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8)
- 2023(9456)
- 2022(8424)
- 2021(8124)
- 2020(6847)
- 2019(15867)
- 2018(16000)
- 2017(30701)
- 2016(16977)
- 2015(19158)
- 2014(19268)
- 2013(18924)
- 2012(17262)
- 2011(15472)
- 2010(15252)
- 2009(13805)
- 2008(13222)
- 2007(11385)
- 2006(9793)
- 2005(8325)
- 学科
- 济(63574)
- 经济(63503)
- 管理(47168)
- 业(43767)
- 企(37100)
- 企业(37100)
- 方法(30691)
- 数学(26235)
- 数学方法(25932)
- 学(18208)
- 农(16156)
- 中国(16129)
- 财(15117)
- 业经(13914)
- 地方(12709)
- 理论(12578)
- 和(11251)
- 农业(10747)
- 技术(10413)
- 贸(10378)
- 贸易(10373)
- 制(10227)
- 教育(10216)
- 环境(10190)
- 易(10038)
- 务(9984)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905)
- 企业财务(9368)
- 银(9105)
- 机构
- 大学(236453)
- 学院(233851)
- 管理(95499)
- 济(86452)
- 经济(84371)
- 理学(83231)
- 理学院(82308)
- 管理学(80877)
- 管理学院(80468)
- 研究(76201)
- 中国(54579)
- 京(50858)
- 科学(50195)
- 财(38485)
- 所(38151)
- 农(37690)
- 业大(37034)
- 研究所(35192)
- 中心(34283)
- 江(32596)
- 北京(32044)
- 范(31927)
- 师范(31623)
- 财经(31570)
- 农业(29725)
- 经(28658)
- 院(27934)
- 州(27114)
- 技术(26197)
- 师范大学(25671)
- 基金
- 项目(166255)
- 科学(129338)
- 研究(121885)
- 基金(118713)
- 家(103418)
- 国家(102541)
- 科学基金(87644)
- 社会(73626)
- 社会科(69530)
- 社会科学(69512)
- 省(65848)
- 基金项目(63884)
- 自然(58247)
- 自然科(56834)
- 自然科学(56819)
- 教育(56239)
- 自然科学基金(55778)
- 划(55370)
- 编号(50964)
- 资助(48864)
- 成果(41498)
- 重点(36684)
- 部(35919)
- 课题(34913)
- 发(34598)
- 创(34484)
- 创新(32019)
- 科研(31821)
- 项目编号(31710)
- 大学(30941)
共检索到32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菁 程玉芳 伊华林
以椪柑无核优系(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母本江西靖安有核椪柑(C.retiCulate BlanCo)、鄂柑1号(C.retiCulate BlanCo)为材料,从花粉形态、授粉亲和性和合子胚发育等方面研究优系无核机制。结果表明:无核优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其母本,花粉粒形态和小孢子母细胞的解剖学结构与母本有明显不同;无核优系自花授粉后的花粉管可以正常抵达花柱基部,自交亲和;无核优系胚胎早期败育,授粉后3周是败育主要时期;无核优系自花或异花授粉都不会产生种籽。无核优系果实无核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早期败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李顺雨 张文娥 刘崇怀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关键词:
种子败育型葡萄 胚败育 胚乳败育 细胞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飞 王跃进 周会玲 万怡震 杨进孝
测定了无核葡萄品种及其杂种胚珠和浆果不同发育时期的重量和纵横径,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葡萄品种及杂种组合的胚发育、败育时期不同。(2)无核葡萄及其杂种的胚珠重量和纵横径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停止,而浆果在胚珠停止发育时仍继续发育。(3)细胞学观察发现,无核葡萄、有核葡萄及其杂种胚的发育都经历合子胚→多细胞时期→小球形胚→大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成熟胚的各个时期。(4)胚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合子胚发育不良,珠心、珠被细胞提早解体退化;胚乳不分裂或只进行1~2次分裂;授粉、受精不良。因此,在胚珠发育停止前,重量和纵横径最大且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对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进行胚挽救易获成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显 王鸣 马建祥 张进升 杨建强
对西瓜DT2-1隐性核型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发育在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四分体;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界限,绒毡层细胞异常、多层、体积小、排列紧密,影响绒毡层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导致四分体不能正常分离产生四分小孢子,进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导致败育。
关键词:
西瓜 隐性核型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建清 周开达 陶家凤
在水稻不育系开花期接种Neovosiahorrida的细胞学研究表明,病菌对“珍汕97A”比“D90A”“G46A”及“K17A”有较高的侵染率。病菌不进入水稻的细胞,也不侵入胚囊,在菌丝周围的花柱及子房细胞无可见的变化,也都具有正常的质壁分离能力。接种后12小时,水稻子房细胞膜透性高于不接种的对照,但在24小时以后,除“珍汕97A”的细胞膜透性显著上升之外,其余3个不育系接近或低于不接种的水平。
关键词:
稻粒黑粉菌,细胞学,质壁分离,透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朱卫平 戴林建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 败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赵宏波 李畅 陈素梅 房伟民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关键词:
菊属 细胞学 分子细胞遗传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小鹏 胡金义 胡惠蓉 包满珠
