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607)
- 2022(5032)
- 2021(4429)
- 2020(3719)
- 2019(8122)
- 2018(8225)
- 2017(15402)
- 2016(8989)
- 2015(10299)
- 2014(10409)
- 2013(10044)
- 2012(9294)
- 2011(8372)
- 2010(8456)
- 2009(7854)
- 2008(7968)
- 2007(7265)
- 2006(6714)
- 2005(6442)
- 学科
- 济(34353)
- 经济(34302)
- 业(22061)
- 管理(21549)
- 企(17371)
- 企业(17371)
- 方法(12302)
- 学(12239)
- 中国(11588)
- 农(11101)
- 数学(9916)
- 数学方法(9710)
- 业经(9156)
- 财(7878)
- 农业(7583)
- 地方(7510)
- 制(7121)
- 理论(6460)
- 发(6169)
- 贸(5967)
- 贸易(5963)
- 易(5792)
- 技术(5790)
- 和(5719)
- 体(5574)
- 融(5550)
- 金融(5546)
- 银(5512)
- 银行(5458)
- 发展(5310)
- 机构
- 大学(135266)
- 学院(132809)
- 研究(55703)
- 济(48395)
- 经济(47262)
- 管理(41935)
- 科学(39397)
- 中国(39119)
- 农(36618)
- 理学(35390)
- 理学院(34868)
- 管理学(33796)
- 管理学院(33605)
- 所(32059)
- 京(31425)
- 研究所(29518)
- 农业(29391)
- 业大(27395)
- 中心(23443)
- 江(22377)
- 财(22244)
- 北京(20151)
- 院(20117)
- 省(20113)
- 农业大学(18629)
- 范(18238)
- 师范(17869)
- 科学院(17618)
- 技术(17363)
- 州(17314)
- 基金
- 项目(91399)
- 科学(68867)
- 基金(63980)
- 家(60828)
- 国家(60368)
- 研究(59260)
- 科学基金(47986)
- 省(36698)
- 社会(34939)
- 自然(33710)
- 自然科(32923)
- 自然科学(32903)
- 社会科(32851)
- 社会科学(32841)
- 基金项目(32816)
- 自然科学基金(32308)
- 划(32043)
- 教育(27277)
- 资助(26958)
- 编号(22351)
- 重点(22146)
- 发(20547)
- 计划(20393)
- 科技(19405)
- 成果(19112)
- 部(19009)
- 创(18804)
- 科研(18149)
- 创新(17751)
- 课题(17652)
共检索到208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炎 涂书新 唐世荣
在离体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植酸和几种常见的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以及部分蔬菜(青椒、黄瓜、番茄、洋葱)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体系的pH值是影响抗氧化物质自由基清除能力的重要因子;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植酸表现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为1.94×10-2(pH 2.0),而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IC50值分别为0.26(pH 4.6)和1.86(pH 5.7)。试验表明,蔬菜提取液添加植酸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云 卢向阳 易克 何小解 方俊
为了探明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专一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研究了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3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对各种氧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清除的能力IC50分别为2.04,6.16,42.13g/mL;清除·OH的能力IC50分别为131.07,0.59,5.59g/mL;清除H2O2的能力IC50分别为1.36,0.69,24.02g/mL.因此,不同抗氧化剂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具有特异性.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化学发光 氧自由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露平 陈季武 孔静思 方献平 高秋月 李海燕 姚雷
【目的】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探讨迷迭香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为迷迭香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沪产迷迭香叶的非精油组分,然后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自由基(ONOO-)和.OH氧化损伤DNA的化学发光体系,及脂质过氧化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检测质量浓度不同的3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并通过计算IC50比较三者的作用效果。【结果】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3种提取物均能有效清除O2.-、.OH、ONOO-和DPPH.,减轻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
关键词:
迷迭香 非精油组分 自由基 抗氧化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瑜 刘佳佳 张盼盼 屈洋 张骥如飞 朱明旗 冯佰利
【目的】黑穗病是威胁糜子产量的重要病害,防治黑穗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本研究测定黑穗病菌胁迫对糜子叶片防御酶系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筛选鉴定糜子黑穗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为选育抗黑穗病的糜子品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不同糜子资源为材料,田间种植条件下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接种黑穗病菌,2012—2013年进行糜子黑穗病抗性鉴定,筛选不同抗性的糜子品种。2014年研究不同抗性糜子苗期(SS)、拔节期(ES)、抽穗期(HS)、灌浆期(FS)叶片防御酶系及抗氧化物质对黑穗病菌胁迫的响应,防御酶系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氧化...
