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7)
- 2023(11723)
- 2022(9783)
- 2021(8900)
- 2020(7316)
- 2019(16421)
- 2018(15867)
- 2017(30298)
- 2016(16285)
- 2015(17550)
- 2014(17183)
- 2013(17053)
- 2012(16043)
- 2011(14606)
- 2010(14307)
- 2009(12995)
- 2008(12363)
- 2007(10742)
- 2006(9445)
- 2005(8324)
- 学科
- 济(85945)
- 经济(85875)
- 管理(42169)
- 业(38509)
- 方法(30374)
- 企(29204)
- 企业(29204)
- 数学(27441)
- 数学方法(27227)
- 地方(22519)
- 农(18686)
- 中国(18238)
- 学(18130)
- 业经(15655)
- 财(15516)
- 地方经济(13825)
- 农业(13162)
- 环境(12251)
- 制(12165)
- 贸(12093)
- 贸易(12087)
- 易(11579)
- 融(10472)
- 金融(10469)
- 银(9846)
- 银行(9808)
- 技术(9545)
- 和(9464)
- 行(9348)
- 体(9336)
- 机构
- 大学(232406)
- 学院(232031)
- 济(103067)
- 经济(101159)
- 研究(86236)
- 管理(83862)
- 理学(73167)
- 理学院(72159)
- 管理学(70819)
- 管理学院(70378)
- 中国(62646)
- 科学(55420)
- 京(48841)
- 农(46893)
- 所(44518)
- 财(43164)
- 研究所(41076)
- 业大(39244)
- 中心(38682)
- 农业(37167)
- 财经(35271)
- 江(34354)
- 经济学(33181)
- 经(32150)
- 院(31213)
- 范(30275)
- 北京(30153)
- 师范(29845)
- 经济学院(29778)
- 科学院(27362)
- 基金
- 项目(163891)
- 科学(128481)
- 基金(120842)
- 研究(110523)
- 家(109249)
- 国家(108378)
- 科学基金(91493)
- 社会(73713)
- 社会科(70012)
- 社会科学(69991)
- 基金项目(65125)
- 省(63573)
- 自然(61147)
- 自然科(59752)
- 自然科学(59729)
- 自然科学基金(58675)
- 划(54417)
- 教育(48884)
- 资助(48249)
- 编号(40542)
- 重点(37488)
- 发(36457)
- 部(35283)
- 创(33856)
- 计划(32193)
- 科研(32033)
- 创新(31854)
- 国家社会(31668)
- 成果(30893)
- 教育部(29596)
- 期刊
- 济(115381)
- 经济(115381)
- 研究(67727)
- 学报(44300)
- 中国(42812)
- 农(41136)
- 科学(39116)
- 财(32497)
- 大学(32095)
- 学学(31033)
- 管理(29258)
- 农业(27560)
- 经济研究(20365)
- 融(19896)
- 金融(19896)
- 财经(18015)
- 技术(17338)
- 业经(16782)
- 经(15614)
- 问题(15376)
- 教育(15023)
- 业(14928)
- 资源(12380)
- 技术经济(12054)
- 版(11978)
- 业大(11458)
- 统计(11267)
- 贸(11027)
- 科技(10991)
- 商业(10506)
共检索到34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煜华 甄峰 王春慧
随着服务业经济的出现,楼宇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已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城市空间也产生了需求。楼宇经济空间正成为城市新的功能空间和增长单元。借助Arcgis软件中空间叠置分析等技术手段,选取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的符合度、交通设施的便捷度、可开发用地的潜力、与城市主要景观的距离、与城市主要发展区的距离以及地价六个因子对城市楼宇经济空间的布局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并以山东潍坊奎文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楼宇经济空间 布局 适宜性 奎文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珂慧 甄峰 余洋 韩青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不断增长,汽车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电信黄页统计模拟,对潍坊市奎文区汽车服务业近10年的空间演变趋势进行实证研究,从中提炼和归纳其产业空间演化的三种结构模式。得出结论:汽车服务业空间演化模式多元,与产业自身特征、发展情况和发展阶段对应;演化过程受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动力机制共同作用;产业空间与城市的其他服务业空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性强。最后提出建议:通过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可有效引导和优化其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加强关联产业的联系和配套,有序组织集群内部空间功能,可促进汽车服务业的科学高效发展。
关键词:
汽车服务业 空间演化 奎文区 实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伟 陈雯
根据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特征,运用相关分区方法,划分各地开发与保护的适宜性空间,合理配置建设和保护空间,获取较高的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地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大部分学者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分区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在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指标选择上还存在因地制宜的问题。论文以宁波为例,讨论平原与丘陵交错的沿海港口城市的区划指标体系选择和方法应用的问题。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自然生态约束和经济开发需求的矩阵分类分析,将宁波市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控制开发、适度保护、优先...
