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
2023(943)
2022(843)
2021(839)
2020(717)
2019(1611)
2018(1516)
2017(2829)
2016(1696)
2015(2046)
2014(2097)
2013(2065)
2012(1930)
2011(1693)
2010(1768)
2009(1700)
2008(1754)
2007(1614)
2006(1512)
2005(1307)
作者
(6262)
(5373)
(5261)
(5146)
(3551)
(2632)
(2308)
(2188)
(2114)
(1969)
(1909)
(1899)
(1824)
(1774)
(1771)
(1649)
(1647)
(1608)
(1603)
(1569)
(1536)
(1484)
(1417)
(1294)
(1256)
(1203)
(1176)
(1168)
(1164)
(1140)
学科
(5783)
经济(5778)
(4682)
管理(3876)
(3668)
企业(3668)
(2504)
(2231)
方法(2153)
(1819)
中国(1811)
数学(1779)
数学方法(1744)
教育(1506)
农业(1449)
(1445)
地方(1394)
(1378)
业经(1242)
(1170)
及其(1085)
理论(1067)
(1063)
银行(1044)
(1019)
技术(961)
(934)
金融(934)
(916)
(907)
机构
学院(26485)
大学(26108)
研究(11253)
(9059)
经济(8856)
科学(8430)
管理(8080)
中国(7716)
(7404)
(6854)
理学(6812)
理学院(6729)
管理学(6563)
管理学院(6524)
研究所(6406)
业大(6114)
(5986)
农业(5805)
(4701)
(4604)
(4600)
(4558)
中心(4361)
技术(3867)
北京(3859)
研究院(3823)
(3791)
农业大学(3725)
林业(3724)
(3652)
基金
项目(18562)
科学(13366)
基金(12377)
(12154)
国家(12050)
研究(11681)
科学基金(9183)
(7883)
自然(6711)
(6660)
自然科(6533)
自然科学(6529)
社会(6457)
自然科学基金(6410)
基金项目(6385)
社会科(6042)
社会科学(6040)
资助(5663)
教育(5590)
重点(4595)
科技(4503)
编号(4332)
计划(4310)
(3999)
(3879)
成果(3778)
课题(3762)
科研(3761)
(3567)
(3556)
期刊
(10410)
经济(10410)
学报(7816)
研究(7493)
科学(6540)
(6526)
大学(5684)
学学(5563)
中国(5275)
农业(4238)
林业(3798)
(3528)
教育(3423)
管理(3111)
业大(2443)
(2079)
技术(2077)
(2030)
金融(2030)
财经(1989)
业经(1835)
(1739)
科技(1727)
(1723)
农业大学(1595)
问题(1570)
经济研究(1481)
(1322)
(1300)
科技大(1277)
共检索到4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  胡继文  赵鲲  马开  杨桂娟  辛培尧  王军辉  麻文俊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嫁接楸树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以及无性系与砧木的互作效应,筛选楸树无性系的适宜嫁接砧木,旨在为楸树良种嫁接壮苗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梓属不同树种为砧木嫁接的11年生楸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采集3个楸树无性系的接穗,分别用5种砧木(楸树、灰楸、梓树、滇楸和黄金树)嫁接育苗并造林,开展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材性性状差异分析。【结果】5种砧木中,以滇楸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最高(74.1%),其次是梓树和灰楸(63.0%和59.3%),而以黄金树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最低(29.6%);以楸树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接穗生根率最高(100%),其次是滇楸和灰楸(77.8%和66.7%),黄金树为砧木的生根率最低(33.3%);不同砧木间,嫁接无性系的胸径、树高、Pilodyn值、弹性模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树高除外)存在显著的砧木与无性系的互作效应;灰楸为砧木时,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最大(14.9 m和17.5 cm),以滇楸和楸树为砧木时的树高和胸径均较大(14.8 m、15.5 cm和13.8 m、15.8 cm),而以黄金树为砧木时,嫁接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最小(12.8 m和10.9 cm);通过Pilodyn值间接预测,灰楸为砧木时楸树无性系的密度最大(23.3 mm),梓树和楸树次之(23.9 mm和24.4 mm),滇楸和黄金树为砧木时均较小(25.6 mm和25.2 mm);5种砧木中,以灰楸为砧木的弹性模量最大(7.0 GPa),其次是梓树和楸树(6.6 GPa和6.5 GPa),滇楸最小(6.1 GPa)。根据不同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树高、胸径、Pilodyn值和弹性模量综合筛选,以灰楸和楸树为砧木,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材性、保存率、接穗生根率都较好。【结论】楸树无性系嫁接繁育的适宜砧木为灰楸和楸树,黄金树不宜作砧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志奇  王虎成  
以大杏树作砧木,采用嫁接技术可快速繁殖梅花。从杏树移植与砧木准备,梅花种条采集、储存与选配,嫁接技术及其成活率,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该项专利技术,并介绍了其成果推广情况及前景。该技术对于果园老杏树的更新换代利用和大型梅花苗木的快速成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永来  程金水  
采用加温及激素处理、接穗贮藏等措施,研究了冬季室内嫁接育苗、春季芽接育苗及秋季绿枝嫁接育苗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分别是对照的1.17倍、0.93倍和1.22倍,成苗率分别提高25.5%、23.9%和14.8%,育苗周期缩短一年,产苗量增加一倍,平均育苗效率为对照的6.4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淑苓  贾敬贤  王斐  欧春青  王志刚  宣利利  程飞飞  马力  
