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6)
- 2023(9106)
- 2022(7969)
- 2021(7573)
- 2020(6796)
- 2019(16200)
- 2018(16074)
- 2017(30873)
- 2016(17170)
- 2015(19845)
- 2014(19982)
- 2013(19952)
- 2012(19022)
- 2011(17139)
- 2010(17260)
- 2009(16000)
- 2008(16076)
- 2007(14497)
- 2006(12444)
- 2005(11184)
- 学科
- 济(69601)
- 经济(69499)
- 管理(44814)
- 业(42174)
- 企(32771)
- 企业(32771)
- 方法(31922)
- 数学(28260)
- 数学方法(27978)
- 农(20321)
- 地方(18988)
- 财(17919)
- 学(17287)
- 中国(17110)
- 制(16494)
- 农业(13424)
- 业经(13303)
- 贸(13253)
- 贸易(13245)
- 易(12722)
- 银(12251)
- 银行(12214)
- 融(11834)
- 金融(11830)
- 行(11614)
- 体(10956)
- 和(10845)
- 环境(10402)
- 务(10334)
- 财务(10312)
- 机构
- 大学(246111)
- 学院(243943)
- 济(93966)
- 经济(91700)
- 管理(88695)
- 研究(86446)
- 理学(75805)
- 理学院(74737)
- 管理学(73167)
- 管理学院(72717)
- 中国(66668)
- 科学(57395)
- 京(55339)
- 农(50001)
- 所(45976)
- 财(44865)
- 研究所(41914)
- 业大(41835)
- 中心(41249)
- 农业(39580)
- 江(38450)
- 北京(35458)
- 财经(35000)
- 范(33409)
- 师范(33055)
- 经(31497)
- 院(31175)
- 州(30706)
- 省(28737)
- 经济学(28526)
- 基金
- 项目(164191)
- 科学(126034)
- 基金(116725)
- 研究(114716)
- 家(104066)
- 国家(103196)
- 科学基金(85816)
- 社会(69674)
- 社会科(65594)
- 社会科学(65571)
- 省(64233)
- 基金项目(63298)
- 自然(58017)
- 自然科(56516)
- 自然科学(56496)
- 划(55832)
- 自然科学基金(55470)
- 教育(52256)
- 资助(47630)
- 编号(46434)
- 成果(38303)
- 重点(37594)
- 发(35628)
- 部(35543)
- 创(33019)
- 课题(32994)
- 计划(32332)
- 科研(32258)
- 创新(31009)
- 大学(30186)
- 期刊
- 济(105612)
- 经济(105612)
- 研究(68670)
- 中国(51420)
- 学报(46321)
- 农(44900)
- 科学(40267)
- 财(36480)
- 大学(33704)
- 学学(31797)
- 农业(29790)
- 管理(29195)
- 融(23845)
- 金融(23845)
- 教育(23548)
- 技术(19433)
- 财经(17131)
- 业经(17013)
- 业(16851)
- 经济研究(15716)
- 问题(14874)
- 经(14621)
- 版(13760)
- 资源(13681)
- 业大(11823)
- 理论(11707)
- 图书(11465)
- 科技(11451)
- 贸(11292)
- 技术经济(11223)
共检索到36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娅萍 张学霞 陈仲新
该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研究区域,利用3期不同时间Landsat TM遥感影像,沿着13条不同海拔高度等高线构建特征剖面,提取了研究区不同海拔高度上地表亮度温度、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植被覆盖度和亮度温度的关系随着海拔高度及时间变化而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在区域尺度内,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植被覆盖度和亮度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去除海拔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海拔高度时,大部分情况下,植被覆盖度与亮度温度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某些条件下,两者可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亮度温度 特征剖面 北京昌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永芹 李晓兵 张立 李超 梁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陈百明 张蕾娜
该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1993、2001、200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GIS技术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相互之间的转换情况,了解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损益。研究表明:(1)1993年到2001年,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2001年到2007年,变化程度相对较少,但各种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换的面积较高。(2)昌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稳定,但是从1993年到2007年,生态服务价值总值持续降低,幅度不大。由1993年23.9亿元,降低到2001年的22.7亿元,2007年又降低到21.6亿元。(3)在昌平起主要生态作用的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大全 金浩然 赵星烁
了解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背后的驱动机制是理解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结构演变的关键,也是制定城市规划的基础。本文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年和2010年昌平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Auto Logistic模型研究地形、区位、可达性、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土地从非建设用途转变为住宅、工业、采矿、商业用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建设用地类型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②有关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有所不同。具体地,地形和规划对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有所差异;住宅用地扩张受地铁站点影响比较明显;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宛贝 刘同 孙丹峰 周连第 李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又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在镇域尺度上通过对流转土地斑块景观特征的刻画,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流转率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认识土地流转的景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流转后土地有明显的非农化趋势,并且东部乡镇的流转斑块在面积和形状上的差异普遍较大;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农民生活水平是影响土地流转发生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旅游产业也是影响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土地流转首先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积极开拓非农化就业渠道;而面对流转后土地的非农化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宏琤 潘焕学
“村改居”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村改居”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以处于“村改居”政策后期的北京市史各庄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分析了“村改居”的现实需要、模式形成以及阶段性成效,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史各庄的“村改居”有取代“瓦片经济”的“新富路径”探索、消除村民及村间收入差距的“共富”、支持所在区域的共同富裕等三方面需求;“村改居”采用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中“旧村”拆除沿用了已有的政策,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使得政府与村民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村改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共同富裕构建了治理保障,夯实了经济基础,建立了能够有效缩小村间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研究建议: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业态,确保集体产业高效发展;对史各庄“村改居”模式进行借鉴时,应关注模式探索和形成中的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俊华 侯云先
