)
- 京(4821)
- 中国(4772)
- 科学(4269)
- 师范大学(4136)
- 财(3841)
- 江(3584)
- 所(3483)
- 中心(3449)
- 北京(3275)
- 研究所(3058)
- 院(2807)
- 技术(2800)
- 州(2668)
- 财经(2623)
- 经(2404)
- 省(2296)
- 研究院(2256)
共检索到3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徽 徐玲玲 蔡小瑛 徐春建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所教内容"多而浅"而不是"少而深",学生习得了大量的专家结论却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加以调用。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运用专家思维解决问题。学习科学的研究发现,专家思维发展的是一种自然知识,利用位置记忆系统构建脑内的地图,因此概念地图是达成深度学习的一种有力工具。概念地图由概念、观念、案例、本质问题和大概念组成,它以大概念为核心,反映专家思维。绘制概念地图由确定概念焦点→发现上位概念→初步形成地图框架→激活概念和案例促进理解→制作概念地图→修正概念地图六个步骤组成。概念地图有助于确定单元目标、建构单元结构和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可以运用于评价之中。
关键词:
概念地图 大概念 教学 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大量西方学说的译介和研究,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革命学说"之"范式"、德国教育学家布列钦卡"元教育学说"之"元"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教育学,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使用,一批与教育学要素联结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命题得到深入研究,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范式"的引入推动教育学发生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学研究内容的丰富与陈述体系的升级;"元"概念的引入开拓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界与研究方式,提升了教育学的理论自觉,澄清并革新了教育学的历史认知,构建了元教育学分支学科。凡此革新变化缩影式地展现了大概念的引入对教育学变革与进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大概念 范式 元 教育学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紫屏
大概念教学评价是判断学生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它以表现性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过程和产品做出解释而判断。其认识论基础是“表现性理解观”;相应的教育观念是“理解性教学观”。“设计性理解”及“概念本位课程与教学”则是大概念教学评价的当代代表性模式。大概念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是教育性、真实性、表现性和持续性。教师设计大概念教学评价的方法论要素包括:确定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任务、研制评价标准与量规。大概念教学评价的设计过程即是师生合作进行的智慧行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硕
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其他人的学习。它是学生个体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以言语意义接受学习为其主要学习方式,物质实践探究学习不可少但只能为辅。“重建学习概念”的论者对教学认识论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而“重建”的学习概念既在学理上难以成立,也在实践中行不通。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教学认识论的学习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育俭
<正>在数学教育中,大概念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迁移性的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这些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结构化学习是指通过将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大概念主导下的数学结构化学习教育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玉霞
《中图法》扩大概念组配的实践与探讨胡玉霞(华东冶金学院)1我馆扩大概念组配的实践《中图法》虽经两次修订,日趋完善,但因受体系分类法的层层划分、层层隶属的树形结构的影响,导致了同主题文献分散的弊端,且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洁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以大概念为基础进行大单元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以福建省的17位普通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教师对大概念的理解状况。研究发现,(1)高中教师对大概念的理解缺乏全面性、系统性;(2)高中教师通过大概念从学生立场落地核心素养;(3)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测量高中教师理解大概念深度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还体现了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相对滞后以及变革的“艰巨性”。
关键词:
大概念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教师 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凯 吴刚平
倡导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意味着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向素养本位教学的转换。理解和实现这种深层次的转换,需要在方向层面有相对明晰的规划,在理论指向上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追求强有力的知识和促进有效的理解与迁移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理论指向。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教学意蕴在于以真实情境作为抓手,以迁移理解作为教学的核心诉求,是趋向整体育人的整合教学。
关键词:
大概念教学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整合教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丽 祝忠明 刘巍 杨恒
[目的/意义]实现对领域概念的自动学习抽取,解决领域本体自动化构建的首要基础任务。[方法/过程]以无监督的学习方法和端到端的识别模式为理论技术基础,首先通过对主流词嵌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设计提出了基于Word2Vec和Skip-Gram的领域文本特征词嵌入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其次研究构建了以IOB格式的标注文本作为输入,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BLSTM-CRF领域概念自动抽取模型;最后以资源环境学科领域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与评估分析。[结果/结论]模型能够实现对领域概念的自动抽取,对领域新概念或术语的自动识别也具有一定的健壮性。[局限]模型精度尚未达到峰值,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费成 郝金星
概念地图是针对特定主题的个人结构化知识的一种图示方法。构成概念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关系、命题、等级、意群、交叉关系和示例等。概念地图有其理论基础。其研究领域包括对其作为知识表示工具的研究,以及其作为知识评价和提取工具的研究。概念地图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知识创新、交流和共享,并可用于知识评价等。图1。参考文献36。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长期以来,传统纸笔测验主导着考试、教学与学习。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我们的课堂与教学却很难被撬动——仍旧是偏重记忆、脱离生活情境的知识的讲解、习题的操练,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却始终停留在肤浅、被动的学习上。以新型评价为抓手来改变浅表化的、被动式的学习成为迫切的需求。该研究从评价入手来探索教与学的变革,经历理论研究、模型建构、试点改进和推广应用等四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基于本土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践方案。此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表现性评价实践模型、嵌入表现性评价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实施、学校层面促进深度学习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深度学习 评价促进教与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静 赵红艳
科学概念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的优质载体。基于学习科学的科学概念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思维特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经历认知冲突、抽象概括与迁移运用等高级思维过程,并以合理性的课堂交往和深度评价促成学生深度的理解性学习,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智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海龙
基于国内外主要组织学习定义与测量工具的系统研究,整合界定了一个组织学习定义,应用该定义并参照Churchill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一个组织学习量表,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关键词:
组织学习 概念定义 测量量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舒力
对查全率、查准率及引得深度等概念的商榷●尹舒力(机械部科技信息院系统处北京100037)AbstractIntermsofthepracticalfunctionsofrecalratioandpertinencyratio,thispa-perpr...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屠莉娅
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驱动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从过去相对抽象的变革理想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育人目标与育人框架。2017年高中阶段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方案与标准的颁布,描绘了中国十二年一贯的核心素养驱动的育人新图景,推进着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的深层次转型。无论是政府的教育战略、教育领域的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场域的教育行动,都意识到一种无可回避的教育转型现实。“我们虽然无法预测未来,
关键词:
活学活用 教学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