【目的】比较S2、82-5和PDR54这3个梨中间砧木对嫁接树的矮化效应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梨矮化栽培中间砧木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杜梨作基砧,S2、82-5、PDR54作中间砧(设3个砧段长度),分别嫁接不同品种的接穗,测定分析嫁接树的生长量等指标。【结果】S2、82-5和PDR54这3个中间砧木均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其矮化效应随着砧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强,但不是等比例增强,其中以10cm砧段的矮化效果最强。3个砧木对嫁接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S2、82-5作中间砧的嫁接树叶片中,N、Ca、Mg、Fe含量均表现升高的趋势,其中Fe含量分别升高了66.5%和53.6%;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建  何威  杨淑红  丁鑫  朱延林  
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质膜透性和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豫楸1号不同砧木嫁接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活性(SOD、POD、CAT)随干旱胁迫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值比其他3种砧木嫁接苗均大,且其与梓砧嫁接苗的SOD值呈显著差异(P<0.05);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的Pro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持续增大,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胁迫的加强而下降。运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评判豫楸1号4种砧木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荷   贾瑞瑞   付钰   祝艳艳   王良桂   杨秀莲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砧穗组合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楸树嫁接砧穗组合的选择及亲和性、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林1号’、‘洛楸’、‘苏楸1号’为接穗,梓树、滇楸为砧木进行嫁接,测定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嫁接组合。【结果】1)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76.91%,滇楸/‘苏楸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32.05%。2)各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嫁接5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在嫁接4个月后达到最大值。3)在整个测量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穗的嫁接组合外,滇砧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脱落酸(ABA)含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大于梓砧嫁接组合。4) 6个砧穗组合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滇楸/‘南林1号’>梓树/‘南林1号’>梓树/‘苏楸1号’>滇楸/‘洛楸’>梓树/‘洛楸’>滇楸/‘苏楸1号’。【结论】滇楸适合作为‘南林1号’和‘洛楸’的砧木,梓树适合作为‘苏楸1号’的砧木。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综合表现最佳,滇楸/‘苏楸1号‘综合表现最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楸树嫁接植株亲和性和生长状况的主要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丽娟  马倩  佟金权  周娟  
将光皮树同一无性系接穗与12个不同无性系砧木嫁接,调查不同无性系砧木与同一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分析砧木株高、地径粗度和嫁接前叶主要内源激素IAA、ABA、GA、ZR含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株高与嫁接成活率不相关,砧木地径粗度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地径粗度大于6 mm或小于3.5 mm时,嫁接成活率较低,地径粗度在4.0~5.5 mm之间,嫁接成活率与地径粗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无性系砧木叶内源生长素IAA含量与嫁接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ABA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叶内GA、ZR含量与嫁接成活率相关性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刘昌勇  夏辛  黄琳  
以白花泡桐优树‘白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和试管嫁接方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萌发的嫩芽为最适合的接穗;‘建始桐3号’为试管嫁接较合适的砧木;采用劈接进行;MS+NAA 0.3 mg.L-1+蔗糖30 g.L-1为试管嫁接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6.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和1/2MS+NAA 0.1 mg.L-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志焕  韩敏  张逸  王允  刘灿玉  曹逼力  徐坤  