研究应急设施选址理论和方法在应对当前频发的大规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多级覆盖和覆盖衰减思想,考虑设施选址的公平性、效率性及成本等因素,构建了多目标多级覆盖设施选址模型,然后基于MATLAB7.0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昌平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优化配置中,得出6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位置,计算每个储备库的服务范围及最大覆盖半径,画出服务布局图,并提出储备库功能优化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宏琤 潘焕学
“村改居”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村改居”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以处于“村改居”政策后期的北京市史各庄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分析了“村改居”的现实需要、模式形成以及阶段性成效,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史各庄的“村改居”有取代“瓦片经济”的“新富路径”探索、消除村民及村间收入差距的“共富”、支持所在区域的共同富裕等三方面需求;“村改居”采用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中“旧村”拆除沿用了已有的政策,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使得政府与村民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村改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共同富裕构建了治理保障,夯实了经济基础,建立了能够有效缩小村间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研究建议: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业态,确保集体产业高效发展;对史各庄“村改居”模式进行借鉴时,应关注模式探索和形成中的机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本昀 喻铮铮 刘良云 张震宇 孙婷婷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北京市1979年7月14日和2005年7月25日的LandsatMSS和TM影像,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这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北京山区1979—2005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由1979年的70.05%下降为2005年的66.14%;植被退化的总面积为3672.90km2;植被覆盖度在80%~100%的退化面积最大,为617.45km2。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植被退化 北京山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彬俨 程金花 张洪江 孙龙 王贤 沙京
【目的】探讨影响土壤大孔隙形成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土壤水分穿透曲线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农地的土壤大孔隙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大孔隙数量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根系密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对大孔隙率的影响。【结果】根系密度、土壤质地和水稳性团聚体对大孔隙的形成均存在显著影响;根系密度与大孔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根系密度对大孔隙的影响主要在于根对土壤的机械力作用以及环形根孔本身作为大孔隙的一部分对大孔隙率的直接贡献;土壤质地对大孔隙形成的影响主要在于粉粒含量的变化,粉粒含量与大孔隙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砂粒...
关键词:
农地 土壤大孔隙 影响因素 优先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国宝 潘耀忠 张树深 朱文泉
北京地区城市化进程迅速,自然植被萎缩和生产力下降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北京范围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模拟,并分析植被净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格局。结论如下:①2007年北京市植被净生产力模拟总量为7.62×106tC,植被NPP在空间上分布非常不均匀,主城区是全市巨大的绿色消费区NPP模拟结果较低,不均匀的NPP状况在空间形成一系列等值线,其中生产力为4200tC的等值线基本与全市山体高程线平行,这反映出全市NPP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异特征;②一年内植被NPP在4月、5月份增加最快,7月、8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军 宁晓刚 刘纪平 邱士可 王浩 王超
基于1990年、2002年、2013年的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北京城区边界信息提取,从城市扩展过程、空间形态、扩展类型、空间结构演变4个方面对北京市城区空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3年北京市辖区城区面积扩展了559.20 km~2,2013年的城区面积是1990年的2.29倍,城区面积扩展明显;北京市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1990—2002年、2002—2013年两个时段的城市扩展面积及速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前期以中心城区外围的"片状"扩展为主,后期以内部填充的集约式扩展为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鲸 李强 李诗雨
旅游给世界遗产地周边居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日益显现。研究从地方居民感知的视角,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积极与消极影响两个维度,31个项目的旅游影响态度量表,以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昭陵村和长陵村为例,从居民的视角探索世界遗产地旅游目的地旅游开发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昌平区世界遗产旅游地十三陵的开发,对旅游地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呈现正面影响感知较弱,而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高的特点;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现状总体满意度不高,但支持度较高;年龄、是否从事旅游业、家庭年总收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本地居民、在本地居住时间和居民受教育水平七个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居民感知有显著影响,性别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因子分析 世界遗产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田源 买买提·沙吾提 王宏 桂东伟
以新疆典型盐渍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1989,2001,2006年的TM/ETM+遥感数据,以RS为技术手段,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植被指数法,根据像元二分原理,采用复合植被指数VBSI估算植被覆盖度,其估算精度达到83.52%;其次,生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并对其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揭示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覆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