关键词:
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 布局引导 宁波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爱华 冯长春
探讨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经济适用房的空间布局,并以廊坊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思路是:分析影响经济适用房建设区位选择的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判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可建设的用地按地块进行评价,计算出地块的得分值;最后根据地块得分值排序,结合定性分析,选择并确定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空间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郭力娜 赵婷婷
从土地具有多宜性和耕地具有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了北京市耕地不同利用目标下的适宜性级别和面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耕地承担的不同功能,对耕地的多目标利用类型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自然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207.65km2、920.16km2、193.99km2;耕地经济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077.86km2、1002.55km2、241.39km2;耕地生态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1...
关键词:
耕地 适宜性评价 空间 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曾珍 邱道持 李凤 李小广 何芸
研究目的:评价重庆主城9区21点公租房空间布局的适宜性并构建相应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引力模型,GIS分析工具。研究结果:重庆主城9区21个公租房规划点适宜性程度总体较好;各个规划点的适宜性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即整体均匀分布,局部相对集中;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研究结论: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构建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对合理安排公租房的建设时序与建设进度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庆义 陈东田 张永超 高阳 刘丽昀
从梳理口袋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入手,从居民日常生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居民日常生活中口袋公园的使用情况调查为基础,结合潍坊市奎文区口袋公园建设情况,发现口袋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视野下提出一些优化提升策略,以期实现口袋公园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口袋公园 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昊婧 冯长春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吴亚琪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围 唐晓岚
聚落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迅速兴起的森林旅游业对经济发达地区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古村落保护构成严重的威胁。以江苏省苏州市西山森林公园Landsat 7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数据源,选择海拔、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土地覆盖类型、距道路距离等作为西山森林公园内聚落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块,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研究区进行聚落适宜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东村古村为例,对现状聚落斑块布局加以分析,提出尝试性建议。结果表明:1聚落最适宜区域面积较小,只有263.34 hm2,占比3.13%,最不适宜区域面积最大,达3 973.68 hm2,占比47.1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现慧 赵敏娟 刘婧鸣 张道军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索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不仅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首要任务,更是构建土地利用开发新格局的主要内容。目前,针对基本农田布局的相关研究仍侧重于耕地的资源属性,忽视了耕地在区域生态系统中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重。论文借鉴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生态协调性和建设适宜性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布局方法不仅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耕地的内在要求,而且突出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尺度上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山区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为今后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洁芦 周珍琦 徐振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施适宜性评估及其相关方面的探讨尚未完全充分展开。本研究依据核密度分析结果选取3个布局模式不同的典型大学,采用百度地图POI爬取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cGIS分析大学生活设施需求特征,归纳并总结设施布局模式差异及其各类设施需求的异同,探讨设施布局对学生步行出行需求的影响。另从健康视角出发,基于大学生设施需求度和容忍时长,初步提出步行量最优化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以揭示潜在步行量不足区域,为提升大学生步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规划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步行指数 设施布局 需求满足率 健康校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整 韩青 崔东旭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文章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探讨延续城市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潍坊市为例探讨传承城市文化的神韵,实现城市特色的重塑。
关键词:
文化特征 城市特色 塑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向素容 赵西君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潍坊市寒亭区为例,探索研究城市郊区地带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空间重构,研究发现:(1)寒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本质上可看作一个行动者网络空间,它由各区镇政府部门、乡村旅游经营者、城乡游客等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构成行动者网络,经过关键行动者主导推动和网络转译,引发的乡村社会物质空间转型和重构效应。(2)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的行动者通过转译重构了乡村物质社会空间,在城镇化、工业化演进过程中构建出新的发展空间——城郊乡村旅游集群,使乡村经营者与城市居民以休闲游憩为连接和触媒,诱发功能结构、物质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及权力结构转变等重构效应,避免了乡村凋敝和空心化的进一步加剧。(3)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解决发展问题与阻碍的关键举措有增强农民产业化经营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等重大行动。(4)从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出现的异议来看,城镇化、工业化对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巨大,进一步开发寒亭区乡村旅游要充分尊重城郊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快乡村旅游高级化的进程,逐步把成熟的寒亭区乡村旅游功能区变成城市休闲区,变乡村旅游地为城市旅游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