【目的】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合理利用作物抗旱种质资源是生物节水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砧木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及水气交换参数的影响,探讨番茄采用抗旱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实现生物节水的可行性。【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番茄嫁接苗处理,分别为接穗‘金棚1号’自根苗(J)、抗旱性强的砧木‘606’嫁接苗(J/T)和水分敏感的砧木‘112’嫁接苗J/S),副区为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60%和40%。番茄采用盆栽称重法控制土壤水分,于植株盛果期测定展开功能叶片的色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中英  王艺  童德中  
果树的微型嫁接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童德中从50年代杜林博斯(DorenbosJ.1954)利用常春藤最先应用茎尖嫁接技术以来,微型嫁接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以色列、日本和中国先后相继在柑橘、苹果、桃、樱桃、杏、李、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进  别之龙  徐容  汤谧  裴芸  
研究了黑籽南瓜、超级拳王、超丰8848和孝感瓠子4个砧木对嫁接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自根苗相比,采用4个砧木嫁接处理显著提高植株第1雌花节位和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黑籽南瓜、超丰8848和孝感瓠子嫁接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采用4个砧木嫁接对黄瓜的生长速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果实长度、果实粗度、瓜把长、瓜刺、果实颜色、果实含水量、果形指数、风味、口感、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方胜  王磊  徐坤  
【目的】嫁接栽培作为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有效技术措施,前人围绕嫁接番茄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嫁接与品质关系的研究尚不系统,因此,论文旨在综合评价番茄嫁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嫁接栽培的生物学效应,为该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棚1号’自根嫁接苗为对照,选用10个番茄砧木分别嫁接‘金棚1号’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苗幼苗质量、成株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的变异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无量纲计算,以隶属函数值为依据,综合评价嫁接对番茄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砧木番茄嫁接苗幼苗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叶面积及根系干物质量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綦伟  厉恩茂  翟衡  王晓芳  杜远鹏  谭皓  
【目的】研究部分根区干旱对不同抗旱水平砧木嫁接同一葡萄品种植株生长的影响,为推广使用抗砧和交替灌溉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自制木箱对砧木3309C、420A和110R嫁接的玛瓦斯亚葡萄(Vitis vinifera cv.Malvasia)进行分区交替和固定灌溉,落叶后对植株进行解剖测定。【结果】与充分灌溉相比,交替灌溉显著促进了根系生长,3种组合新根重量增加了7.8%~22.2%,新梢生长主要是节间的伸长受到轻微抑制,根冠比由平均1.1增加到1.46;固定灌溉显著降低砧木嫁接植株的新根生长量和节间长度,M/3309C分别减少37.9%和36.9%,M/110R分别减少18.4%和2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  邢刚  陈雨晴  邹锋  袁德义  熊欢  
【目的】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之一,不同砧木年龄影响到锥栗嫁接苗生长和光合特性。【方法】以锥栗良种‘华栗3号’的枝条做为接穗,选用普通锥栗的2年生、4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于春季进行插皮接后,测定嫁接苗新梢的生长特征、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等指标。【结果】不同年龄锥栗砧木嫁接苗新梢平均长度和粗度均是4年生大于2年生,其中2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92.41 cm,平均粗度为11.49 mm; 4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131.69 cm,平均粗度为14.55 mm。4年生砧木嫁接植株的叶片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均大于2年生砧木,其中光饱和点分别为2099.50、1678.5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2.60、10.74μmol/(m~2·s)。2组不同年龄砧木嫁接的锥栗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下午14:00出现谷值,表现出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砧木年龄越大,其嫁接苗新梢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_n)越大。【结论】砧木年龄越大,嫁接苗的新梢生长越快,光合能力越强,光能利用效率更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饶贵珍  肖波  
分别以十堰长颈南瓜、荆州青皮丝瓜、圆葫芦作砧木嫁接白皮黄瓜 ,对嫁接黄瓜的生长势及早期产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砧木的嫁接黄瓜生长势及早期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长颈南瓜砧嫁接植株的生长势优于对照自根苗 ;圆葫芦砧嫁接黄瓜结果早 ,且早期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 ;而青皮丝瓜与白皮黄瓜嫁接极不亲合 ,生长势及早期产量均不及对照 ,且结瓜畸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