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
2023(1595)
2022(1528)
2021(1674)
2020(1248)
2019(3422)
2018(2940)
2017(4236)
2016(2338)
2015(2821)
2014(2707)
2013(2719)
2012(2599)
2011(2513)
2010(2444)
2009(2255)
2008(2243)
2007(1482)
2006(1412)
2005(1427)
作者
(6712)
(5701)
(5561)
(5414)
(3610)
(2828)
(2602)
(2306)
(2264)
(2003)
(1998)
(1960)
(1902)
(1796)
(1785)
(1782)
(1689)
(1673)
(1651)
(1610)
(1476)
(1368)
(1334)
(1294)
(1278)
(1277)
(1276)
(1240)
(1211)
(1184)
学科
(7709)
经济(7709)
中国(3927)
管理(3782)
(3255)
(2966)
贸易(2964)
(2853)
(2497)
(2423)
企业(2423)
地方(2251)
方法(2190)
(2035)
数学(1976)
教学(1917)
数学方法(1906)
(1905)
业经(1814)
(1792)
(1554)
金融(1553)
(1434)
电子(1347)
(1323)
农业(1302)
组织(1282)
教育(1270)
(1261)
银行(1251)
机构
大学(29035)
学院(27230)
研究(14806)
中国(11527)
(10526)
经济(10314)
科学(9240)
管理(8196)
(8164)
研究所(7439)
(7196)
中心(6709)
理学(6510)
理学院(6355)
管理学(6188)
管理学院(6124)
(5806)
(5387)
(5010)
北京(4993)
师范(4951)
(4932)
研究院(4565)
业大(4521)
(4408)
(4379)
教育(4277)
科学院(4238)
师范大学(4181)
(4142)
基金
项目(19001)
科学(14012)
研究(13590)
基金(12818)
(12383)
国家(12282)
科学基金(9377)
社会(7398)
社会科(6918)
社会科学(6916)
基金项目(6742)
(6692)
(6434)
教育(6284)
自然(6265)
自然科(6096)
自然科学(6094)
自然科学基金(5992)
编号(5570)
成果(5136)
资助(4969)
重点(4921)
课题(4299)
(4046)
(3981)
科研(3875)
计划(3769)
(3752)
大学(3615)
科技(3564)
期刊
(13145)
经济(13145)
研究(11267)
中国(9852)
学报(6653)
教育(6163)
科学(5975)
大学(5088)
图书(4743)
(4406)
学学(4399)
(4267)
管理(4021)
书馆(3876)
图书馆(3876)
(3292)
金融(3292)
技术(3138)
林业(3117)
农业(2993)
国际(2882)
(2682)
经济研究(2600)
(2303)
世界(2147)
(1878)
论坛(1878)
理论(1827)
业大(1769)
资源(1768)
共检索到5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熙  王涵笑  
郁松年在先世经营沙船业积累殷实的家财后,不遗余力购书、藏书。顶峰之时,汇聚了全国私家藏书之精华,总计数十万卷,并手自校雠,刻成《宜稼堂丛书》,成为咸同年间首屈一指的藏书大家。太平天国兵燹造成江南私家藏书大量散出,郁松年承接了江南各家散出藏书,保护了诸多珍贵的古籍,亦进一步实现了郁氏家族向“儒商”角色转变的需求。郁氏藏书既沿袭了前人“好古求宋”的藏书观念,又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所藏之书,既有宋元珍本,亦有大批实用书籍,还有不少西方自然科学相关书籍,带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郁氏乐善好施、惜才重教,不仅乐于出借、刊刻流通,且将藏书投入于当地教育之中。郁松年身后,其藏书又成就了陆心源、丁日昌等藏书大家。尽管郁氏宜稼堂藏书持续时间不长,但却在清咸同年间江南的私家藏书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全有  
万木草堂藏书的来源大约可分为两类:康有为及其学生的捐书、社会捐赠。草堂藏书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轮流值班;作为培育人才的强力支撑,藏书得到了较充分利用。藏书的流向,一部分流入广雅书院,一部分于戊戌后被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曾国藩从读书时代就开始攒钱藏书,在政务、军务中不忘藏书,广泛搜求各种珍典古籍,不断扩大藏书规模,富厚堂藏书充分体现了其读书、藏书的重要思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净净  
千顷堂藏书是黄居中和黄虞稷两代人收藏之图书。本文从黄氏父子的治学和交游情况分析黄氏收书及藏书,进而探讨黄氏千顷堂藏书的内容。并通过黄氏父子印章、千顷堂印章和相关史料记载辑得明确为千顷堂藏书之图书,将其与《千顷堂书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考证千顷堂藏书与《千顷堂书目》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千顷堂书目》依托于千顷堂藏书,但仅选取了部分著录,选取的标准主要是著作的年代,即时间标准。另一方面,《千顷堂书目》又不局限于千顷堂藏书,还参考、抄录了其他书目和史料记载的图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干支纪年藏书印作为藏书家常用印鉴的一种,除了具有藏书印共有的特性外,还因印文中含有时间而显出其特殊的一面。它能准确反映印主年龄、藏书活动等史实,对于藏书文化的研究有重大参考意义。干支纪年藏书印可归纳成3种类型:表明印主的生辰年龄;表明印主的仕途变化;用作纪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视、网络、手机等不断涌现,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本书籍相比,影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等优势。而且,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剧了荧屏、网络的泛滥,使纸本阅读时间愈来愈少,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怀疑现代社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祝晓风  
《理想藏书》与藏书理想祝晓风(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面前这本装帧典雅、印刷精美的书就是由法国评论家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余中先翻译的《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月9日,记者采访了该书译者,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荇  李芳  李性忠  
1951年4月间,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的王重民先生给嘉兴图书馆副馆长汪大铁写了两封信,讨论近代著名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的接管与整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牛红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晓东  
蒋光焴是晚清浙江海宁藏书家,其衍芬草堂藏书楼多旧钞佳椠。学术界关于蒋光焴及衍芬草堂藏书的研究一直因面世文献有限而难以深入。本文在利用海宁蒋氏家传未刊文献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对蒋光焴藏书内容、藏书来源、交游与藏书、护书史实、藏书结局五点做新的探究,进而获得对蒋光焴及其藏书的进一步认识并总结研究经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小燕  
本文回顾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的聚积和散失过程,说明近代私人藏书积聚的不易和散失的无奈,同时也说明了嘉业堂主人刘承干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积极贡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章灿  
中国传统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天堂及神仙世界藏书的故事,例如宛委石匮、玉山册府、嫏嬛福地等。这些故事虽然出于虚构,却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美好世界和藏书理想的想象。这些文学想象进而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历代皇室贵族与有力士绅,都着力将文学的虚构或想象在人间世界落实,模仿小说中的描写建筑藏书楼,或为其命名。明清时代,藏书风气弥漫于江南士林,催生了许多藏书家和藏书楼,也促进了分享的风气。近现代以来,许多热爱读书和藏书的个人,努力将个人书房建设为理想藏书之所,以实现个人的藏书理想。与此同时,各种公立图书馆进一步面向社会,加大开放共享尺度,助推社会实现藏书天堂的理想。博尔赫斯“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语,可能受到中国文化中这一藏书传统的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