【目的】研究石竹不育系与可育系小孢子形成过程的异同。【方法】利用压片及石蜡切片等方法观察石竹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该不育系(H-37B)是通过在石竹自交6代的自交系中发现的1株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经过连续杂交和2代回交获得的不育系(H-37B)。【结果】可育系小孢子发育经历了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等时期,最后发育成花粉。不育系败育现象在造孢细胞增殖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及四分体至单核期都有发生。石竹可育花粉外形饱满,圆形,生活力强;而不育花粉外形空瘪,不规则,无生活力。【结论】绒毡层的异常发育是导致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石竹 小孢子发育 雄性不育 石蜡切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爱峰 张芝兰 郝元峰 王玉海 王洪刚
八倍体小偃麦是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的新物种,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是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和染色体工程研究的基础材料.综合运用抗性接种鉴定、细胞学分析和GISH技术对八倍体小偃麦山农19,山农20和山农122进行了分析.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山农20和山农122表现免疫,而山农19表现高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析表明,山农20和山农122附加了相同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基组,且与小偃68为同一类型;山农19附加的染色体基组不同于前二者,也不同于小偃693和68.因此,将山农19地染色体基组表示为ABDX,山农20和山农122的染色体基组记为ABDE2.它们的外源染色体基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华忠 吴则东 韩英 方智远
【目的】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生殖期形态特点和花粉败育时期及花药花粉败育过程的发育特征。【方法】以3对单胚型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蕾和花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花药结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结果】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植株与保持系正常植株比较,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主茎开花初期提前1~2d,花萼和雄蕊个数为4~6个,花药室数为2~4个,开花后花药呈白色或淡绿色,表面无皱纹,并延迟脱落;其花药和花粉发育明显异常,败育初期在四分体期绒毡层与中层分离,中期小孢子形成时期发育停滞,后期绒毡层与小孢子粘连后逐渐消失,终期花药干瘪,不能形成花粉。【结论】甜菜单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冬梅 沈海龙 冯丹丹 张莉杰
Maturing seeds were collected from fifty-year-old trees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The cotyledon and hypocotyl zygotic embryos were excised and cultured on 1/2MS media to induce somatic embryos. In cytological study of embryo development, by the way of paraffin, somatic and zygotic embryogenesis was o...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陈佩度 房伟民 李鸿渐
对原产中国的3个药用菊品种——杭白菊、滁菊、怀菊的核型及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2n=4x=36=2M+18m+16sm(2SAT),减数分裂中期Ⅰ(MⅠ)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PMC)有0.20Ⅰ+17.70Ⅱ+0.10Ⅳ;滁菊2n=6x=54=24m(2SAT)+22sm+6st+2t,在MⅠ平均每个PMC有0.44Ⅰ+26.66Ⅱ+0.06Ⅳ;怀菊2n=6x+1=55=6M+26m+12sm+2st+9t,在MⅠ平均每个PMC有1.12Ⅰ+26.67Ⅱ+0.09Ⅳ。3个药用菊均为异源多倍体,但某些染色体可能存在易位或倒位等结构变异。药用菊品种比观赏菊品种更接近菊属野生种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菊 核型 减数分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 赵鑫 陈倩倩 宁伟
为从细胞水平探明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原因,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分离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情况,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现象;朝鲜蒲公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存在多核的异常花粉粒。综合分析,认为朝鲜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雄配子的生殖核异常发育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德永军 王一 叶冬梅 林涛 吕涛 吴婧
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诱导文冠果成熟胚形成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是MS+2.0mg.L-16-BA+0.1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分化率可达94.7%;继代高生长的适宜培养基是MS+0.5mg.L-16-BA+0.5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培养50d后,苗高大于0.5cm芽数量平均达11.67株;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WPM+1.0mg.L-1IBA+30g.L-1蔗糖+6g.L-1琼脂,生根率为70.30%,平均根数为3.57条。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瑞宁 刘冰冰 蔡明历 郝大翠 李润芳 刘焰
采用压片法,对生长在武汉地区的药用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er)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茴香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形成11个二价体,为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茴香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2sm,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8M1+10M2+2L,属于“1A”对称型核型。
关键词:
茴香 药用植物 花粉母细胞 染色体 核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