关键词:
糜子 黑穗病 防御酶系 抗氧化物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兆杰 薛长湖 陈磊 方昱 林洪
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 3种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 (LMWF M、LMWF -Ⅰ、LMWF -Ⅳ )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及羟基自由基 (·OH)的作用 ,并观察了LMWF M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均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随体系中LMWF浓度的增加 ,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LMWF -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它对O2-·的IC50 为 0 .0 44mg·mL-1,对·OH的IC50 为 0 .0 6 2mg·mL-1。LMWF M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中LPO含量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欣 徐宝成 罗登林 余慧 刘茜茜 陈晓冬 刘丽莉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部分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随生产废料被丢弃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及其废料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梳理了近5年国内外有关植物源天然抗氧化物质的研究成果,对植物源天然抗氧化提取物的来源及提取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其在提高食用油氧化稳定性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吉玲 王伟科 闫静 陆娜 周祖法 袁卫东
[目的]探索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3个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为药用真菌桑黄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黄孔菌属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baumii)和桑树桑黄(S.sangh uang)为研究对象,液体培养21 d,每隔3 d测定菌丝生长量及发酵液中多糖、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并分析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3个桑黄菌株发酵液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不同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强弱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杨树桑黄的DPPH、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SOD活性更强,鲍姆桑黄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更强,桑树桑黄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更强,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抗坏血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杨树桑黄表现更好。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可作为评价桑黄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江环 杨善 王盼盼 郭海峰 周鸿凯
为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糙米中抗氧化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海红11’、‘海红12’、‘建新99’、‘阳山香稻’、‘香粘3号’和‘泰香粘’等6个基因型水稻为材料,设置9个含有NaCl的土壤处理(0、0.5、1.0、1.5、2.0、2.5、3.0、3.5和4.0g/kg),分别测定稻米中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植酸、花青素和总黄酮)和矿质元素(P、Fe、Zn、Mg、Se和Mn)的含量,并进行典型相关和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1)稻米中花青素含量的累积受到基因型和NaCl处理相互独立的影响,而P、Zn、Fe和Se的含量均在互作效应上达到显著相关。2)在不同的NaCl处理中,除1.5g/kg的NaCl处理,‘建新99’稻米中植酸含量均为最低,分别较其他8个处理中含量最高的基因型低72%~92%;除0.5、1.0和3.5g/kg的NaCl处理,‘海红12’稻米中抗坏血酸含量均为最高,分别较其他6个处理中含量最低的基因型高105%~566%;‘海红11’、‘海红12’和‘建新99’稻米中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基因型。3)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进行典型相关和典型冗余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稻米中第Ⅰ对典型变量(U1,V1)相关系数λ为0.546(P<0.01),在这一对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Zn和Se含量的降低以及Fe含量的增加,稻米中抗坏血酸和植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第Ⅰ对典型变量中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量组U1对自身含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9.1%,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对自身含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20.2%;同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量组U1解释了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总变异程度的11.7%,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解释了抗氧化物质含量变量组U1总变异的6.0%。综上,不同NaCl处理下,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在不同基因型稻米中差异显著;除Mg外,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在基因型和不同NaCl处理的互作效应下,稻米中Fe的含量分别与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Zn和Se的含量分别与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慧慧 李红卫 韩涛 王宗义 陈璧州
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对其冷藏期间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果皮中4种形态酚(游离酚、酯化酚、苷化酚和结合酚)含量的变化,分析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及其主要形态酚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肉的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均先升后降;而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则持续下降;贮藏期间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相关分析表明:果皮中除花青素外的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著相关,其抗氧化能力也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贮...
关键词:
冬枣 冷藏 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周德庆 潘占钧
对极谱氧电极仪直接测定抗氧化剂在反应体系所放出的氧量表示抗氧化剂清除O-· 2 能力的初步研究 ,表明本法方便、快速、微量化、灵敏度高 ,可自动连续记录作用过程的变化 ,适用于测定一些抗氧化剂如黄酮化合物、VC对O-· 2 的消除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马镝 林英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都能够促进菌体增殖并提高2-KGA产量,而且2-KGA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菌体生长和产2-KGA的作用远大于以上各种外源营养物质。添加培养36 h的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落数和2-KG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3.39倍和8.81倍,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二氢叶酸后仅为对照的4.12倍和2.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红 程楷珊 高欣 张锡国 刘彤
【目的】本文以东北重要药用植物黄檗幼苗为对象,研究黄檗幼苗中抗氧化物质以及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增补不同的UV-B辐射强度的响应。【方法】通过在温室内控制实验,设置了3个UV-B辐射强度梯度的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K,自然光照)、低辐射组(T1,UV-B辐射强度为3.26μW/cm2)和高辐射组(T2,UV-B辐射强度为9.78μW/cm2),研究黄檗幼苗中的抗氧化物质及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即3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已碱)含量对不同UV-B辐射强度的响应。【结果】增补UV-B辐射会使黄檗幼苗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月喜 陈琴 张力 张润卿 陈振东 周生茂 李洋 宋焕忠 文俊丽 蒋哲 郭元元
【目的】探究外源氨基酸硒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物指标的影响,为黄瓜高效优质育苗及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氨基酸硒叶面肥为硒源,桂青1号黄瓜为材料,在黄瓜幼苗长至1叶1心期进行不同浓度氨基酸硒(硒浓度分别为0、2、4、6、8、10、12和14 mg/L)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硒肥对黄瓜幼苗农艺性状、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硒富集的影响。【结果】施用不同浓度的氨基酸硒叶面肥对黄瓜幼苗农艺性状、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硒富集影响显著(P<0.05,下同)。随着硒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黄瓜幼苗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和根长在硒浓度为2 mg/L时达最高值,下茎长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于硒浓度为10和6 mg/L时达最高值;黄瓜幼苗根、茎和叶的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AsA)和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黄瓜幼苗根、茎和叶中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硒浓度为4 mg/L时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10~14 mg/L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黄瓜幼苗根、茎和叶中总硒含量随外源硒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总硒含量排序为:根>茎>叶。【结论】黄瓜幼苗可承受的最大硒浓度为10 mg/L。生产上可在黄瓜幼苗期喷施低浓度氨基酸硒肥(硒浓度6~8 mg/L)以培育壮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戚向阳 陈维军 张俐勤 单夏锋 宋云飞
【目的】研究罗汉果皂甙提取物及罗汉果皂甙V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脱氧核糖法、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法及比色法分析罗汉果皂甙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结果】(1)罗汉果皂甙提取物(MG)均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可抑制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对Fe2+和H2O2诱导的肝组织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红细胞溶血的发生。(2)罗汉果皂甙V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与MG相当,但对O2-–的清除作用优于MG。【结论】罗汉果皂甙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罗汉果皂甙V是提取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晓雨 王凤娟 符群 张娜 郭庆启
探究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了解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蓝莓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蓝莓果汁饮料加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选取果汁饮料加工工艺中常见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真空浓缩、均质及杀菌4种典型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经单元操作处理前后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饮料经过一定条件的超声波处理(180 W、30 min)后,总酚含量提高11.49%,抗氧化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P <0.05),蓝莓果汁饮料的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